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可以說是人生中的一門每天進行的必修課。睡眠是消除身體疲勞的主要形式,充足的睡眠可以保護大腦、增強免疫。睡眠不足者,表現為煩躁、激動或精神萎靡、注意力分散、記憶減退等精神神經症狀,長期缺睡則會導致幻覺。對於發育期的孩子來說,睡眠還能促進發育。充足的睡眠還利於美容。睡眠對皮膚健美有很大影響。甜蜜的熟睡可使第二天皮膚光滑,眼睛有神,面容滋潤,而由於精神創傷、疲勞過度及其他不良習慣造成的睡眠不足或失眠則面容憔悴,毛髮枯槁,皮膚出現細碎皺紋。
睡眠不能欠賬
美國一份醫學報告指出,現代人工作繁忙,加上夜生活多姿多彩,平均睡眠時間比90年前的人少了一個半小時,而睡眠不足的結果,是使人提早衰老和百病叢生。
研究小組對11名年齡介乎18至27歲的健康男子進行研究。他們在前3天獲准每天睡8小時,往後6晚睡4小時,其後7天則睡12小時,各人的飲食則完全一樣。他們睡醒後,研究人員逐一為他們量度新陳代謝率、激素水平及葡萄糖耐量。研究人員發現,受訪者睡眠不足時,需要較一般長40%的時間,方可將進食高碳水化合物膳食後的血糖水平調節至正常,而他們分泌及分解胰島素的速度也會減慢30%,就如早期糖尿病的症狀。此外,缺睡還會影響其他激素的生長及運作,阻礙由甲狀腺刺激的激素分泌,以及增加血液中緊張激素「皮質醇」的含量,尤其在下午及傍晚時分。
不過,研究顯示,當受訪人士睡足12小時後,所有異常情況全告消失。小組負責人說:「長期缺睡不但會加快衰老,還會增加與年紀有關疾病的嚴重性,例如糖尿病、高血壓及記憶減退,即使是年輕力壯的男士,若每晚只睡4小時,也無可避免遇到一些新陳代謝問題。」本世紀初發達國家的人民每天平均睡覺9小時,但現代人生活方式的改變,以致每天只睡7個半小時。
裸體睡覺好處多
國內外的養生家和生理學家經過研究發現,裸體睡覺不僅能使軀體舒展舒適,而且對身體健康也有益處。
專家們認為,裸睡有種無拘無束的自由快感,有利於血液循環,增強皮腺和汗腺的分泌,有利於皮膚排泄和再生。有利於神經的調節,有利於增強適應和免疫能力,也有利於消除疲勞,放鬆肢體。
裸睡不但使人輕鬆、舒適,就連婦科病,如常見的婦女腰痛和生理性月經痛也可得到緩解。裸睡對治療緊張性疾病的療效頗高,尤其是神經系統方面的緊張狀態容易得以消除,使全身內臟和體表血液循環變得十分順暢。
多長的睡眠時間,什麼樣的睡姿合理
睡眠是一種全面休息。睡眠時體內的各種生理活動處於放鬆狀態,能量消耗減少,對活動時在體內積累的代謝產物,如乳酸、二氧化碳等廢物得以分解、排出體外,同時得到充分能量來修補和恢復人體在活動或患病時所造成的損失,起到減少體內代謝產物(毒素)的刺激,恢復和重新調整新陳代謝,積蓄能量,消除疲勞,調整機體各個器官的生理功能。所以,每天應保持充足的睡眠。睡眠姿勢以右側臥為好,「臥如弓」。睡眠時間,按年齡大小因人而異:通常20歲以上成年人為8小時左右;60~70歲最好睡8小時;70~90歲應睡9小時;90歲以上必須睡12小時。
午睡對消除疲勞、增進健康非常有益,是一項自我保健措施。尤其在夏天,日長夜短,晚上往往又很悶熱,使人難以入睡,以致睡眠時間不足,白天工作常常會感到頭昏腦漲精神不振,容易疲勞,午睡能起到調節作用。理想的午睡是平臥,平臥能保證更多的血液流到消化器官和大腦,供應充足氧氣和養料,有利大腦功能恢復和幫助消化吸收。午睡時間一般半小時左右為宜,否則會影響晚上睡眠。
睡眼只是標睡心才是本
祖國醫學認為,人之所以能夠睡眠,是因為陽入於陰,也就是衛氣入於營氣。現代科學告訴我們,睡眠是由於大腦抑制灶處於優勢狀態,使得大腦皮層進行普遍抑制的結果。
要想睡得舒適,不但要注意側身屈膝的姿勢,保持按時上床的習慣,而且還要注意先把「心」安下來,這樣才能一枕黃粱。可見,睡眠的過程,睡眼是標,睡心是本,對於失眠者來說,與其熬煎於輾轉反側,不如先睡心,後睡眼。
在傳統的睡眠養生中,有一獨到的見解,甚得推崇,那就是「溫足凍腦」。「溫足」的含義大抵有三:一是睡前用溫而偏熱的水浸足,促進血液下行,改善勞作一天下來的腦部充血狀態,利於入睡;二是用雙物交替按摩足心,因為足心是少陰腎經湧泉穴的所在,腎主水,通過按摩,引火歸源,火入水中,水火既濟,睡眠便自然舒泰;三是入睡時雙足不要著涼,否則不利於睡眠。「凍腦」,即不要捂頭腦,因為捂著頭睡覺不僅不利於睡眠,而且也不衛生。
為您的安睡提幾個醒
臥室環境潔而靜。室內要做到清潔衛生,空氣流通,室溫適宜,周圍安靜。床上用品要適宜。被褥要軟輕舒適,經常晾,勤拆洗。枕頭高低要相當,一般成人枕頭高5-8厘米為宜,枕芯應選用透氣性大、流動性好的蕎麥皮、穀殼最理想。情緒要平穩。忌憂慮惱怒,要做到恬淡虛靜,心神安定。睡前不飲食。臨睡進食,增加其胃腸負擔,也使人撐脹飽悶,既影響入睡,又易導致肥胖。另外,晚間要忌用濃茶、咖啡和酒。在睡前可喝杯熱奶或聽聽音樂,能幫助機體放鬆,容易入夢鄉。□睡前一盆湯。這一盆湯是指在臨睡前用熱水泡腳。它能引血下行,安定心神。臨睡前避免劇烈地活動。睡中不蒙頭。蒙頭掩面,呼吸困難,容易吸入自己呼出的大量二氧化碳及身體蒸發出的有害物質,不利於身體健康。睡眠姿勢要科學。仰臥睡眠,人體肌肉不易放鬆,且手易搭胸,多生噩夢;俯臥睡眠壓迫胸部,影響呼吸心跳。右側臥位最為科學,心臟不受壓迫,呼吸通暢,還有利於胃的排空。睡中忌張口。張口睡眠,肺臟易受冷空氣和灰塵等的刺激,有損健康。兒童張口睡眠久,則易前門牙突出和影響頜部的正常發育。頭朝東睡,有益健康。睡覺時頭朝東與地球旋轉方向恰好一致,身體得以放鬆,使人感到舒服而能充分地睡眠。
早晨賴床舒服一時疲憊一日
專家認為,早晨醒後賴床不起(指在床上的時間超過10小時),非但不會增添體力和精神,反而會影響健康。這是因為賴床也需要用腦,而消耗大量的氧,以致腦組織出現了暫時性的「營養不良」。
破壞生物鐘效應讓一個上白班的人接受激素檢測,結果顯示:下丘腦及腦垂體分泌的許多激素,早晨至傍晚的濃度相對較高,而夜間至黎明較低。上夜班的人正好相反。因此,如果你平時生活有規律,逢周末或節假日卻睡懶覺,就會擾亂體內生物鐘的時序,造成夜不能寐,而白天卻心緒不寧、疲憊不堪。
影響腸胃功能一般來說,清晨7時左右會基本消化完頭天的晚餐。此刻,大腦會發出「飢餓信息」。如果你一直在床上躺到12點,不吃早餐,你的胃腸由於經常發生飢餓性蠕動,很容易發生胃炎、潰瘍等病症。
克服打鼾讓別人讓自己睡個好覺
許多人在睡覺時都會打鼾,打鼾可能會影響到他人的睡眠,同時打鼾也是睡眠質量及健康狀況不良的反應。
打鼾是阻塞性睡眠性呼吸暫停的症狀之一,它是一種睡眠障礙,會降低睡眠品質。打鼾還有可能是患有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警訊,患有這些疾病的人睡覺時普遍都有打鼾的情形。另外,吸菸者和肥胖者也都比較會出現打鼾的情形。
此外,白天如果過於疲累,到了晚上,緊繃的情緒不能完全的放鬆,身體無法真正進入休息狀態的人也容易有打鼾的情形。這些人較無法擁有好的睡眠品質,到了第二天,前一日的疲勞沒有得到舒緩,累積在身體裡,容易出現頭痛、精神不濟等情形,惡性循環,到了晚上又睡不好,人就愈來愈疲累,愈來愈提不起勁。
如何才能睡覺不再打鼾,擁有較好的睡眠品質?醫師有如下提醒:身心的過度操勞都會導致精神和肌肉的緊繃和疲憊,如果白天真的特別忙碌,在睡前最好先舒緩一下身心,如洗個溫水澡、按摩、聽聽柔和的音樂等等,再入睡,會睡得比較安穩,比較沒有負擔;睡前不要從事刺激的活動:仰睡或趴著睡會讓呼吸道不順暢,側睡時,鬆弛的肌肉會傾向一邊,比較不會堵住呼吸道;吸菸、飲酒和刺激性藥物會讓肌肉更加鬆弛,而更會堵住呼吸道;注意減重,肥胖者的鼻息肉通常也較肥大,而且喉嚨和鼻子內的肉也較肥厚,容易堵塞住呼吸道。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睡眠5大迷思
每5人中,就有1人為失眠所苦,包括入睡困難、早醒、半夜醒來不易再入睡等,影響白天生活。持續超過1個月以上睡不好,變成慢性失眠,「睡覺」就是沉重的負擔。
長期失眠絕對有害身心健康。從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心臟病、癌症,到憂鬱症、焦慮症、記憶力變差、注意力不能集中……一籮筐毛病隨之而來。
迷思1:晚上11點前要睡覺
這個迷思讓很多失眠的人更焦慮。事實上,睡眠醫學強調每天規律作息,而不是一個客觀的時間。尤其,每天固定時間起床,比固定時間上床更重要。
專家建議:起床時間是調生理時鐘的重點。失眠者可強迫自己接觸清晨的陽光,夏秋季節約7點前、冬春季節約8點前。這時的陽光有充足的藍色光譜,有助於調整錯亂的生理時鐘。
迷思2:晚上運動可幫助睡眠
規律運動是增加深睡的有效方法。運動時間離就寢太近,會讓人的核心體溫升高,反而更難入睡。
專家建議:入睡前1到2小時,要避免有氧運動,可改做輕度的伸展或瑜伽。
迷思3:平時睡不夠周末再補眠
不少上班族一到周末就賴床,睡到中午過後才起床。小心,會愈睡愈累。周末起床時間不能比平常晚兩小時,否則會影響生理時鐘。
前3天睡得少,只要第4天稍微早點睡,就可彌補前3天的睡眠負債。這就是所謂的「3:1」法則。但隔天仍要固定時間起床,或起床時間不能比平常晚2小時。
想要一夜好眠,平時要多接觸陽光,讓身體在夜晚分泌更多褪黑激素,更有睡意。此外,要注意飲食,例如,睡前至少4到6小時,不喝咖啡。睡前或半夜醒來,別抽菸,因為尼古丁的負面效果類似咖啡因,會讓人亢奮與清醒。睡前也不要看電視、手機,遠離聲光刺激。
迷思4:每天要睡8小時
睡眠時數長短,因人而異。睡得夠不夠,白天精神好不好,是很重要的指標。
迷思5:喝酒可助眠
恰恰相反。黃湯下肚雖然讓人很快有睡意,但睡到半夜,酒精在體內代謝完,反而讓人異常清醒,並且會感到頭痛、噁心,更難再入睡。喝酒加上安眠藥,會加重安眠藥的副作用,抑制呼吸,有窒息而死的危險。
睡眠養生 補充能量
中醫認為,人只有進入深睡眠的時候,才會生發陽氣以補充身體所需的能量。所以,人睡覺的過程,並不是一個把車開進停車場的過程,而是把整個身體開進保養修理廠,充電加油的過程。
人作為自然的產物,身體體內振動的頻次如果與大自然不和諧,就容易導致失眠或疾病。《黃帝內經》中曾講,陽氣具有抵制病邪入侵身體的功能。中醫文化中,養護陽氣也一直被認為是養生、治病之本。而人睡覺的過程,即為體內生發陽氣的最好方式。
那麼究竟如何睡,才能夠吸收能量,以睡養生?中醫提示,最重要的還是在於睡眠時間以及睡眠質量。第一,保證正常的睡眠時間。成年人至少應保持在七小時以上。第二,提高睡眠質量。深睡眠可幫助人體自動調頻,接收大自然的信號、接受天地之氣,以保證陽氣被滋養。第三,保證相對安靜的睡眠環境。孫思邈的養生哲學中就曾提倡入睡即靜。
調整入睡朝向,也可提高睡眠質量。按地球磁力線、磁場的分布,一些專家建議人可按腳朝南、頭朝北的方向入睡,提高睡眠質量。中醫提示,在對每一次消費行為進行評價、判斷和干預的過程中,人們應注意和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中醫建議,人們應避免趨之若鶩,可通過自己不斷地嘗試找出最合適自己的睡眠方式,以滿足自己身體的個性消費。
我們需要多少睡眠
需要多少睡眠因人而異,通常情況下,體力勞動者比腦力勞動者需要更多的睡眠,工作繁忙的人比閒散的人需要更多的睡眠,而且這還與年齡密切相關。
睡眠香甜有講究
有心臟疾患的人,最好多右側臥,免使心臟受到壓迫而增加發病。患高血壓常頭痛者,應適應墊高枕位。肺系疾病患者,除了墊高枕位、背位外,還應經常改換臥姿,以利痰液排出。肝膽疾病患者,則常以左側睡姿為宜,以減輕壓迫性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