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用期 看職場青春誰做主


  初夏的六月,在這個大學畢業生紛紛走出校園走上工作崗位的季節,首先要恭喜你!在金融危機席捲全球的今天,你剛剛找到了一份工作,馬上要提醒你!有關數據顯示,三個月的試用期是很多職場新人跨不過去的坎兒。由於缺乏準確的自我認知和職業規劃,工作不滿一年就跳槽者成了人才市場上一道怪異的風景線——本報專訪熱播劇《我的青春誰做主》的編劇高璇,為你解讀職場新人注意法則。

  《我的青春誰做主》中,老大趙青楚代表了社會精英,剛畢業就進入知名律師事務所;老三霹靂從英國逃學回國,走上創業之路,雖然起頭艱辛,好在有高人指點迷津,生意起死回生。然而現實生活中,不是每個年輕人都能成為趙青楚、霹靂般的職場精英,大多數人,還都是像錢小樣一樣得撅著屁股滿世界找工作。尤其在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企業紛紛裁員以自保,即使為吸取新鮮血液而提供少量的工作崗位,也被以趙青楚為代表的精英先下手為強了。那麼像錢小樣這樣沒長相、沒技術、沒背景的小毛孩,如何在職場上搶得一席之地?這就先要從她為什麼在找工作的問題上四處碰壁、狼狽不堪尋找答案了——

  案例一先找個力所能及的工作

  錢小樣辭去在寧夏的護士工作是因為她自認是一個有志青年,所以極其不適合在寧夏這個小地方發展,換句話說,寧夏裝不下她,能裝下她的——只有北京。可是,偌大的北京城怎麼可能輕易讓一個沒錢、沒文憑、沒技術、沒顯赫家庭背景的黃毛丫頭過關斬將、所向披靡呢?

  所以,當衝進人才市場的前一晚,錢小樣信誓旦旦地表決心:目標明確,一個原則,兩個基本點。原則是什麼掙錢幹什麼,兩個基本點是先在專業特長內物色高收入職位,即使轉行也要找有發展潛力的熱門職業,如旅遊、房地產什麼的。

  姥姥很誠懇地潑冷水:「現在是你找工作,不是工作找你。醫院護士、社區醫院,都挺適合你。」可惜錢小樣並不買賬:「我在家就當護士,出來還幹這個?那我為什麼來北京啊?就因為這裡機會多,對每個人都均等。」姥姥再次提醒:「再均等,機會也是給有準備的人預備的。」錢小樣不聽勸告:「我都準備好幾年了,專業對口的工作里,醫藥代表掙錢最多,我明天第一檔就鎖定這職業。」

  但醫藥代表不是誰都能幹的,要有這方面的工作經驗,還要有醫院、藥廠、銷售鏈條上大量的人脈資源。小樣卻想當然地認為,認識了在醫院裡工作的高齊就算擁有了人脈。

  結果,第二天,在人才市場上殺進殺出的小樣接受了成批量的打擊……求職失敗。

  點評:求職過程中千萬不能像錢小樣那樣自恃過高,好高騖遠。現在很少有人甘心承認自己很平庸,都覺得自己進入社會時是有能力的,並且希望這種能力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回報。但是,中國是一個競爭極其激烈的社會,你必須做得特別優秀,而且要付出,才會有所回報。就像姥姥說的:「現在是你找工作,不是工作找你。」

  案例二一定要掙心安理得的錢

  在姥姥的舉薦下,小樣進入政法學院醫務室當校醫,專業對口,力所能及,可是小樣偏偏不愛這一行,心情一落千丈:「我這輩子怎麼就跳不出護士的命?」規規矩矩幹了一個星期,小樣發明了一條生財之道,100元錢一張假條賣給學生,被學校發現,並導致失業,從入京第一份工作里下崗,重歸待業。

  點評:錢小樣過於急功近利。護士本來是她最駕輕就熟的一個工作,但顯然1500元的收入不能滿足她的需求,她賣假條的灰色收入是不應該擁有的收入。其實很多行業里都有一些灰色地帶,我們是在用戲謔的方式告訴職場新人,你要掙心安理得的錢。小樣這個問題說小了是急功近利的個性問題,說大了就是品質問題。這是典型的歪門邪道,不可取。

  案例三 職場從來不是任你隨意馳騁的地方

  做了售樓員的錢小樣,用自己的手段賣了兩套房,為公司創造了收益,卻沒有考慮到,還在試用期的她其實是嚴重違反了公司規定(擅自接待業主,冒名代簽購房合同),又拒不接受批評,所以公司決定解除聘用合同。小樣無奈離開了折騰一個多月的售樓處,第N次失業。

  「自我PK規則」的回合里,自我幾乎沒有取勝過。小樣不禁發出感嘆:「規矩就是抹殺個性?」師傅這樣回答她:規矩就是把人放進社會標尺,把不合標準、稜稜角角的多餘東西咔嚓掉,你不合規矩,就永遠被咔嚓。

  點評:個性在面對社會時是一定要妥協的。我們都說倡導個性,但很多個性是有缺陷的,張揚個性不一定都對,所謂的個性,不是極端化的,當個性遭遇社會規則時,該妥協就得妥協。社會有一個通俗規則,如果你出了格的話,肯定會被修理,這不意味著社會壓抑了你的個性,只能說明你的很多個性是不被社會認可的,最好的個性表現,很通俗的標準就是,當我的個性表現招致別人反感,而不是別人的認同時,就不要表現個性。這就需要善解人意,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而且大家在一起工作時,個性不是第一位的,分工合作是第一位的,你的個性一定要為這個大目標來妥協。錢小樣最難能可貴的、也是現代社會人們最稀缺的品質是:反思自己,修正自己,這是一個人最寶貴的,你不可能與生俱來都是對的。

  案例四 三十歲以後再談社會回報和名利回饋

  經歷風雨之後,脫胎換骨的錢小樣笨鳥先飛,成為昭華最勤勉的員工,每天早來晚走,做一切力所能及的工作,範圍橫跨秘書和清潔工;學一切需要掌握的技能,內容囊括文員與家政。她就像塊拼命吸水的海綿,學習和工作來者不拒,多多益善。並且掌握了一門專業技能——電腦速記。

  點評:你不可能在所有領域都是人中龍鳳,箇中翹楚,但不管做什麼,都要有一技之長,你在某個領域裡做得很好,就可以立於不敗之地。${FDPageBreak}
  案例五與 親朋保持密切的聯繫

  我接觸過一些80後,他們的想法讓我震驚,比如一個小孩大學畢業後進了國有銀行,工作很好,可他抱怨領導怎麼不喜歡他,怎麼壓制他,不重用他,周圍同事也不把他當回事。我特別想說的是:你表現出什麼了,讓這些人把你當回事?這是我見過的特別明顯的擺不正自己位置的人。我覺得除非你天賦異稟,20歲就可以完成理想,但那樣的人沒幾個,大多數人還是像錢小樣一般資質平平。所以,我覺得30歲之前想掙大錢、出大名是不可能的,一定要擺正心態,一開始進入社會不要太多的回報,因為你沒有太多奉獻社會的東西。年輕人要先錢小樣滿世界找工作,但不可否認,她的工作不是姥姥推薦,就是周晉介紹。這說明除了自我努力,人脈關係很重要。據說,幾乎有80%以上的就業機會不是通過招聘廣告,而是在合適的時機下經人推薦的。

  點評:這是中國所謂的關係,不能否定它,這是一種社會現象,我們加入這個元素是為了讓所有觀眾感到溫暖——當你最困難的時候有人幫助你。

  案例六 學會如何與集體相處

  編劇高璇又講了自己的一段親身經歷:畢業後,她進入廣告公司工作,但她的人生理想是做一名職業編劇,因此她像最初的錢小樣一樣吊兒郎當,而又在同事中流露出過多的優越感,努力表現出其個性中與眾不同的地方。

  「這段經歷給我最大的教訓是,除非你在中國做一個只屬於你個體的工作,否則你進入社會第一道最難的題,就是要學會如何和一個集體相處。我捫心自問我改不了性格,那我放棄任何跟別人協作的工作,去做編劇,這樣我只跟導演、製片人溝通,我不用平衡上下級、同輩之間的關係,我選擇了一個避免人際矛盾、可以發揮自己實力的工作,這也是我對社會的認識和對自己的修正。」

  結語做不了大象,就做螞蟻

  錢小樣,學習不好,沒考上本科,中專念了個護士,表面上好像是一無是處,她的缺點依存於優點,換言之,缺點全是優點轉化來的,缺點背後藏的是優點。舉例說明,因為聰明,所以懶惰;因為興趣廣博,所以雜而不專,任何東西淺嘗輒止,狗熊掰苞米,愛一個扔一個;再比如,因為志存高遠,壯志凌雲,所以理想流於空想。

  在錢小樣的每一次工作失敗中,社會都沒有錯,社會沒有迫害她,都是她為自己個性中的缺陷付出的代價,為好高騖遠付出代價,為急功近利付出代價,為抄近道、想掙快錢付出代價,為不把社會規則當回事、一味強調個性付出代價。但所有的壁碰完之後,她能夠自我修正。錢小樣最可貴的地方在於,認識到自己的問題,知道自己做不了趙青楚,也做不了霹靂,她不可能成為大象,她只是一隻螞蟻,認清楚之後,就非常踏實地做螞蟻,而不是好高騖遠。我覺得職場新人第一要認清自己是誰,第二要做你力所能及的事。把這些做好了,離成功就不遠了。

  職場新人 沒資格玩謀略

  在充斥著「職場潛規則」「辦公室政治」等教人如何往上爬圖書的市場,最近出現了一本很另類的圖書,《白領突擊》(作者向勇,曾以小說《逃往中關村[5.89 0.00%]》引起社會強烈反響),書中的一群大學畢業生,拎著一口皮箱在北京落地生根,開拓事業,他們不搞謀略,不玩攻心術,很光明磊落地成功或挫敗著,他們用實際行動告訴讀者:職場新人最關鍵的是好好工作!

  書中警句——

  「有四種人,一種是能力強,也認同公司的文化;一種是能力強,但不認同公司的文化;還有一種是能力不強,但也非常認同公司;最後一種是能力不強,也不認同公司。你們說公司最欣賞什麼樣的人?」

  「最後一種人我見一個開除一個,那是我們招聘的失

男性養生茶

此茶具有清心明目,殺菌消炎,減肥美容和延緩衰老,防癌症、消血脂、降低膽固醇,減少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功效。人說「春水秋香」,所以,秋茶是茶中的精品,此時又是正逢鐵觀音秋茶上市。綜合來看,秋季是鐵觀音的養生之季。

看西紅柿顏色知營養成分

西紅柿中主要的營養就是維生素,其中,最重要、含量最多的就是胡蘿蔔素中的一種———番茄紅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