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祛濕穴位

1、豐隆穴

豐隆原意是指古代神話中的雷神。豐隆穴,顧名思義,就是假借豐隆這個象聲詞,把脾胃上的濁濕像打雷下雨一樣排出去。所以說,梅雨季節里多揉此穴,健脾祛濕的作用非常不錯。

它在外踝上8寸,脛骨前緣外側1.5寸,脛腓骨之間。一般每天2次,每次3分鐘。

2、中脘穴

中脘穴可以和胃健脾,促進脾胃的運化。取穴時可採用仰臥的姿勢,胸骨下端和肚臍連線中點即為此穴。我們可以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上揉2~5分鐘,也可用掌心或四指按摩中脘5~10分鐘。

3、陰陵泉

陰陵泉是脾經的合穴,從腳趾出發的脾經經氣在這兒往裡深入,可以健脾除濕。它在膝蓋下方,沿小腿內側骨往上捋,向內轉彎時的凹陷,就是陰陵泉所在。每天用手指按揉這裡10分鐘以上即可。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推薦5大祛濕的食物

1、冬瓜

有清熱利水、消腫解毒、生津除煩等功效,適用於暑熱煩渴、水腫、小便不利、消渴引飲以及水氣浮腫喘滿等病症。

2、扁豆

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濕等功效,適用於暑濕吐瀉,脾虛嘔吐、食少便溏、泄瀉水腫、赤白帶下等病症。

3、鯽魚

有健脾利濕的功效,適用於脾虛食少、虛弱乏力、消渴引飲、浮腫、小便不利等病症。

4、薏仁

薏仁可促進體內血液循環、水分代謝,發揮利尿消腫的效果,有助於改善水腫型肥胖。薏仁水是不錯的排毒方法,直接將薏仁用開水煮爛後,適個人口味添加少許的糖,是肌膚美白的天然保養品。

祛濕除痘多吃3樣食物

綠豆

綠豆是最常用的清熱、解毒食品,還有降脂、保肝的作用,是濕熱體質者的天然良藥。

推薦食譜:綠豆薏米湯

原料:綠豆,薏米。

做法:

1、薏仁及綠豆洗淨後,用清水浸泡隔夜。

2、薏仁加3杯水放入鍋內,用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煮半小時,再放入綠豆煮至熟爛。

3、可根據個人口味,加入冰糖(鹽)調味即可。

味道:味甘、清甜

注意:煮綠豆薏米湯時,最好不要煮到綠豆皮破豆爛湯濁,這樣清熱效果會打折扣;且不宜加太多的糖,因為甘甜之品易助生濕熱;不要吃冰鎮的,以免傷腸胃助濕。而且綠豆薏米湯性微寒。

扁豆

扁豆具有健脾消暑化濕等功效,適用於暑濕吐瀉,脾虛嘔吐、食少便溏、泄瀉水腫、赤白帶下等病症。

推薦食譜:鴨肉芡實扁豆湯

原料:老母鴨1隻(約1500克),白扁豆90克,芡實60克,黃酒2匙,植物油適量。

做法:

1、將老母鴨剖淨,斬成小件,起油鍋煽炒3分鐘,加入黃酒,用清水浸沒。

2、武火煮沸,放人精鹽適量,改文火煮2小時時加入白扁豆與芡實,再煮1小時便可。飲湯,吃鴨肉、扁豆、芡實。每日1料。

功效:滋陰補虛,益腎祛濕。適用於腎陰虛。症見盜汗,遺精,口乾咽燥,潮熱,舌質嫩紅、少苔,脈細數。

冬瓜

冬瓜有利水消痰、清熱解毒的功效。濕熱體質者若有水腫、脹滿、痰多、暑熱煩悶、消渴、濕疹、癤腫等均可食用,並可解酒。

推薦食譜:冬瓜祛濕粥

原料:冬瓜,干蓮蓬,燈心花,扁豆,赤小豆,薏米,芡實。

做法:

1、冬瓜(連皮)去囊,切成大塊。

2、干蓮蓬、燈心花、扁豆、赤小豆、薏米、芡實等用清水洗淨。

3、水開後,將各材料同放入煲內煲至綿滑即可。

提示:此粥最能清熱解暑,可甜可咸可淡,也可放涼來吃,閒時當作水來飲。

清熱祛濕喝什麼茶

做法:薏米300克,枸杞子一把,紅棗2-3顆,冰糖、水適量。將買來的薏米揀出雜質,用清水淘淨並控干水分;將薏米放入平底鍋中,鍋中不可放油,開小火翻炒烘焙薏米,直至炒出薏米香味即可關火;將紅棗剖成兩半或割開口子放入茶壺中,枸杞子可抓一小把放入,如喜歡甜味可放幾顆冰糖,再放入焙好的薏米,沖入滾燙的開水,浸泡5-10分鐘即可飲用。

中醫祛濕有妙招

和西藥治標不治本不同,中草藥能治疾病之本,除濕的關鍵也在於治本。並不是說少喝水就能減少體內的濕氣嚴重程度。艾葉味苦性辛溫,具有溫經止血、祛寒止痛之功效,「以之炙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因此,艾灸具有溫經通絡、行氣活血、散寒除濕及養生保健的作用,對春季除濕邪更是有他法所無法替代的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