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節氣如何養生

小寒節氣養生慎防兩大疾病

預防呼吸系統疾病

呼吸系統疾病受天氣影響最大。寒潮是呼吸系統疾病的一道坎。低溫使得呼吸的局部溫度很低,毛細血管收縮,黏膜上皮的纖毛活動減慢,氣管排出細菌的功能減弱,同時由於乾燥,呼吸道黏膜彈性減少,免疫力下降,排泄異物的功能減退,導致細菌及病毒在呼吸道生長。

預防:冬季預防呼吸道疾病,首先要增強自身免疫力,適應環境,根據天氣的變化及時增減衣被;要注意室內空氣流通,白天要適當開窗通風,但要注意不要站在風口。一般感冒咳嗽的患者不及時治療或不注意採取保暖措施,病情加重後會誘發支氣管炎。所以,在低溫天氣更要注意防寒保暖,抵抗力相對較低的兒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在冬季應適當調整戶外活動時間。

預防腸胃病

在寒冷天氣,胃腸道的活動增加,腺體分泌旺盛,胃和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往往頻發上腹痛、反酸、上消化道出血等也多數發生在寒冷的季節。

預防:冬天腸胃病的預防首先要適時增添衣被防寒保暖,要漂亮更要健康,避免胃腸受寒,不吃生、冷、硬、炸食物,不喝冷飲,不要空腹喝牛奶或者酸奶。其次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多吃溫熱清淡的食物,定時定量,切忌暴飲暴食。第三要調整生活起居,按時休息,不要熬夜,要常常運動,以便促進新陳代謝,待著不動容易影響到消化系統,造成腸胃功能紊亂,進而導致腸胃病發生。

小寒節氣如何養生?

飲食:臘八粥補氣養血

小寒飲食中最大的特色就是臘八粥,傳統的做法是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豇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葡萄乾等作為配料。通常只需要取其中的數種熬粥即可。臘八粥有益氣生津、養脾胃、治虛寒、補氣養血的功效,可以作為早餐或者晚飯主食。

進補:以補養腎氣為主

小寒天氣寒冷,進補應該以補腎驅寒為主。比如以「當歸生薑」為主要原料的當歸生薑羊肉湯,有溫中補血、祛寒強身的作用,非常適合慢性疲勞、亞健康狀態較為嚴重的白領一族;而有嚴重腰膝酸軟、畏寒怕冷、性功能減退症狀的人群,則適合進補「羊腎紅參粥」,有益氣壯陽、填精補髓的作用,具體做法為:羊腎1隻,紅參數克,均切成碎末,放入大米100克,熬粥。

驅寒:中藥材泡腳

中醫認為,「血遇寒則凝」,所以小寒養生做好驅寒非常重要。很多人在這個時候最明顯的感覺就是腳涼,即所謂寒從腳下起。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用中藥泡腳,可以用當歸、紅花、雞血藤等中藥材放於鍋中,煮成水,每天倒入溫水中泡腳使用。泡腳之後可以用5分鐘揉搓足心湧泉穴,可以收到較好的驅寒效果,還可以促進睡眠。

按摩:每天搓按腹部調理脾胃

小寒時節可以多利用工作間隙按摩身體部位,不僅可以驅寒,還能調理身體機能。比如對於辦公室白領來說,可以經常練習搓腹:搓熱雙手,再用右手放在左手上,繞著肚臍瞬時間搓磨腹部十分鐘左右。連續堅持可以收到調理脾胃的效果,還可以有效預防便秘;對於女性白領來說,可以選用搓腰法:用掌心上下搓磨腰部,直到腰部紅熱,可以預防長時間坐班帶來的腰肌勞損,也對預防女性的痛經很有好處。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立夏節氣如何養生

每年四月初一前後為農曆的立夏節氣,「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立夏後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此時養生重在清涼解暑、保養心臟。

夏季陽熱之氣上升,火氣通於心,易煩躁不安,出現失眠、口腔潰瘍等上火症狀,養生要順應節氣的這種變化,保持精神閒靜,口味清淡,少吃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多食山藥、小麥、玉米、海產品、蛋類,既能清熱、防暑、斂汗、補液,還能增進食慾。同時可吃一些降火養心的食物如綠豆、苦瓜、蓮子、萵苣、豌豆等,以達到防暑降暑的功效。

立夏後,白晝更加漫長,此時宜早睡早起。此時養生重點在保養心臟。心主血脈,主神志,主宰陽氣生發。心臟的陽氣能推動血液循環,維持人的生命活動。心臟的陽熱之氣對人的全身有溫養作用,人體的水液代謝、汗液調節等,都與心陽的作用分不開。另外,心主神明,主宰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等。應做到神情安靜、笑口常開、自我調節、制怒平和,以達到保養心臟的養生效果。

起居方面,入夏後睡好午覺是必要的。午睡時間要因人而異,一般以半小時到一小時為宜,時間過長反而會讓神氣受損。冷水澡不宜多洗,冷水澡會使全身毛孔迅速閉合,熱量不能散發而滯留體內,引起高熱,還會因腦部毛細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供血不足,頭暈目眩,重則還可引起休克。鍛煉出汗有助於排出濕熱,可進行游泳、太極拳等有氧運動。

立夏時節,自然界陽氣漸長、陰氣漸弱,人體肝氣漸弱,心氣漸強,此時注重清熱解暑,起居有度,適當鍛煉,心神平和,以達到養心的養生功效。

春分節氣如何養生

「春飛桃杏開,蝶舞蜜蜂來」,每年的陽曆3月21日前後,為春分節氣。「春分」是指九十天之春分為兩半,自此晝夜平分,寒暑均衡,進入風和日麗、萬紫千紅的芳菲時節。春分節氣養生貴在調理人體的陰陽,保持陰陽的平衡狀態。

飲食方面,以平和為主。春分時人體陽氣升發,血液活動旺盛,激素水平處於相對高峰期,此時為保證人體陰陽平衡,忌大熱、大寒飲食,也不宜飲用肥膩的湯品。如果吃海鮮類食物一定要佐以姜、蔥、酒等溫性調料,吃大蒜、韭菜等助陽食物則要配一些蛋類等滋陰食物,以達到陰陽平衡的養生目的。

春分時候,也是兒童發育長個子的最佳時段,一方面補充營養鈣質、維生素D,一方面增強體育鍛煉,可選擇太極拳等運動,進行適當的鍛煉練習,可達到抻拉筋骨、強壯骨骼的作用,增強體質,幫助發育長高。

生活方面,小孩、老人尤其應注意「春捂」,以防感冒。春分時節,大自然生機盎然,多做些戶外活動,放鬆身心,既可調理情緒,也可消去春天的睏乏之氣。

防病方面,春分節氣要預防肝陽上亢易發作的疾病,如高血壓、中風等。可採取按摩太沖穴、合谷穴的方式升清降濁,暢通氣血,也適宜進行舒緩柔和的慢性運動如太極拳等,同時配以性溫味甘的食物如黑米、燕麥、紅棗、核桃等,可有效預防春季易發病症。

起居方面要有規律,按時鍛煉,按時睡眠,如此便可陰陽調和,達到春分養生的效果。

清明節氣如何養生

「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前後天氣時而晴朗,時而風雨,無論是踏青還是掃墓,都應注意保暖、休息,尤其是孕婦、老人和體弱多病的人,外出遊玩應順應天氣適當增減衣物。

立秋節氣的養生習俗

秋社、咬秋、貼秋膘五花八門各地立秋習俗大比拼,作為夏天最重要的節氣,「立秋貼秋膘」可是老習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