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小便里「藏」健康 媽咪巧妙分辨

帶寶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細心觀察,每天早上起床後就應該看看寶寶在身體方面有沒有異常,相信這些很多媽咪都懂得。不過,寶寶的噓噓你又是否認真觀察過?媽咪們平時可以多多交流心得和互相學習,小噓噓里有大秘密,認真觀察,能及時發現健康問題!

媽咪:輝輝媽咪

寶寶:小輝輝(1歲6個月)

小輝輝現在1歲多了,吃得喝得睡得,身體狀況不錯。因為是第一胎,所以我們真把他當做寶來細心照料,看著他一天天健康成長,我們心裡見著就高興,也算是有個安慰。

小輝輝出生這麼久沒怎麼生病,除了之前我們搞的「糊塗病」。之前我休了個長假,那幾天都是我來帶他,我發現剛給他換上新的紙尿褲,不一會兒去摸一摸,紙尿褲又濕了,而且那還裝著不少的尿。我就奇怪了——為什麼他噓噓這麼頻繁呢?沒喝多少水,才換紙尿褲多久啊!

一次,正當我要給他換紙尿褲,他突然就噓噓了,那水「想出未出」的樣子,好像他在忍著的感覺,斷斷續續,我就擔心起來了——不會是尿道先天有什麼問題吧?但是看看寶寶的神情,又好像一切都正常的樣子!糾結的我,最後還是帶寶寶去看醫生了,幸好,原來只是自己搞出來的「糊塗病」——醫生說小寶寶噓噓頻繁或者斷斷續續,都是正常的!

小編提示:寶寶尚未發育完全,負責噓噓的一些肌肉、神經由於未發育成熟,所以功能上會有所欠缺,這是正常的。如寶寶噓噓頻繁,這是因為膀胱肌肉尚未發育成熟,控制儲尿排尿的力量較小,膀胱儲存不了很多尿量,只好增加排尿的次數。也因為寶寶排尿功能發育的不完善,寶寶噓噓時會有斷斷續續的現象。但隨著寶寶成長,這些現象就會慢慢消失了。

PS:出生第一年的寶寶每天的排尿次數一般在15-20次左右,到2歲以後,就會減少到每天5-8次了。

二、噓噓有異常,注意!

當媽咪發現寶寶噓噓有異常的時候,就要注意了,這可能在暗示著寶寶的健康出問題了!

媽咪:康康媽咪

寶寶:康康(2歲3個月)

其實我平時也挺注意看康康噓噓的顏色,因為一些老人家曾經教過我,如果寶寶的小便顏色偏黃,可能就是上火或者喝水喝太少了,如果是類似白色或淡黃色,那才是正常的。平時我常鼓勵康康多喝水,因為白開水是最健康的,而且他是男孩子很好動,動一動就滿頭大汗了,不多喝水怎麼能行呢?這種情況下他的小便是淡檸檬色小便,也沒什麼氣味,看著他健康、活蹦亂跳的樣子,心裡真的有種說不出的安心。

小編提示:這位媽咪說得很有道理哦,正常小便的顏色是淡檸檬色或麥秸色,如果較黃,甚至是橙色、粉色,或者是小便中有白色渾濁物,應該儘早看醫生了。除了觀察寶寶噓噓的顏色異常,還應注意有沒有這些方面的異常哦:

1、噓噓的氣味。正常來說,小便應該是近似氨氣的味道,有點像消毒液的氣味,而且這味道往往不會立刻顯現,要放一段時間,人才會有所察覺的。

2、噓噓的次數。寶寶逐漸長大,噓噓的次數應該得到了控制,如果媽咪發現某一天寶寶要經常噓噓,而飲水量又跟平時沒什麼大變化的話,媽咪就要注意了,如果情況很嚴重,應該早點看醫生檢查一下。

3、噓噓時有痛感、不順暢。如果寶寶在噓噓的時候哭鬧,媽咪一定要問清楚他為什麼哭鬧,因為這很可能是排尿有痛感或有尿不盡等的不適,另外,如果寶寶噓噓時小便分叉或有滴滴答答的情況,也要注意了!如果有這些情況,最好帶寶寶去看醫生。

三、伴隨噓噓異常的其他危險信號

有時候寶寶尚小,不能很好地用語言來表達自己,因此,很多時候寶寶身體不舒服,如果不是太明顯,媽咪也不能及時地發現。這時候,媽咪就要依靠一些身體信號了,例如噓噓異常,它有時也會伴隨著一些危險信號,需要媽咪們注意!

媽咪:峰峰媽咪

寶寶:峰峰(2歲6個月)

峰峰這次尿道感染真是嚇死我了,幾個晚上我都沒有好好地睡上一覺。剛開始他發燒,我們都以為他是被空調吹著涼了,於是在鎮上的醫院看了醫生,吃了點退燒藥。可是,過去了快一天的時間,他還是高燒不退,身體滾燙滾燙的,眼睛也沒什麼精神,看著他這樣我們都心疼死了,想著第二天帶他去廣州的大醫院去看。

怎料到了第二天,峰峰醒來噓噓,說那裡好痛,我一看就被嚇到了,噓噓那裡紅紅腫腫的樣子。最後,到了醫院看,醫生很快就診斷出來是尿道感染,後來吃了藥才退了燒,還好沒事!

小編提示:寶寶高燒不退,又沒出現鼻塞、流鼻涕等感冒症狀,媽咪就要考慮一下是不是有泌尿系統感染的可能了,這種感染不能隨便吃點藥解決,應該到正規的醫院看醫生。此外,如果寶寶的小便量、次數或顏色有異常,或身體有浮腫,特別是眼皮、手腳浮腫,要及時帶寶寶看醫生哦。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拒絕腸胃亞健康!養胃十大秘訣要牢記

現代白領工作繁忙,三餐不定的生活狀況讓腸胃功能直線下降,並頻頻出現消化不良、便秘等腸胃亞健康問題。腸胃道是人體最大的消化系統,想要不老不病,先搞定腸胃吧!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都有什麼秘訣可以幫我們養出好腸胃。

腸胃是人體吸收營養、排出廢物的重要器官,被比作人體的「第二大腦」。因為它有自主神經系統,可以獨立發揮攪拌食物、提取鹽分、吸收營養、排泄廢物等功能。但是,如此「全能」的腸胃實際上很嬌氣。

最近各地出現高溫天氣,不僅使人曬得不舒服,腸胃不適的患者也有所增多。想要讓胃腸少出麻煩,你就要儘量「討好」它。除了注意三餐規律飲食等常識外,平日還要靠「養」!

養胃即清養胃陰。治療胃燥津傷、胃陰不足的方法。

秘訣1、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少吃多餐,飯只吃七分飽。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飽,晚上要吃少。忌暴飲暴食。

秘訣2、補充「好細菌」護腸胃

腸道中棲息著數以億計的細菌,比如益生菌和致病菌等,前者的作用在於平衡各菌群,維持腸道健康。當有益菌的「總體實力」小於有害菌時,腸道菌群的平衡就被打破,可能導致便秘、腹瀉等多種問題。

生活中常補充益生菌不僅能提升有益菌的戰鬥力,有助於維持腸道健康,增進腸道蠕動,還能改善細菌所在的腸道環境,抑制有害菌生長。

其實,除了酸奶、奶酪外,其他一些發酵食物中也含有益生菌,如泡菜、納豆、腐乳等。另外,為了刺激益生菌的增長,還要多吃含豐富低聚糖的食物,比如香蕉、大蒜、蜂蜜、洋蔥及蘆筍等,因為低聚糖是腸道內益生菌的養分。

秘訣3、常吃纖維清腸道

研究發現,人每天攝入20~25克膳食纖維,能讓腸道更「環保」。高纖維飲食可降低食道癌、胃癌的風險。

蔬菜、水果中所含「水溶性纖維」較多,能清掃腸道,並調整腸內菌群環境。不僅防癌,而且能緩解便秘,對腸胃健康大有裨益;五穀雜糧中所含「非水溶性纖維」較多,可刺激腸壁蠕動,縮短食物在大腸中滯留的時間,減少有害物質的吸收。

因此,飲食營養要均衡,不要吃一大堆單一食物,而應每種食物都攝入一些。全穀物、菠菜、花椰菜、蘋果、西蘭花、梨、豆類食品等都應該成為餐桌上的常客。

秘訣4、飯後休息片刻

研究發現,飯後休息片刻,可增強胃腸抵抗力,尤其在中午,要儘量小睡一會,避免胃腸道血流量進一步減少。

不過,晚飯後要隔一段時間才能休息,因為晚上睡眠時,大部分器官進入代謝緩慢的「休養」狀態,此時強迫胃腸道「緊張工作」,不僅胃黏膜得不到修復,還會促使胃在大量分泌胃液、消化食物的同時,破壞胃黏膜,導致胃糜爛、胃潰瘍等病。

因此,晚飯後不久就睡,食物滯留胃中,無異於「睡以等病」。

秘訣5、放慢吃飯速度

多項研究發現,狼吞虎咽的吃飯方式,容易導致體內積食,增加腸胃負擔,減緩腸道蠕動速度。而且如果你吃得太快,食物中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胺基酸等無法得到充分吸收,會造成營養大量流失。久而久之,腸胃就會失衡。

慢慢吃飯,能夠讓食物更好地被消化和吸收,不至於停留在腸道中造成堵塞。建議每頓飯至少吃25分鐘以上,老年人最好一口飯咀嚼20次以上。因為食物在口腔中咀嚼時,能夠與唾液結合生成唾液澱粉酶,而這種物質恰恰是促進消化的主要動力。

秘訣6、每頓七八分飽

飢一頓飽一頓,面對不喜歡的食物寧願餓著,而見到愛吃的就一下吃到撐。長此以往,腸胃就要「罷工」了。專家提醒,哪怕是愛吃的東西也不要「一次吃個夠」,每頓最好都只吃七八分飽,加餐也不要過多。要讓腸胃得到充分的休息,否則很容易消化不良。

另外,飯前飯後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習慣,比如飯前儘量不吃冷食;飯前適當喝幾口湯或水,促進消化液分泌,但不可過多;飯前、飯後一兩個小時不做劇烈運動;少吃太油、太咸、太辣的食物,以免刺激腸胃。

秘訣7、天氣熱也要給胃保暖

俗話說,十個胃病,九個胃寒。養胃一定要考慮季節氣候變化。胃病的季節性、節律性都特別強,特別是在早晚溫差大、「倒春寒」的時候更要警惕。

熱天裡不少人喜歡開著空調睡覺,而且晾著肚皮散熱,因此,腹部很容易受涼導致胃腸功能紊亂,出現肚子痛、腹脹等不適。所以天再熱都要注意腹部保暖,睡覺時至少要在肚子上蓋一條毛巾被或薄毛毯。

另外,儘量少吃太涼的食物和飲料。過涼的飲食不僅會導致胃腸道血管驟然收縮,血流量減少,引發腹痛、腹瀉,還會干擾腸胃的正常蠕動,導致消化功能失調,影響消化液分泌。

秘訣8、多喝牛奶

牛奶味甘、性平,歸肺、胃經。補肺胃,生津液,潤大腸。宜於陰虛胃痛,津虧便秘;近代用於治療消化性潰瘍病、習慣性便秘。腹瀉、脾虛證、濕證者忌食。

秘訣9、多喝粥

粥類容易消化,尤其八寶粥,裡面含有花生、杏仁、白糖等,熱量更高更豐富,對胃有好處。而新鮮的花生富含蛋白質、脂肪,能有效地保護胃。確定適合養胃的早餐食物,原則有三:易消化,防刺激,多營養。如:雞蛋羹、雞蛋湯、煮雞蛋、大豆、豆製品、蔬菜、水果等。

秘訣10、多喝湯

比較養胃的東西首選不是粥,而是湯,湯還不能是肉湯。肉湯也含酸多,菜湯較好,什麼菠菜、粉絲、雞蛋能上的都上。再加點雞精調味。

孩子嚴重腹瀉注意胃炎 孩子五大症狀可能要命

持續發燒。孩子面色發紅髮熱,有時並沒有必要馬上送醫院,美國兒科學會專家施密特表示,父母不要只看溫度計,而應注意孩子的症狀和身體表現,如果他能吃能喝能玩,就不用送醫院。只有在孩子體溫達到38.3℃以上,才推薦用藥退燒。給幼兒測體溫時,可以在腋下測,但測量結果要增加1℃才更準確。

美國兒科學會的發言人阿里·布朗博士指出,如果孩子在2歲以上,體溫達到或超過40℃,看起來狀況不好,或者發燒連續4天以上,都有必要送醫院及時治療;如果孩子不到2歲,發燒持續48小時內也需要送醫治療。

嚴重頭疼。怎樣區分孩子的頭疼是輕微的,還是嚴重的呢?布朗博士指出,輕微頭疼可以通過非處方藥很快緩解;如果頭疼持續數小時,或者嚴重到讓孩子無法進食,不能玩,比如自己最喜歡的動畫片都看不進去了,就有必要送醫治療。

施密特博士表示,通常,頭疼是由頭皮緊張引起的,而不是大腦的問題,但是,如果頭疼伴有神經系統方面的症狀,如意識混亂、視力模糊或者走路困難等,就應該立刻送急診。此外,如果頭疼伴有發燒、嘔吐或脖子僵硬,也應該立刻送醫救治,因為這些症狀可能與嚴重感染或疾病有關,如腦膜炎。如果孩子經常頭疼,也需要看醫生。

大片或者顏色不變的皮疹。如果孩子只是在胳膊或者腳上的某個部位長皮疹,通常是無害的。如果皮疹遍布全身,就應該檢查身體。美國急診醫師學院發言人阿爾佛雷德·薩凱迪教給家長一些鑑別方法:如果按壓皮疹,皮膚由紅色變成白色或泛白,不按壓時,顏色又恢復成紅色,這種情況就不用擔心,這多半是由病毒性皮疹、過敏反應,包括蕁麻疹等引起的。此外,劇烈咳嗽或者嘔吐後出現在面部的皮疹,一般也不是嚴重問題。

如果皮膚出現紅色或紫色斑點,按壓與否都不會改變顏色時,就需要及時就醫,這可能是腦膜炎或者膿毒病的症狀,伴有發燒時更要當心。另一種需要注意的情況是,蕁麻疹同時伴有嘴唇腫脹,就必須要看醫生,如果發現孩子呼吸困難,這可能是致命性的過敏反應,應第一時間撥打急救電話。

嚴重腹瀉或嘔吐。當孩子食物中毒或者患腸胃炎時,要密切觀察他們嘔吐或者腹瀉的頻率。嘔吐或腹瀉會導致脫水,如果孩子出現排尿少,身體有病態,就應該馬上就醫。而且,孩子年齡越小,脫水的危險就越大。

脖子僵硬。脖子僵硬可能是腦膜炎的症狀。但家長也不用過於驚慌,還需要綜合判斷其他的症狀,如果出現發燒、畏光、頭痛等,就需要馬上就醫。如果沒有其他症狀,可能就是因為落枕。有時候,脖子僵硬又伴有發燒,也可能是扁桃體發炎,不過,還是建議看看醫生。因為外傷造成的脖子僵硬,也需要馬上送診。

泰國減肥神藥嚴重傷肝腎 不吃藥的安全減肥法推薦

昨天,北京警方通報,北京首例跨國販賣假藥案告破,查獲假藥為產自泰國的「YANHEE」(燕嬉)減肥藥,該藥含有西布曲明等禁用成分,食用後可致肝腎等功能損壞。目前,16名嫌疑人因涉嫌銷售假藥罪被刑拘。

高溫天海邊游泳 防止傷發有妙招

炎熱的天氣,去海邊或者游泳池戲水的機會大大增加,但是海水中的鹽分和游泳池的氯氣都會損傷發質,頭髮很容易變得乾枯易斷,甚至染過的頭髮也容易變色,如何保護秀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