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阿阿膠的作用有哪些 美膚養顏緩延衰老

我國最早的藥學經典《神農本草經》把阿膠列為「上品」,就是說它是最好的滋補品。從古至今都是作為滋補上品的阿膠,其性甘味平,歸肺、肝、腎經。歷來被譽為「補血聖藥」、「滋補國寶」,從宋朝起更是與人參、鹿茸一起被譽為「中藥三寶」。說到阿膠的功效與作用,很多人就認為阿膠是補血佳品和婦科聖藥,其實阿膠的功效與作用遠不止這些。

1、增強體質

阿膠有滋陰養血的功能。阿膠內含豐富的膠原蛋白,以驢皮為主料經物理過程分解出來的屬動物類膠原蛋白,對人體對這種同源性營養物質具有很強的吸收能力,對補陰養血有特殊的作用。現代實驗顯示,阿膠能顯著增強實驗動物的耐力,有顯著的抗疲勞作用。而2000多年來的事實也證明,堅持長期小劑量服用阿膠,能增強體質,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

2、補益氣血

明代著名藥物學家李時珍總結了前人經驗,強調阿膠的主要功用在於滋陰補血。他認為:阿膠是補肺要藥,而肺為血之上源,補肺可以從根本上解決血的源泉不足問題,尤其是冬令時節進補,能收到良好的補益氣血效果。

3、善治血症

據現代藥理研究,阿膠具有提高紅細胞數和血紅蛋白量、促進造血功能的作用。阿膠還有止血功用。各種失血之症,中醫也常用使用阿膠內服止血。

4、調經安胎

阿膠可以用於因血虛、血瘀和血熱引起的月經不調;阿膠可補陰血,益沖任,故可養胎、安胎,調治妊娠病。對常見胎元不固,胎動不安,甚至流產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5、美膚養顏、緩延衰老

阿膠內含明膠原、骨膠原、蛋白質以及多種微量元素,多種胺基酸等。有利於滋潤肌膚,美容養顏,歷代尤其是清朝後宮被作為女性美容佳品。服用阿膠可以作為人體必需胺基酸和微量元素的重要補充來源,起到延緩皮膚衰老的作用。由此可知,阿膠對肌膚的營養作用是值得肯定的。

6、擴張血管

實驗證明阿膠對血液粘稠度增加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中老年人服用阿膠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抗心律不齊等作用。

7、強筋補鈣

阿膠中含有較豐富的鈣質,通過甘氨酸的作用,促進鈣的吸收和貯存,改善體內鈣平衡,可預防和治療骨質疏鬆。長期食用,可有效緩解中老年人鈣質流失,同時它具有的的延緩衰老、擴張血管可謂是中老年人保健中最為理想的補充劑。

所以作為滋補三寶之一,阿膠的功效與作用對男女老少都相當明顯,科學的掌握阿膠的食用方法,尤其對女性和中老年人更是有諸多益處。

【注意事項】

1、忌油膩食物。

2、凡脾胃虛弱,嘔吐泄瀉,腹脹便溏、咳嗽痰多者慎用。

3、感冒病人不宜服用。

4、孕婦、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5、本品宜飯前服用。

6、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兒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7、服藥二周或服藥期間症狀無改善,或症狀加重,或出現新的嚴重症狀,應立即停藥並去醫院就診。

8、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9、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10、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

11、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中醫拔罐:拉肚子拔拔火罐

  腹瀉是一種常見症狀,俗稱「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數明顯超過平日習慣的頻率,糞質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過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膿血、黏液。腹瀉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門不適、失禁等症狀。腹瀉分急性和慢性兩類。急性腹瀉發病急劇,病程在2~3周之內。慢性腹瀉指病程在兩個月以上或間歇期在2~4周內的復發性腹瀉。那麼如何治療腹瀉呢?治療腹瀉的方法有哪些?中醫拔罐療法如何治療腹瀉呢?

  治療腹瀉的拔罐療法:

  1、患者取仰臥位,用口徑6cm的中型火罐於肚臍窩處(相當於以神闕穴為中心,包括兩側天樞穴的部位)拔一罐,一般隔一天或隔四天一次,往往1~ 3 次即可減輕或者痊癒。適用於大便溏薄、次數多,或為清冷之灰白色稀便,或為完谷不化之稀便。

  2、取穴:①天樞、關元、足三里、上巨虛;②大腸俞、小腸俞、足三里、下巨虛。按俞穴部位選擇不同口徑火罐,取上述兩組腧穴交替使用,每日或隔日一次,進行拔罐治療。本法適用於脾胃虛寒型泄瀉。

  拔罐法需注意,操作時必須迅速,才能使罐拔緊,吸附有力。若燙傷或留罐時間太長而皮膚起泡時,小的勿需處理,僅敷以消毒紗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較大時,用消毒針將水放出,塗以龍膽紫藥水,或用消毒紗布包敷,以防感染。皮膚有過敏、潰瘍、水腫的部位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高熱抽搐者以及孕婦的腹部、腰骶部位,亦不宜拔罐。

  專家提醒:在家拔罐務必要注意三點:

  一、拔火罐兩小時後再洗澡

  拔火罐時,有的人儘可能地延長拔火罐的時間,以為可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然而專家提醒,拔火罐的時間最好控制在10分鐘或10分鐘之內,如果時間太長,拔火罐部位很可能出現起泡、破潰甚至感染。

  二、火罐拔哪兒要找准穴位

  傳統的中醫療法里的拔火罐,是用杯罐吸附在人體穴位或某個疼痛的局部,達到治療目的。自己在家拔火罐,首先要講究部位是否正確,拔火罐不只是哪裡疼在哪裡拔火罐,中醫講究辨證施治,除了疼痛部位的穴位要拔火罐外,還要在疼痛的相關穴位拔火罐,才能達到效果。如有的患者腰疼,可能還需要在腿部的穴位拔火罐。很多人並不了解人體的穴位情況等,因此最好在拔火罐前諮詢正規的中醫,了解自己的疼痛情況需要在哪些部位拔火罐。

  三、紫印未消失部位不宜重複拔

  有的人在一次拔火罐後,疼痛沒有完全消失,又在疼痛部位繼續拔火罐,希望能夠通過這種強效的手段治癒疾病。

  如果上次拔火罐部位的紫紅印記還沒有完全消失,是不能在紫印部位連續拔火罐的,要更換到相關穴位。否則不但不能緩解疼痛問題,還可能帶來更多的問題。

  拔火罐養生,要按照上面的三種方法對身體健康才有益,詳細如上。

胡椒生薑飲茶和李時珍

李時珍我國古代醫藥學家。因為李時珍對生活知識的善於觀察、善於思考,善於積累、善於總結,才完成192萬字的巨著《本草綱目》。《本草綱目》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充滿魅力。

李時珍小時候,每年春夏之交時,就會患眼疾,藥物往往不起作用。後跟父親學醫,隨著知識的積累和增長,他覺得自己的眼疾是外在因素引起的。李時珍認真地思索自己的起居飲食和生活習慣:家緊靠湖邊,食用鮮魚、水菜較多。母親煮蒸魚蝦時總愛用胡椒調味,久而久之,自己就養成了嗜食胡椒的習慣。胡椒性熱,宜生火。我的眼疾難道與嗜食胡椒有關係嗎?李時珍想到這裡,決定不再食胡椒,並吩咐妻子做菜時也不要再用胡椒做佐料。一年後,李時珍的眼疾果然不再復發了。

胡椒性熱,有祛寒、發汗、解表的功用,但過量或久服,有傷元氣。有什麼辦法制約胡椒的辛熱呢?李時珍發現,有些醫生在給病人用胡椒時,同時又用綠豆,在治療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因為綠豆性寒,與辛熱的胡椒同用,寒熱相互抑制,陰陽配合得當,自然會取得理想的療效。李時珍把這些親身體會都在《本草綱目》中作了詳細的敘述。

民間素有「朝含三片姜,不用開藥方」、「冬吃蘿蔔夏吃薑」、「冬有生薑,不怕風霜」的說法。生薑是蘄州的特產,辛溫而主開發。有溫中止血,出汗,趨風之功,更是止嘔吐的聖藥。李時珍對生薑特別愛好。他說:「姜辛而不葷,去邪避惡,生啖熟食、醋、醬、糟、鹽、蜜煎調和,無不宜之,可蔬可和,可果可藥。

」但李時珍也嘗到了食姜的害處,他說:「食姜久,積熱患目,珍屢試有準。」姜,不但食療廣泛,也是灸治所用之物,如中醫用隔姜灸以引郁毒,透通瘡竅,使內毒外發,也可作為外敷劑,藉藥性而行氣血,使氣血運行旺盛而驅散毒氣。

姜能治病,又能養生,是極好的保健良品,姜含有人體所需的胺基酸、澱粉、鈣、鐵、磷等養分,有促進人體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促進消化排泄及抗菌、抗原蟲、解毒等諸多功能。自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於茶樹而解。人們逐漸認識到茶不僅可以治病、清熱解渴,且清香宜人,《神農本草》認為茶有使人益思、少臥、輕身、明目等功效。對茶的性味,《新修本草》作「味甘、苦、微寒、無毒」解;《本草綱目》改為「味苦、甘、微寒、無毒」。雖然只調換了兩個字的位置,但卻符合了茶先苦後甘的實際味道。中醫理論一般論為,甘者補,而苦者瀉,可見茶是兼顧了補與瀉的良藥。

李時珍認為飲茶要因人而異,因時而宜,因季而變,切不可亂飲之。他在《本草綱目》中介紹其作用時,特別強調「茶苦而寒,陰中之陰。沉也,降也,明能降火。火為百病,火降則上清矣。」又進一步解釋說:「若少壯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與茶相宜。溫飲則火因寒氣而下降,熱飲則茶借火氣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清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若虛寒及血弱之人,飲之既久,則脾胃惡寒,元氣暗損,飲之即覺為害,不痞悶嘔惡,即腹內洞泄。故備儲說,以警同好。」

氣溫驟降要祛濕 中醫三個祛濕法

最近氣溫驟降,一天感受春夏秋冬。這時天氣返潮,濕氣太大,如果侵入機體的話,那麼就會威脅到身體的健康。那麼春季氣溫驟降我們要注意祛濕。

按摩5穴位可以調理脾胃

我們都知道,脾胃直接關乎到我們的營養吸收的問題。如果我們的脾胃不好的話,就沒有辦法吸收一樣,身體健康也就成了問題了。因此我們如果脾胃虛弱了,一定要調理好。今天小編教大家用按摩來調理脾胃。那麼大家知道按摩哪些穴位可以調理脾胃嗎?對此感興趣的朋友趕緊過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