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日吃蛋有益健康

伏日。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總稱伏日。伏日人們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山東有的地方吃生黃瓜和煮雞蛋來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雞蛋,不吃別的食物。

伏日這天,山東民間都要改善飲食,膠東東部都吃麵條,長島民謠:「立秋(餃子)入伏面。」招遠吃水餃,無棣習慣吃麵條、豆湯和面棋子,鄒城喜歡喝冰水,有的人還到嶧山山洞裡避暑。

臨沂地區有給牛改善飲食的習俗。伏日煮麥仁湯給牛喝,據說牛喝了身子壯,能幹活,不淌汗。民謠說:「春牛鞭,舐牛漢(公牛),麥仁湯,舐牛飯,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入伏後是種秋菜的季節,有「頭伏蘿蔔二伏菜,三伏還能種蕎麥」之諺。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小小嘔吐也可喪命

一個人發生嘔吐,可以說是件不算病的小事。例如容易暈車的人,在遊樂場玩「過山車」發生嘔吐,若喝點開水,休息一會可能就沒事了。但嘔吐也可能是某種性命交關的嚴重疾病的一個症狀,如患急性腦炎,嘔吐可能就是首先引起家屬注意的症狀。

嘔吐可分為中樞性和周圍性兩種。一般周圍性嘔吐先有噁心,然後胃有力地收縮將胃內容物經過食道、口腔排出體外,常見於胃腸疾病、暈車暈船、早期妊娠等。中樞性嘔吐是由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引起,嘔吐前無噁心,嘔吐呈噴射狀,並伴有頭痛或頸發硬。可見於腦炎、腦膜炎或顱內占位性病變造成的顱內壓力增高的情況。

山東省泰安伍名木、廣西壯族自治區東興黃大揚、雲南省文山王德先等讀者比較全面地歸納出「嘔吐」可能在哪些情況下發生,供大家參考:

①腦出血、腦梗塞:出現噴射狀嘔吐,常可伴有頭痛、頸發硬、血壓高、昏迷、偏癱、失語等症狀;

②腦膜炎、腦炎:出現噴射狀嘔吐,伴發熱、頭痛;

③內耳眩暈症、小腦疾病:嘔吐伴眩暈、眼震;

④食物中毒、胃腸炎:嘔吐伴腹痛及腹瀉;

⑤妊娠反應、胃炎:嘔吐多發生於早晨;

⑥腹部器官病變,如腸梗阻、腫物扭轉等:嘔吐伴劇烈腹痛;

⑦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全身性疾病,也可出現伴腹痛的嘔吐。

知道嘔吐的原因多種多樣,處理嘔吐時就要多長個心眼,儘量使處理恰如其分。有的讀者提出要警惕隱藏在嘔吐背後的嚴重疾病是完全正確的,但不加分析,一發現嘔吐就「馬上送醫院,以防不測」亦不夠恰當。

初秋雨綿綿濕氣重 穴位按摩+食療健脾祛濕

中醫養生理論中有「秋來伏不去、祛濕養脾胃」的說法,因此,立秋過後,人們仍需祛濕調養脾胃,預防胃腸疾病,既是對夏季損耗的彌補,也是冬季貯存體能、積蓄能量的需要。

那麼,如何祛濕調養脾胃呢?

一、穴位篇

立秋過後終伏期間按摩豐隆、足三里、脾俞等3大養生穴位,可讓脾胃變得強壯起來。其中,豐隆穴是化濕要穴;脾俞可健脾和胃;而足三里能補中益氣、通經活絡。以上3大養生穴位每天按100次,也不失為一種祛濕養脾胃的好辦法。

二、保健篇

運動發汗,直接驅散濕氣

體內濕氣重的人大多數都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而同時他們又常常會因為濕氣重而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這樣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會導致濕氣攻入脾臟,引發一系列的重症。因此,增加體育鍛煉是勢在必行的,通過運動,是身體裡的濕毒以汗水的形式直接發散出來,是最自然也是最有效的辦法。

另外,隨著各地多雨季節的到來,體弱的老人、小孩和有慢性疾病的人群要特別注意保護好身體,不要被濕氣「打敗」。

三、飲食篇

1、忌食生冷食物。剛入秋天氣還很熱,但陽氣已變少,消暑水果都不宜再食用。如寒性的西瓜,老人和兒童在入秋後食用,極易使腸胃受寒而拉肚子。

2、多吃健脾和胃的食物。如茯苓以促進脾胃功能恢復。此外,芡實、山藥、豇豆、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也可多吃。自古以來,猴頭菇就被推崇為「養胃山珍」,能滋養腸胃,使其獲得充分的能量在秋季運作而不至於受損。

3、選擇清淡的食物。肉食相比,葉類、花菜和部分瓜果蔬菜的淡補功效更為突出。因此選擇一些清淡食物,適當多吃,遠遠勝過補藥的作用。如茄子、鮮藕、綠豆芽、絲瓜、黃瓜、冬瓜、苦瓜等清淡食物都具有清暑化濕的功效。中醫養生理論還提倡立秋後每天早晨喝粥。粥利於健脾,可助脾胃滋陰,平衡健旺的陽氣。

4、以淡補為主。立秋之時不宜進食羊肉和狗肉等大熱食物,應「淡補」,指補而不膩,要適當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熱、利濕的食物或藥物。一方面可使體內濕熱之邪從小便排出,以消除夏日酷暑的後遺症;另一方面能調理脾胃功能,為中、晚秋乃至冬季健康奠定基礎。除了鴨肉外,兔肉、甲魚、海參等涼性食物都非常適宜在立秋之後食用,以達到滋陰養肺、潤燥止干、清心安神的效果。

四、食療篇

①紅豆+花生+大棗

做法:

1、紅豆、花生仁洗淨,用冷水浸泡回軟。

2、紅棗洗淨,剔去棗核。

3、粳米淘洗乾淨,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撈出,瀝乾水分。

4、鍋中加入約1500毫升冷水,放入紅豆、花生仁、粳米,旺火煮沸後,放入紅棗,再改用小火慢熬至粥成,以白糖調味即可。

②綠豆+薏米仁

做法:

1、將薏米仁浸泡一夜。

2、將浸泡過的薏仁與綠豆加水煮半個小時。

3、加入白糖即成。(也可以等粥冷卻,加入蜂蜜)

為了增加粥的粘稠度,可以加入燕麥,口感更好。

③鯉魚+紅豆

做法:

1、紅豆100克、紅棗4個、陳皮1/4個、鯉魚1條(約500克)、生薑3片。將各配料洗淨待用。

2、鯉魚宰洗淨,去髒雜,置油鑊煎至微黃,灑入少許水,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改文火煲2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

此量可供3~4人用。

④黃芪+母雞

做法:

1、將雞斬成小塊,入開水灼去血沫,洗淨。將雞塊、火腿丁、蓮心放入陶鍋,加料酒、蔥姜和清水上大火煮開後,改用小火煲2個小時。

2、準備四個陶器或瓷器、紫砂的湯罐,將洗淨的藥材四等分放入湯罐,每罐加紅棗2粒,如有龍眼肉可放兩到三粒,然後將事先煲好的湯料撈去蔥姜,四等分裝入(裝不下可以留下以後用)湯罐,隔水蒸2-3個小時即可。

喝前根據個人口味自己加適量精製鹽。

五、怎樣才知道你有沒有「濕」呢?

一個人若「濕重」,表現為倦怠、手重腳重、食慾下降,嚴重者甚至不想喝水,口有古怪甜味。中醫認為形成濕底的原因,主要可分為外在和內在兩大類:

1、外濕

以中醫的角度來看。外在環境對身體有一定的影響,如曾涉水、淋雨、居住環境潮濕,都有可能形成濕底。

2、內濕

可能由於脾臟欠佳,容易水濕內生,也可能關乎飲食習慣,常吃濕熱的食物,例如芒果、柿子、香蕉、菠蘿、蝦、蟹等,都會形成內濕。

專家:「周末勇士」不提倡

都市白領中出現一個現象,由於工作和生活的壓力大,中年輕人周一到周五拼命工作,到了周末一下子做過量的運動,這個現象稱為「周末勇士」,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骨外科副主任醫師、運動醫學博士王文指出,這種做運動的方式是十分不科學的,也對健康有危害。

夏季減肥用呼啦圈 如何轉更減肥?

轉呼啦圈減肥是一個簡單方便的室內減肥運動,隨時隨地都能玩。特別適合炎熱的夏天減肥,轉呼啦圈可以幫助腸道的蠕動,幫助消化和排便,更好的輔助瘦身並且積極幫助清除體內的垃圾,達到健身的效果!那需要掌握什麼樣的技巧呢?下面趕緊和小編來看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