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任脈位於正前胸,心臟脾胃行不通;上連乳腺下子宮,萬一不通變老翁;
2、督脈立於脊椎中,監督氣血來運行;五臟六腑督脈宮,對應區域彎曲痛;
3、膽經褲線重疊行,分泌紊亂變神經;嗜睡液汗疲倦態,腋窩腫脹後腦痛;淋巴發炎局部胖,眼花目黃有增生;
4、肝經對應膽經行,循環分泌掌控中;膚色發青腰疼痛,眼圈發黑有痛經;眼球發乾眼屎多,肝火旺盛有罪行;
5、肝經後面是腎經,距離不遠兩指空;分泌系統掌控中,尿量稀少還尿頻;眼袋眼皺足下冷,下肢腫脹善驚恐;經前腰酸背又痛,臉上出斑心發驚;記憶下降無睡夢,症狀不通慢慢通;
6、腎經對應膀胱經,泌尿骨骼掌控中;小便發黃膀胱痛,尿路發炎講衛生;四肢無力後背痛,痔瘡難坐肩頸痛
7、胃經位於膽經前,三指距離到經中;口腔糜亂牙腫痛,口乾口臭腹脹痛;
8、胃經對應是脾經,免疫神經掌控中;胃脹打嗝排氣空,嘔吐難耐肋下痛;曲張平血低血壓,風濕還有關節痛;
9、食指腋窩大腸經,手臂外側屬陽經;消化神經掌控中,它要不痛腹脹痛;便秘口乾肩頸痛,體熱痔瘡加頭痛;
10、胸到拇指為肺經,手臂內側屬陰經;呼吸免疫掌控中,缺水敏感鼻不通;體熱出汗背有痘,乾燥痰多下咽痛;感冒發冷體內空;
11、心到小指為心經,手臂內側屬陰經;循環系統掌控中,胸口沉悶與頭痛;心煩失眠也多夢,肩與前胸多疼痛;目赤顴紅口乾燥,血液不良喜安靜;心事過多壓力重;
12、小指肩窩小腸經,手臂外側屬陽經;消化神經掌控中,太陽耳部會疼痛;經前腹脹後腦痛,後背肩胛至背痛;
13、胸到中指心胞經,手臂內側屬陰經;分泌循環掌控中,循環差異血管病;心跳過快還便秘,心煩目赤上肢痛;
14、無名至肩三焦經,手臂外側屬陽經;分泌循環掌控中,免疫下降憂鬱症;疲倦易得慢性病!
學艾灸,這十四句話要記牢!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反覆流產的艾灸調理法
子宮是寶寶的「房間」,你的「房間」裡面有垃圾、有積液、有炎症,有這些疾病占位,即使你懷孕,寶寶在生長,你子宮內的垃圾也在擴散,早晚它們會把寶寶擠掉。所以把「房間」打掃乾淨,溫暖好「房間」就顯得至關重要。
外環境指身體是否足夠強壯。如果你免疫力強,體內正氣很足,內環境又好,那麼寶寶就能生長得很好。
有的女性弱不禁風,經常這兒疼那兒癢的,感覺身上老是很涼,那說明身體的內外環境都不好,不利於胎兒的正常發育。
這種情況用艾灸調理的話,要先灸關元,然後灸子宮和歸來,再灸八,只有改變身體的內環境,才能讓胎兒在裡面舒適地生長。
同時,還要灸一灸中脘,以調理身體的外環境。中脘是補養脾胃的一個大穴,常灸能調理人的後天之本,促進消化和吸收,從而讓身體逐漸強壯起來,容光煥發。那樣,你腹中的寶寶就可以安枕無憂地在裡邊待著了。
施灸時,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各種工具,但注意不要被燙傷了。灸腰腹部的穴位一般不要少於30分鐘,可根據自己的耐熱程度進行調整。
針對疾病:反覆流產。
治療反覆流產的穴位:中脘穴、關元穴、子宮穴、歸來穴、八髎穴。
艾灸工具:艾條、單眼艾灸盒、四罐艾灸罐
取穴方法:
中脘穴
中脘穴的位置:中脘穴位於上腹部,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當臍中上4寸)。即:從心口窩到肚臍眼四寸的地方(也就是心口窩到肚臍眼中央)
關元穴
關元穴的位置:關元穴位於腹部,身體前正中線,臍中下3寸。也就是從人體肚臍中間下三寸(四指併攏,從臍中起,以中指橫紋為標準,橫向的距離),腹部的正中線上。
子宮穴
子宮穴的位置:子宮穴位於在下腹部,當臍中下4寸,中極穴旁開3寸。
歸來穴
歸來穴的位置:歸來穴位於下腹部,當臍中下4寸,距前正中線2寸。
八髎穴
八髎穴的位置:八髎穴不是一個穴位,它是一組穴位,所以合稱一起就叫:八髎穴,有八個點,左邊四個右邊四個,分為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正好是在我們腰骶的部位。
艾灸方法:
艾灸時間:
灸30分鐘
除了艾灸,流產後還要通過食療的方法來增補氣血。有的女性宮寒比較厲害,那麼可以用5克當歸、5克黃芪,加一隻小母雞燉湯,每月吃1~2次,可補氣補血。
流產後,靠的就是三分治七分養。千萬不要覺得自己年輕身體好,就不把調理和補養當回事,等到真正想要孩子的時候,你就麻煩了。
流產的女性朋友一定要好好聽從醫生的囑咐,並用艾灸、食療的辦法調理好身體,不要因為反覆流產而落下病根。
艾灸養生 正確艾灸的五大原則
艾灸是我國古代就有的一種中醫穴位療法,正確的進行艾灸可預防外科內科婦科等多種疾病。用中醫的話說,它有溫陽補氣、溫經通絡、消瘀散結、補中益氣的作用。如果自己在家艾灸時要注意以下幾點避免傷害身體。
1、艾絨質量
選擇質量好的艾絨。劣質艾絨,生硬不團聚,燃燒時火力暴躁,易使患者感覺灼痛,甚至燻烤時石粒脫落,灼傷皮膚。
2、環境通風
環境應保持通風,避免艾煙過濃,傷害人體。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特別是哮喘病人慎用艾灸。
3、施灸部位
施灸的部位,妊娠期婦女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顏面五官、陰部、有大血管分布的部位不宜直接灸;頭部、胸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處不可多灸。
4、避免燙傷
施灸時應及時調整灸火與皮膚間的距離。有些患者局部寒氣大,初灸時,對艾火的忍耐力強,常常不知不覺將艾火靠近皮膚,結果將皮膚灼痛。實際上,以灸至皮膚發紅為度,每次灸10—15分鐘為宜。
5、注意次數
體質壯、病情輕、病程短者,灸治1—2次即可;體質差、病情重、病程長者,可灸數月乃至1年以上。初灸時,每日1次;長期灸治者,3次後改為2—3天1次。
艾灸的本質,激發自愈力!
自愈力,是我們人體原本就天生擁有、與生俱來的自我防禦、自我修復、自我復原的能力。它可以及時自我修復、自我維護,不僅能令疾病自我康復好轉,更能保護身體免受侵害。
艾灸調理胃寒
虛寒證即脾胃虛寒證,是由脾胃陽虛、消化功能衰退引起的疾病。老百姓口中的「胃寒」多屬於這一類型,主要症狀有腹部冷痛綿綿、喜溫喜按、泛吐清水、口淡不渴、吃飯不香、食後腹脹、四肢發冷、大便清稀、進食生冷症狀加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