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逸結合有度,是維持健康的必要條件。適度的勞動和體育鍛煉,有利於氣血的流通,可增強臟腑功能和體質;適當的休息,有利於消除疲勞,恢復體力和腦力,維持人體正常的功能活動。若過度勞累和安逸,則不利於健康,有時甚至可導致臟腑氣血的失常而引發疾病。
(一)過勞
過勞,主要包括勞力過度、勞神過度、房勞過度和久作傷損四個方面。
1.勞力過度
勞力過度,是指持久地從事繁重或超負荷的體力勞作,積勞成疾;或突然用力過度與不當,而造成傷損。勞力過度致病,一方面「勞則氣耗」(《素問·舉痛論》),損傷臟腑精氣,導致髒氣虛少,功能減退。由於肺為氣之主,脾為生氣之源,故勞力太過尤易耗傷脾肺之氣,常見肢體睏倦,少氣懶言,喘息汗出,形體消瘦等症。另一方面,勞力太過容易造成肌肉筋骨等形體的傷損,出現肢體的腫痛、功能受限等症。
2.勞神過度
勞神過度,是指長期用腦過度,思慮勞神而積勞成疾。心主血脈而藏神,思慮無窮,勞心太過,易使陰血暗耗,心血虧虛,神失所養而見心悸、心煩、失眠、多夢、頭暈、健忘等症。脾在志為思,故思慮太過常損傷脾氣,使脾失健運,而見食少納呆、腹脹、便溏、四肢倦怠等症。此外,勞神過度尚可導致心肝血虛或心腎不交等病理變化。
${FDPageBreak}
3.房勞過度
房勞過度,是指性生活不節,也包括頻繁手淫,或婦女早孕多育等,以致傷損。恣情縱慾,房勞過度,最易耗傷腎精,損傷元氣,甚至出現未老先衰之象,臨床常見腰膝酸軟,頭暈耳鳴,精神萎靡,或遺精、早泄、陽痿,或月經不調,不孕不育等;甚則出現骨蒸潮熱,肌肉消瘦,發為虛勞。明·龔廷賢《壽世保元·虛損門》即指出:「人有入房縱慾,不知葆澀,以致形體消瘦,面色萎黃,兩足乏力,膝細腿搖,皮聚毛落,不能任勞,難起床蓆,盜汗淋漓,此損精而成癆也。」
4.久作傷損
久作傷損,是指長時間從事某種活動,或保持一種姿勢勞作,造成機體損傷而成疾。《素問·宣明五氣論》說:「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一般久視可耗傷肝血,目失濡養,而致視力下降,視物昏花等。久坐可致脾胃氣滯,心肺氣血運行不暢,腸道氣血郁滯,出現食少乏力,精神不振,或腰痛、腰膝關節酸軟,或因氣血郁滯,血脈迂曲,而致下肢酸脹麻木等。經常低頭勞作,則可導致頸椎病。
(二)過逸
過逸,即過度安逸,指不參加適當的體力勞動和體育鍛煉,以及腦力上的鬆懈。過逸致病主要是導致氣機不暢,使脾胃功能呆滯,心肺氣血運行不暢,可見食少,胸悶腹脹,精神不振,肌肉鬆軟,形體虛胖等。日久亦可形成氣滯血瘀,水濕痰飲內停等病變。其次,過度安逸,陽氣失于振奮,會使臟腑組織功能減退,久則體質虛弱,正氣不足,抵抗力下降,臨床常見動則心悸,氣喘汗出,工作能力下降,而且易於繼發其他病證。另外,過度安逸還會使人精神懶散,意志消沉,產生失意和寂寞感,易致七情內傷之病。此外,作息無常,違背勞逸結合、弛張有度的正常生活規律,可擾亂人體臟腑功能及氣血運行的正常規律,引起多種身心失調性疾病。綜上所述,中醫對內傷病因的認識,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重「中和」、「中節」、「有度」 的特點。七情、飲食、勞逸,均為人類生存所必需,但均應適度有節,既不可太過,也不可不及。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中醫看瘀血
(一)瘀血的概念
瘀血,又稱為惡血、敗血、衃血、蓄血等。《說文解字》說:「瘀,積血也。」瘀血,即體內血液停滯凝聚所形成的病理產物,屬於繼發性病因之一。它既指脈管中凝聚不行之血,又包括體內存積的離經之血。唐容川《血證論》說:「離經之血,雖清血鮮血,亦是瘀血。」瘀血和血瘀的涵義不同。瘀血是能導致新的病變的病理產物,為病因學概念;血瘀是指血液運行不暢或瘀滯不通的病理狀態,為病機學概念。所以側重於討論病理產物和病因時稱為「瘀血」,側重於討論病機時稱為「血瘀」。
(二)瘀血的形成
外感六淫、疫癘,內傷七情、飲食、勞逸,痰飲、結石以及各種內外傷等致病因素,作為形成瘀血的初始病因,導致氣虛、氣滯、血寒、血熱、陰血虧虛以及脈道損傷等,均可使脈中血液運行遲緩、停滯或離經積存體內而為瘀血。瘀血形成的機理,大致可分為三類:一是血液在脈道中運行遲緩、阻滯、凝聚而為瘀血。其常見因素有氣虛、氣滯、血寒、血熱、血虛以及脈道傷損不利等。氣為血帥,推動血行,氣虛或氣滯則不能推動血液運行;寒邪客於血脈則凝滯收引,血行受阻;熱邪入於血分,煎熬津液則血液黏稠,血行不利;血虛則脈道涸澀,經脈不能滑利通暢,「譬如江河之水,浩浩蕩蕩,豈能阻塞,惟溝澮溪谷水淺泥淤,遂至壅遏」(《醫論十三篇》);脈道受損不利,「脈不通則血不流」(《千金要方》)。上述因素均可通過影響血液運行最終發展而成瘀血。二是離經之血積存體內而為瘀血。如各種內外傷、撞擊擠壓傷,造成內出血;氣虛失攝或血熱妄行,以致血逸脈外等,血離脈管,停積於體內,一時難以消散,而直接成為瘀血。三是污穢之血為瘀血。早在《內經》中已有「惡血」、「衃血」之名。《景岳全書·血證》曰:「敗血凝聚色黑者曰衃」。王肯堂《證治準繩》明確提出了「污穢之血為瘀血」的觀點。污穢之物可分為外源性與內源性兩類。外源性污穢之物如各種致病微生物、一氧化碳等。《溫病條辨》即指出:「溫疫者,癘氣流行,多兼污濁。」內源性污穢之物,指因臟腑功能失調或衰竭而產生的諸如痰飲、濕濁、脂液、尿毒等。這些體內外污穢之物進入血液,與血相結,形成污穢之血。若污穢物數量多、濃度大、進入血脈時間長,則會損傷血脈,並附著於血脈壁上,使血行遲緩澀滯,甚至死血壅塞血脈,或血脈閉阻不通,形成瘀血。此外,中醫學尚有「久病多瘀」之說。因為病久不愈,一方面耗傷正氣,以致氣血虧損,氣虛鼓動無力,血虧脈道不利而成瘀;另一方面病久則病變由淺入深,由陽絡(體表之絡脈)深入陰絡(臟腑之絡脈),而形成瘀血。如葉天士所說:「初病在氣,久病在血。」
${FDPageBreak}
(三)瘀血的致病特點
瘀血停滯體內,不僅失去正常血液的濡養作用,而且會影響全身或局部的血液循行,阻礙氣與津液的運行,使痰瘀氣滯互見。瘀血日久不散,導致臟腑功能失調,又可阻礙新血生成,故久瘀多伴有血虛之象。唐容川《血證論》說:「舊血不去,則新血斷然不生。」此外,瘀血壅積,尤其是離經之瘀血或痰瘀污穢互結之死血,留滯日久不能及時清除,亦可化熱化毒,形成瘀、熱、毒互結之勢。瘀血致病,導致機體諸多部位發病,其症狀複雜多變,但主要特點可歸納如下:
1.病機特點
(1)阻滯氣機:血為氣母,血能載氣,故瘀血一旦形成,必然會影響氣的正常運行,而導致氣機郁滯,即所謂「血瘀必兼氣滯」;氣為血帥,氣機郁滯又可導致血行不暢,從而形成血瘀氣滯、氣滯血瘀的惡性循環。如局部外傷,血出致瘀,使受傷部位氣機郁滯,出現局部疼痛、青紫、腫脹等症。
(2)瘀阻經脈:《靈樞·本髒》說:「經脈者,所以行氣血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經脈以通為要,瘀血阻於經脈,則血液失於暢行,不通則痛,局部可出現疼痛、青紫、瘀斑、瘀點,或導致癥積腫塊,甚則壞死等;經脈淤阻不通,脈絡受損,則血逸脈外而見出血紫暗有塊等。
(3)影響新血生成:瘀血阻於經脈之中,可致血液運行不暢,受阻部位得不到血液的濡養滋潤,勢必導致臟腑功能異常,影響新血的形成,故有「瘀血不去,新血不生」之說。故久瘀之人,常可見肌膚甲錯、毛髮不榮等血液虧虛而失於濡潤的症狀。
(4)病位固定:瘀血作為一種有形的病理產物,一旦停滯於體內某一部位,多難以及時消散,故其致病具有病位相對固定的特點,如局部刺痛固定不移,或癥積腫塊日久不消等。
(5)病證繁多:血液在人體的運行無處不到,周流不息,滋潤濡養全身,維持各臟腑的正常功能。由此也決定了瘀血致病病位非常廣泛,人體全身各個臟腑組織,都有瘀血為患的可能。因瘀血停積的部位不同,而產生各種各樣的病證。如瘀阻於腦,腦絡不通,可致頭痛、頭暈、健忘、痴呆、癲狂,或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語言謇澀、肢體活動障礙等;瘀阻於心,可見心悸氣短、心胸憋悶、心前區隱痛或絞痛陣作,或引左臂內側而痛,甚則唇舌青紫、汗出肢冷等症;瘀阻於肺,可見呼吸困難、胸痛胸悶、氣喘咳嗽、咯血,或咳出粉紅色泡沫樣痰等症;瘀阻於肝,結於脅下,可見腹脹納呆、脅肋刺痛、癥塊;脈絡瘀阻,則見腹部脈絡怒張、面色青黑、面頸胸臂有血痣朱紋;瘀阻胃腸,可見胃脘刺痛、拒按、痛處固定,或見嘔血、便血,或大便色黑如漆;瘀阻胞宮,可見小腹疼痛拒按,或痛經、閉經、崩漏、月經不調、經色紫暗有塊等;瘀阻肢體經脈,可見肢體麻木疼痛、腫脹青紫等;瘀阻皮下或體內,可見癥積腫塊。此外,瘀血阻滯日久,尚可導致痰濁內停,或鬱積化熱。
${FDPageBreak}
2.病症特點
瘀血致病,病位廣泛,病症錯綜繁多,但其主要病症特點可歸納如下:
(1)疼痛:一般表現為刺痛,痛處固定不移,拒按,夜間痛勢尤甚。
(2)腫塊:腫塊固定不移,在體表局部青紫腫脹,在體內多為癥塊,按之有形,質地較硬,位置固定。瘀血所致腫塊包括內臟腫大、新生物、炎性或非炎性包塊、組織增生等。
(3)出血:血色紫暗或夾有瘀血塊,或大便色黑如漆。
(4)紫紺:面色紫暗,爪甲、肌膚、口唇青紫。
(5)舌象異常:舌質紫暗,或有瘀點、瘀斑,或舌下靜脈曲張。
(6)血管異常:脈澀或結代,或無脈。或人體各部位靜脈曲張,毛細血管擴張,血管痙攣,血栓形成或阻塞。
此外,瘀血致病還常見肌膚甲錯,肢體麻木或偏癱,健忘,精神狂躁,渴不欲飲等症狀。
頭部刮痧巧治病
頭部循環的經脈有督脈、膀胱經、膽經三焦經,頭部刮痧是給大腦補充氧氣,有助於迅速緩解腦缺氧的各種症狀,消除腦疲勞,益智健腦,延緩大腦衰老。
頭部是人體的縮影,是全身各臟腑器官的全息穴區,全身經絡所有的陽經部上述於頭部,這些經脈通達全身,所以刮拭頭部的全息穴區和經脈,不但可以給大腦補充氧氣,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組織細胞新陳代謝,還間接的增強五臟六腑的功能,對臟腑經絡失調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對神經衰弱、腦供血不足、頭痛、頭暈、失眠、記憶力減退、高血壓、腦血管,神經系統的疾病有預防和治療作用。
頭部刮痧有診斷作用,根據各經脈穴位和全息穴區的陽性反應可以判斷經脈臟腑器官的健康狀況。技術是根據中醫理論,氣血原理、經絡學、陰陽學的辯證關係,通過出痧的顏色和斑點形狀達到診病、治病保健的三大功能,起到消炎、止痛、疏通、驅散、調節的作用,內病外治,針對腰腿痛、頸椎痛、月經不調、宮寒、宮冷、乳腺增生、骨質增生、扭傷等疾病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小心肝!老中醫傳授6個護肝秘方
同事聚會、節日聚會、朋友聚會、客戶應酬等吃吃喝喝對於上班族來說必不可少。應酬少不了酒水。不喝酒,不盡興。然而,盡興的同時,肝卻遭殃了。中醫認為,酒精要通過肝臟分解,喝酒過多易使肝受損。應酬中如何護肝呢?老中醫與您一起分享護肝秘方。
人體5種發音反映五臟六腑的健康情況
呼、笑、歌、哭、呻五種聲音,與五臟相關。如肝在聲為呼,心在聲為笑,脾在聲為歌,肺在聲為哭,腎在聲為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