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性子急怕想不開 心腦血管有十怕

我們就來梳理一下心腦血管的「十怕」。

1 怕性子急

性格對心腦血管的影響,長久以來都受到了專家們的關注。一項匯總了1983~2006年間,歐洲和亞洲共44項研究的統計顯示,在既往沒有心臟病的成年人中,愛發火、常對人懷有疑心的人,患心臟病的風險比其他人高19%。研究人員認為,性子急的人,通常心理壓力也較大,因此易患心臟病。此外,急性子容易發火,情緒激動會導致血壓驟然升高,進而促發心腦血管急症發生。

建議:急脾氣的人應時常提醒自己,做事時三思而後行,不要風風火火;遇事擺正心態,輸贏都不要放在心上;脾氣急躁的人,可以學學種花、養魚、書畫等,以陶冶性情。特別要提醒的是,老年人應避免容易導致情緒激動的活動,如長時間打麻將;遠離股票等高風險領域;最好每天測量血壓。若真碰到生氣的事,也要選擇正確的途徑發泄出來。

2 怕想不開

美國著名的梅奧診所發表報告指出,抑鬱症在心臟病患者中的發病率要高於那些沒有心臟病的人。1/3的心臟病患者曾經出現過抑鬱症的相關症狀,而在正常的成年人中,這一比例僅為1/20。另外一項來自美國威克福雷斯特大學的研究也發現,嚴重抑鬱者死於心臟病的幾率,至少是其他人的3倍。究其原因,醫學界認可度比較高的觀點是:委屈、焦慮、抑鬱等不良情緒都可能會增加交感神經系統興奮性,以及腎素-血管緊張素的活性,從而增加疾病風險。

建議:排解不良情緒的方式有很多,最不推薦的是吸菸、喝酒;比較推薦的是唱歌、跳舞、做鍛煉等。此外,還可以曬曬太陽,明亮的環境能促使人心情愉悅;多培養興趣愛好,知識面廣,心理就容易平衡。有智者說過:「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觀天外雲捲雲舒。」不愉快時做點自己喜歡的事;實在無法排解時,可找人宣洩,做些心理疏導。

3 怕太勞累

2013年5月13日,奧美中國北京公司24歲的員工李錚猝死,原因是長時間加班工作導致的過度疲勞。而早在2008年7月20日,時任北京奧美客戶群總監的台灣人林宗緯也因心肌梗死去世。實際上,經常疲勞是一種報警信號,它提醒機體已經超負荷了。這就像一根10厘米長的皮筋,把它抻到20厘米,即使一萬次也不會斷;但抻到40厘米,一次就斷掉了。

因此,在身體喊累時,就應該停下來,把大腦放空,調整工作節奏,注意足夠睡眠,不要給身心火上澆油。特別是年輕人,如仗著自己身體好,把熬夜加班當成家常便飯,就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等。除了避免平時勞心勞力,還應注意不要因劇烈鍛煉身體而過度勞累,導致身體損害。

4 怕受刺激

因悲傷而心碎,其實並非是誇大形容。白居易詩中有雲「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這主要是因為唐明皇思念楊貴妃而悲痛。這種精神壓力可增加心率、升高血壓和血液黏稠度,加之悲痛者睡眠不足、食欲不振,心臟病發作的風險就更高了。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與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在失去摯愛親友的當天,過度悲傷會讓心臟病發作的風險比平常增加20餘倍;美國心臟協會2010科技年會上宣布的一項研究則顯示,在配偶或孩子去世後的半年內,人們發生心臟病或心臟猝死的危險大大增加。

建議:那些本身心臟就比較差的人,在遭遇親人過世的時候,少參加哀悼活動,不妨通過其他方式寄託哀思;親朋好友也應提高警惕,多多照顧他們,如有不適儘快帶他們看醫生。

5 怕菸酒油

飲食油膩對身體的危害,在於其可導致血液中的膽固醇和脂肪含量增多,當過多的膽固醇和脂肪附著沉積在血管上時,就會造成動脈硬化,並最終引發血栓的形成。菸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質能促使血液形成凝塊,易導致血栓出現。酒精會刺激神經,加快血液循環,心臟病患者若大量喝酒,就可能導致心臟病發作。

建議:少吃過甜、過油及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如動物內臟、肥肉等。雖然啤酒、葡萄酒等有一定的健康功效,但哈佛大學研究表明,任何酒精飲料,只要飲用超量,就會誘發心臟病發生。

6 怕連失眠

美國《循環》雜誌在2011年刊登了一項由挪威科技大學所做,超過5萬人參與的調查研究,其結果顯示,長期失眠會使心臟病風險增加45%,入睡困難的人其風險增加30%,睡醒後感覺身體沒有恢復的人增加27%。

建議:如果您有睡眠問題,千萬別當成是小事,也不要隨便亂吃安眠藥,應諮詢醫生,從寢具、環境、心理、藥物等方面,進行綜合調理,徹底解決失眠問題。

7 怕用蠻力

人從靜態中突然發力,會使血壓在一瞬間迅速升高,心臟承受的壓力也會隨之劇增。美國耶魯大學曾對90名大動脈破裂患者進行調查,發現24%的人在發病前1小時內做過重體力勞動,包括舉重、做俯臥撐、鏟雪等。所以,心臟病患者不能動作過猛或過快,否則輕者會導致心絞痛或心律失常,重者會誘發心肌梗死,危及生命。

建議:患有心臟病的人應特別注意:起夜時做到兩個「三」,即平臥三分鐘,坐三分鐘,然後再下床;選擇散步、太極拳等溫和的有氧運動,切忌桌球、長跑、籃球等劇烈運動;做家務時,避免需要突然發力的活動。

8 怕得便秘

新近發表在《美國醫學會》期刊上的一項大規模的研究顯示,長期受嚴重便秘之苦的老年婦女,患心臟病的風險較高。他們認為,人之所以長期便秘,主要是因為低纖維飲食、運動量太少,而這樣的人往往又有高血壓及高膽固醇的問題,這恰恰也是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事實上,解大便過於用力會增加胸腔壓力,心臟回血量銳減,這也是引發心臟病發作的重要原因。

現在已經有便秘困擾的人,建議改變生活方式,包括多喝水,多吃高纖維的水果、蔬菜和穀物等,做有規律的運動,比如每天快走6000步、游泳等;不要單純地依賴瀉藥來解決問題。

9 怕冷熱變

冬天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英國的一項研究發現,氣溫每降低1攝氏度,心臟病發病率就會增加2%。當氣溫降到12攝氏度以下,就該繃緊「預防心臟病發作」這根弦了。而在夏天,同樣不能掉以輕心。很多人長時間身處空調溫度過低的室內,乍一出門到高溫的環境中,忽冷忽熱下,很可能引發心肌缺血。入伏後的「桑拿天」,由於空氣中濕度增高,含氧量降低,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就常常會感到胸悶、氣短,嚴重時易促發急性心肌梗死。

建議:心臟病患者冬天外出前,一定要穿上暖和的大衣,穿件馬甲護好胸口,系圍巾、戴帽子和手套,以防熱量從領口、袖口跑掉。夏天時,不要吃太多冰棍、大口猛灌冷飲,控制好血壓、血糖,儘量避免室內外溫差過大。

1 0 怕不體檢

很多心臟病發作的症狀並不明顯,有數據顯示,「無症狀性心肌缺血發作」約占冠心病的25%~30%。病情發作時,患者只會出現一些不典型的心臟病症狀,同時伴有下頜痛、消化不良等。可當這些患者出現症狀時,往往已經是心肌梗死的表現了。特別是三四十歲的中青年男性,一旦出現胸悶不適等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

建議:對於這些較「隱性」的心臟病來說,體檢就顯得尤為重要了。「無症狀性心肌缺血發作」的危險人群,除了工作壓力大、生活不規律的中青年人,還有一些如糖尿病患者,65歲以上老年人、有心腦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等,這些人應定期到醫院體檢,有問題及時治療。

青少年心氣虛怎麼辦

證候:脈結代,心動悸,虛羸少氣,舌光少苔,或質干而瘦小者。治則:益氣滋陰,通陽復脈,養血定悸。主方:炙甘草湯加減:炙甘草、炙黨參、生地黃、阿膠珠、朱麥冬、大麻仁、百合、廣木香、生薑、大棗。若兼咳嗽少氣,喘促面浮加沉香、蛤蚧、核桃仁焙乾共研末以固腎平喘。

體內重金屬超標九大元兇 吃喝玩樂全中招

重金屬中毒,你肯定也聽說過。重金屬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是,我們吃的、喝的、吸入的,包括我們玩的,都含有重金屬,所以要想完全避免重金屬是不現實的,那麼在現有條件下,我們怎麼才能儘可能減少重金屬的攝入呢?現在,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