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到了更年期,不僅會出現潮熱、盜汗等身體症狀,有些人的脾氣、性格甚至會像變了一個人。年輕時性情平和的,進入更年期後卻脾氣大漲,經常大動肝火。除了自我心理調適,適當補充一些營養,也可緩解煩躁。
首先,多吃一些大豆和大豆製品,比如豆腐、豆漿等。女性進入更年期後,由於卵巢機能減退,體內雌激素合成與分泌不足,會導致脂肪和膽固醇代謝失常,易患心血管疾病。而含有異黃酮的大豆蛋白能有效降低總膽固醇和「壞」膽固醇水平,並抑制動脈粥樣斑塊的形成,保護心血管。此外,大豆異黃酮還能延遲女性細胞衰老、使皮膚保持彈性、養顏、減少骨丟失,促進骨生成等。
其次,注意補鈣。鈣是一種能讓人「平靜」的營養素,它能抑制大腦的過度興奮,達到調節情緒的目的。女性步入中年後,體內的鈣就開始不斷流失,到了更年期,因為失去雌激素的保護,流失會進一步增加。因此,這時注意補鈣,不僅可以穩定情緒,也有助于堅固骨骼。鈣質的主要來源包括牛奶、蝦皮、芝麻醬。還應該少喝含咖啡因的飲料,避免鈣質流失。
最後,增加B族維生素攝入。可多吃粗糧(玉米、小米、麥片)、豆類和瘦肉等。牛奶和小米中含色氨酸豐富,有鎮靜安眠功效。綠葉蔬菜和水果中也含有B族維生素和菸鹼酸,這些食品對維持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減輕疲倦、失眠症狀,促進消化吸收都有作用。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孩子睡眠障礙影響大
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們的睡眠質量卻下降了。美國斯坦福大學睡眠中心和北京協和醫院等國際著名睡眠專家指出,孩子們睡眠過程中常出現的夢遊、夜驚、夢囈、打鼾、頻繁夜醒、睡眠不安、入睡困難等,都可能會影響其生長發育。專家們呼籲社會共同關注這一日益上升的疾病。
兒童生長重在睡眠
與會專家指出,成年人出現睡眠障礙似乎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但目前兒童的睡眠問題卻日益嚴重。如來自武漢和合肥等城市的調查表明,已有近半兒童患有睡眠障礙。上海的情況也不樂觀,很多孩子的症狀甚至表現在扁桃腺肥大、舌根肥大等生理症狀上。
由於兒童體格生長所需要的生長激素只有在睡眠狀態下才能達到最高分泌水平,睡眠不好會造成孩子記憶力減弱,影響兒童認知功能,引起疲倦、注意力不集中、易激惹、易衝動等症狀,甚至會影響孩子的免疫功能。
不良習慣導致睡眠障礙
專家們分析認為,造成兒童睡眠障礙的主要原因有呼吸系統疾病和不良習慣。研究發現,兒童常有鼻塞、感冒、扁桃體或腺樣體肥大等表現,導致呼吸淺、快甚至發生窒息,從而造成睡眠碎片化。
同樣,兒童經常飲用咖啡、茶等刺激性飲料、睡前看電視過久都會引發睡眠障礙。還有部分兒童入睡前需要雙親的擁抱、撫摸以及玩具、枕頭和音樂等的幫助,如不能滿足要求,其則表現出入睡困難、興奮甚至哭鬧,這些都會影響到孩子的睡眠質量。
注意孩子的睡眠障礙
一般情況下,小孩的睡眠時間比成人多。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接近成人的睡眠規律。但是一些家長卻發現,孩子入睡非常困難,常常出現驚夢、夜啼等現象,這是什麼原因呢?是因為孩子存在著睡眠障礙,小孩的睡眠障礙常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入睡困難或睡眠不安。前者為患兒不能入睡,後者則睡眠不深或容易驚醒。年齡愈大,睡眠障礙的形式愈接近成人。所以,入睡前不要過分逗引或恐嚇孩子,要讓其養成定時起居的睡眠習慣。
2、夢魘。白天受到恐嚇或過度興奮,或睡眠時胸部受壓使呼吸不暢等因素,均可使幼兒發生夢魘,表現為幼兒從噩夢中驚醒,醒後仍有短暫的情緒緊張,並伴有出冷汗、心悸及輕度面色蒼白現象,對夢中緊張景象可恍惚回憶,片刻後安靜入睡。
3、夜驚。從睡眠中驚起,兩眼直視,表情緊張,激動不寧,大聲喊叫啼哭,不易叫醒,不聽勸慰,15分鐘後又復入睡。醒後不能回憶。
4、夢遊症。可在精神因素作用下發生,也是癲癇表現之一。患兒從睡眠中起床,步態不穩如醉酒狀,面無表情,往往不語,在室內走動,可避開障礙物。片刻後自行上床復睡。有時絆倒在路旁後立即入睡,醒後對夢中的經歷不能回憶。
夜驚和夢遊可能是神經症的一種表現,也可以是癲癇的一種症狀,需要做腦電圖檢查以作鑑別。
研究稱看1小時喜劇可增強機體免疫力
人體抵抗力的好壞與否跟生活習慣息息相關。近日,美國《預防》雜誌刊文列出了破壞人體抵抗力的10種習慣。1.不喜歡結交朋友。研究表明,與喜歡社交的人相比,與人接觸少的人大腦中會產生引起焦慮的激素,更容易疾病纏身。一項涉及276名18—55歲參試者的研究發現,擁有6個朋友可使抗感冒病毒能力提高4倍。簡短的寒暄,電話聯絡,電子郵件或簡訊交流,都可以提高自 己的抵抗力。
2.睡眠不足。美國芝加哥大學研究人員發現,男人如果連續1周每晚只睡4小時,那麼其血液中的流感抗體就會比每晚睡7.5—8.5小時的人減少一半。
3.消極悲觀。當悲觀者正確對待生活中的不幸時,他們心理壓力更小,身體更健康。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一項研究發現,大學生活持樂觀態度的學生,體檢時發現的能增強免疫能力的細胞數量明顯多於悲觀同學。每天嘗試對自己說「我真幸運」,以培養「幸運感」,與家人共餐,分享每日快樂之事,也有助於消除悲觀情緒。
4.夫妻間總是相互挖苦。研究發現,對於棘手的婚姻問題,夫妻能平心靜氣地交談15分鐘,其血壓、心率和與免疫相關的白血球變化情況與適度鍛煉的效果相同。而夫妻間經常相互挖苦、嘲諷甚至蔑視,其抗病毒細胞數量就會減少,應激激素水平更高,受傷後恢復慢40%。
5.不會解壓。工作、家庭中的各種瑣事等都會導致長期壓力,日復一日的壓力會減少人體自然抗病毒細胞,殃及整個免疫系統。壓力大的人不妨多跑步,做瑜珈,適當吃一些甜點。
6.不隨身帶筆。美國西奈山醫學院肺臟醫學教授尼爾·斯坎特博士表示,感冒和流感病毒特別容易通過手接觸傳染,因此儘量避免觸摸銀行公用筆等公共物品,隨身帶筆有助於防治病毒感染。
7.不愛活動,總是坐著。最新研究發現,不愛活動的人和每天快走鍛煉的人相比,4個月內生病次數更多。建議每天進行30分鐘快走等有氧鍛煉,可使白血球恢復正常水平,使免疫系統正常運轉。
8.朋友吸菸。每年二手菸導致3000名美國非菸民死於肺癌,30萬兒童遭受呼吸道感染。二手菸還會誘發哮喘,加重過敏症狀。
9.頻繁服用抗生素。一流鼻涕就服抗生素,會導致耐藥性,可能引起更嚴重的感染。研究發現,抗生素會降低人體內細胞因子水平,抑制免疫系統發揮作用。因此,只有在發生細菌感染的情況下才能使用抗生素,而且一定要按照療程使用。未用完的抗生素應該丟掉。
10.不苟言笑。研究人員發現,與大笑有關的積極情緒有益降低應激激素,提高免疫細胞活力。美國洛瑪連達大學醫學院最新研究發現,觀看1小時滑稽電影可以大大促進免疫系統活力。觀看喜愛的喜劇片,與搞笑朋友共餐等,都有益於提高人體的抵抗力。
小心寶寶睡眠四個怪現象
看著寶寶在玩了一天之後甜甜入睡,聽著寶寶均勻而平靜的呼吸,媽媽心裡一定充滿著幸福感。但是你知道嗎?寶寶在睡眠過程中也會出現一些異常現象,這是在向媽媽「報告」,他已經或者即將患上某種疾病。
媽媽受壓影響胎兒免疫力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孕婦如果因金錢、交往等問題而承受心理壓力,那麼所生的孩子易得過敏症和哮喘。這一發現支持了此前多項研究得出的孕期心理壓力可對後代免疫系統造成影響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