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只是為了健康的身體而運動,但很少有人知道運動的好處不僅限於身體健康,還有益於心理健康。運動有助於調節大腦中的激素,這些激素有助於改善記憶力和注意力,改善認知功能和睡眠,並最終改善大腦的健康狀況。
那麼運動對大腦有哪些健康益處呢?
1、改善情緒
運動會引起多巴胺和血清素等激素水平的變化,這些激素可改善情緒並給人帶來幸福感,運動對減輕嚴重抑鬱症的症狀非常有效。運動有助於分泌一種特殊的激素,稱為內源性大麻素,有助於減輕焦慮和壓力,並讓人有快樂的感覺。
2、改善睡眠
每周至少鍛煉一小時可以減輕壓力和焦慮,從而幫助人們獲得更好的睡眠,改善睡眠質量,而高質量的睡眠對大腦健康的非常重要的。要注意睡覺前兩三個小時最好不要鍛煉,這會影響睡眠。
3、預防退化性疾病
每天鍛煉可通過改善大腦中的血流來降低痴呆和老年痴呆症等退化性疾病的風險,從而進一步幫助大腦正常運作和成長。
4、提高認知能力
長時間的體育鍛煉有很多健康益處,比如可引起大腦功能和結構的變化,從而改善人的認知功能和健康狀況。
5、增強記憶力
運動有助於刺激前庭系統,有助於使大腦區域(如海馬和頂葉皮層)發生變化,從而提高記憶力。
6、提高注意力
運動可以提高人的效率,反應能力,有助於改善人們的專注力和注意力,這可以讓運動者更好地面對日常生活產生的挑戰。
7、增加海馬體的大小
衰老會減少海馬體的大小,並導致記憶力和痴呆症受損。經常運動,特別是參與有氧運動的成年人中,海馬和顳中葉的體積較大。
8、增強創造力
有氧運動等鍛煉讓人保持積極的情緒,讓人更有精力,也更有專注力,有助於增強創造性思維,讓人更有創造力。
鍛煉不僅可以改善身體健康,還可以使大腦保持最好的狀態。與其他身體部位不同,大腦沒有實際的肌肉,但仍然需要鍛煉才能繼續其功能。大腦控制身體各個部位的功能,因此,通過鍛煉保持大腦健康應該是每個人的首要任務。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利於心臟健康的4個運動方法,簡單又安全!
不少人一提起運動就會想到塑身和健美,其實有一些運動對於我們的身體健康非常有好處,還可以保護我們身體內部器官。其中就包括心臟,心臟在我們的所有器官中是最重要的一個,雖然不像塑形一樣那麼直觀,但是心臟健康也值得我們關注,特別是老年朋友們,很多老人都容易出現心臟疾病,所以應該平時多做一些運動。
保持心臟強壯的運動有哪些?
1、阻抗訓練對心臟有好處
阻抗運動又叫做力量訓練,可以非常有效的提高心臟健康。如果說把力量訓練以及有氧訓練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可以有效的提高人們身體裡面比較優質的膽固醇,並且可以降低壞的膽固醇。並且還可以降低心臟病的發作以及中風的危險,在選擇力量訓練的時候,頻次最好選擇在一周兩次左右,切記不是連續兩天。
2、心肺功能訓練對心臟有好處
心肺功能訓練對我們的健康非常重要,也被很多人叫做有氧運動。心肺功能訓練主要就是讓我們增加排汗量,並且提高我們身體裡面的心率,促進血液的正常循環。如果說有糖尿病一類的慢性病,也可以通過訓練來幫助控制血糖。對於心肺功能訓練,每周最少應該在150分鐘以上,並且是中強度的運動。例如快走或者是騎單車,這些都是不非常不錯的有氧訓練項目。
3、柔韌度訓練對心臟有好處
客觀的說,柔韌度訓練對於心臟健康來說,並沒有直接的好處。但是柔韌度訓練會對運動有一定的幫助,比如說我們比較了解的瑜伽或者是太極,時間久了不但可以提升我們的柔韌度,還可以平增加平衡力。這樣可以在運動中有效的降低我們肌肉出現抽搐或者是關節疼痛的情況,既然可以有助在做於心臟健康在運動的時候,完成一系列動作,避免受傷,改善心臟健康。
4、散步對心臟健康有好處
經常散步可以使我們的心肌收縮能力變強,可以讓外周血管有效擴張,就非常顯著地增強心肌的功能。並且經常飯後散步,可以有效的預防冠心病的發生。每天運動時間儘量把握在20分鐘到一個小時左右最佳,如果說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提高速度。
相信以上的介紹大家都已經知道哪些運動對心臟健康有好處,心臟健康除了運動以外平時還應該注重飲食是否搭配合理。如果心臟不是特別健康的朋友,建議少吃一些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否則會給心臟帶來比較大的負擔,加重病情。
夏至後防暑為先,不忘養陽
夏至之後,我國大部分地區將進入盛夏,表示炎熱的夏天已經到來,夏至後的一段時間內氣溫仍繼續升高,大約再過二三十天,一般是最熱的天氣了。因此,有「夏至不過不熱」的說法。夏至以後,立秋以前,暑熱為盛,在高溫天氣下,人很容易中暑。尤其是長期在室外,需要頂著烈日工作的人們,中暑的可能性又會更大。所以,夏至以後,防暑為先,是重要的保健措施。
中醫認為,暑邪,其致病具有炎熱、升散,併兼有濕邪等特性的外邪。暑邪為病,具有明顯的季節性。
(1) 暑為陽邪 ,其性炎熱,暑邪傷人 ,可見陽熱症狀 ,如壯熱,心煩,面赤 ,脈洪大等 。
(2) 暑多升散,耗氣傷津擾神,暑為陽邪 ,陽性升發 ,故暑邪侵襲人體,多直入氣分,可致腠理開泄而多汗。
(3) 暑多挾濕,暑邪為病常兼挾濕邪以侵犯人體,故除見發熱、煩渴等暑熱症狀外,常兼見四肢睏倦 ,胸悶嘔惡 ,大使溏瀉不爽等濕阻症狀。
中醫對中暑分陽暑和陰暑,我們平時所指的中暑大多指陽暑。患者多在烈日下勞作,或長途行走,或因在高溫、通風不良、濕度較高的環境下長時間勞作所引發,突然出現頭暈胸悶、高熱汗出、體若燔炭、面紅目赤、煩躁不安、大渴大汗、喘促氣粗等。這種中暑往往病情重而危急。
預防陽暑要注意夏日出門要備好防曬用具,如遮陽傘、遮陽帽、太陽鏡、防曬霜等,準備充足的飲用水及清涼飲料以及防暑降溫藥品,如十滴水、藿香正氣水、仁丹、風油精等,以備應急之用。避免在戶外將身體曬得很熱,然後突然進入冷氣大開的室內;或是在大汗的狀態下,進行冷水浴或喝冰冷飲品。
而陰暑更多見,夏天,我們有時會在夜間露宿室外,或坐臥於陰寒潮濕之地,或乘涼時間過長,或運動勞作後立即用冷水澆頭沖身,或立即快速飲進大量冷開水或冰鎮飲料,或睡眠時被電扇強風對吹,均可導致風、寒、濕邪侵襲機體而引發「陰暑」。因濕性粘滯,陰暑病程比較長。同時,病原微生物就會乘虛而入,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或嘔吐腹瀉,甚至造成口眼歪斜,誘發中風及半身癱瘓等病症。
陰暑治療以祛暑解表,化濕和中為主,選用香薷散(香薷、白扁豆、厚朴)。中成藥如藿香正氣丸(液、膠囊)。
中暑急救原則:脫離熱源環境、迅速降低體溫、及時補充水分和鹽分,中醫治療以清熱解暑為主。治療處理方法:
①將患者扶到陰涼處躺下,墊高頭部解開衣褲以利於散熱;
②補充水分和電解質,最好是淡鹽水;以及藿香正氣水和十滴水等清熱解暑藥。
③用濕毛巾、冰塊、冰袋置於病人頭部、腋窩及大腿根部,加速散熱;
④如果情況嚴重出現休克狀態,把病人腳部抬高可緩解休克症狀,同時立即將患者送至醫院,採取更專業的綜合對症治療措施處理併發症,防止腦水腫等情況發生。出現中暑要及時就醫診治,嚴重情況下可危及患者生命。
高溫環境下,人們首先可能出現「先兆中暑」,表現為多汗、口渴、無力、頭暈、眼花、耳鳴、噁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發麻、動作不協調等。這時如果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補充水和鹽分,短時間內即可恢復。
夏日飲食宜清淡、易於消化,可多喝綠豆湯、赤小豆粳米粥、荷葉粥、蓮子百合粥或薄荷粥等。下面再推薦幾種消暑食療方:
① 清暑益氣粥: 西洋參5克,麥冬、石斛、西瓜皮各1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先將西洋參、麥冬、石斛用布包好,加水煎30分鐘,去渣留汁500毫升左右,西瓜皮洗淨後切成細絲,再將粳米加入煮成稀粥,以冰糖調味即可食用。清暑益氣,生津止渴。
②蘆根綠豆粥: 新鮮蘆根100克,綠豆50克,粳米100克。蘆根切短,加水煎煮半小時後取出渣,再加入綠豆、粳米同煮,直至綠豆煮爛為止。可在粥中加適量鹽或冰糖調味即可。清熱養胃、消暑解渴。
③冬瓜扁豆粥:白扁豆20克,冬瓜(帶皮)適量,粳米100克。白扁豆洗淨後浸泡1小時,冬瓜切片或塊,與粳米同煮粥,加適量鹽即可食用。健脾化濕消暑。
④ 荷葉蓮藕粥:鮮荷葉1張,鮮蓮藕適量,粳米100克。先將荷葉洗淨切碎,放入鍋內加水煎湯,濾取汁500毫升左右,再將蓮藕洗淨切成小粒,與洗淨的粳米一起加入汁中煮成稀粥,加白糖調味後食用。清熱解暑,和胃。
炎夏防暑,大家都能意識到和理解其中的道理,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中醫養生理論中有深層次的認識。中醫認為,夏季陽氣盛於外,從夏至開始,陽極陰生,陰氣居於內;夏至也是所謂「陰陽爭死生分」的時節,俗話說「夏至陰長」,也就是說,儘管天氣炎熱,可陰氣已開始生長。
我國古代將夏至分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麋與鹿雖屬同科,但古人認為,二者一屬陰一屬陽。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屬陽。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始衰,所以陽性的鹿角便開始脫落。而麋因屬陰,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脫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後因感陰氣之生便鼓翼而鳴;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藥草,因在仲夏的沼澤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見,在炎熱的仲夏,一些喜陰的生物開始出現,而陽性的生物卻開始衰退了。鹿角(鹿茸)、蟬(蟬蛻)、半夏都常用是中藥,它們的生長都蘊含著大自然陰陽變化的道理。俗話說:冬至養生,夏至治病,一個安內,一個攘外。熱極而寒生,寒生百病重。因此,這一時節的養生保健,除了一方面要順應夏季陽盛於外的特點,防暑,避免暑傷氣陰,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保護陽氣,順應中醫「春夏養陽」的養生規律。
夏至養陽,謹遵「三忌」
第一,忌夜臥貪涼。夜臥吹冷風,尤其頭部受風邪,極易導致陽氣折損。第二,忌冷水洗浴。夏季人的汗孔多處於開泄狀態,冷水洗浴使外來寒氣極易侵入人體,久之會出現手足畏寒、小腿抽筋、後背發涼等症狀。老人和小兒尤其應重視。第三,忌肆食生冷。夏日常食冷飲冰品等,容易引起脾胃虛寒證,可表現為胃痛、腹瀉、完谷不化等。女性可出現痛經、經期紊亂、經量減少甚至閉經等。
夏至養陽,避寒措施主要包括:1、防腹中寒,睡覺時一定要蓋「肚子」, 儘量進食溫熱飲食,不貪吃冷飲、冷食;2。 防軀體寒,防止頭、腳、軀體受寒,主要是要正確使用電扇和空調,不宜夜晚露宿,更不宜運動後立即用冷水沖頭、淋浴。3。 適當吃點生薑,溫通陽氣,民間所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
此外,推薦夏日養陽的幾種中藥:
1。生薑 辛,溫,歸肺、脾、胃經。本品辛散溫通,能發汗解表,祛風散寒,溫肺散寒,溫中散寒。用作用較弱,主要用於風寒感冒輕證,可煮水或配紅糖、蔥白煎服。夏日煲湯、煮粥均可放入生薑以助機體通陽散寒。
2。蔥白 為蔥近根部的鱗莖。辛,溫,歸肺、胃經。本品辛溫不燥烈,具有發汗解表,散寒通陽的作用。藥力較弱,用於風寒感冒之輕證,可以單用煮水,也可與淡豆豉同用,如蔥豉湯。也可外用,搗爛後,外敷肚臍,再施溫熨,能通陽散寒,治陰寒腹痛。
3。黃芪 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或莢膜黃芪的根。甘,微溫,歸脾、肺經。本品甘溫補脾而善升舉下陷之中焦陽氣,補益肺氣而能「直達膚表肌肉,固護衛陽,充實表分」,不僅有止汗之效,也有助於發汗。能扶持正氣,托毒外出,尚能促進氣血的運行和血液的化生。生用(生黃芪)偏於走表利水,炙用(炙黃芪)偏於溫補脾胃。夏日用生黃芪為好,用量5-10克,配大棗3-5枚,煮水或沖泡代茶飲。
4。五味子 為木蘭科多年生落葉木質藤本植物北五味子(五味子)和南五味子(華中五味子)的成熟果實。甘、酸,溫。歸肺、心、腎經。本品有明顯的酸味,一般視為酸溫收澀藥。但五味子非僅能斂肺、斂陰而已,《神農本草經》說本品「主益氣」,《用藥法象》又謂能「補元氣不足,收耗散之氣」。故本品具有益氣作用,並能「酸甘養陰生津」,有較好的生津止渴之功,還能養心安神。夏日暑熱耗傷氣津,心煩口渴,可與山楂煮水服用。五味子10克、山楂30克,加水煮爛,加入適量白糖即可。
本文指導醫生:-
彭康教授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腦病科(神經內科)
擅長疾病:各種頭痛及神經痛、眩暈、失眠、神經衰弱、...[詳細]
夏至養生該怎麼做 建議做好這5點
夏至節氣到來,天氣也將更熱,若是不及時保健的話,身體會出現問題,經受不住炎熱的攻擊的。一旦身體垮了,問題就會接踵而來,比如出現上火、中暑等不適。因此,做好夏至養生措施,刻不容緩。那夏至養生要注意什麼呢?
經常頭暈噁心不是病?小心是這3種嚴重病的徵兆!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應該或多或少的有過頭暈噁心的經歷,但是很多人往往都不放在心上,覺得緩一下就好了。而且因為體質的不同,我們感受到的程度也不盡相同,有些症狀較輕的人就更加不在意了。淡這樣是不正確的,如果總是感到頭暈噁心的話,那身體可能已經出問題了。接下來讓我們看看有哪些問題可能潛藏在頭暈噁心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