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診斷出新標準 快看你有沒有被納入高血壓患者範圍!

一說到高血壓這個病,我們下意識的都會想到老年人,但其實高血壓的患病率是隨著年齡增長而增高的。通常40歲以上的人群發病率相對較高,所以會造成我們會有「高血壓患者都是老年人」的印象。不過最近美國心臟協會剛剛公布美國的高血壓防治指南,把高血壓診斷標準從140/90mmHg調整到了130/90mmHg。可能很多人有點難理解這個數字,通俗點來說,這將預示著會有更多的人變成高血壓患者。雖然這個標準還未在我國實行,但是高血壓帶來的危害確實日益增大,例如比較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把血壓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還是很有必要的。如何做到符合正常的範圍?養成這些良好的生活習慣很重要。

1、低鹽飲食更健康:已經患有高血壓患的人在食鹽方面要格外注意,因為要避免增加交感神經活性。日常的飲食少鹽能有效的控制高血壓。不過單純的靠這個因素並不意味著就不會發生高血壓,因為高血壓,特別是是原發性的高血壓,跟我們多現實因素是相關的,例如抽菸,歲數,遺傳基因,生活方式,精神狀態等等。

2、控制體重:很多人都知道,肥胖會間接的導致很多疾病的發生,高血壓也是其中的一種,因為人體的脂肪含量與血壓水平呈正相關,通俗點來說就是脂肪越多,相對的血壓也會變高。所以身體脂肪含量減少,血壓下降也會比較顯著。

3、控制菸酒量:一般來說高血壓的患病率除了會隨著年齡增高之外,也會跟著飲酒量增加而升高。不僅如此,長期飲酒還會降低降壓治療的效果。雖然說戒菸限酒對很多人是比較困難的一件事,但是適當的控制菸酒量還是必要的。

4、增強自己的體力鍛煉:其實只要是適量的運動對人體絕對是有益處的,而高血壓病患者如果每天進行適當的體力活動;大概每次30分鐘左右的時間。特別是有氧運動,如常見簡單的步行、慢跑、騎車、游泳等。堅持下來一定會有驚喜的效果。

很多時候,身體總是在我們不注意的情況下慢慢變差,但是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生活中我們能發現許多事情的細節,也要多關注自己身體出現的一些小毛病。及早發現及早控制才能養成更好的身體健康。

經期熬夜的危害

經期熬夜的女性更容易感到疲勞,精神不振,身體抵抗力下降速度更快,而本來抵抗力就比較弱的人群還容易招來感冒等呼吸道疾病,腸胃等消化道疾病的傷害。

冬季羊肉不可食用過多 寒冬羊肉飲食宜忌

冬季吃羊肉似乎成了大家一致認可的養生法則,我國自古也有「順時攝養」的說法,節令更替,養生方法也應當做相應調整,食療便成為養生最重要的方面。中醫專家認為,冬至吃羊肉這個習俗還是比較好的。 中醫學認為人與天地相參,氣候變化影響人的生理活動。春夏為陽,氣候溫熱;秋冬為陰,氣候寒冷。人也隨著四時氣候的變化,而發生生理上的變化。冬季的三個月份,是陽氣收藏的時期。天氣非常寒冷,應該重視保護身體的陽氣,不要使陽氣過度耗散。如果冬天過度地消耗陽氣,體內陽氣儲存不足,則次年春天容易發生四肢無力,頭暈欲厥之類的現象,這不符合養生的法則。所以吃一些溫陽的食物是很有必要的,但專家也告誡大家,不要過多地食用羊肉,因為羊肉也為燥熱之品,食用過多容易傷陰,特別是陰虛體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