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醒大家午飯前心慌手抖 警惕是糖尿病前期

對於不少的十分飢餓的朋友來說,如果沒有及時的就餐可能就會容易出現有飯前心慌的症狀,但是,大部分的朋友可能就是簡單的認為這是由於沒有進食所導致的。接下來,將就這一問題做一個主要的介紹,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

趙女士士今年44歲,平時身體挺好,可近半年出現了一個怪現象。每天午飯前會心慌、手抖、出虛汗、身上沒勁兒、感覺很餓。起初她沒有在意,以為是早飯吃得不多,午餐前出現了低血糖,誰知早飯吃得多了,症狀卻更重。來醫院一檢查,趙女士被診斷為糖尿病前期,這讓她大惑不解,「本來是低血糖怎麼會是糖尿病呢?」

趙女士的這種情況是「反應性低血糖」,又叫「非空腹低血糖症」,多見於體型胖的人。糖尿病早期為何會出現低血糖呢?我們知道,胰島素是人體內唯一的降糖激素,肥胖者體內的胰島素生理作用減弱,為了維持血糖正常,需要分泌大量胰島素,久而久之就會損傷胰島β細胞。

胰島β細胞功能變差,分泌胰島素的速度會減慢,分泌高峰延後,就會讓本該在進食後10分鐘到半小時出現的高峰後移到餐後2—3小時,因此導致餐後沒有胰島素管,血糖上升,下一餐前卻因胰島素過多出現低血糖。

這裡提醒有類似症狀的患者,最好儘快就診,通過口服葡萄糖耐量延長試驗和檢測胰島素水平,就能得出明確的診斷。

"一夫多妻"讓男性短壽(圖)

「老婆」越多壽命越短

如何從飲食的調整方面使肥胖兒減肥

減少總熱能的攝入。這是防治肥胖的關鍵,應根據肥胖程度來決定。輕度肥胖少減一些,中度的多減一些。要逐步遞減,不能操之過急。當體重慢慢地減輕,達到了超過標準體重10%後,即不必要再嚴格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