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芝麻
甘平,有補肝腎、潤五臟的作用。如《本草經疏》中就曾記載:「芝麻,氣味和平,不寒不熱,補肝腎之佳谷也。」尤其是腎虛之人腰酸腿軟,頭昏耳鳴,發枯發落及早年白髮,大便燥結者,最宜食之。
2、粟米
又稱穀子、稞子。能補益腎氣。《名醫別錄》及《滇南本草》中都說到「粟米養腎氣。」明·李時珍還說:「粟,腎之谷也,腎病宜食之,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
3、牛骨髓
有潤肺、補腎、益髓的作用。《本草綱目》說它能「潤肺補腎,澤肌,悅面」。對腎虛羸瘦、精血虧損者,尤為適宜。
4、狗肉
性溫,味咸,除有補中益氣作用外,還能溫腎助陽,故腎陽不足、腰膝軟弱或冷痛,食之最宜。《日華子本草》認為:狗肉「補胃氣,壯陽,暖腰膝,補虛勞,益氣功。」《醫林纂要》亦云:「狗肉補肺氣,固腎氣。」清代醫家張璐還說:「犬肉,下元虛人,食之最宜。」下元虛者,即腎陽虛弱、命門火衰是也。
5、羊骨
性溫,味甘,能補腎強筋骨。《飲膳正要》認為:「羊尾骨益腎明日,補下焦虛冷。」《本草綱目》中記載:「羊脊骨補骨虛,通督脈,治腰痛下痢;羊脛骨主脾弱,腎虛不能攝精,白濁。」唐代《食醫心鏡》還介紹:「治腎臟虛冷,腰脊轉動不得:羊脊骨一具,捶碎煮爛,空腹食之。」對腎虛勞損,腰膝無力怕冷,筋骨攣痛者,最宜食之。
6、豬腎
性平,味咸。唐·孟詵認為豬腎「主人腎虛」。《日華子本草》說它「補水髒,治耳聾」。水髒者實指腎臟而言。故凡因腎虛所致的腰酸腰痛、遺精、盜汗及老人腎虛耳聾耳鳴,宜常食之。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肝病患者怎麼飲食進補
秋季進補——初秋平補
初秋選用平補之品:如魚、瘦肉、禽蛋、奶製品、豆類以及山藥、紅棗、蓮子、桂圓、黑芝麻、紅棗、核桃等。
秋季進補——仲秋潤補
「燥者潤之」——適當多吃滋陰潤燥的食物,如芝麻、核桃、蜂蜜、梨、甘蔗、柿子、香蕉、橄欖、百合、銀耳、蘿蔔、鱉肉、烏骨雞、鴨蛋、豆漿、乳品等。
「少辛增酸」——酸甘化陰,宜進食酸味食品,如葡萄、石榴、蘋果、芒果、柚子、獼猴桃、檸檬、山楂等。
秋季進補——晚秋滋補
晚秋宜調整脾胃,打「底補」的最佳時期。底補可用芡實、紅棗或花生仁加紅糖燉湯服,或用芡實燉牛肉等。
秋季進補並非只要是補品吃了就行,也並非多多益善,也有些人會誤以為價格越貴的補品效果越好。
冬季如何進補 就喝五種滋補養生粥
1、甜漿粥
大米50克洗淨與新鮮豆漿500克同煮粥,加白糖少許,可供早晚餐溫熱服食。大豆有寬中益氣,利大腸,潤澤肌膚的功效,豆漿的營養價值更為豐富,並易消化吸收。
本粥除起潤膚的作用外,對體虛久嗽、便秘等症亦有良效。
2、番薯粥
取番薯100克洗淨切小塊,與粳米150克及適量水同煮成粥,作早晚餐食用。
番薯是人們常食之佳蔬。《綱目拾遺》載,番薯可「補中、和血、肥五臟」。中醫認為,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能將水谷化生為氣血,滋養榮潤面部肌膚,使人容光煥發。本粥便據其健脾胃,和氣血之功,來達到潤膚悅色之效果。
3、燕麥粥
蒸麥50克同適量水煮成粥。可供早晚餐食用。
燕麥又叫油麥、裸燕麥,性味甘平,是一種高蛋白食品,其補虛健脾營養價值很高。常食此粥,對保持皮膚彈性和抑制老年斑形成有顯著效果。
4、脊肉粥
取脊肉50克洗淨切小塊,用少許油炒後與粳米50克、適量水同煮成粥,加食鹽少許調味,早晚空腹食用。
《隨息成飲食譜》載,豬肉補腎液,充胃汁,滋肝陰,潤肌膚,利二便,止消渴,起洭羸。豬脊肉的特點是色白面嫩,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B1、B2等多種具有美容作用的營養成分。本粥除體虛面色不悅之人食外,平素健康之人常喝此粥,有防皺除皺的作用。
5、胡桃粥
取胡桃5個取仁略搗,同粳米100克煮成粥,加紅糖少許拌勻,早晚空腹食用。
秋季吃阿膠進補的正確方法
將大米和阿膠一起放入鍋中熬煮,起鍋之前加入適量的冰糖調味,這樣就可以起鍋服用了。注意,阿膠在使用之前一定要放入開水之中先融化,然後再倒入鍋中。阿膠具有很好的保健脾胃以及補血養肝的作用,這道食譜非常適合那些大病初癒、體虛的患者進行調補身體。
糖尿病患者秋冬進補五款食療方
去骨雞肉三兩,黨參5克,百合10克,干山藥5克,羅漢果5克,大棗三枚。以濃雞湯將諸料浸沒,盛於盅碗內,置水鍋中隔碗蒸熟,一小時左右就可以食用了。黨參、山藥補氣滋陰,百合滋肺陰力強,大棗健脾益肺,羅漢果清熱潤肺化痰,共司滋陰補氣養肺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