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拔罐常見的基礎知識

常見罐的種類

罐得種類很多,有角罐、鐵罐、銅罐、鋁罐、竹罐、陶罐、玻璃罐、抽氣罐,常用的是後四種,分述如下:

竹罐

選用很圓的毛竹,竹齡2—3年,截成長6—9厘米,一端留節為底,一端為罐口,口徑有3—6厘米不等,除去青皮和內膜,壁厚0.6—0.9厘米,形成腰鼓,口平整光滑。特點是輕巧、不易摔破,但易裂吸附力不大。

角罐

多用牛角製成,大小不一,由材料大小而定,口徑一般不超過6厘米,內空長不超過8厘米,選料要選角壁厚實無脫層的,尖端內空與口徑端大小基本相等,不能順著角的外形加工,若頂端小口徑大,拔罐時沒有多少吸附力。特點是不易摔破,能涼心瀉肝,清胃中熱,祛風利痰,辟邪解毒,不得蒸煮,煮後失去獨特作用並會脫層。

陶罐

陶土燒制而成,罐兩端較小,中間略大,形如腰鼓。特點是吸力大,但較重易摔破。

玻璃罐

玻璃製成,形狀球狀,口平滑,大小分一二三四五號。特點是使用時能看到被拔部分皮膚的淤血程度,便於掌控拔罐時間,臨床上多用此罐,但易摔破。

抽氣罐

由真空栓和罐兩部分組成,在拔罐的基礎上,利用抽真空的原理製成。特點是操作方便安全便於觀察拔罐部分淤血程度,不易破損,可調罐內負壓,大小種類很多,並能自己給自己背後拔罐,不需用火,但不能用作拔響罐和油走罐。

拔罐的方式有哪些

坐罐

是拔罐中最常用的方法,罐拔上後一般留罐5—15分鐘,看皮膚表面反應的情況,若皮膚潮紅有充血或有紫點即可起罐,罐不移動故叫坐罐或留罐。

走罐

因需用潤滑油才能走移故叫油走罐。一般用於面積大肌肉豐厚部位。如腰背、肩胸、臀、腿等部位,首先選好大小適宜的玻璃罐,在應拔部位塗上潤滑劑,若治療風濕、腰肌勞損、肩周炎等,拔罐時塗上風濕油、紅花油之類作潤滑劑,因拔罐時腠理打開,藥易滲入毛孔有利治療。用閃火法,迅速將罐扣在應拔部位,立即將罐移動,不能停,罐若吸緊就難移動,移動範圍根據病情而定,腰背部可直拉,胸部宜順助拉,腹部宜旋轉移動,若某部肌肉麻木和有硬感,可在此部位一輕一重轉動罐體螺旋形移動,如同按摩,至皮膚潮紅或出痧為止。多用於肌肉萎縮、痛症、消化不良。

響罐

閃火快速扣上按搖三下將罐用力提起,這樣罐的響聲很大,故名響罐。有的患者肌肉很少,皺紋又多,坐罐不易吸住,用響罐可以彌補,對於皮肌麻木、疼痛、小兒麻痹後遺症有一定療效。

針罐

是針刺拔罐雙管齊下的方法。將拔罐針刺有機結合起來,對治療風濕痹症有較好療效,民間流傳一句「九針拔罐症去一半」,能起到良好的效果。針罐是在應拔部位施以針刺得氣後留針,再以針為中心,將罐拔上,坐罐時間5—15分鐘,罐內空的高度不得碰上針柄。

拔罐的注意事項

1、拔罐時,室內需保持20℃以上的溫度。最好在避風向陽處。

2、拔罐的順序應該是從上到下的,而且罐的型號則是上小下大的。

3、患者以俯臥位為主,充分露施術部位。

4、拔罐時的吸附力過大時,可按擠一側罐口過緣的皮膚,稍放一點空氣進入罐中。初閃拔罐者或年老體弱者,宜用中、小號罐具。

5、一般病情輕或有感覺障礙(如下肢麻木者)拔罐時間要短。病情重、病程長、病灶深及疼痛較劇者,拔罐時間可稍長,吸附力稍大。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拔罐能治宮寒嗎

拔罐能治宮寒嗎?

拔罐療法是可以治療宮寒症狀的。一般來說,拔罐療法治療宮寒,可以於每日下午拔罐,一般間隔3到4天拔一次。具體拔罐穴位,可以選取足三里、三陰交、關元、腎俞、命門等穴位,每次拔罐10分鐘。

對於持續性的宮寒,也可以用拔罐進行調理,效果很不錯。拔罐可以把體內毒氣逼出來,既能解除宮寒之痛又沒有副作用。主要是在腰腹部正對著的背部進行拔罐,往下延伸到尾椎骨附近。每次拔罐要持續20—25分鐘,每天拔兩次,連續3天就能使宮寒症狀明顯減輕。

孕前如何治療宮寒?

1、多吃補氣暖身的食物例如核桃、棗、花生,讓先天的不足由後天的高能量來補足,不用擔心上火,宮寒體質屬於火氣不足,不容易出現火大體熱的症狀。

2、用鮑魚滋補中醫認為鮑魚滋補,可以滋補養顏,是女性最好的補品。

3、健走這類人偏於安靜沉穩,運動過多時容易感覺疲勞。其實「動則生陽」,寒性體質者特別需要通過運動來改善體質。快步走是最簡便的辦法,步行,尤其是在卵石路上行走,能刺激足底的經絡和穴位,可以疏通經脈、調暢氣血、改善血液循環,使全身溫暖。

由於宮寒的一些症狀比較常見,很多女性往往認為那都是小事,沒放在心上,更不會及時治療,結果一拖再拖,有時往往就會追悔莫及。而事實上,宮寒可引發50%以上的婦科病或不韻症。所以宮寒要早治療,只靠調理是不能治癒的,要用藥,建議使用中藥進行治療。

女性泡腳養生 泡腳常見的10個問題

1、熱水泡腳的方法

泡腳最好使用木桶來泡,因為木桶的保溫效果最好,沒有木桶的話可以用高一點的塑料桶來代替,這樣可以邊泡變加水。

2、熱水泡腳的時間

一般人都會選擇在臨睡前泡腳,這樣一是方便,二是利於睡眠。

但如果有充足的時間,特別是老人,可以在下午的4-5點左右,也就是膀胱經和腎經氣血最旺盛的時候泡腳,這時補腎的效果最好。

3、泡腳水的溫度

泡腳水的溫度根據每個人的適應程度不同而不同,先用正好的水來泡,然後慢慢加熱水,知道身體出汗為止。

4、熱水泡腳一般到什麼程度比較好

每次泡腳一般以泡到全身發熱,有微微出汗,就算是泡好了,泡完腳後要多喝水,及時補充水分。最好是一邊泡腳,一邊喝溫水或生薑紅糖水,讓身體內部多產熱,通過出汗讓寒濕及時排除體外。

孩子泡腳多數是用在冬季或受涼感冒時,感冒時要泡出汗為止。

5、為什麼有的人泡腳時不易出汗

長年堅持泡腳的人都不存在這個問題只有那些才開始泡腳的人才會有這種情況,原因還是體內寒濕重。只要堅持泡腳,慢慢排掉身體內的寒濕,就會很容易出汗了。

6、為什麼有人泡腳後身體會出現不適

有的人泡腳時間一長就會出現胸悶、頭暈的現象,是由於水溫過高,易使雙腳血管過度擴張,人體的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以致心、腦、腎臟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

這種情況出現的人基本上都是氣血兩虧的人,這種人洗澡更會頭暈。因為身體的血液少了,所以會頭暈。

這類人,泡腳的時間要少一些,同時要注意食療,多吃補血補腎的食物,從根本上改變缺血的狀況。在增加營養的同時配合泡腳,堅持半個月至一個月下來,再泡腳時就不會出現胸悶、頭暈的現象了。這時再慢慢增加泡腳的時間及溫度,泡到全身微微出汗時就可以了。

7、糖尿病人應該怎樣熱水泡腳

很多的報導說有糖尿病的人泡腳後會引起血糖升高,這時候,可以再泡腳後再搓腳心,每隻腳100下,這樣處理過後,血糖就不會再因為泡腳而升高了。

8、泡腳的水中需要加東西嗎

最好不要在洗腳水裡面亂加中藥,因為中藥也是有不好的地方的,熱水會使中藥的效果滲透到體內。

身體內寒氣重時可以加艾葉一起泡,但不能天天加,一周加1-2次,艾葉加一小把就可以了。

記住,千萬不能在泡腳的水中經常加鹽,那樣會傷腎,容易引起全身浮腫,在我的病人中已有很多因看一些保健報刊上推薦以後用鹽水泡腳而引起全身浮腫、內分泌紊亂及原有的腎病加重的。腳氣嚴重的人可以在泡腳的水中加入醋,能殺菌、止癢。

能堅持長年用溫水泡腳已經是非常好的保健方法了,別老想著加各種的中藥,如不適合你身體的狀況,反而會適得其反。

9、小孩子是否適合熱水泡腳療法

泡腳的目的是增加血液循環,補陽氣,孩子是純陽之體,是沒有必要多泡腳的,洗洗就可以了。但對於體質比較弱,手腳冰冷的孩子,家長可以在冬季給孩子泡泡腳。還有當孩子受涼感冒時,隨時給孩子泡腳去寒是很有必要的。

10、其它保健方法是否可以在泡腳時一同使用

在泡腳的桶中鋪上鵝卵石,一邊泡,一邊踏石子按摩,效果自然好,但只限於年輕人,老人及病人不適合。

老人和病人在泡腳時,因他們的身體主要都是氣血兩虧,在熱力的作用下越是按摩腳,就越能引血向下,而在雙耳、頭部、雙臂的按摩能將氣血往上引,改善平時不通的心腦血管,促進其血液循環。

家庭拔罐的幾點注意事項

在藥店購買火罐時,首先要注意火罐的罐口是否光滑,光滑的罐口可以避免皮膚劃傷;其次是罐子的大小,太大的罐子會使罐子對皮膚的作用力變小,太小的罐子則會使作用力太大,不同的部位需要不同大小的火罐,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選擇。在質地上,儘量選擇防碎產品。

冬季最適合拿來泡腳的4種藥

生薑能夠刺激毛細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怕冷、容易手腳冰涼的人可以用生薑泡腳。如果泡腳用的水量較多,或是怕冷的症狀比較重,可酌情增加姜的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