拔罐疼嗎?
在第一次拔罐的時候有輕微的疼痛,就是那個皮膚被繃的很緊的感覺。不過多做過幾次這種感覺就沒有了。
對於經常拔罐的人來說,拔罐是不疼的,反而他們覺得很舒服。對於不同人的體質,每個人的反應是不一樣的,比如一些患有風濕病、內分泌紊亂的人拔罐的時候,拔罐的位置容易出現水泡。如果人體中了暑氣,體內熱毒旺盛的話,拔罐的時候也會疼。如果人身體沒什麼毛病的話,拔罐是不會疼的。
很多人肚子經常拉稀,在正確的穴位拔罐,對腸道是很有好處的。用罐子吸上去的時候,感覺就像是小螞蟻在背上爬的味道,不過完全是可以忍受的啦。所以想拔罐的朋友不要害怕拔罐,其實一點都不可怕。
夏天拔火罐,不僅能起到養生保健、治病防病的作用,還能起到冬病夏治的效果。夏季陽氣旺盛機體氣血充盈,經脈之氣流暢,肌膚穴位敏感是治療慢性頑固性疾病的最佳時機。但是夏天拔罐也是有禁忌的。
拔火罐的時間不是越長越好。吸拔的時間不應超過20分鐘,夏季則不宜超過15分鐘,身體不好的老人、孩和瘦人,拔的時間更要減半。建議選用小罐具,並應隨時觀察患者的面部表情、顏色,以便及時發現和處理意外情況。
夏季拔罐3類人要格外注意
1、皮膚過敏、皮膚損傷者
拔火罐有可能加重過敏症狀。而且皮膚潰瘍的地方也不能拔,容易引發感染、水泡,加重潰瘍。
2、孕婦、女性月經期
尤其是孕婦的腹部、腰骶部位,不宜拔罐。孕婦如果進行不適當的拔火罐可引起先兆流產等。月經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在經期拔小腹或者是拔腰骶部,會引起月經過多。
3、酒足飯飽後
血液流向肝臟進行代謝工作,此時拔火罐,氣血又被強行引導到拔罐部位,導致心臟不得不多跳幾次加速供血,容易出現眩暈、噁心等各種不適。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如何判斷拔火罐是否有療效
拔火罐古稱「角法」,它主要是通過機械刺激、負壓和溫熱作用,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從而起到醫療和保健的作用,尤其適用於一些慢性病患者。
因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所以對治療的反應也不同,如拔完火罐,有些人只會在皮膚上留下淡淡的印記,且很快就能消失;而有些人則要「背」著紫紅的罐印好幾天。中醫認為,拔罐後皮膚局部出現的不同顏色或形態的罐印,可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患病的情況,但並非淤青越深效果越好。
從形態看,若罐印有水疱、水腫,說明體內濕氣過重,如果水疱呈血紅色或黑紅色,說明病得較久、濕氣重且有血淤現象;若罐印呈深紅色、紫黑色或出現丹痧紅點,碰起來覺得微痛,兼之身體發熱,說明患有熱毒症;若罐印呈紫紅色或紫黑色,無丹痧和發熱現象,說明患有淤血症;若罐印出現微癢或皮紋現象,說明濕邪較重。
從顏色看,若罐印色紫黑而暗,說明經絡不暢,且有淤血存在;若罐印發紫且有斑塊,說明患有寒凝血淤症;若罐印呈散紫點狀,說明患有氣滯血淤症;若罐印鮮紅而艷,說明患有氣血兩虛或陰虛火旺症;若罐印紅而暗,說明血脂高,且有熱邪;若罐印灰白或無顏色改變,觸而不溫,多為虛寒或濕邪所致。
需要注意的是,局部皮膚有炎症或是破潰、有出血傾向者不宜拔罐;在前一次拔罐部位的淤青沒有消失之前,不要在原處拔罐;妊娠女性的腹部和腰骶部禁止拔罐;兒童皮膚嬌嫩,拔罐時間不宜過長;過度疲勞、飢餓、大渴、醉酒的人不宜馬上進行拔罐。
背部拔火罐的好處 背部拔火罐拔哪裡
背部拔火罐的好處
拔罐可以通經活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祛風散寒,適應範圍很廣,一般多用於風寒濕痹、腰酸背痛、關節痛、軟組織閃挫扭傷及傷風感冒、頭痛、咳嗽、哮喘、胃脘痛、嘔吐、腹痛、泄瀉、中風等。
背部正中的脊椎是督脈的循行線,它總督一身之陽經,有統帥、調節、聯絡其它陽經的作用,地位十分重要。而脊椎兩側的膀胱經又貫通全身上下,五臟六腑在其俞穴上都有相應的反應點,臟腑機能發生的病理性變化,都可在背部俞穴上反應出來。
現代醫學研究也證明,背部皮下隱藏著大量「沉睡的」免疫細胞,在缺少刺激的情況下,這些對人體極為有用的免疫細胞常處於一種「休眠」狀態,如用良性刺激的方法激活它,使其進入血液循環,就成為具有吞噬異物能力的網狀細胞,能積極消滅有害病菌,提高人體的免疫能力。此外,背部還有重要的保健穴,如著名的華佗夾脊穴以及大椎、膏肓等穴位。
由於拔火罐能行氣活血、祛風散寒、消腫止痛,所以對腰背肌肉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症有一定的治療作用。火罐還可以用在人體穴位上,治療頭痛、眩暈、眼腫、咳嗽、氣喘、腹痛等毛病,可以多隻火罐同時施行。
背部哪些穴位可以拔罐
濕毒與肺、脾、腎、膀胱、三焦、小腸關係密切,所以要找與之相關的穴位。所以臨床拔罐以背部俞穴為主:肺俞、脾俞、三焦俞、腎俞、小腸俞、膀胱俞。
拔罐去濕一般多用背部膀胱經的穴位,主要是背俞穴,如腎俞、脾俞、肺俞、關元俞、大腸俞等,或用腹部督脈穴位如關元、氣海等。
濕重的話,膀胱經是要拔罐的的,位置是:豐隆,足三里,中脘,大橫,水分,陽陵泉。
中醫上講脾主運化,腎主水,肺主通調水道,拔罐去濕可以多用脾腎經的穴位,如陰陵泉,豐隆,天樞,及大腿後側穴位等。
拔火罐時應該注意什麼?
若燙傷或留罐時間太長而皮膚起水泡時,小的勿須處理,僅敷以消毒紗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較大時,用消毒針將水放出,塗以龍膽紫藥水,或用消毒紗布包敷,以防感染。
拔罐時坐著好還是躺著好
仰面而臥,頭下墊枕,下肢平伸或膝下墊枕,上肢自然置於軀幹兩旁,或屈肘置於頭部兩側,肌肉放鬆,暴露胸。腹部及上、下肢前內側,有利於吸拔前胸、腹部、上肢、下肢前側等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