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分清體質 9種不同體質的調理方法

飲食習慣、生活環境、遺傳等因素是各人體質不同的主要原因,而體質是醫生為你治病下藥時的主要依據。那麼,你知道自己的體質類型嗎?日常生活中如何調養、飲食側重點你又了解多少?

體質存在多種類型,不同體質的人所呈現出來的身體狀況、精神面貌各不相同。平和質的人身體健壯、性格開朗;氣虛質的人目光暗淡、健忘;陽虛質的人精神不濟、性格內向……清楚自己的體質類型,才能更好地進行日常養生、飲食調理。

1、平和質:精神充沛、睡眠良好

【體質辨識】:平和質人群一般體形勻稱健壯,面色、膚色潤澤。目光有神,嗅覺通利,唇色紅潤。精力充沛,睡眠良好,二便正常。舌色淡紅,苔薄白,脈和有神。「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性格開朗,社會和自然適應能力強,不容易得病。

【日常調養】:平常吃得不要過飽,也不要過飢,不吃過冷或過熱。多吃五穀雜糧、蔬菜瓜果,少食油膩辛辣之物。運動上,年輕人可以多跑步、打球,老年人則適當散步、打太極等。平和質的人群平常不需要太過注重飲食宜忌,不過,也要順應自然養生。平和質的人雖然身體棒,但到了大暑這樣的氣候,由於外在環境的變化,也需要適當降暑、祛濕。

2、氣虛質:經常容易出虛汗

【體質辨識】:氣虛型的人肌肉一般不健壯,平時氣短懶言,說話沒勁。目光少神,肢體容易疲乏,容易呼吸短促。易出汗,經常出虛汗。口淡,唇色少華,毛髮不華,頭暈,健忘。舌淡紅,舌體胖大,邊有齒痕,脈象虛緩。氣虛的人容易感冒,生病後抗病能力弱,且難以痊癒,容易患內臟下垂比如胃下垂等。

【日常調養】:多吃益氣健脾的食物,如黃豆、白扁豆、香菇、大棗、桂圓、蜂蜜等。以柔緩運動,散步、打太極拳等為主。平常可按摩足三里穴。常自汗、感冒者可服玉屏風散預防。

3、陽虛質:總是手腳發涼

【體質辨識】:形體白胖,面色柔白,肌肉不健壯。平素精神不振、畏冷,總是手腳發涼。喜熱飲食,不敢吃涼的東西。毛髮易落,小便清長,大便稀溏。舌淡胖嫩,邊有齒痕、苔潤,脈象沉遲而弱。性格多沉靜,內向。

【日常調養】:可多吃甘溫益氣的食物,比如牛肉、羊肉、蔥、姜、蒜、花椒、韭菜、辣椒、胡椒等。少食生冷寒涼的食物,如黃瓜、藕、梨、西瓜等。自行按摩氣海、足三里、湧泉等穴,或經常灸足三里、關元穴有保健作用。

4、陰虛質:經常手腳心發熱

【體質辨識】:平素易口燥咽干,喜冷飲。面色潮紅、有烘熱感,經常感到手腳心發熱。目乾澀,視物昏花,眩暈耳鳴,容易失眠。皮膚偏干、易生皺紋。小便短澀,大便乾燥。唇紅微干,舌紅少津少苔,脈象細弦或數。

【日常調養】:多吃甘涼滋潤的食物,比如鴨肉、龜、冬瓜、芝麻、百合等。少食性溫燥烈的食物,中午保持一定的午休時間。避免熬夜、劇烈運動,鍛煉時要控制出汗量,及時補充水分。

5、血瘀質:面色晦暗,性情急躁

【體質辨識】易瘦人居多,面色灰暗或色素沉著,皮膚常在不知不覺間出現瘀斑,易患疼痛。皮膚常乾燥、粗糙,刷牙時牙齦容易出血。眼睛常有紅絲,常常出現疼痛,容易煩躁、健忘、性情急躁。女性多見痛經、閉經、或經血中多凝血塊、或經血紫黑有塊,舌質黯有點、片狀瘀斑,舌下靜脈曲張,脈象細澀或結代。

【日常調養】可多食黑豆、海帶、紫菜、蘿蔔、胡蘿蔔、山楂、醋、綠茶等具有活血、散結、行氣、疏肝解郁作用的食物。少食肥豬肉等,保持充足的睡眠,但也不宜過於安逸,容易導致氣機郁滯。

6、痰濕質:心寬體胖、皮膚油膩

【體質辨識】痰濕質人群最大的特點就是「心寬體胖」,腹部鬆軟肥胖。面部皮膚油脂較多,多汗且黏。胸悶,痰多,口黏膩或甜,身重不爽。面色淡黃或黯,眼泡微浮,容易睏倦。大便正常或不實,小便不多或微混。舌體胖大,舌苔白膩,脈滑。

【日常調養】飲食清淡,少食肥肉及甜、黏、油膩的食物。多食蔥、蒜、海藻、海帶、冬瓜、蘿蔔、金橘、芥末等食物,可酌情服用化痰祛濕方。

7、濕熱質:臉鼻有油光,開口有異味

【體質辨識】形體偏胖或蒼瘦,臉部和鼻尖總是油光發亮,還容易生粉刺、瘡癤,一開口就能聞到異味。容易口苦口乾,身體睏倦,心煩懈怠,眼睛紅赤。大便黏滯不爽,小便發黃。性格多急躁易怒。男易陰囊潮濕,女易帶下增多。舌質偏紅苔黃膩,脈象多滑數。

【日常調養】飲食清淡,多吃甘寒、甘平的食物,如綠豆、空心菜、莧菜、芹菜、黃瓜、冬瓜、藕、西瓜等。少吃辛溫助熱的食物,戒除菸酒,不要熬夜、過於勞累。適合中長跑、游泳、爬山、各種球類、武術等運動。

8、氣鬱質:易悶悶不樂、胸肋脹滿

【體質辨識】形體瘦者為多,對精神刺激適應能力較差,平素憂鬱面貌。多愁善感、憂鬱脆弱、敏感多疑。經常悶悶不樂、無緣無故地嘆氣,容易心慌失眠。胸肋脹滿,或走竄疼痛,或噯氣呃逆,或咽間有異物感,或乳房脹痛,睡眠較差,大便多干,舌淡紅,苔薄白,脈象弦細。

【日常調養】多吃小麥、蔥、蒜、海帶、海藻、蘿蔔、金橘、山楂、玫瑰等具有行氣、解郁、消食、醒神等作用的食物。睡眠避免飲茶、咖啡等提神醒腦的飲料,可酌情服用逍遙散、舒肝和胃丸、開胸順氣丸、柴胡疏肝散、越鞠丸等調節。

9、特稟質:容易過敏

【體質辨識】對花粉或某事物過敏等,哮喘、皮膚容易起蕁麻疹,即使不是感冒也經常打噴嚏、流鼻涕。或有先天生理缺陷,遺傳性疾病有垂直遺傳,先天性、家族性特徵;胎傳性疾病為母體影響胎兒個體生長發育及相關疾病特徵。

【調養方式】飲食清淡、均衡,粗細搭配適當,葷素配伍合理。少吃蕎麥、蠶豆、白扁豆、牛肉、鵝肉、鯉魚、蝦蟹、茄子、濃茶等辛辣之品、腥膻發物及含致敏物質的食物。

很多人並非單一體質

可能有人會發現,自己的情況既符合氣虛質,又有陰虛質的特點,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專家表示,雖說中醫大體分了9大類型體質,但很多人並非單一體質,往往表現出2種體質的特點,例如氣虛質常常伴有其他特徵,氣陰兩虛、氣虛血瘀、氣虛痰濕的體質都是比較常見的。如果症狀並沒有十分明顯,建議可以到醫院做專業的體質辨識,才能找到更適合自己的養生方式。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養生推拿小妙招 強健身體讓你健康更長壽

健康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一筆珍貴的財富,每個人都希望能夠擁有健康的身體,平常也會通過各種的運動來增強體質,當然除了現代的一些健身方法,古代人十分重視養生,也總結除了一些十分有效的養生推拿小妙招,對於不同的身體情況都可起到緩解的作用,沒事的時候不妨常練習讓你健康更長壽。

浴頭:雙手掌心按住前額,稍用力擦到下額部,再翻向頭後兩耳上,輕輕擦過頭頂,再回復到前額,這算一次,共擦十次。接著用指肚均勻輕揉整個頭部的髮根十次。浴頭能調和百脈,使氣血不衰,面色紅潤,減少皺紋。

叩攢竹:用拇指彎曲的突出部左右交替叩擊雙側攢竹穴(位於眼眉內側凹陷處),每穴十五至二十次,用力以微感不適為度。該法具有消除額痛、眼脹、恢復視力疲勞等作用。

旋眼睛:端坐,兩眼向左旋轉5次,然後向前注視片刻,再向右旋轉5次,前視片刻。該法對保護視力極有好處。

點睛明:以雙手食指分別點按雙側睛明穴(眼角內上方0.1寸)15~30秒,以微感不適為度,有止眼痛和明目的作用。

揉眼皮:以雙手拇指輕按雙側眼皮上,然後旋轉揉動,順、逆時針各揉二十次。該法具有消除眼痛和明目的作用。

按太陽:用雙手食指指端分別壓在雙側太陽穴上旋轉,順時針、逆時針各揉按十至十五次。該法具有止痛、醒腦的作用。

摩鼻背:用拇指指背用力摩擦雙側鼻翼兩側,至局部發熱,有助於鼻部通氣,預防感冒。

乾洗面:雙手手指併攏,由額向下洗臉二十至三十次,具有醒腦、降壓、美容的作用。

梳頭: 兩手指尖接觸頭皮,從前額到枕後、從頭頂到顳側進行梳頭,以頭部有熱感為度,有醒目、止痛、降血壓的作用。

鳴天鼓: 雙手掌心緊按兩耳孔,雙手中指輕擊後枕部十次,然後掌心掩按耳孔,手指輕按後枕部不動,再突然抬離,接連開閉放響十次,最後雙手食指插入耳孔內轉動三次,再突然放開。這樣算一次,共做三至五次,具有醒腦、增強記憶、強化聽力、預防耳病的作用。

揉胸脯:以雙手手掌按在兩乳外上方,旋轉揉動,順時針、逆時針各揉十次,具有加速血流、減少胸肌疲勞的作用。

抓肩肌:以右手拇指、食指、中指配合捏起左肩肌,左手則捏起右肩肌,交叉進行,各十次,有松肩、去疲勞作用。

養生推拿小妙招 強健身體讓你健康更長壽

 以拇指肚稍用力壓兩乳頭連線中點處(即膻中穴),約三十秒後突然放開,如此重複五次,具有豁胸、順氣、鎮痛、止喘作用。

養生推拿小妙招 強健身體讓你健康更長壽

蘇華蓋: 端坐,心神寧靜,深吸一口氣,然後慢慢呼出,重複十次,具有吐故納新、健肺順氣、改善呼吸功能的作用。

豁胸廓: 雙手微張五指,分別放於胸前兩旁的胸壁上,手指端沿肋間隙從內向外滑動,重複10~15次,具有開胸順氣、止咳止喘作用。

舒大腸 :一手叉腰,另一手五指張開,指端向下,從心口窩沿臍兩旁向下至腹部,再向右、向上至右肋下再向左,即沿大腸走行方向擦揉十次,具有疏通大腸、增進消化、預防便秘的作用。

分陰陽: 以肚臍為中心,雙手虎口相對,平置於臍眼左右,然後向內、向外揉撫,共十次,具有順氣、消脹、增進消化功能的作用。

揉環跳: 取坐位或站位,左手拇指指端揉左側環跳穴(股骨大轉子最凸點與骶管裂孔連線的外三分之一處),再用右手拇指指端揉右側環跳穴,交叉進行,各十次,具有通經活絡、壯筋強足的作用。

處暑後驅"秋乏" 多睡1小時

  22日是二十四節氣的處暑,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50°。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意思是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了。

  處暑後驅「秋乏」多睡1小時

  8月22日就是「處暑」了,所謂「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暑意味暑氣逐漸消退、天氣逐漸轉涼,「秋乏」也在不知不覺中找上門來了。要消除「秋乏」,最好比平常多睡一個小時。

  專家指出,處暑期間天氣由熱轉涼,早晚溫涼,中午氣溫仍然很高,暑濕較重,中醫稱暑困脾,人容易感到疲乏,很多人會感到懶洋洋的,就是老百姓常說的「秋乏」,要減緩「秋乏」,睡眠尤其要充足,最好比平時多增加1小時睡眠。另外,還要加強鍛煉,如早晚跑步、打拳、做操、爬山等。

  解決秋乏的小方法

  第一、少吃辛辣油膩

  儘量少吃或不吃辛辣食物或燒烤,如烤串、辣椒、生薑、蔥、白酒等。可以多食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雞蛋、瘦肉、魚、乳製品、豆製品等。

  第二、伸懶腰干梳頭

  伸懶腰,讓肌肉得到放鬆,身體也會感到更舒服。我們在伸懶腰時,胸腔器官會對心臟、肺部產生一定的擠壓,可以使心臟更多的運動,從而將氧更多地輸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讓手指像梳子一樣梳理自己的頭髮,這樣可以促進頭部血液的循環,亦可以讓頭腦感到輕鬆。

  第三、多睡一小時

  秋天來臨,晚上爭取在10:30之前睡覺,因為11:00以後人體的各個器官功能都開始下降,它們同樣需要休息。此外,午睡也必不可少,尤其是老年人最好養成午睡的習慣。每天最好保證7—8個小時的睡眠。

  第四、曬太陽

  充足的陽光可以抑制褪黑色素的分泌,然而,當秋季來臨,陽光的照射便不再像夏日那樣強烈,雨天也會增多,這樣人體的褪黑色素就會增多,從而抑制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的分泌,使人感覺心情低落。所以,適當的多曬太陽可以讓人心情變得開闊,顯得更精神。如果是在陰雨天,可以將屋內的照明設施打開,同樣可以提高人的興奮度。

  穴位緩解秋乏

  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如今正值秋乏季節,人們如何解乏提神呢?中醫認為,身體有3大養生穴位,常按可緩解身體疲勞,提神解乏。

  百會穴

  按摩此穴可以提神醒腦、升舉陽氣。方法:用雙手拇指或食指疊按於百會穴位,緩緩用力,有酸脹感為宜,持續30 秒,同時可做輕柔緩和的環形按揉,反覆5次。

  太陽穴

  按摩此處不僅提神還可緩解頭痛。方法:用雙手拇指或食指分別置於兩側太陽穴,輕柔緩和地環形轉動,持續 30秒。

  風池穴

  風池穴是足少陽膽經的穴位。按摩此穴除可提神外,還能緩解眼睛疲勞。方法:保持身體正直,兩手拇指分別置於兩側風池穴,頭後仰,拇指環形轉動按揉穴位1分鐘,可感到此處有明顯的酸脹感,反覆5次。

  以上3大養生穴位,不僅能解乏提神,還有利於身體健康,人們不妨抽空經常按按。

枸杞子的功效和作用 益精明目治夜盲症

枸杞子主治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用於虛勞精虧,腰膝酸痛,眩暈耳鳴,內熱消渴,血虛萎黃,目昏不明。枸杞子中含有14種胺基酸,並含有甜菜鹼、玉蜀黃素、酸漿果紅素等特殊營養成分,使其具有不同凡響的保健功效。枸杞子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多種維生素和鈣、鐵等健康眼睛的必需營養物質,故有明目之功,俗稱「明眼子」。歷代醫家治療肝血不足、腎陰虧虛引起的視物昏化和夜盲症,常常使用枸杞子。著名方劑「杞菊地黃丸」,就以枸杞子為主要藥物。

晨起「一分鐘」保健操 防治疾病強健全身

對於如今的人們來說,時間好像是越來越少,不是忙著就是忙那,也不知道時間都去哪了,更別說是給自己鍛煉身體的時間了,身體久不鍛煉就會出現各種問題,如果你不想浪費過多的時間,那麼不妨在早晨甦醒後做八節的「一分鐘」保健操,這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增強各器官功能都十分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