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筷子隱患多!筷子消毒3要點才幹淨

最近不少人都有旅遊計劃,這是一個放鬆身心、增長見識的好機會。我們外出難免要就餐,那你知道餐館的筷子應該如何消毒嗎?餐館裡的筷子容易有細菌污染,所以,為了預防「病從口入」,我們要給筷子做徹底消毒。

一次性筷子隱患多多

外出就餐,很多人選用一次性筷子,認為其更衛生,殊不知一次性筷子隱患多多。建議人們外出就餐自帶筷子,一方面環保另一方面衛生健康。

隱患之一就是保質期。很少有人注意一次性筷子也有保質期,過了保質期的筷子易發生霉變,輕者可能導致感染性腹瀉、嘔吐等消化系統疾病,嚴重發霉的筷子會滋生黃麴黴素等致癌物。國家質檢總局早在2005年就要求一次性筷子外包裝「應有製造廠廠名、廠址、出廠日期、保質日期和執行標準等標示」,但現今餐館、超市中一次性筷子的包裝上很難看到這樣的文字。

在外就餐時,如果發現竹筷或木筷有非本色的斑點,有的甚至是黑斑,表示該筷子很可能已經發霉變質,不可繼續使用。筷子顯得潮濕,或者出現彎曲、變形,則表示已受潮或擱置時間太長,很可能已經過了保質期。聞一聞,如果有明顯的酸味則是受污染或過期的標誌,不可繼續使用。

隱患之二是一次性筷子太白可能經過化學處理。一次性筷子經過二氧化硫熏蒸會變得很白,外觀較好。但二氧化硫和其他物質結合便會成為亞硫酸鹽,而亞硫酸鹽在醫學界已經被認定可能會導致哮喘,威脅人體健康。如果一次性筷子有刺鼻的氣味一定不要使用。

竹筷木筷最適合上餐桌

現在的筷子可謂花樣繁多,竹的、鋼的、瓷的、雕花的、彩漆的、卡通的、異形的,究竟哪種筷子最健康,最有資格陪伴一日三餐呢?專家的意見是「竹筷子和木筷子」。

竹筷子應是經濟實惠的就餐首選。質量好的竹筷子,無毒無害,遇高溫也不會變形,且價格便宜。其次是木筷子,但需是本色筷子,那些彩漆木筷不建議使用,因為塗料中的重金屬,鉛以及有機溶劑苯等物質遇高溫、油脂會溶解在食品內,對身體產生很多健康隱患。至於那些10元左右、五顏六色的塑料筷子,還是儘早扔掉吧,其質感比較脆,受熱之後容易變形,產生對身體有害的物質。另外,現在流行的銀筷子、陶瓷筷子、不鏽鋼筷子雖然對健康沒有太大影響,但較重用起來手感欠佳。金屬筷子導熱性強,夾食過熱的食物時,容易燙嘴,老人、孩子要避免使用。陶瓷筷子易碎不建議作為常用餐具。

筷子應該如何消毒?

醋的主要成分為醋酸。醋酸具有一定的殺菌、抑菌作用,對芽孢桿菌、微球菌(最為常見、分布也十分廣泛的食物腐敗菌)、熒光假單胞菌和亨片氏球菌(乳品、魚貝等多種食品的低溫腐敗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效,但對於耐酸性的細菌來說,殺菌效果並不明顯。因此不能僅僅依靠用醋洗的方法對筷子進行消毒。同時,如果消費者每次就餐均用醋洗筷子,實際上是一種浪費行為。

餐館對消費者提供安全衛生的筷子才是對健康最好的保障。餐館對筷子進行消毒,主要有高溫消毒、洗潔精消毒浸泡等方式。最好的消毒方式還是高溫消毒,利用紅外線和臭氧雙重消毒。筷子消毒機最好只作為輔助設備,因為一般的筷子消毒機是不具備清洗功能的。

餐館在對筷子進行清洗時,一定要將筷子瀝乾,潮濕的環境有利於細菌微生物的滋生。同時,在筷子使用過程中,或是在清洗過程中,避免不了筷子之間因碰撞而留下的細小磨損。這些磨損會造成食物的殘留,也會給細菌微生物生存留下空間,形成清洗死角。因此建議人們要定期更換筷子,最好半年更換一次。消費者在外就餐時要查看餐館內的消毒設備是否正常運行,桌上的餐具是否乾淨、有無油漬等。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心臟病患者洗澡四點注意事項

心臟病患者洗澡四點注意事項。洗澡能消除疲勞、舒經活血,但是洗澡要講究科學,特別是在寒冷的冬季,尤其是心臟病患者,洗澡方法不當,容易引起急性心臟病發作,嚴重者甚至會導致猝死。那麼心臟病患者應如何洗澡呢?請牢記心臟病患者洗澡四點注意事項,做到安全洗浴。

1、水溫別過高。洗澡水的溫度要不冷不熱,一般以37℃最為適宜。在冬季將水溫調得過高,會使全身皮膚血管擴張,全身大量的血液集中到皮膚表面,導致心血管急劇缺血,引起心血管痙攣。如果持續痙攣超過15分鐘,即可發生急性心肌梗死;如果是大面積心肌梗死,就有猝死的危險。

2、剛吃完飯別洗澡。因為每頓飯後,人體要從全身調集一部分血液到胃腸幫助消化,如果飯後立即洗澡,會加劇心臟缺血,甚至發生心絞痛或猝死。因此,不能選擇在飯後(包括早、中、晚三頓飯)1小時之內洗澡,應在飯後2小時或下頓飯前1小時左右為宜。洗熱水澡前,喝一杯溫開水,可以補充全身血液容量,這是一種很有效的辦法。

3、動作別過猛。心臟病患者洗澡時最好有家人在場,由他人助浴。不要鎖住浴室的門,一旦出現問題能及時請求幫助。老年人自己洗澡時動作要舒緩些,每次可分次重點洗,這樣可以避免體力消耗過大。洗澡完畢,要慢慢站起來。洗澡後應休息30分鐘左右,以恢復體力和心力。

4、洗熱水澡的時間別過長。隨著熱水的沖洗,全身毛細血管擴張,大量血液擴張到體表的血管,心、腦等重要器官的血液相對減少。尤其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的人,極易發生中風和心肌梗死。


洗澡致兒童中耳炎 家長誤解多

家有小寶貝的家長注意了,別讓寶寶染上中耳炎,否則萬一延遲治療,可能導致聽力受損。一項「嬰幼兒中耳炎疾病與疫苗認知調查」發現,近八成家長對中耳炎認知不足,高達五成家長存有「洗澡洗頭時耳朵進水會造成中耳炎」的迷思。醫師表示,超過八成幼童三歲前至少會感染一次中耳炎,中耳炎臨床診斷不易,若未及時發現並妥善治療,可能導致聽力受損,影響幼兒語言學習與發展。

八成的小兒細菌性急性中耳炎是肺炎鏈球菌與不可分型嗜血桿菌(NTHi)感染造成,由於小兒中耳炎復發率高達五成,部分醫師選擇使用抗生素作為中耳炎的第一線治療,以避免中耳炎惡化,卻可能帶來抗生素抗藥性問題。中耳炎的治療已成為小兒抗生素抗藥性的重要原因。

中耳炎最常見症狀是發燒、耳痛,較小的孩童不懂表達,可能會出現摩擦耳朵情形。據統計,每次病童發作,平均有三周時間家庭無法正常作息,幼兒會因為耳朵不舒服而嚴重哭鬧、失去胃口,家長往往必須請假照顧病童與回診,因中耳炎所衍生的直接、間接成本龐大。

專家說明,六周大開始,新生兒可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預防中耳炎,同時也可預防肺炎鏈球菌引發的侵襲性肺炎。十價接合型中耳炎肺炎鏈球菌疫苗因涵蓋十種肺炎鏈球菌血清型及嗜血桿菌的成分,是目前預防急性中耳炎較好的疫苗,家長可依寶寶的身體狀況考量選擇接種。

除施打疫苗積極預防中耳炎,也可從日常生活降低中耳炎危險因子,寶寶前六個月哺餵母乳、餵食時儘量保持嬰兒背坐正進食及避免暴露在二手淤的環境等。

坐著洗澡好處多 懂這些更健康

坐浴可以預防肛門直腸疾病。專家建議,排便後將傳統的用紙擦拭的習慣,改為便後坐浴或沖洗,這樣可以降低痔瘺的發生和發作,另外,坐浴能幫助排便,預防痔瘡的發生。

預防牛皮癬要學會科學洗澡

牛皮癬洗澡有利於症狀的緩解,牛皮癬患者可以經常去洗澡,因為通過洗浴可以去掉鱗屑,使皮膚保持相對清潔,有時洗浴也可減輕瘙癢,患者可以感覺到舒適,有一種輕鬆感,但是在洗澡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水溫的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