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素還會動脈硬化嗎

其實,真的沒有必要刻意地吃素食,保障營養供應、維護身體健康的基本原則是「食物多樣化」,在動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這兩大類食物中,如果完全素食,那就放棄了幾乎一半的食物種類。

現實的情況是,吃素食的確在為數不少的人群中流行,他們這樣做自然有其道理,但這些道理未必都符合營養學的規律。因此,如何科學地吃素食?還真的大有搞清楚的必要。

植物性食物最難以保障供給的人體必需營養素中的優質蛋白、血紅素鐵、維生素A和維生素D,還是有辦法解決的。如大豆、堅果供應優質蛋白,補充促進植物性鐵轉化的食物解決補充鐵的問題,植物性食物中的類胡蘿蔔素可以在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而曬太陽可以在皮膚內產生維生素D。只是還有一種營養素是素食者一直跨越不過的健康鴻溝,這種營養素就是維生素B12,這個維生素B12隻存在於動物性食物當中,在植物性食物中全無蹤影。

大家對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C乃至B1、B2都比較熟悉,可對維生素B12就很陌生了。傳統認為維生素B12與一種叫做「巨幼紅細胞性貧血」有直接關係,而我們今天重點要談的是近些年發現的維生素B12與動脈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的密切關係。

大量的病例和研究證實,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導致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從而發生動脈硬化的獨立因素。這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可能都知道,血中的低密度脂蛋白過高容易發生動脈硬化。但如果血中的低密度脂蛋白正常,而同型半胱氨酸過高(就這一個獨立的因素),那麼也會導致低密度脂蛋白被氧化而發生動脈硬化。那麼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怎麼會升高了呢?在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謝中需要葉酸的參與,而維生素B12與葉酸代謝關係密切,於是,當維生素B12缺乏時,同型半胱氨酸代謝受阻,引起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增加了發生動脈硬化的風險。

這一機理也解釋了為什麼有些人群不吃動物性食物反倒出現動脈硬化的原由。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長期吃素導致性慾減退

老年男人和吃素食的男人,受到了醫學界的警告:低蛋白質的飲食會影響他們今後的性慾。

據報道,研究人員說,不吃足夠的蛋白質的人,會有降低睪丸激素的危險,而因此會導致降低性功能,同時還會減少肌肉、減少紅血細胞、損傷骨骼。不吃肉的人格外有危險,因為動物食品是高生物價值蛋白質的最好來源。

素食主義者和嚴格的素食主義者選擇了不吃動物食品,而老年人由於喪失了胃口及咀嚼的困難,吃肉也比年輕時減少了許多。研究人員發現,低蛋白質的飲食導致了性荷爾蒙粘合劑血球素在老年人中間的增加,從而降低了睪丸激素的有效性。

研究人員調查了1552名40歲至70歲的男人的血球素,發現蛋白質和纖維的攝取量,與性荷爾蒙的水平緊密相關。

懷孕吃素對寶寶好嗎

有些女性懷孕前就吃素,一見到肉就噁心,對於這些孕婦而言,只要仔細選擇搭配合理、營養豐富的食品,吃素食也是可行的。今天,管家就在這裡跟各位吃素的准媽媽分享一下如何吃素獲取營養的小技巧。

技巧1、蛋白質攝取很重要

蛋白質是構成生物體的主要原料,具有建造組織的功能,准媽媽在懷孕期間必須攝取足夠的蛋白質,以供應胎兒成長發育。

蛋白質的主要來源包括肉、蛋、奶、豆類食品,一般來說,動物性蛋白質是比較理想的蛋白質來源,而素食准媽媽因為飲食習慣的不同,蛋白質的來源則以植物性蛋白質為主。

管家建議:為了滿足孕期所需,素食准媽媽應該多攝取奶、蛋及黃豆製品;如果准媽媽為全素者,不妨在懷孕期間改吃奶蛋素,增加蛋白質的攝取來源。但若是真的無法改變飲食習慣,一定要多攝取含有高質量蛋白質的黃豆製品。此外,對於素食准媽媽而言,堅果類也是補充蛋白質與油脂的來源之一,每天偶爾吃一小把的堅果,不僅能攝取到蛋白質,也能為寶寶合成DHA提供原料。

技巧2、多吃海藻類的食物

維他命B12的主要功能在於促進紅血球再生、維護神經系統健康,以及幫助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的吸收,准媽媽如果攝取不足,容易出現惡性貧血、倦怠等問題。由於維他命B12主要存在於動物性食物,蔬菜類食物中僅有海藻類和紫菜含維他命B12,因此素食准媽媽較容易缺乏維他命B12,建議要多吃蛋、牛奶、海藻類、紫菜等食物。

如果素食准媽媽(尤其是全素者)擔心維他命B12的攝取量不足,建議可適度補充綜合維他命。

更年期女性不能只光吃素

現在的人們為了所謂的健康而習慣吃素,其實這樣並不科學的,特別是更年期的女性更不能光吃素。下面就來聽聽專家的建議吧。

吃素的注意事項

無論是兒童還是成年素食者,每天的飯食中,應當安排五至六種含有高蛋白的食物,如豆類、堅果類、種子類、豆腐或其他大豆製品、雞蛋或乳製品。這些食物雖然種類較多,但食用時可以酌量,搭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