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游泳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謹防急性外耳道炎
在夏季,耳朵護理更為重要,除了人們更多進行游泳運動外,高溫和潮濕可以加速細菌和真菌的滋生,從而造成「游泳者的耳朵」。造成外耳道炎的常見原因就是泳池水入耳,而如何防止感染這一惡疾?
有人會用棉花或者其他物體塞住耳朵,美國亞特蘭大的健康專家珍妮弗·蘇教授表示,正確的方法是留住耳垢,讓他們保護你的耳朵:「留住耳垢,它可以保護耳朵感染游泳者的耳朵。」如果游泳之後耳朵進水,就必須即時進行乾燥處理。首先,頭傾向一側,以便水從耳道流出,輕輕向各個方向拉扯耳垂,幫助積水流走。如果還有殘留的水,可以使用吹風筒吹乾。注意,確保風筒的溫度保持在低溫冷風狀態,且應該距離頭部十餘厘米之外。
慎防皮膚過敏
公共游泳池其實就像一個大染缸,不管什麼類型的人都往裡面擠,於是帶進去了大量的病菌。再加上公共游泳池換水的成本高,基本上要隔很久才能換上一次水,導致小小的一個游泳池就成了個溫床,充斥著大量的細菌病毒。所以很容易出現皮膚過敏。
如果你對游泳池水中的氯過敏,不是很厲害的話,最好不用什麼藥膏之類的東西,游完泳只要用溫水最好是偏熱一點的清水仔細地將身體沖乾淨,輕微的過敏就很快會好。如果稍微厲害一點,可以吃一點開瑞坦、樂果等脫敏藥,抗感冒藥黑加白也很有效果。
小心鼻竇炎
因為高溫,身體各個器官毛孔都處於張開狀態,相對也更脆弱。一般游泳池內都會投放消毒劑和漂白粉殺菌,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鈉,這種化學物質對鼻黏膜有刺激作用,含有漂白粉的水進入鼻腔,將鼻子內的分泌物、細菌帶入鼻竇,可能會引發鼻竇炎、中耳炎等一系列症狀。
游泳前,應首先要看場所是否有《衛生許可證》,其次是儘量保證頸部以上不浸泡於池中,避免將口鼻長時間潛水,可採取不同泳姿來進行娛樂。如果條件允許,游完泳後最好能用鹽水清洗口鼻。
避免咽喉炎
多在嗆水或吞水後發生,除可出現咽喉不適或疼痛外,常伴有咳嗽。輕者可用多貝爾液含漱或含化消炎含片,重者應及時去醫院檢查。
慎防結膜炎
有很多人游泳後,會出現眼睛發紅、發澀的症狀,有時還會出現較多的分泌物,這是結膜發炎的表現。游泳以後,發生的結膜炎,大多數是由細菌、病毒感染引起的。還有游泳池裡的水常用漂白粉消毒,有輕度刺激性,也有因為這種化學刺激引起非感染性的結膜炎。如果在江河天然水裡游泳,水被污染的機會多,在這種水裡游泳以後,容易引起細菌、病毒性結膜炎。在游泳池裡游泳,受到漂白粉消毒劑的輕度刺激引起的結膜炎,常常是在出水以後眼睛有輕微發紅,會自行消失了,一般不必治療。但如果有加重趨勢或在未經消毒的水裡游泳,容易引起病菌、病毒性結膜炎,常常在剛出水時症狀很輕或不明顯,過1~2天以後眼睛發紅,分泌物逐漸增多,應該及時治療,點抗菌素或抗病毒的眼藥。
謹防陰道炎
因為女性的尿道短,陰道和外界又是相通的,這就為病菌感染提供了方便之門。在游泳館中,經常能看到有些女孩子,游累了就隨意坐在游泳池邊的地上或台階上,同時地上和台階上也有很多人光著腳走來走去,如果有腳氣就會粘在地上,這時有人坐上去,就很容易引起黴菌性陰道炎。因此為預防游泳時引發陰道炎,不要穿濕游泳衣到處亂坐,游泳後立即排排尿,起到清潔作用。游完泳後應仔細清洗外陰。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夏季養生常吃綠豆芽利濕解毒 運動不宜強度過大
「暑」就是炎熱的意思,小暑的到來,標誌著我們開始步入炎熱的季節,民間有「小暑接大暑,熱到無處躲」之說。所以,小暑開始,人們將會受到暑、濕的影響。中醫講,春夏養陽,而夏季又與心相關,所以小暑節氣開始後,大家應注意固護心陽,對於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冠心病等,容易心陽不舒,會有心煩不安、乏力、喘氣憋挺的不適出現。
進入小暑後,人們的汗液分泌越來越多,多喝水是必要的,建議喝溫開水或涼開水,一定不要喝生水,或是從冰箱裡拿出來的冷水,容易引發腸炎等病症的發生。
小暑過後,大家可以多吃些綠豆芽,不但可以解暑,更可以解暑瘟;飲食儘量清淡,可以多利用綠豆,如喝綠豆水,做綠豆飯、綠豆粥等,可以起到很好的利濕、解毒功效。如果出現食欲不振的症狀,可以多吃一些芬香類的蔬菜,如香菜、黃花菜等,可以增加食慾。
「俗話說,冬不坐石,夏不坐木,這是很有道理的。」楊德清主任介紹說,大家現在可能覺得木頭都很乾爽,其實,此時暑濕當令,木頭裡面都是潮濕的,尤其是露天的木椅,即便在陽光下,也建議不坐,尤其不能久坐,否則容易使濕邪侵入體內,誘發風濕的發生。
夏季不宜露宿,此時人體汗腺分泌旺盛,毛孔處在開放的狀態,機體的抵抗能力較弱,而夜間氣溫低,寒邪、濕邪容易侵入體內,從而導致感冒、腹瀉等病症的發生。這個時候應該少用空調,而多通風,否則容易發生空調病。
此時的運動應「少動多靜」,尤其不宜進行運動強度較大的運動,否則容易發生中暑;雖然氣溫較高,但晨練不宜過早,以免影響睡眠;建議多做頭部運動,如用十指輕撓頭皮,雙手乾洗臉等,可以增加腦部的血流量,有助於養生。
老年人炎症性腸病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炎症性腸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包括環境、遺傳、感染、免疫等。
1、環境因素 流行病學研究發現不同地理位置及不同時期的IBD發病率有很大的差別;亞洲移民及其後代移居歐美後,其IBD的易感性增加。美國黑人IBD的發病率已接近美國白人,而非洲黑人很少患IBD;城市居民IBD發病率高於周圍鄉村。提示環境或生活方式與IBD具有密切關係。在與IBD相關的諸多環境因素如吸菸、口服避孕藥、發生於兒童期的事件、感染及飲食因素中,目前已明確的是吸菸可增加患克羅恩病(CD)的危險性,而對潰瘍性腸炎(UC)則有保護作用。
2、遺傳因素 IBD發病率在種族間有明顯差異;有家族聚集現象;單卵雙生子IBD的同患率高於雙卵雙生子;某些IBD患者常伴有與遺傳有關的疾病及具有遺傳易感性的免疫疾病,均提示遺傳因素在IBD的發病中具有重要作用。早期遺傳學研究發現HLA基因與IBD相關,但研究結果不盡一致。比較肯定的是HLA-DR2、DR9及DRB1*0103等位基因與UC有關,HLA-DR7及DRB3*0301等位基因與CD有關。近年發現某些細胞因子基因與IBD相關,如腫瘤壞死因子基因(TNF-α-1031CD)與CD相關,白細胞介素-1受體拮抗藥基因與UC相關。並且發現了IBD的易感基因位於第3,7,12,16號染色體。其中近年研究較多的是位於16號染色體IBD1位點的NOD2/CARD15基因,研究證實該基因發生變異可增加CD的易感性。IBD的遺傳學研究不僅對闡明發病機制至關重要,且有可能直接對本病的診斷和治療產生突破性的影響。現有的研究顯示IBD是具有遺傳異質性(不同人由不同基因引起)的多基因疾病。
3、感染因素 由於UC與沙門菌、志賀菌或阿米巴等感染性結腸炎相似,CD與腸結核相似,促使人們多年來一直在尋找腸道細菌或其他微生物等感染性致病原。研究發現IBD患者針對細菌抗原的細胞和體液免疫反應增強,細菌滯留有利於IBD的發生,而糞便轉流能防止CD復發。抗生素和促生態製劑對一些IBD患者有益,特別是近年發現用轉基因方法造成免疫缺陷的動物模型,在無菌狀態下不能誘發與IBD相似的腸道病變,提示細菌與IBD發生有關。但至今尚未在細菌、病毒、真菌等中找到某一特異微生物病原與IBD有恆定關係。故目前多認為病原微生物可能是本病的非特異性促發因素。也有人認為IBD是由針對自身正常腸道菌叢的異常免疫反應所致。至於本病是否存在特異性病原微生物及其作用如何,尚待進一步研究。
4、免疫因素 IBD的免疫機制是近年研究最活躍的領域,研究進展使我們對IBD的免疫炎症過程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免疫機制的提出基於本病常表現出免疫異常,如腸黏膜免疫細胞數量增多,腸局部體液或細胞免疫活性增強,患者可有多種腸外表現,且應用糖皮質激素或免疫抑制劑可緩解疾病。目前一般認為IBD為促發因素作用於易感者,激發與遺傳有關的腸黏膜亢進的免疫炎症反應所引起。腸道黏膜免疫系統在IBD腸道炎症發生、發展和轉歸過程中均有重要作用。參與腸道免疫炎症反應的免疫炎性細胞如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肥大細胞、淋巴細胞、自然殺傷細胞等釋放出抗體、細胞因子(白細胞介素、γ-干擾素、TNF、TGF等)及炎症介質引起炎症病變及組織損傷。在炎症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氧自由基對腸黏膜也有損傷作用。此外,腸道的非免疫細胞如上皮細胞、血管內皮細胞等也參與炎症反應,與局部免疫炎性細胞相互影響而發揮作用。參與免疫炎症反應的細胞因子和介質非常多,彼此間相互作用機制十分複雜,有些尚不清楚。組織損害表現形式的不同取決於不同細胞因子表達釋放。而細胞因子的合成主要受黏膜免疫細胞表達的基因轉錄因子所調控。
UC和CD的免疫反應有所不同,CD具有TH1細胞介導免疫反應(細胞免疫)的特徵,是一種TH1型反應,而UC則具有抗體介導的免疫反應(體液免疫)的特徵,為一種TH2型反應。
對本病免疫炎症反應的促發原因尚有不同意見。有人認為可能是食物抗原或通常無致病作用的腸道共生菌。有研究發現本病患者結腸黏膜可能存在與遺傳有關的上皮細胞結構功能及腸黏膜黏液層的異常,提高了正常結腸黏膜的通透性,使一般不易通過正常腸黏膜、對正常人無害的腸道共生菌及食物抗原也可以進入腸黏膜,從而激發一系列抗原特異性免疫反應;微生物病原的促發作用一直未能得到完全證實;也有人認為本病為自身免疫病。在IBD患者血清中發現了針對結腸上皮細胞、內皮細胞、中性粒細胞等一系列自身抗體,並發現了一些抗細菌、病毒抗原及抗食物抗原的抗體。但迄今尚未發現自身免疫反應致病的直接證據。近年報道較多的自身抗體——核旁型抗中性粒細胞抗體(perinuclear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pANCA)在UC患者血清中的檢出率達70%左右,CD及正常人多在20%以下。但也未能發現其致病的確切證據,故多認為pANCA可能不參與致病,可能為腸炎的結果或遺傳易感性的標誌物,其真正意義尚待闡明。
(二)發病機制
IBD的病因和發病機制迄今尚未完全明確。目前認為本病是由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腸道免疫炎症性疾病,發病機制假設是環境因素作用於易感人群,使腸道免疫炎症反應過度亢進導致炎症病變與組織破壞。
UC和CD均有腸外表現,並且發病的人口分布及流行病學表現相似,提示可能是同一種疾病的不同表現形式,但在病變好發部位、病理組織學及免疫學表現上二者存在差異,提示可能是機體對不同致病因素刺激所產生的具體發病環節存在不同,最終導致組織損害的表現不同。
夏季陰雨天氣 衣食住行防病養生全攻略
7號颱風前腳剛剛走,8號颱風後腳也快要來了。暴雨天氣又來襲,衣食住行養生防病很重要。最近全國普遍出現了陰雨天氣。面對陰雨天氣,應該如何養生,雷雨天氣保健防病的注意事項是什麼?高溫過後接著暴雨,變幻無常的天氣常會使人感覺不舒適,易疲倦,稍不注意就容易患上各種疾病。那麼,多雨夏季該如何養生保健呢?
慢性腹瀉或是炎症性腸病 病因不明不可根治
10多年前,炎症性腸病(IBD)還較為少見,對這種疾病有診治經驗的醫生也不多;炎症性腸病的發病率在逐年上升,現在這個疾病也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廣東省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消化科首席專家陳旻湖教授表示,10年前他們接診的炎症性腸病每年病人才幾十個,現在長期在他們科隨訪的病人已經有1000多人,並且每年都有200左右的新增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