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很多年輕人吐槽熱衷養生的爸媽,每天能在群、朋友圈中分享5、6個養生帖,在年輕人對養生一臉蔑視的時候,爸媽們卻感覺還是對養生有著無盡的熱情。那麼,爸媽們為什麼這麼熱衷養生?養生到底養的是什麼?下面就和大家說說,一起來看看吧!
養生,到底養的是什麼?
養生,是對生命健康的熱愛,是一種生活方式和態度。已經年過不惑、知天命甚至到了70古來稀的父母們,對於健康和生命的認識和年輕人有著本質上的區別。他們上有老,下有小,有著不同的身份,他們熱愛生命、珍視健康、珍愛家人,養生,是對自己和家庭的負責,是一種成年人的處事方式。養生,養的是順應自然。《黃帝內經》記載養生的基本原則:順應自然。人類作為自然之物,只有順應自然,遵循自然規律,應時、應景、應季、應地,才能順應人體自身規律,才能使自身良好地按照規律運轉下來,甚至可以達到古人講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春季養生的四大禁忌
1、常吃酸,不吃甘
春季飲食上養「生」的一個重點是:少吃酸味的東西。因為在五味中,酸味專入肝經,是補肝的,好比我們把一個房間的門窗都關上。常吃酸,酸味就是收斂的,肝氣就沒有辦法排除,容易引起疾病。春天需要多吃甘味來補脾,比如五穀雜糧、蔬菜的根和莖,特別是大米,所以春天可以多吃兩碗飯。
2、常蝸居,不運動
春天裡萬物復甦,自然界的陽氣開始升發,人容易感到生命的旺盛與活力。我們應該藉助這一點,好好養陽。而養陽的關鍵是能「動」勿「靜」,要積極進行室外鍛煉,呼吸新鮮空氣,曬曬太陽。
3、常發怒,不愛笑
春季肝陽亢盛,如果情緒過於急躁或者起伏過大容易傷到脾臟。另一方面,心情過於抑鬱會導致肝氣鬱滯,使免疫力下降,容易引發情緒病、肝病、心腦血管等健康問題。
4、要風度,不要溫度
早春的溫差比較大,不要一天到晚都穿單薄的衣服,否則容易導致關節炎等健康問題。注意「上薄下厚」,特別要關注腿部及關節的保暖。
春季養生,宜多吃春菜、喝春粥
古人們常說「不時不食」,講究的就是吃東西要應時令、按季節,這是養生的基本原則:順應自然,人與自然相契合的重要一步。如今春意正盛,吃點時令「春菜」,把握春的生機,有助於讓身體活力重生。
春季養生吃春菜
1、吃香椿,健胃理氣
春天吃香椿,能清熱解毒、健胃理氣,還有潤膚明目、殺蟲的功效。中醫認為,香椿能緩解瘡瘍、脫髮、目赤、肺熱咳嗽等健康問題。香椿可謂是春天的時令名品,可健脾開胃、增加食慾、抗衰老和補陽滋陰的美食。
2、吃菠菜,解毒防燥
菠菜雖然一年四季都可食,但以春季食用最佳。「春菠」鮮嫩異常,最為可口,而且對防春燥頗有益處。所以,春天不妨多吃一些菠菜。
3、吃春筍,滋陰消食
春筍含有充足的水分、豐富的植物蛋白以及鈣、磷、鐵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和微量元素,特別是纖維素含量高。中醫認為,春筍能利九竅、通血脈、化痰涎、消食脹。現代醫學證實,常吃筍有滋陰、益血、化痰、消食、利便、明目等功效。
4、吃蔥蒜,殺菌防病
蔥、蒜不僅可調味,還可增進食慾、助春陽,並具有殺菌防病的功效。而春天的蔥和蒜是一年中營養最豐富、最嫩、最香、最好吃的,推薦大家平時在做菜時,不妨多放一點蔥跟蒜,不僅提香還能殺菌。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重症肌無力能根治嗎?
很多人可能對於重症肌無力比較陌生,缺乏一定的了解,其實這也正常,畢竟非醫護人員,接觸的這類病人較少。但是重症肌無力,的的確確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存在,如果出現眼皮下垂、視力模糊、復視、斜視、苦笑容等症狀,就多數與重症肌無力有關。
重症肌無力是一種由神經-肌肉接頭處傳遞功能障礙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我們知道肌肉的主要功能是,通過收縮產生各種各樣的運動,而肌肉收縮是在神經的調控下進行的,如果由於某些原因導致神經、肌肉接頭之間傳遞信號的功能出現障礙,那麼肌肉組織往往會失去其正常收縮功能,從而導致疾病的發生。重症肌無力就是常見的一種,就是由於自身免疫損害神經與肌肉的接頭部位,而導致肌肉活動時易疲勞,出現肌肉無力現象,無法完成相應的運動。
重症肌無力是一個可治性疾病,需要根據病人的具體病情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法,常見的治療方法有胸腺切除手術、激素衝擊療法、免疫製劑等。經過適當的治療,一段時間後,一部分病人能夠達到完全緩解,但不能完全根治,因為還會存在復發的可能性,畢竟神經系統方面的病變,是很難徹底根治的。經過治療,沒有症狀,且不需要用藥,就達到了治療的目的。
脾虛犯困怎麼辦?5個綠色健康的調理方法
陽春三月,你是不是老有「春眠不覺曉」的感覺,以為等到春困過去,夏天來了這種感覺就會有所減輕,但是當你到夏天的時候發現還是困吶,「夏日炎炎正好眠」嘛。季節對人體的影響是一部分,更多的還是人體自身的原因--脾虛。下面就給大家介紹避開脾虛的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脾主運化」,脾具有把水谷化成水谷精微,並將精微物質傳輸到全身的生理功能。脾的運化主要是指運化水谷和水液。脾氣旺盛,運化水谷功能正常,機體的消化吸收功能健全,人體化生精、氣、血、津液等基本物質充足,再將其運化至全身各處,從而保持機體正常的生理活動。若脾氣不足,脾失健運,運化水谷的功能減退,那麼人體就會出現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腹脹、便溏等現象;若脾氣不足,脾失健運,運化水液功能減退,導致水液在體內停滯,出現濕、痰、飲等病理產物,甚者出現水腫,即「脾虛不運,水濕不化,脾虛濕困」。就像上天入地的齊天大聖一到水裡就不行了,所以人會老是覺得睏倦乏力,而且脾虛的人舌頭兩邊還能看見齒痕。
脾虛使體內運化功能減退,水谷水液運化變弱,相當於人體代謝減慢,使水濕停聚體內,就容易引起肥胖,「胖人多痰濕」就是這個道理。水液代謝減慢了以後,人體會覺得身體困重、乏力,越不想動,水濕越是停聚體內,越是容易長胖。
老是覺得睏倦乏力,則會導致學習、工作效率降低。要想自己精神好,得做到以下幾點:
1 、早睡早起
人體正常的睡眠時間是8小時,小朋友則更長,需要10小時。建議成人最晚睡覺時間不要超過23點,小兒則儘量在21點前入睡。按時入睡,使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才能保證第二天的正常活動。
2 、增強鍛煉
一周2-3次有氧運動,一次30分鐘左右,慢跑、跳操、快走等,有氧運動可以增強機體的代謝,有利於體內水濕代謝,「脾喜燥惡濕」,水濕易困脾,所以運動加快代謝的同時相當於也在健脾了。
3 、少吃油膩食物
太油膩的食物,脂肪含量高,熱量也高,且不容易消化,直接影響了脾的運化。平素還是應該以蔬菜、清淡食物為主。
4、多吃利濕健脾的食物
(1)薏仁:其性涼,味甘、淡,入脾、肺、腎經,具有利水、健脾、除痹、清熱排膿之效。
(2)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入心、小腸經,具有行血補血、健脾去濕、利水消腫之效。
(3)山藥: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具有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之效。
以上食物一歲內的寶寶不建議食用,如果寶寶太小,薏仁和赤小豆可以煮水喝
5、輔助按揉這些穴位
三陰交(小腿內側,內踝尖上三寸)、陰陵泉(脛骨小頭稍內下方)、足三里(外膝眼下三寸,脛骨前嵴旁開中指一橫指)等利濕健脾的穴位。
其實生活中,許多人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脾虛,大家不妨試試這些調理辦法,綠色健康又易操作,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每一天。
咳出來的痰又濃又綠!醫生提醒:多半是呼吸道感染惹的事
日常生活中,咳嗽吐痰是難以避免的。可你有注意到嗎?往往咳出來的痰是「五光十色」,幾乎能描繪出一條彩虹了。其實痰是肺內的濃液,裡面包藏大量經人體消化器官「處理」過後的細菌,經咳嗽排出體外。因此咳嗽吐痰這一現象如果大量發生,就證明自身某部分機能出現問題,至於哪一部分機能有問題,就可以通過痰的顏色來予以判定。
重症肌無力有什麼類型?
重症肌無力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病原因還不是很明確,是乙醯膽鹼受體抗體介導的細胞免疫依賴和補體參與的神經-肌肉接頭處傳遞障礙,基本病理變化是突觸後膜表面乙醯膽鹼受體減少含量降低,患者表現為骨骼肌活動時容易疲勞,休息或用膽鹼酯酶抑制藥可以緩解。目前一般採用Ossermen改良法對重症肌無力進行分型,一共包括Ⅰ-Ⅴ型,五個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