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最適合拿來泡腳的4種藥
生薑
生薑能夠刺激毛細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怕冷、容易手腳冰涼的人可以用生薑泡腳。如果泡腳用的水量較多,或是怕冷的症狀比較重,可酌情增加姜的用量。
做法:取15―30克的生薑(約為中等大小的姜半塊),將其拍扁,放入鍋中加入小半鍋水,蓋上鍋蓋用熱水煮上10分鐘左右。煮好後,將全部姜水倒出,加入適量冷水至40℃左右(一般以不感覺到燙為宜)。泡腳時水要沒過踝部,最好邊泡邊搓雙腳。
桂皮
桂皮與花椒都有溫腎陽的作用。用他們泡腳,對於因腎病引起的浮腫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做法:用花椒和桂皮各15克(一小撮或一小塊)煮後泡腳,煮法同煮生薑的方法。連續用此法泡腳能夠起到一定的消腫作用。
紅花
紅花能夠活血通經,祛淤止痛。冬季容易發生凍瘡和皮膚皴裂的人在秋季應該提早用紅花泡泡腳,可以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
做法:取紅花10-15克(大約一小撮)按之前提到的方法煮水泡腳,能夠預防和改善凍瘡。
艾草
艾草具有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也常用於針灸。用艾草泡腳還能夠改善肺功能,對於患有慢性支氣管炎和容易咳白痰的人很有好處。
做法:艾草泡腳的方法和生薑泡腳的方法相近,一般取30-50克(一小把)干艾草煮水泡腳,煮法與前面提到的相同。身體寒濕重的病人,每周可以用艾草泡一次腳。還可在用艾草水泡腳的同時,喝上一杯生薑紅棗水(10粒干紅棗加兩片生薑,加十碗水煮兩個小時)作為輔助。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秋天泡腳的4大好處 泡腳加點什麼好
泡腳有這四大好處
1、促進血液循環。
從養生理論看,腳離人體的心臟最遠,而負擔最重,自古就有人體的第二心臟之說,也最容易導致血液循環不好。醫學典籍有記載「人之有腳,猶似樹之有根,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對於手腳冰涼的人,泡腳是一個促進血液循環的最好的辦法。
2、刺激足部的穴位、反射區和經絡。
按壓腳步還能反射出相對應的肝臟是否有問題,做足療時,按摩師點壓我們的腳時,會感覺痛疼、酸脹,而按完之後,會感覺渾身輕鬆。腳底有6條主要的經絡,泡腳能刺激這六條經絡,有利於活血。
3、輔助治療疾病
早在幾千年前,中醫就很重視對雙足的鍛煉和保養,並運用足部泡腳按摩(足療)來防病治病。民間有俗語稱「富人吃補藥,窮人泡泡腳」,由此可見泡腳的作用之大。現代人長期待在空調房內,並且喜愛吃涼的食物,所以部分人會體內多寒濕,而通過泡腳能加速體內排寒。
4、改善睡眠,消除失眠症
堅持泡腳對改善睡眠也有不錯的作用。用43攝氏度的水浸泡雙足30分鐘,能使血液中的乳酸降低。而且,足部有豐富的神經末梢和毛細血管,用熱水泡腳對神經和毛細血管有溫和良好的刺激作用。這種溫熱刺激反射到大腦皮層,對大腦皮層起到抑制作用,從而改善睡眠,消除失眠症。泡腳能使足部的血液流速和流量增加,從而改善心臟功能,降低心臟負荷,促進新陳代謝,還可調節經絡和氣血。
什麼時候泡腳最好
泡腳最佳時間
泡腳最好的時候應該選在晚上9點鐘左右,這個時候泡腳最補腎。因為此時是腎經氣血比較衰弱的時辰,在此時泡腳,身體熱量增加後,體內血管會擴張,有利於活血,從而促進體內血液循環。晚上泡腳還能消除白天神經的緊張感,讓勞累的腎臟得到休息,人也會感到更舒適。
3招泡腳根治女性痛經
泡腳治陽虛寒盛型痛經
陽虛寒盛型的主要表現為下腹冷痛、手腳發冷,進行熱敷可以達到改善。這類情況治療痛經的方法要以溫經散寒止痛為主。
泡腳的中藥材要以入足少陰腎經為主。可加入肉桂15克、烏藥15克、當歸15克、丁香15克、川芎15克,以及小茴6克、乾薑6克、吳茱萸6克,再加少量鹽,把水煎好後泡腳。
泡腳治氣虧血虛型痛經
氣虧血虛型痛經常表現為經期小腹疼痛,用手去按小腹,會有輕微的疼痛感,月經量少且顏色淡。這種類型治療痛經的方法需要以補氣養血調經為主。在中醫中認為,脾是氣血生化之源,所以泡腳所需中醫藥材要以入足太陰脾經藥物為主,可適量添加引經藥甜水。
建議加入川芎15克、白芍15克、白朮15克、熟地15克、當歸15克、杜仲15克、黃芪15克,再加適量糖,煮好後用來泡腳。
泡腳治氣滯血瘀型痛經
氣滯血瘀型通常表現為經期前後小腹脹痛,經血顏色偏暗,並帶有血塊。氣滯血瘀型治療痛經的方法要以調和氣血、化瘀止痛為主。建議泡腳選擇的中藥材以入足厥陰肝經藥物為主,並可加入適量引經藥醋。
泡腳也要有技巧 中醫教你如何泡腳才最好
生薑在中醫上屬於辛溫解表藥,有祛寒解表的作用,而且毒副作用較小。現代醫學認為生薑能夠刺激毛細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怕冷、容易手腳冰涼的人可以用生薑泡腳。
生薑泡腳意想不到的好處
泡腳水量要夠。讓水到達小腿處最好,至少要沒過腳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