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鐵濤教授以心脾相關學說診治冠心病醫案

鄧鐵濤教授以心脾相關學說診治冠心病醫案

  鄧鐵濤教授在胸痹心痛的論治上提出心脾相關學說,靈活運用調脾護心法,積累了豐富的治療冠心病、胸痹心痛的臨床經驗,現介紹幾個臨床案例如下。>>>>>國醫大師鄧鐵濤養生重養心養德 堅持冷熱水交替洗澡

  奇某(英國人),男,48歲。

  初診:1972年9月1日。

  病史:患者到達廣州後第2天,到各處參觀訪問,甚為勞累。入院前1小時,於大便過程中突感心前區壓榨痛,放射至雙上臂,疼痛持續不減,冒冷汗,面色蒼灰,無發紺,神倦,神志清楚,無噁心嘔吐。有眼底動脈硬化、膽固醇較高病史,但無心絞痛史,有潰瘍病史。白細胞16.9 ×109/L,血沉106mm /h,血清穀草轉氨酶 140U,血清膽固醇 260mg% 。胸部透視:主動脈心型,雙肺清晰。心電圖示:急性後壁心肌梗塞。西醫診斷:①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②急性後壁心肌梗塞伴再發急性前側壁心肌梗塞。③陣發性室性期前收縮伴三聯律。次日請中醫會診。

  診查:症見心前區隱痛,咳嗽,痰多,口乾喜熱飲,面色蒼白,脈緩滑,舌有裂紋,質嫩有瘀點,苔白滑。

  辨證:胸痹證,屬心陽虛,痰瘀閉阻。

  治法:補心氣、祛瘀逐痰。以溫膽湯加高麗參、田七末。

  處方:竹茹10克,法夏10克,枳殼6克,雲苓15克,橘紅6克,炙甘草5克,田七末3克(分2次沖服),高麗參6克(另燉服)。

  二診:入院第3天伴再發急性前側壁心肌梗塞,呈心源性休克前期狀態。症見左胸疼痛,表情痛苦,面色蒼白,大汗淋漓,四肢逆冷,惡風毛豎,脈微弱,舌黯滯有瘀點,舌中有少許灰白苔。為心陰心陽兩虛,痰瘀閉阻。擬補心氣,養心陰,活血除痰法。予四君子湯合生脈散、失笑散加減。

  處方:西洋參15克(另燉),麥冬6克,五味子10克,橘紅5克,雲苓10克,炙甘草6克,火麻仁12克,扁豆花10克,枳殼5克,田七末3克(沖),蒲黃10克,五靈脂10克。3天後去火麻仁、扁豆花,加高麗參6克(另燉)。連服3天。住院第9天,病情好轉,脈弦數,較前稍有力,舌質尚黯(但較前轉鮮),中有厚濁苔。上方去枳殼,加竹茹10克、棗仁12克、法夏6克,連服近1個月。

  此後進入恢復期,各症好轉,無自覺不適,精神、食慾亦好,二便如常,脈緩,間有結象,舌質紅潤,仍有少許裂紋,苔薄白。補氣健脾,佐以除痰導滯。

  處方:高麗參10克(另燉),白朮15克,雲苓12克,炙甘草6克,黃芪15克,枳殼5克,淮山18克,桔梗10克,雞內金10克。

  上方藥連服約1個月後出院。1年後患者愛人再度來院表示感謝,並謂患者出院後情況一直良好。

  按語:心肌梗塞,多由冠心病發展而致的危重疾病,病理機制多為心絡閉阻不通,致使心之氣血亂逆,危在旦夕之間。此病本虛標實,本虛多為心陽虛,心陰虛,或陰陽俱虛;標實或為瘀,或為痰,或為痰瘀互見。根據筆者的臨床觀察,心肌梗塞以痰瘀閉阻最為多見。

  心肌梗塞的發生,是標病上升為矛盾的主要方面,一切治療措施都應著眼於「通」,心脈得通,病才得愈。筆者通過臨床實踐體會到,痰瘀閉阻與正氣內虛常同時並見,並且互為因果,息息相關。所以通法與補法是治療此病不可分割的兩大原則。「通」,有芳香開竅、宣痹通陽、活血化瘀等法;「補」,有補氣、溫陽、養陰等法。臨床是先通後補,還是先補後通,通多補少,或補多通少,或一通一補,通補兼施,均應根據證型具體情況權衡而定,不能只知補虛,而忽視疏導痰瘀,也不能一通到底而不予固本扶正。

  根據經驗,筆者祛痰喜用溫膽湯加減,溫膽湯能除痰利氣,條達氣機,方中不用枳實而用枳殼者,是取其寬中下氣,且其力緩不致耗氣傷陰。補氣喜選用黃芪、五爪龍(即五指毛桃根),甚者加人參。活血通瘀喜用失笑散,痛甚者加田七末,或雲南白藥之保險子。兼陰虛者可合生脈散,兼高血壓加珍珠母、草決明等,兼脾虛者合四君子湯,隨證加減,靈活運用。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現代養生五大派你是哪一種

  補品派

  按需服用,切忌過量

  臨近年底,各大商場、藥店的保健品專櫃尤其熱鬧。人參、阿膠、燕窩、維生素、鈣片,以及各種名目繁多的保健品,成為很多人養生或饋贈親友的首選。一般情況下,老人是保健品消費的主體。他們希望通過服用各種補品來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認為只要是補品就對身體有益,經常服用可增強身體免疫力。不少人長期服用,甚至幾種補品同時吃;還有人患上「補品依賴症」,如果幾天不吃,就覺得身體會生病。

  點評:補品是指能夠增強人體體質、改善某種虛弱狀態的食物和藥物。一般來講,正常人不需要專門進補,如果確實出現身體易疲乏、頭暈眼花等症狀或某種營養素缺乏,可服用相應補品。但進補要有針對性,並非「多多益善」。盲目進補,會損害健康。如西洋參對內熱人群最為合適,陽虛的人服用就會腹瀉。

  支招:營養素類的補品和平時的膳食均衡有關,應到醫院做營養素檢查後再決定補什麼。其他類補品,進補前應向中醫師諮詢,明確體質,不同程度的各種虛證,用不同的補品進補才正確。比如氣虛可食人參,血虛首選阿膠,陰虛要吃銀耳。

${FDPageBreak}

  素食派

  每周一兩次

  從古至今,素食的傳統一直在東西方廣泛流傳。 素食派認為吃清淡的素食,可減輕消化器官的負擔,預防便秘和痔瘡,排毒養顏,還能有效降低罹患糖尿病、心臟病的風險。但有些嚴格的狹義素食主義者,不但不碰葷腥,就連蔥姜蒜也要剔除在外。

  點評:廣義的素食包括豆類、雞蛋、牛奶等,能提供足夠的優質蛋白質,還含有其他微量元素,基本可達到膳食平衡。適當吃素能減輕腸胃負擔,減少一些慢性病的發病幾率。但如果長期堅持狹義的素食,會導致營養不足,從而引起身體代謝紊亂,出現一系列疾病。

  支招:對部分肥胖或高血脂人群,可通過每周一天或兩天吃素,改善身體狀況。

${FDPageBreak}

  運動派

  要長期堅持

  從騎車到跑步,從瑜伽到健身器械,從戶外到室內,「請人吃飯,不如請人流汗」成了風靡一時的流行語。熱衷於運動健身的人堅信「生命在於運動」,他們認為運動不但能增強體力和耐力,還能預防各種疾病。堅持運動的主體是青年男性,他們對運動有熱情,希望以此來維持肌肉和身材。

  點評:經常運動能使機體保持在一個良好的狀態,增強機體免疫力。人的一生都可以通過運動的方式達到健身的目的。但運動也有標準,過度運動不僅對健康無益,還會給機體帶來傷病,甚至運動性猝死。特別是年過40歲或有心臟病、高血壓或糖尿病等家族病史者,應由醫生評估後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

  支招:年輕人可多做些大強度和力量鍛煉,但半小時左右的運動量就可以;老年人則適合相對舒緩的項目,如慢跑、太極拳等。無論選擇何種運動方式,不可在鍛煉之後感到十分疲憊,甚至影響第二天的工作和生活。選擇運動,最好能長期堅持,這樣效果更明顯。

${FDPageBreak}

  理療派

  身體太累時可試試

  現代人生活節奏較快,人們熱衷於在繁忙的工作之餘「給身體放個假」,於是,針灸、刮痧、足療、拔罐、溫泉等各種理療保健方式如雨後春筍般應運而生。每周泡一次溫泉,做兩次足療,一次針灸減肥,白領階層熱衷這樣的生活。他們大多工作壓力大,身體和心理均有很強的疲憊感,希望通過理療放鬆身心,重新煥發活力。此外,一些慢性病患者,如頸椎病等,也會通過理療改善症狀,減輕患部病痛。

  點評:理療保健可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組織修復,因而消除致病因素。但是,對穴位、經絡等過多、過頻的刺激,會降低其靈敏程度,因此,最好只有當身體出現明顯疲憊或不適時,才去做理療保健,而且要注意控制頻次,這樣才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支招:各種理療方式有不同的特點和適應人群,做之前最好找專業人士詳細諮詢,以確定自己是否適合。比如時下很火的針灸減肥,就不如合理膳食加運動更有效;溫泉泡多了會使皮膚乾燥,容易產生脫屑、發癢等症狀,對女性來說還有可能導致婦科炎症;心臟功能弱、氣血虛弱、有皮膚病的人則要謹慎刮痧。

${FDPageBreak}

  理論派

  按書生活不可取

  在各大書店的書架上,養生書籍琳琅滿目,「您想知道不生病的秘密嗎?您想長命百歲嗎?」 「一本可能讓您多活幾十年的書!」看著這樣誘人的宣傳字眼,誰能保證不動心呢?除養生書籍外,養生類電視節目、講座,「養生專家」也越來越「吃香」。這一切背後,是人們養生意識的覺醒,更是因為有一大批相信並踐行各種時髦養生理論的信徒。他們迷信各種養生書籍,長期大量購買,並按照上面的方法嚴格執行,結果不但不能強身健體,還弄出許多不適。這些「理論派」,以老人和女性居多,他們更關注養生保健,也更易受媒體宣傳和書商炒作的影響。

  支招:目前我國的養生書籍市場魚龍混雜,需要廣大讀者增強辨別真偽的能力,不要盲目相信推介信息,要選擇有醫學、營養學專業背景的作者寫的保健書籍。另外,即使購買了科學、可信的養生書籍,也不要按照書上的理論盲目照搬,應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有選擇性的使用。

古老松靜功的操作和功效

  松靜功是比放鬆功更進一步的功法。放鬆功強調的是心身放鬆,而松靜功的核心是在放鬆功的基礎上,神志越來越寧靜,逐漸達到氣功態。

  所謂神志的寧靜和氣功態是指意識由普通的清醒狀態進入到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特殊狀態。在這種狀態下,練功人除自知自己是在練氣功外,大腦皮層的其它部位進入到主動休息抑制狀態。當練功人處於這種狀態時,身體會產生一種飄飄然的舒適感。身體的感覺發生了奇妙的變化。以聽覺為例,即會感覺外界的聲響變得遙遠微弱,甚至完全消失,呈現"雖有驚雷而無動於衷"的現象,又可對要想主動感知的事物感覺的極其清晰敏銳,達到"金針落地亦能聞其聲"的程度。上述狀態被氣功界稱為"入靜狀態"或"氣功態"。而從現代心理生理學角度來看,它在實質上屬於自我催眠狀態,是介於清醒與睡眠之間的一種過渡狀態。

  當人體處於氣功態時,身體內部處於一種自動的調整狀態,表現為補虛瀉實,抑亢助弱的協調平衡狀態。例如,對高血壓病可起到降壓作用,對低血壓病可起到升高血壓的作用。松靜功具有明顯的調整機體功能,增強機體抵抗力,治療各種心身疾病的作用。患有高血壓、冠心病、消化道潰瘍、支氣管哮喘、糖尿病、神經官能症等病變都可選取以松靜功為主要治療手段的方式來進行治療。

  最常採用的方法是各種意守法。這種方法是在放鬆功對心身放鬆的基礎上,主動地將意識集中在某一特定的對象上。這個對象可以是身體的某一部位,如一個病變的臟腑、經絡、一個穴位,也可以是一個美好的客觀事物,如一盆鮮花、一幅壁畫、一件令人陶醉的往事等等。這種意守法應該是在心身真正放鬆後自然呈現的,而不是強行追求所能達到的。對意守的對象又要做到"似有意,似無意"。沒有意念是不可能的,而意念太重也不是好事,或可使意念的內容消失,或可使氣功態時意守的對象在意識回到清醒狀態時也無法消失,轉化成一種練功偏差。

 

${FDPageBreak}

  【功法操作】

  一、四面放鬆法

  1.前面放鬆 自面部開始,依次為頸部前面、胸部、上腹部、少腹部、兩大腿前面、兩膝、兩小腿前面、兩足背終於兩足十趾。

  2.後面放鬆 自頭部後側開始,依次為枕部、項部、背部、腰部、兩大腿後面、胭窩、兩小腿後面終於兩腳跟部。

  3.左右兩側放鬆 自頭側面開始,依次為耳顳部、頸部兩側、兩肩、兩上臂、兩肘、兩前臂、兩腕、兩手十指,意守1~2分鐘後繼續放鬆,自兩腋、兩季脅部、腰部兩側、兩大腿外側、兩小腿外側、兩足終於兩足十趾。

  4.中線放鬆 自百會開始,依次為腦正中、咽喉、胸正中、上腹正中、臍後腎前、會陰、兩大腿內側面、兩小腿內側面終於兩足湧泉。

  如此反覆放鬆30~60分鐘2~3個循環,每次放鬆後意守大敦或湧泉穴,守3~5分鐘。

  二、局部放鬆法

  在四面放鬆法的基礎上,再單獨放鬆身體的某一病變部位,或某一緊張點,默想該處,放鬆3~5分鐘。

  三、整體放鬆法

  將整個身體作為一個部位,默念放鬆。

  1.從頭到足籠統地、似水傾頭流瀉式向下默想放鬆。

  2.就整個身體籠統地向外默想放鬆。

  3.在四面放鬆法的基礎上,再如整體放鬆「1.」的放鬆法放鬆全身。

 

${FDPageBreak}

  【主治病症】

  一、脅痛

  選擇四面放鬆功,每天施功3~4次,每次放鬆1遍。結束匪存想湧泉穴5分鐘。

  二、腰痛

  選擇分段放鬆,坐式或臥式均可,每日練3次,每次。20分鐘.配合意守湧泉穴5分鐘。

  三、不寐

  四面放鬆功和分段放鬆功交互進行,每次練一種功,每日練3次,每次20分鐘。

  四、眩暈

  四面放鬆功和分段放鬆功交互進行,每次練一種功,也可以先練四面放鬆功後接著再練分段放鬆功。每日練3次,每次20分鐘。

  五、積聚

  選擇四面放鬆功或分段放鬆功或整體放鬆功均可,坐式或臥式均可,自然呼吸,每日練3次,每次1遍,約30分鐘。

  六、慢性膽囊炎

  選擇四面放鬆功,著重在肋局部的放鬆。取坐式,自然呼吸,隨呼氣將意念停放在右脅膽囊區,默念「松」字。每日練3次,每次約30分鐘。

 

${FDPageBreak}

  七、視網膜炎

  選孥四面放鬆功,自然呼吸,眼部局部放鬆,意守臍中、湧泉,多取平臥式。

  八、支氣管哮喘

  選擇四面放鬆功,取平坐或靠背式,以局部放鬆為主。四面放鬆後,將意念停放在膻中穴部位,停留3分鐘後將意念隨呼氣下行至湧泉穴部位。每日施功3~4次。

  九、心悸

  選擇四畝放鬆功和分段放鬆功,兩功交互進行。每日練4次,每次1遍,結束時意守湧泉穴5分鐘。

  十、妊娠高血壓綜合徵

  以四面放鬆功為主,根據病情需要可選用分段放鬆功或整體放鬆功。可採用平坐、靠坐或仰臥式,使機體放鬆,呼吸自然,意守丹田。

  除上述病症外,尚可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痛經、風濕性心臟病、冠心病、高血壓病、矽肺、肺結核、美尼爾氏綜合徵、青光眼、盆腔炎、前列腺炎、病毒性肝炎、急性扁桃體炎等病症。

  【注意事項】

  1.練功時意念要輕,不要用意執著、死守。

  2.排除雜念,全身放鬆,不用不適之體位。

  3.呼吸要自然,切忌刻意追求深長之呼吸。

  4.練功完後安靜片刻而收功。

從陰陽學說論失眠

陰陽學說,是中醫學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對自然界相關聯的某些事物和現象對立雙方的概括。陰陽雙方是對立消長、互根互用,還能相互轉化,這些作用維持著自然界的正常變化,維持著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

中醫養生首要戒除七種不良心理

中醫認為,小欲、私慾傷身,而要想節制這些欲望,達到養心之目的,必須戒除以下幾種不良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