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調養加固健康防線
一、精神調養:
處暑時節「宜安靜性情」,時至處暑,秋意越來越明顯,大自然逐漸出現一片肅殺的景象,此時人們容易產生悲傷的情緒,不利於人體健康,因此,在精神調養上,處暑時節要注重收斂神氣,使神志安寧,使情緒安靜,切忌情緒大起大落,平常可多聽音樂、練習書法、釣魚等安神定志的課外活動。
二、起居調養
處暑後氣溫逐漸下降,氣溫日較差增大,此時,在起居方面,要注意根據氣溫適時添減衣服。處暑節氣正是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此時起居作息也要相應地調整,要注意早睡早起,早睡可以避免秋天肅殺之氣,早起有助於肺氣的舒展。
三、運動養生
運動不宜太過,儘量選擇運動量較小的活動,避免大量出汗,以傷陽氣,如明・高濂著《遵生八箋》中的坐功:每日寅時(凌晨3-5點),正坐,向左右轉頭,兩手捶背各五到七次,然後牙齒叩動三十六次,調息吐納,吞咽津液。也可多做廣播體操,打太極拳、散步等。
四、飲食調養
處暑節氣肝心少氣,肺臟獨旺,飲食上宜增咸減辛,助氣補筋,以養脾胃。飲食上宜多食鹹味食物,如可多食荸薺、沙葛、粉葛等,少食辛味食物如姜、蔥、蒜、韭菜、八角、茴香等。另一方面也可多食新鮮果蔬、多食銀耳、百合、蓮子、蜂蜜、糯米、芝麻、豆類及奶類等清潤食品以防秋燥,順應肺臟的清肅之性,還可結合藥膳進行調理。
攻堅六道關口增健康
第一關:養陽關
首先是暑天容易傷氣,這將導致體力、元氣不足,機體功能下降。例如,出汗過多、水分得不到及時補充的情況下,人就容易傷津脫液;免疫機能一旦下降,感冒、腸胃疾病往往乘虛而入;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夏季心臟功能容易混亂。簡而言之,夏天人的陽氣從旺盛的頂點慢慢下降,所以夏令養生尤其要注意「養氣」,以防到了冬天陽氣不足。
・對策
調節好體溫和室溫間的差別,且房間內外溫差不能太大。室溫保持在27度℃,不宜太低。總之,夏季要在一個涼爽、乾燥、舒適的環境中生活,切忌因貪涼而引發各種疾病。
第二關:情緒關
夏日天氣炎熱,情緒容易波動激動,導致血壓上升,加重心臟負擔,心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疾病容易發作。此外,中風在夏天的發病率也相當高,需引起重視。值得一提的是,情緒波動過大還會導致腸胃功能的紊亂,呼吸系統疾病如哮喘等也與情緒有很大的關聯。
・對策:
有意識地調節情緒。原本就有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的患者在夏天一定要注意控制情緒,保持平和的心情,以降低疾病發作的風險。
第三關:濕熱關
夏天多暑多濕,人往往感到頭重腦疼,則容易抑鬱、倦怠、胸悶、胃口不好。對於呼吸系統疾病患者而言,夏季要多注意保養,以防咳嗽、氣管疾病的反覆發作。而對於體質濕熱者來說,手心腳心常有發熱感,且在濕氣和熱氣交相作用下,容易便秘,大便顯得黃而臭。
・對策:
飲食要清淡,便於消化。要多食用消熱利濕的食物,比如綠豆粥、荷葉粥、紅小豆粥等,用冬瓜與蓮葉、薏米燒湯喝,也是以清濕熱的清涼飲料。同時,還要注意調節好房間中的濕度,多開窗通風。
第四關:睡眠關
夏天晝長夜短,且夜間溫度也較高,導致一些人夜間休息得不好,根據中醫的說法,如此「陰陽失衡」,會加大心血管疾病的發作風險,如高血壓患者易血壓升高,心絞痛患者發作頻率提高。
・對策:
保證足夠的睡眠。這才能維持身體各項機能正常運轉,建議成年人每天保證7小時的高質的睡眠。
第五關:飲食關
夏日飲食不宜過飽,通常吃到七、八分飽就可以了,但一定要注意全面、均衡的營養搭配,不可挑食、偏食。有些人受天氣影響,食欲不振,則可以吃得稍微清淡些。周教授建議,夏季應多食用低糖、低鹽、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的食物,儘量少吃辛辣、油炸的食品。
・對策:
適宜夏季食用的有:冬瓜、白蘿蔔、番茄等這類化濕通淤、有助於改善腸胃功能的食物;夏季宜多食用淡水魚,少食紅肉。可飲決明子茶、大麥茶、菊花茶、苦丁茶、綠豆湯等飲料。
第六關:健身關
不少人存在這樣一個誤區:由於夏天出汗多就懶於運動了。其實夏日仍需維持適量的運動,但要注意不應在陽光下運動。同時,由於夏天運動出汗量更大,對排毒有好處,但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防止出汗過多導致血粘度升高。
・對策:
提倡飯後一小時進行運動,且運動不宜太激烈,不要流過多汗。散步、慢跑、游泳等運動就很適合夏季進行。同時,夏季一定要多飲水,及時補充水分,排除毒素,減輕心臟負擔。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形體操健身 拒絕啤酒肚
在白領階層當中,有些男性職員因平時不注意運動,飽餐過頻,故腹部脂肪逐日囤積,形成了惹人注目的「啤酒肚」。
有的男士還會出現臀部肥大、大腿粗壯等有損形象的體態。這裡為己有上述不良體形的男士們開個處方,推薦一套國外流行的、在辦公室內操練的特殊健美操。
只要抽空一天做15分鐘,堅持約一個月的話,腰、腹及臀部「逗留」的多餘脂肪就會漸漸消失,一個充滿男性魅力的體態一定會在你身上體現出來。
屈臂運動:將電話簿等有一定重量的東西放入手提包內,然後,手握住包的提手,反覆將其以屈臂的形式,從腰部開始上提到肩部位置,左右手臂交替進行,各來回做30次。本運動可有效地刺激肱二頭肌,使其結實發達。屈臂運動能鍛煉你的上半身,告別單簿、瘦弱的上半身,扎紮實實地得到強壯的雙臂及豐厚的胸膛。
俯臥撐運動A:將雙手分別平放在離肩膀約一個拳頭間隔外的二張椅子上,身體儘量保持一條直線,然後做俯臥撐。這一運動可鍛煉上臂的肱三頭肌。
俯臥撐運動B:運動前的準備姿勢與A相同,只不過為加大鍛煉的強度,將雙足架在桌子上。伸直雙腿.緩緩地做俯臥撐,這樣可以使手臂外側的肌肉群受到刺激,逐漸變得有韌勁。
下蹲運動:雙腿分開,約與肩同寬,腿尖略向外,兩腿略彎曲,雙手抱住後腦部。然後,使臀部慢慢地下蹲,直到大腿與地面平為止。隨後再慢慢地復原,注意不要伸直膝關節。
曲膝運動:臀部略微接觸椅子、雙手緊握椅子邊緣。讓膝蓋輕鬆地彎曲,雙腿拼攏,然後,慢慢地使膝蓋向胸部靠近,而後慢慢地復原。
側身彎曲運動:手持有適當重量的手提包,另一隻手的掌心貼在後腦勺。然後,手提包像被拉向地面一樣自然下垂,身體跟著一起側身彎曲。復原動作是:慢慢地將手提包上提,身體也慢慢地伸直。左右側交替進行。
後曲運動:雙腳分開與肩同寬,一手扶著椅子,讓上半身保持固定,然後,膝蓋向前挺,而腰部則慢慢下落向後傾,保持這一姿勢,直到較疲勞為止。這節操可使大腿部的前側肌肉健壯、消耗臀部的脂肪。
秋季養生:干紅棗預防皮膚過敏
專家說,入秋後,敏感性皮膚的人容易出現臉紅出疹,像燙傷一樣,摸上去感覺毛毛的。這大多由秋天早晚溫差大,人體內分泌易失衡所致。
中醫認為,過敏體質的人由於耐受力不夠,外邪(風邪、熱邪、濕邪、食物毒等)容易侵入人體,引起氣血失和,輕則表現在皮膚,重則可能切入內臟腑,導致臟腑功能失調。
中醫治療過敏性皮膚病根據「望、聞、問、切」四診,找出病因後制定相應治療方案。過敏性皮膚病治療通常需祛風、清熱、祛濕、解毒,再輔助調理。
過敏體質的人秋季護理皮膚重在益氣養陰,多吃些清熱解毒、滋潤皮膚的食物,如梨、蘋果、黃瓜、苦瓜、冬瓜等,少吃桂圓、荔枝等溫性食品。同時注意勞逸結合,因為規律作息有助於調整人體內分泌。
容易皮膚過敏的人可每天用10克干紅棗加水煮熟,連水帶棗一起吃掉,有抗過敏的作用。
寧心安神保健按摩操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心理科在2008年汶川地震的心理救援實踐中總結出一套「寧心安神保健按摩操」,該方法效果很好,並且簡便易學,隨時隨地可操作,具有緩解緊張情緒、放鬆身心、改善睡眠等作用,深受災民歡迎。
秋燥來襲,不要盲目「瀉火」
中醫專家認為:秋燥是一種季節病,因秋季空氣濕度發散過快,容易使孩子出現脫水的狀況,進而引發一系列症狀。這種脫水不是自身疾病引起的,而是外源性因素所致,但可自身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