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規檢查時發現尿蛋白陽性的話,則可以確定有蛋白尿,也就是說尿液中含有蛋白質成分。正常人一般每天約10-15kg血漿蛋白流經腎循環。但從尿排出的蛋白不足150mg,尿常規檢查通常都是陰性的。蛋白尿並非都是病態,有功能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之分。
功能性蛋白尿也稱生理性蛋白尿,是指出現於健康人的暫時性蛋白尿。多見於青年人,在劇烈運動、發熱、高溫、受寒、精神緊張等因素影響下,腎血管痙攣或充血,導致腎小球濾過膜通透性增強而使蛋白大量「漏網」。正常孕婦尿中蛋白可輕度增加,這與體位和腎流量加大、腎小球濾過率增加有關。功能性蛋白尿在誘因解除後蛋白尿會自行消失。
病理性蛋白尿是指人體某個系統或臟器發生病變所致的尿液持續出現蛋白。一般24小時尿蛋白量超過150毫克。在腎病時,由於各種病理因素所致,濾過膜的屏障作用被破壞,如孔徑變大或負電荷減少等,從而導致大量蛋白質漏出,且遠遠超過腎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從而導致患者出現蛋白尿。現代研究證實蛋白尿具有有繫膜毒性、腎小管毒性,是導致腎小球硬化、腎小管間質纖維化的重要因素,持續性較大量蛋白尿患者預後往往不良。
長期蛋白尿還會導致低蛋白血症,引起營養不良、小兒生長發育遲緩等危害,另外會合併免疫球蛋白減少造成機體免疫力低下,導致感染概率增加。所以一旦發現有蛋白尿,儘快去醫院腎內科就診,查明病因,並積極採取藥物治療措施。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哪些原因會導致輸血感染?
輸血感染是指患者在醫療過程當中被輸入了帶有病毒或者細菌(諸如愛滋病,各種病毒性肝炎,敗血症,痢疾,肺結核,梅毒等傳染性病毒或者細菌)的血液或者血製品,給身體帶來了巨大的損害。
當今醫療條件下做手術輸血比以前來說安全基本上可以得到保障,因輸血而感染傳染性疾病的幾率大大降低,但是還是會偶爾發生感染。導致感染的主要原因一般是在採血和輸血時操作不當,導致細菌感染。細菌病毒在人的體內存在窗口期,即感染初期病毒或細菌有一個繁殖的過程,在數量太少的時候用任何手段都無法檢出,這可能會存在2-3個月甚至是半年。所以如果獻血者在獻血前不長時間感染病毒或細菌則有可能無法檢出,而輸入受血者體內,引發疾病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為了加強輸血安全,應該做到輸血流程的健全管理,完善制度,廣泛宣傳安全輸血教育,規範實施無償獻血。還需要嚴格把握輸血適應症,嚴格操作規程 : 尤其是血液出、入庫及病原學檢測的規程,採用復檢制 努力提高輸血的安全性。綜上所述,對於受血者來說,輸血或血液製品是存在風險的,建議大家只有在醫生建議必需輸的情況下再輸,否則會有被隱匿再「正常血液」中的「窗口期」病毒感染的風險,所以輸血需謹慎。了解更多的醫學知識,才能更好指導我們保護自身的健康。
為什麼補牙時醫生不給打麻藥?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於口腔保健意識大大增加,如果因為小時候吃甜食太多導致齲齒,或者因為長大以後用牙不當引起牙蛀牙、楔狀缺損、外傷等情況下,都需要用人造物質將牙齒的缺損部位修補起來,這就是補牙。當病變已波及牙髓,甚至引起根尖周病時,必須先治療牙髓,然後再行補牙。
最近有不少患者有這樣一個疑問:「去補牙的時候醫生怎麼不給打麻藥呢?」在這裡告訴大家,其實補牙一般是不需要打麻藥的,因為在牙齒內面的牙髓腔內有牙髓,也就是所謂的牙神經,當牙冠表面發黑導致蛀牙或者是齲齒時,通常還不會導致牙神經受到侵犯,這時進行補牙只需要局部備窩洞然後消毒後材料填充就好。對於牙齒壞的程度不太深的補牙過程,打了麻藥可能會妨礙醫生對於牙髓活力的判斷,也就是說醫生在操作過程中需要根據患者疼痛反應等情況來進一步明確病患牙齒有無侵犯牙髓。所以通常醫生不給打麻藥,而且有時候打麻藥以後引起一些副作用,例如引起一側面部麻木,口腔黏膜感覺異常等。
但是如果你的蛀牙已經很嚴重,補深齲齒時一般酸痛感比較重,如果對於疼痛耐受性較差的話可以提出來讓醫生進行局部麻醉的,如果補上頜牙就在要補的那顆牙牙根部位的黏膜處打麻藥,如果是補下頜牙就選擇在頰脂墊尖處打麻藥,來麻醉下牙槽神經。另外如果齲齒或者蛀牙損害到牙髓引起劇烈牙疼的話需要根管治療,這種情況下通常得打麻藥的,否則疼痛難以忍受。
如何從包裝上分辨一瓶酒的好壞?
我們國家是一個酒文化比較悠久的國度,逢年過節的時候,酒桌上聚餐的時候,家家都會有可以拿得出手的幾瓶好酒,現在銷售市場流通渠道日益廣泛,實體店有的網上也有,很多好酒看上去包裝一樣,但是喝起來截然不是一個檔次,酒品中的高仿貨、假酒、以次充好的情況很常見。那買酒的時候如何從包裝上分辨一瓶酒的好壞呢?
水腫鹼中毒 長期服用碳酸氫鈉危害大
藥品就如同一把雙刃劍,有好處也有壞處。碳酸氫鈉片和其他的藥物一樣,用藥應該注意針對性,盲目長時間亂吃碳酸氫鈉片也是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