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都不希望自己變肥,那麼自己的孩子也是一樣的,小孩子肥胖的話,會進食量大,懶於活動,體重超過同齡人,那就來看看小兒肥胖症的一些臨床表現吧。
(1)本病以嬰兒期、學齡前期及青春期為發病高峰。
(2)患兒食慾亢進,進食量大,喜食甘肥,懶於活動。
(3)外表呈肥胖高大,不僅體重超過同齡兒,而且身高,骨齡皆在同齡兒的高限,甚至還超過。
(4)皮下脂肪分布均勻,以面頰、肩部、胸乳部及腹壁脂肪積累為顯著,四肢以大腿、上臂粗壯而肢端較細。
(5)男孩可因會陰部脂肪堆積,陰莖被埋入,而被誤認為外生殖器發育不良。患兒性發育大多正常。智能良好。
(6)嚴重肥胖者可出現肥胖通氣不良綜合徵。
肥胖可引起高血壓(肥胖者發病率為25~55%)、糖尿病(肥胖者發病率為14~20%)、冠心病(肥胖者發病率為10~15%)、高脂血症(肥胖者發病率為35~53%)、睡眠呼吸暫停(肥胖者發病率為10~20%)、抑鬱症(肥胖者中發病率為70~90%)等,其它還包括腫瘤、不育症、結石等與壽命及生活質量直接相關的疾病。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小兒肥胖症的幾種明顯症狀
現在一般一個家庭就一個孩子,所以家長也是比較的溺愛自己的孩子,平時對於孩子的飲食更是比較的上心,這就導致很多孩子變得比較的胖。其實這樣下去之後會導致孩子比一般的同齡人偏胖,這就是肥胖症的徵兆。那麼哪幾種症狀特徵會提示孩子患有肥胖症呢?
1、發病年齡。易發生肥胖的三個時期為:出生後1歲以內,4-5歲及青春期。
2、食慾極佳,多食,喜甜食、油脂類食品,常有不良的飲食習慣。
3、皮下脂肪分布均勻,重度肥胖兒皮膚可見白色或淡紅色條紋。注意識別假性乳房肥大及男孩外生殖器發育不良。
4、青春期可生長過速,骨齡正常或超過實際年齡。
5、肥胖女孩青春期啟動可早於一般兒童,男孩則可能相反。
6、注意合併症。糖尿病、代謝綜合症、心血管損害、高血壓,內臟疾病,骨骼畸形,痛風,肥胖肺通氣不良綜合徵等。
痛性肥胖病的病因有哪些?
肥胖病,對於大家來說是一個並不陌生的字眼。但是痛性肥胖病,很多人便不太了解了。也許很多人會誤以為這是同一種疾病,其實不然。痛性肥胖病為一種少見的婦女絕經後期疾病,這種疾病的患者通常有多種多樣的臨床症狀,一般是比較痛苦的。那麼,這個疾病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呢?
1、遺傳因素
痛性肥胖者多有家族史。常常父母有痛性肥胖子女也出現痛性肥胖。有人統計父親或母親僅一方肥胖,其子女肥胖約占40%左右;父母雙方肥胖,其子女肥胖約占60%左右。遺傳因素造成的肥胖常自幼發胖,且伴有高脂血症或高脂蛋白血症。
2、神經精神因素
實驗及臨床中證實下丘腦在高級神經調節下有調節食慾的中樞,其中腹內側核為飽食中樞(又稱厭食中樞),興奮時有飽感而食慾減退,抑制時食慾大增。腹外側核為食餌中樞(又稱嗜食中樞),興奮時食慾旺盛,抑制時則厭食或拒食。正常情況下二者相互調節,相互制約,當二者功能紊亂時,飽食中樞抑制或食餌中樞興奮均可提高食慾而致肥胖。此外,食餌中樞功能受制於精神狀態,迷走神經興奮而胰島素分泌增多時,常出現食慾亢進;精神過度緊張而交感神經興奮或腎上腺素能神經受刺激時,食慾受抑制。腹內側核為交感神經中樞,腹外側核為副交感神經中樞,二者在本症發病機理中起著重要作用。
3、內分泌因素
痛性肥胖者胰島素分泌偏多,促進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另一方面肥胖者又存在胰島素抵抗,脂肪細胞膜上胰島素受體較不敏感,脂肪細胞上單位面積的胰島素受體密度減少,也促進脂肪合成。進食過多可通過對小腸的刺激產生過多的腸抑胃肽,腸抑胃肽刺激胰島β細胞釋放胰島素,同樣促進脂肪合成。隨年齡增高甲狀腺功能、性腺功能亦趨低下時,脂肪代謝發生紊亂,體內脂肪分解減慢而合成增多,使脂肪堆積。
小兒肥胖症都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個現象:現在的小胖子越來越多。這和整個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部分家長的溺愛有很大的關係。稍微顯胖沒關係,要是患上小兒肥胖症,那可就得不償失了。那麼,小兒肥胖症都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呢?
痛性肥胖病有哪些表現及如何診斷?
本病女性患者占絕大多數,發病年齡多為30~50歲,即育齡婦女,常伴停經過早、性功能早期減退等症狀。主要表現為在肥胖基礎上出現痛性結節或脂肪塊,大小不等,脂肪多沉積於軀幹、頸部、腋部及腰臀部,分布不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