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大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可以這樣理解:「伏」就是天氣太熱了,宜伏不宜動,三伏是中原地區在一年中最熱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農曆計算的,大約處在陽曆的7月中旬至8月上旬間。
炎炎夏日,酷熱潮濕,人體不能適應高溫的調節,容易導致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及泌尿系統等方面出現問題,出現頭暈腦漲、心煩口乾、胸悶心悸、自感發熱等現象。那麼,「疰夏」時節,我們該如何調節身體、增強體質呢?
三伏天
「三伏天」是按照我國古代的「干支紀日法」確定的。每年夏至以後第三個庚日(指干支紀日中帶有「庚」字的日子)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合起來稱為三伏。俗話說「熱在三伏」。
2008年的「三伏」:頭伏為7月19日(星期六),中伏為7月29日(星期二),末伏為8月8日(星期五)。
多酸多甘
古代學者認為「夏季暑濕,適宜清補」。夏天酷熱高溫,人們喜冷飲,喝水多,導致濕氣侵入人體,而外濕入內,使水濕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產生障礙,出現積水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按中醫養生學的觀點,暑濕對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瀉燥的功能,不宜多食,因此日常飲食中應適當多食甘涼或甘寒為宜。並且,夏季歸心,而心喜涼,宜食酸,所以夏季應適當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蘿、西瓜等。
補氣去火
炎炎夏日不僅帶給我們身體上的不適,還容易導致越來越多的人火氣上升,表現出情緒煩躁、焦慮、易激動、失眠等,這些症狀在醫學上稱為「夏季情感障礙」。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補的必備功課。
夏日祛火的食物,上佳選擇:苦瓜、西紅柿等性涼、清暑的蔬果,同時,牛奶性微寒,可以補水、滋陰、解熱毒,也是「去火」良品。狗肉、鴨肉更是夏季大補之良方。
新鮮乾淨
中醫認為,胃為後天之本。夏季人們常感食慾減退,脾胃功能較為遲鈍,此時不妨吃些新鮮蔬果。新鮮蔬果營養素的構成,一般是纖維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不僅可以有效地補充人體必須的能量和水分,其清爽的特質也會讓人久食而不厭。
胡蘿蔔、檸檬、莧菜是其中首選;時令的野菜蔬果,多食更是大有好處。但要注意不要貪食生、冷或不潔的食物,以免染上痢疾、腹瀉等。
補水養生
中醫理論講究「陰陽五行」、「天人一體」,冬為陰,夏為陽,夏季為陽盛陰衰之季,也正是人體陽氣旺發之時,人體陽氣,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趨勢,體內凝寒之氣處於易解的狀態。三伏天,人稍勞作或運動,就大量出汗,接著產生強烈的口渴感。因此,補水養生便成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春季養生補氣蜂蜜佳
人們從冬季的寒冷過度到春季多風的季節,中醫理論認為:風多易燥,風燥外邪侵襲人體,很易入里化熱,常常表現為咽干、口渴;咳嗽;便秘,有些體質虛弱的人還可能感染病毒,發生肝炎、肺結核等傳染病。
春季養生補氣蜂蜜最佳
蜂蜜,《本草綱目》中記載:「心腹邪氣,諸驚癇痙,安五臟諸不足,益氣補中,止痛解毒,除眾病,和百藥。久服,強志輕身,不飢不老,延年神仙。」
性味歸經:甘,平。歸脾、肺、大腸經。
潤腸通便
功效主治:潤腸通便 、潤肺止咳、益氣補中、解毒。
1,潤腸通便——用於津虧血虛所致之腸燥便秘,常單用內服或作栓劑納入肛內。
2,潤肺止咳——用於肺燥乾咳、肺虛久咳、咽干口燥等證,可單用或與沙參、生地等配伍。用於潤肺止咳的紫苑、冬花、批杷葉等,常用蜂蜜作輔料拌炙。
益氣補中
3,益氣補中——用於慢性衰弱性疾病如慢性肝炎、潰瘍病、肺結核等,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用於補益氣血的十全大補丸、歸脾丸等,常用煉蜜作賦形劑;用於補氣的甘草,常以蜜作輔料拌炙。
4,解毒——用於解烏頭、附子毒,可單用內服;用於燒傷、瘡瘍,可外塗以解毒護瘡。
因此,在春季,蜂蜜是最理想保健的飲品。每天早晚衝上一杯蜂蜜水,既可潤腸通便、又可預防感冒,還有清除體內毒素的作用。使用時注意沖服,不需煎煮。春季養生補氣蜂蜜最佳。
補氣人參七味酒
[配方] 人參40克,龍眼肉20克,當歸25克,酸棗仁10克,生地黃20克,遠志15克,冰糖40克,白酒1500毫升。
[製法] 將前6味共制為粗末,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4天後,去藥袋;另將冰糖置鍋中,加水運量,文火煮沸,色微黃之際,趁熱過濾,倒入藥酒中,攪勻,即成。
[功用] 補氣血、安心神。
[主治] 氣虛血虧之體倦乏力、面色不華、食欲不振、驚悸不安、失眠健忘等症。
[用法] 口服。每次服10~20毫升,每日早、晚各服1次。
補氣食療方 豆沙麻團
我們都知道,女人想要氣色好的話,氣血應該足夠才行,生活中有很多女人都因為自己的氣血不足而煩惱不已,這時候可以在飲食上多注意吃一些有利於補氣的食物,那麼,有什麼補氣的食療方呢?對此,飲食專家為我們大家介紹如下:
羊肉奶花羹 益精補氣
羊肉洗淨切小塊,生薑洗淨切片,共入沙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用文火燉7小時,用筷子損拌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