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常吃綠豆芽利濕解毒 運動不宜強度過大

「暑」就是炎熱的意思,小暑的到來,標誌著我們開始步入炎熱的季節,民間有「小暑接大暑,熱到無處躲」之說。所以,小暑開始,人們將會受到暑、濕的影響。中醫講,春夏養陽,而夏季又與心相關,所以小暑節氣開始後,大家應注意固護心陽,對於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冠心病等,容易心陽不舒,會有心煩不安、乏力、喘氣憋挺的不適出現。

進入小暑後,人們的汗液分泌越來越多,多喝水是必要的,建議喝溫開水或涼開水,一定不要喝生水,或是從冰箱裡拿出來的冷水,容易引發腸炎等病症的發生。

小暑過後,大家可以多吃些綠豆芽,不但可以解暑,更可以解暑瘟;飲食儘量清淡,可以多利用綠豆,如喝綠豆水,做綠豆飯、綠豆粥等,可以起到很好的利濕、解毒功效。如果出現食欲不振的症狀,可以多吃一些芬香類的蔬菜,如香菜、黃花菜等,可以增加食慾。

「俗話說,冬不坐石,夏不坐木,這是很有道理的。」楊德清主任介紹說,大家現在可能覺得木頭都很乾爽,其實,此時暑濕當令,木頭裡面都是潮濕的,尤其是露天的木椅,即便在陽光下,也建議不坐,尤其不能久坐,否則容易使濕邪侵入體內,誘發風濕的發生。

夏季不宜露宿,此時人體汗腺分泌旺盛,毛孔處在開放的狀態,機體的抵抗能力較弱,而夜間氣溫低,寒邪、濕邪容易侵入體內,從而導致感冒、腹瀉等病症的發生。這個時候應該少用空調,而多通風,否則容易發生空調病。

此時的運動應「少動多靜」,尤其不宜進行運動強度較大的運動,否則容易發生中暑;雖然氣溫較高,但晨練不宜過早,以免影響睡眠;建議多做頭部運動,如用十指輕撓頭皮,雙手乾洗臉等,可以增加腦部的血流量,有助於養生。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炎症性腸病患者一定要注意睡眠

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也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器官。所以啊,腸道的狀態決定了人的容顏和美麗。由於生活壓力的增大,很多上班族很容易熬夜,有晚睡強迫症,其實殊不知,晚睡熬夜會給我們的腸道帶來很大的負擔。

小李大學畢業,一向健康的他,近3個月開始出現輕微的腹痛、腹瀉。開始他沒在意,不久,大便變成粘液膿血便,一天腹瀉十多次,這才到醫院看急診。在 進行常規治療後症狀不但沒有減輕,隨後還出現了低燒、乏力、貧血等症狀。最後經消化道造影、腸鏡等檢查,消化科醫生告訴他,他患上了炎症性腸病,如果不盡 快治療,容易產生併發症,嚴重時甚至還可能要「挨上一刀」。

對於現代人來說,工作壓力大,精神易緊張,腹痛、腹瀉再常見不過了,可這看似沒什麼大不了的問題,卻隱藏著身體的危險信號。

臨床常見大中學生患者

炎症性腸病是一組病因不明的慢性腸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廣東省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岑榮英介紹,以往西方國家的炎症性腸病患病 率較高,而在我國發病率較低。但現在炎症性腸病患者的數量不斷增加,同時,這種疾病高發於青壯年時期。相關統計數據還顯示,炎症性腸病患者30年後發展為結直腸癌的風險增加到18%。國內文獻報告的潰瘍性結腸炎將近13萬例,炎症性腸病已成為中國消化系統常見疾病和慢性腹瀉的主要原因。

炎症性腸病已成為消化系統常見疾病和慢性腹瀉的主要病因,「在消化科門診中,感染性腹瀉越來越少,以炎症性腸病為代表的非感染性腹瀉卻越來越多」,廣東省人 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沙衛紅教授稱,該科統計收治的炎症性腸病患者近年呈直線上升趨勢,尤其青少年患者的發病人數明顯上升,臨床上常見到大中學生患此病,而 患病年齡最小的出生才幾個月。

經常熬夜飲食不潔成誘因

一項針對國內多個大城市開展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北上 廣三大城市市民中炎症性腸病的發病率高於其他城市。其中,經常熬夜、長期疲勞、西方化的飲食、吸菸、冰箱普及使用、精細飲食,都是可能誘發炎症性腸病的主 要原因。岑榮英提醒,過度食用冰箱食物、飲食習慣不良者,都需要注意。

對於炎症性腸病的病因,岑榮英表示,目前尚未完全明確,已知腸道黏膜免疫系統異常反應所導致的炎症反應,在炎症性腸病發病中起重要作用,目前認為這是由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主要包括環境、遺傳、感染和免疫因素。

不及時治療或可致癌變

很 多人對該病不太了解,殊不知發作起來很兇險。炎症性腸病總的來說就是有炎症改變的腸病,它的表現一般都是腹瀉、腹痛,甚至會出現血便。岑榮英表示,其病程 較長,且常反覆發作,造成消化功能紊亂,營養來源不足,導致患者可出現消瘦、貧血、乏力等繼發症狀,嚴重者常並發腸道大出血、腸穿孔,甚至癌變。發病時間 越長,癌變的風險就越大,炎症性腸病患者經確診後8-10年,發生結直腸癌的危險性以每年增加0.5%至1%的速度遞增。因此,對於炎症性腸病患者,應定 期至醫院就診隨訪,監測癌變的可能性,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腹瀉、腹痛兩周不愈應做腸鏡檢查

如何早發現炎症性腸病呢?岑榮英說,如果腹瀉、腹痛症狀連續持續兩周以上,且常規的抗生素治療沒有效果,就應及時到醫院做腸鏡檢查,以避免誤診,判斷是否患上炎症性腸病,早治療能夠控制病情的發展。

普通人,甚至是一些基層醫院的醫生會將炎症性腸炎與一般的功能性腸炎混淆,實際上二者有比較明顯的不同,岑榮英解釋,功能性腸炎發病時間較短、能夠用藥物治癒,而炎症性腸炎屬於免疫系統的疾病,發病時間長,難以徹底治癒。

健康提醒

飲食調節最關鍵

在日常生活中,炎症性腸病患者更是需要注意飲食調理。良好的飲食能夠促進腸道自身癒合,飲食調理可以輔助性地治療炎症性腸病,緩解症狀,防止復發。這是炎症性腸病治療的新概念之一。

對於炎症性腸病患者而言,飲食上總體應把握食物質軟、易消化、高營養的原則,少食多餐、定時定量。具體有下面幾方面:

1、每餐以正常食量2/3為宜,每日進餐4-5次。

2、減少油膩和油炸食物的攝入,如果有乳糖不耐受的人,應減少牛奶和奶製品的攝入。也不要吃引起腸脹氣的食物如黃豆、芋頭等,而魚、蝦、蟹及蠶繭等容易引起過敏的一類食物也應該少吃為宜。

3、限制高纖維食物的攝入,如堅果、玉米、一些蔬菜。高纖維食物促進腸道蠕動,如果小腸沒有消化完全的話,還會導致腹瀉,所以一般建議以低纖維、少渣飲食為妥。

4、膳食供應給足量的熱能及優質蛋白、無機鹽、維生素,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冷飲等。

5、IBD患者多缺乏葉酸,維生素A、B6、D、K,以及鈣鐵等多種營養素,應進食富含以上營養素的事物。

十指連心 從手指上找出身體隱藏的疾病

我們總是說「十指連心」,這句話也不是沒有一點道理,從中醫的角度來說,手指的變化可能就是身體上疾病的前兆。中醫認為五指能反映出五臟六腑的健康狀況。平時我們要仔細觀察觀察手指的變化了

一、食指 消化系統疾病

食指蒼白瘦弱、指間漏縫,容易勞累、萎靡不振,提示肝臟機能較差,易患消化系統疾病。

食指偏曲,紋理散亂,與健康狀況有關。

二、小拇指 泌尿生殖系統功能疾病

小指蒼白、細小且瘦弱,易患腸道疾病,引起吸收不良或排便不暢。

小指過度彎曲,女性多見卵巢功能差易患不孕症,男性多見性功能障礙、易患陽 痿早泄等。

小指短小,提示生育機能弱,腎氣不足。易患頭暈、耳鳴、腰腿酸痛等病。女性多為子宮小或有月經不調,男性多為性功能較弱。

三、大拇指 心腦血管疾病

拇指第一、第二節散亂多紋,指節紋散亂不清,易患頭部疾病。

拇指鼓槌狀,則容易患先天性心臟病或支氣管擴張等胸部疾病。

拇指第一節較短,且過于堅硬不易彎曲,易患中風、頭痛及心臟疾病。

拇指過於薄弱,且出現彎曲現象,則易出現神經衰弱、頭痛失眠、納差等症狀。

四、中指 循環系統疾病

中指偏曲,指間漏縫,提示循環系統功能較差,還會影響腸道功能。

中指的3個指節不對稱,第二節特別長,提示鈣質的代謝功能較差,患易骨骼、牙齒方面的疾病。

中指蒼白細弱,提示心臟機能較差,造血功能欠佳。

五、無名指 腎臟和生殖系統功能疾病

無名指的第一節,與性功能的強弱有關。過於粗壯,易內分泌失調。

無名指第二節過長,指節紋散亂、蒼白、瘦紋,提示鈣質的吸收功能較差,骨骼和牙齒會較脆弱。

無名指偏曲指節漏縫,多提示泌尿系統功能較弱,同時又容易出現神經衰弱、頭痛、失眠等症狀。

無名指的第二節,與人的筋骨強弱有關。此節過長,提示鈣質的吸收功能較差,骨骼和牙齒會較脆弱。

無名指太短,多提示元氣太虛、精神不振;過於瘦弱,提示生殖系統功能較弱。

老年人炎症性腸病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炎症性腸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包括環境、遺傳、感染、免疫等。

高溫來襲注意心理中暑 易"催化"自殺心理

炎熱的夏天到來,持續的高溫天氣不僅會讓身體中暑,而且容易使人產生煩躁心理,導致「情緒中暑」。因此,大家要多吃清淡食物,注意勞逸結合,保證睡眠質量;參加一些感興趣的活動;遇事要心平氣和,儘量保持平靜、樂觀的心態;平時要多與朋友溝通交流,從而緩解心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