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便前洗手習慣嗎?
如果有人問你是否便前洗手的話,你會不會覺得有那麼一點奇怪?
事實上,便前洗手與便後洗手一樣,也是非常必要的衛生習慣,這會給我們的健康增加一道保障。這是筆者在採訪了解放軍302醫院感染控制科主任莊英傑、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所張蔚、清華大學玉泉醫院性學教授馬曉年等專家後得出的結論。
「你覺得便前洗手有必要嗎?」在一項網絡調查中有66%的網友認為有必要,但真正進行便前洗手的網友卻只有22%。
便前洗手可以避免髒手污染自己的皮膚、內衣褲及腰帶。尤其是在公共廁所,接觸了門把手上面的細菌,又馬上接觸我們的內衣或者皮膚,不但很不衛生,也讓病毒細菌有機可乘。莊英傑主任就是一個習慣在便前也洗手的人,他說,很多醫生都更注意衛生方面的常識,同行中不少人有這個習慣。
「你覺得手不乾淨能引起什麼疾病?」
21%左右的網友認為會傳染性傳播疾病,20%左右的網友認為會傳染上皮膚病,將近60%的網友認為可能導致肝炎、消化道傳染病等其他疾病。
3位專家解釋,便前不洗手不用擔心肝炎、消化道傳染病等,因為這些疾病的傳播途徑不是通過與皮膚的接觸。但是如果沒有便後洗手的習慣,就要擔心下面這個問題了。
沒有便前洗手的習慣,最有可能的是提高一些性傳播疾病、滴蟲性陰道炎以及泌尿系統疾病的感染幾率,尤其是尖銳濕疣和淋病。手上的污垢、各種致病微生物(如病菌、黴菌甚至傳播性病的微生物)會通過接觸內褲、下身皮膚甚至生殖器官而引起病變。
便前洗手對女性尤其重要,便後每個女性都要用手紙,這樣手上的細菌就很容易感染到身體。尤其是經期女性,自身處於抵抗力最低下的時候,經血剛好又是細菌最好的「培養基」,病菌很容易乘虛而入,此時更要注意乾淨衛生,避免感染。
${FDPageBreak}
「你認為導致手不乾淨的原因有哪些?」
24%左右的人認為是長時間使用鍵盤,29%的人認為每天都摸公交車、地鐵的扶手,也有25%的人認為來源於書籍和雜誌。
專家說,公共設施仍然是最嚴重的污染源,比如門把手、公交車把手、共享雜誌等等。尤其是公共廁所的門把手,我們無法判定上一個抓它的人有沒有洗手,他的手上有沒有殘存的排泄物,他有沒有性傳播疾病或者泌尿系統疾病。
鈔票更是細菌和病毒的聚集地,銀行工作人員或者財務工作者必須養成便前洗手的習慣。
「如果你有便前洗手的習慣,你怎樣洗?」
67%的人選擇隨便用水沖沖,17%和20%的人選擇用洗手液和除菌香皂。
專家指出,最好還是用洗手液進行清潔。如果沒有條件的話也可以清水洗滌。便前洗手後一定要爭取把手弄乾。
專家說,便前洗手的習慣其實不難養成,只要開始刻意做一段時間,不久後就形成習慣了。還有一個更加簡便也不尷尬的方式,就是隨身準備一包消毒濕紙巾,在上廁所之前擦擦手,不但方便,而且有效。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鵪鶉蛋可做辦公族的補腦丸
辦公一族用腦量太大,為了給自己補腦,很多人會選擇經常吃點這個丸、那個素的。其實,與其花那麼多錢買「化學食品」,不如每天吃幾個鵪鶉蛋,這可是天然的「補腦丸」。
鵪鶉蛋可以說是腦力勞動者的最佳補養品。中國現代醫學會名譽會長柴瑞震教授就對鵪鶉蛋格外偏愛,「我平時吃鵪鶉蛋的次數比雞蛋多,鵪鶉蛋的蛋白質、脂肪含量雖然與雞蛋相當,但它所含的卵磷脂和腦磷脂比雞蛋足足高出3~4倍,這兩種物質是高級神經活動不可缺少的營養,經常吃,健腦、補腦的效果特別好。」
而且,鵪鶉蛋的核黃素含量也是雞蛋的2.5倍,對整天對著電腦的辦公一族的視力,也有很好的保護作用。由於鵪鶉蛋中的營養分子較小,所以比雞蛋更容易吸收利用。
之所以說鵪鶉蛋勝似補腦丸,還因為鵪鶉蛋中維生素D的含量較高,這是其他禽類的蛋所不能比擬的。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對歐洲8個城市3000餘名男士測試研究發現,維生素D水平高的人,在大腦記憶力和信息處理的測試中表現較好。
鵪鶉蛋的膽固醇並不高
研究數據顯示,每百克鵪鶉蛋的膽固醇含量是515毫克,雞蛋則為585毫克,鵪鶉蛋的膽固醇比雞蛋還要低一些。很多人因為膽固醇問題將蛋黃丟棄,其實,蛋黃中不僅含較多的膽固醇,還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後者能將膽固醇和脂肪乳化為能透過血管壁而且直接供組織利用的極細顆粒,因而食用蛋黃後一般不會增加血中膽固醇的濃度。在烹飪方法上,不論是鵪鶉蛋還是雞蛋,以蒸或煮的方式吃最好,消化吸收率基本可以達到100%。
秋季用冷水洗鼻可以防鼻炎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中醫內科丁洪明主治醫師推薦一個保健的好方法,簡單易行,且效果理想。每天早晚洗臉時,建議用冷水洗臉,然後打一臉盆冷水,屏住氣將鼻子浸入冷水中,大約1秒鐘可以離開水面,連續三次。隨後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梁,上下揉搓30次。
醫生指出,由於環境污染,空氣刺激,加上病毒細菌的侵襲,因感冒誘發的鼻炎也明顯增多,特別是中小學生患上鼻炎的幾率也呈現增高的趨勢,這主要與鼻腔的抵抗力薄弱有很大的關係。這種方法目的就是訓練鼻道的抵抗能力,通過冷水增強鼻腔的耐寒能力,同時滋潤鼻腔黏膜,清潔鼻腔。揉搓鼻梁的目的則是加速血液循環,提高禦寒和抵抗能力。
許多家長一到天冷,就喜歡給孩子戴上大口罩,雖然幫助孩子隔斷了外界空氣的不良刺激,但是卻降低了孩子的抵抗力,特別是強冷空氣的刺激,往往由於沒有經歷耐寒訓練,使鼻腔一時無法適應冷空氣的刺激,而降低自我調節能力,受到侵害。
醫生建議,秋季初涼,要鍛煉孩子機體的耐受能力,循序漸進,不要過早的給孩子戴上口罩,幫助他提高鼻腔的自我調節和抵禦能力。
每天洗手10次有助預防流感
一項最新研究結果表明,每天洗手10次以上、戴口罩和手套等措施可有效防止流感和其他呼吸系統疾病傳播。 這項研究結果22日發表於《英國醫學雜誌》周刊網站。來自義大利羅馬的科克拉內急性呼吸系統感染研究小組的教授湯姆·傑斐遜與同事一道,對先前發布的59項研究結果重新比對研究。 這59項研究著眼於不同防護措施在防止流感和SARS等呼吸系統相關疾病傳播方面所取得的不同成效。 傑斐遜和同事發現,每天至少洗手10次、穿手術服、戴口罩和手套均能有效防止流感等疾病傳播。如果同時採用兩種或兩種以上這些防護措施,收效會更好。 研究還表明,加強家庭和兒童個人衛生也可降低疾病傳播率。不過,研究人員尚不確定用普通肥皂和水洗手時是否應添加殺菌劑。
偶爾鬱悶一下有助於促進思考
據統計,大約60%—70%的成年人在一生中會經歷程度不同的鬱悶,於是,有人把鬱悶和抑鬱劃上了等號。那些常說自己鬱悶的人,會不會得上抑鬱症?對此,陳大春告訴記者,鬱悶也有程度之分。輕度的鬱悶屬於情緒障礙,不在疾病的範疇中;而如果鬱悶沒來由、持續時間長、影響到正常生活,就要警惕抑鬱症了。 「正常鬱悶往往有明顯的原因,如考試失利、沒輪上升職加薪、家中有親人生病、投資蒙受損失等。在這些情況下,出現情緒低落、煩躁、焦慮、一過性的失眠都是很正常的,但一般在2周左右就會好轉。」陳大春說,這樣的鬱悶很常見也很正常,畢竟人生是一條有高潮有低谷的弧線,偶爾「鬱悶」反而讓人更好地思考人生,總比「一帆風順突然栽個大跟頭好。」 對這種人來說,最好就是暫時離開給自己帶來壓力的環境。如果壓力來自工作,就考慮休假,讓自己暫時和工作「斷絕關係」;如果壓力來自婚姻,和伴侶暫時分開兩天,想清楚了再好好坐下來談談;如果壓力來自周圍人,比如認為自己不如其他同事,就要學會調整心態,找到自己的「優勢」。如一個人比你有錢,但每天家裡吵鬧不斷;而你有賢惠的妻子,誰更幸福呢?鬱悶其實就是一個認知的問題,只要改變自己的認知,這種負面情緒也會隨之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