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足三里的作用和好處有哪些

艾灸足三里的作用和好處

1、常灸足三里可以養生保健

能增強體力,解除疲勞,強壯神經,預防衰老,對結核病、傷風感冒、高血壓、低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心絞痛、風心病、肺心病、腦溢血及其它病症都有防治作用。三里之灸能祛病延年,所以古來把三里灸叫做長壽灸。

2、有補益腎氣的作用

對耳鳴、眩暈、腰痛、尿頻、遺尿、小便不通、遺精、陽痿、早泄、哮喘等有效。

3、灸足三里有健步作用

能加強下肢體力,防治四肢腫滿、倦怠、股膝酸痛,軟弱無力諸症。對脛腓骨神經痛、坐骨神經痛、小兒麻痹、腳氣、末稍神經炎等均有防治作用。

4、防治腸胃病

足三里是胃經的穴位,主消化系統。有「肚腹收於三里」之說。對於腹部疾病,如胃腸虛弱、功能低下、食欲不振、贏瘦、腹膜炎、腸雷鳴、腹泄、便秘、消化吸收不良、肝臟疾患、胃痙攣、急慢性胃炎、口腔及消化道潰瘍、急慢性腸炎、胰腺炎、腹水膨脹、腸梗阻、痢疾、胃下垂等灸足三里穴相當有效。但胃酸過多空腹時燒心者,不宜灸足三里,灸其鄰近處陽陵泉有良效。

5、一些疑難雜症

頭痛、失眠、貧血、神經衰弱、乳痛、氣臌、半身不遂等均可灸足三里。

6、其它各種慢性病

如眼疾、視力減退,鼻病、耳病、過敏性疾病都可艾灸足三里穴。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陰虛體質能艾灸嗎 陰虛艾灸要先瀉後補

陰虛體質能艾灸嗎

所以陰虛體質是可以艾灸的,但是陰虛體質的朋友在艾灸的時候一定要選擇正確的方法,這樣才能對身體起到保健的作用。

1、要專心致志,耐心堅持:施灸時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時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條移動,不在穴位上,徒傷皮肉,浪費時間。對於養生保健灸,則要長期堅持,偶爾灸是不能收到預期效果的。

2、要注意體位、穴位的準確性:體位一方面要適合艾灸的需要,同時要注意體位舒適、自然,要根據處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證艾灸的效果。

3、防火:現代人的衣著不少是化纖、羽絨等質地的,很容易燃著,因此,施灸時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時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滾脫落。用艾條灸後,可將艾條點燃的一頭塞人直徑比艾條略大的瓶內,以利於熄滅。

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時要暴露部分體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溫時要防中暑,同時還要注意室內溫度的調節和開換氣扇,及時換取新鮮空氣。

5、要防止感染:化膿灸或因施灸不當,局部燙傷可能起瘡,產生灸瘡,一定不要把瘡搞破,如果已經破潰感染,要及時使用消炎藥。

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應按先背部後胸腹,先頭身後四肢的順序進行。

7、注意施灸的時間:有些病證必須注意施灸時間,如失眠症要在臨睡前施灸。不要飯前空腹時和在飯後立即施灸。

8、要循序漸進,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劑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時間短一些,壯數少一些。以後再加大劑量。不要一開始就大劑量進行。

9、防止暈灸暈灸雖不多見,但是一旦暈灸則會出現頭暈、眼花、噁心、面色蒼白、心慌、汗出等,甚至發生暈倒。出現暈灸後,要立即停灸,並躺下靜臥,再加灸足三里,溫和灸10分鐘左右。

10、注意施灸溫度的調節:對於皮膚感覺遲鈍者或小兒,用示指和中指置於施灸部位兩側,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溫度,做到既不致燙傷皮膚,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冬病夏治的艾灸做法

冬病夏治是傳統醫學的一個重要特色療法,是反向思維的運用,所謂「冬病夏治」,是指對一些因陽虛、外感六淫之邪而導致某些好發於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疾病,在夏季陽氣旺盛,病情有所緩解時,辨證施治,適當地內服和外用一些方藥,增強抗病、祛邪能力,以預防和減少疾病在冬季來臨時再發作,或減輕其症狀。即在夏天治療冬天易患、易發作的疾病。

好發於冬季的疾病一般屬於寒邪類疾病,如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風濕與類風濕性關節炎、老年畏寒症以及屬於中醫脾胃虛寒類等疾病,均在冬病夏治的艾灸治療範圍。

根據中醫理論,夏季萬物生長繁茂,陽氣盛,陽氣在表,夏季養生宜以養陽為主,此時毛孔開泄,運用艾灸方法可使腠理宣通,驅使體內風、寒、濕邪外出,是內病外治、治病求本的方法。

艾灸的療效用中醫觀點概括為:「回陽固脫,復脈救急;疏散風寒,調和營衛;活血散血,溫通經絡;升提中氣,固胎止漏;祛風除濕,溫寒通痹;固攝沖任,迴轉胎位;消淤散結,祛腐生肌;引導實熱,附火外發;養陰清熱,散火祛瘀;培補脾胃,強壯元陽;強身保健,祛病延年」,所以艾灸冬病夏治效果甚好。

中醫怎麼艾灸治療感冒

患者起初會出現頭痛、怕冷、無汗、噴嚏、鼻塞流清涕,精神不振等症狀,如果這時及早治療,則能有效防止病情加重。用艾條灸進行自我保健,就是方法之一。

夏季調養脾胃試試中醫艾灸

艾灸療法以其療效著稱,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艾灸療法具有溫經散寒、行氣通絡、扶陽固脫、昇陽舉陷、拔毒泄熱、防病保健的作用,對於治療脾胃病或改善脾胃病症狀療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