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耳朵的壞處你知道多少 如何清除耳屎?

你常掏耳朵嗎?那掏耳朵的壞處你又知道多少呢?

「耳屎」積聚較多時,會引起耳癢及堵塞感,因此應掏出來。但是自己掏耳朵有時會出現一些問題,如有人用手指甲、發卡挖耳匙甚至鐵簽掏耳朵,稍不小心就容易刺破外耳道皮膚,導致外耳道發炎、腫脹以及劇痛。即使掏耳時十分小心,但如果形成習慣,頻繁掏耳,也會引起肉眼難以看見的隱性破損導致感染。一般細菌感染,使用有效消炎藥後會很快好轉,但如果誘發黴菌感染,則耳內瘙癢劇烈,會使人坐立不安。另外,如果不小心刺傷耳膜,則可引起聽力下降甚至中耳炎,要想恢復聽力有時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因此,嚴格來講,不要自己掏耳朵。但由於「耳屎」生成速度比較快,特別是那些腺體分泌旺盛、俗稱「油耳」生成速度更快,專門到醫院掏耳太麻煩,也不太現實。因此,可以自己掏耳,應做到如下兩點:

如何清除耳屎?

1、最好用棉棍,輕輕在外耳道轉動,然後耳朵朝下,則耵聹可自行出來;儘量做到不用指甲、鐵簽等尖銳物掏耳。

2、不要形成挖耳習慣而頻繁挖耳,一般應一周左右一次;但在灰塵較多的地方或有「油耳」的人可適當短一點,可根據自己情況掌握。

如果長期不掏耳朵,則可能形成耵聹栓塞,這時,自己就很難掏出來了,應到醫院用專門器械取出,取出後堅持用滴耳劑滴耳2--3天預防感染。

掏耳朵的壞處:

有的人耳朵癢了,常常用發卡、火柴棍兒、挖耳勺等掏耳朵,其實這樣做有很多害處。

在人的外耳道外側軟骨表面的皮膚中有耵聹腺,能分泌一種淡黃色黏稠的物質,稱為耵聹,俗稱「耳屎」或「耳蟬」,它像「哨兵」一樣守衛著外耳道的大門。這種物質有的遇空氣乾燥後呈薄片狀,有的如黏稠的油脂。平時「藏」在外耳道內,具有保護外耳道皮膚和粘附外來物質(如灰塵、小飛蟲等)的作用。

外耳道皮膚比較嬌嫩,與軟骨膜連接比較緊密,皮下組織少,血液循環差,掏耳朵時如果用力不當容易引起外耳道損傷、感染,導致外耳道癤腫、發炎、潰爛,甚至造成耳朵疼痛難忍,影響張口和咀嚼。

人們對於耳朵是再熟悉不過的了,但很多人不知道,在日常的生活中,往往是一時的不注意,就可造成耳聾,使人終生遺憾。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酒能喝出60種病 專家盤點喝出來的健康隱患

  人們對如何吃得健康非常關注,殊不知,喝得不對也很傷身。咖啡、果汁、湯類等飲品喝不對,會留下很多健康隱患。

  專家盤點喝出來的健康隱患

  牛奶喝太多患病風險高

  牛奶被譽為最佳天然補鈣品,其蛋白質中含有8種人體必需而又無法自行合成的胺基酸。長期大量喝牛奶會導致營養失衡,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前列腺癌、卵巢癌、白內障等病的風險。不過,每人每天喝200~300毫升牛奶(1~2杯),就完全不用擔心這種風險。此外,喝牛奶別求香濃,因為可能添加香精、奶粉、增稠劑,會影響營養吸收,導致腹瀉。

  臨睡前喝牛奶會增加消化負擔,最好在睡前1~1.5小時喝;如果覺得牛奶太腥,可適量加點糖、蜂蜜調味,但別太多,避免攝入過多熱量。

  茶太濃可能心悸

  中國有悠久的茶養生文化,但茶喝得不對可能導致很多問題。飲茶要注意濃度和溫度。首先,濃茶含大量咖啡因,過量攝入會引起心跳加速,產生胸悶、心悸等不適。其次,喝太涼的茶會使脾胃虛寒的人腹瀉,喝太燙的茶極易損傷食道和胃黏膜。

  咖啡喝太多流產率高

  我國著名心血管專家胡大一曾指出,適當喝咖啡對心臟的保護作用強於喝葡萄酒。不過,咖啡喝得不對也會誘發健康問題。過量飲用會引起心臟劇烈跳動,甚至出現精神恍惚。美國一項研究還發現,每天喝咖啡超過兩杯,孕婦流產幾率會增加一倍。

  酒能喝出60種病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顯示,有60種疾病是由於飲酒不健康造成的。飲酒過量,肝臟「最受傷」,一次醉酒相當於得了一次肝炎。短時間內攝入大量酒精會造成急性酒精中毒,長期如此,容易誘發酒精性脂肪肝、肝炎,甚至是肝硬化。此外,大量飲酒還容易導致高尿酸血症和高血脂等代謝病,會灼傷消化道黏膜,破壞生殖系統。

  那麼,喝什麼才健康呢

  綠豆湯里加點鹽

  之所以要喝這些含鹽飲料,是因為其中含有大量的鈉、鉀等礦物質,可以補充人們因大量出汗而帶來的礦物質流失。出汗後如果單純補充水分,會越喝越渴,既達不到補水的目的,還可能導致體溫升高、小腿肌肉痙攣、昏迷等「水中毒」症狀的發生。此外,喝鹽水時最好適量加些糖,以補充機體的能量消耗。

  出汗不多,喝白開水就行

  喝水的方法也有講究,大口豪飲雖然一時痛快,卻使排尿和出汗量增加,導致更多的電解質流失,還增加了心血管、腎臟的負擔,容易使人出現心慌、乏力、尿頻等症狀。水喝得太快太急,容易與空氣一起吞咽,引起打嗝、腹脹。合理的喝水方法應該是少量、多次、慢飲。特別是夏天戶外活動結束後,不宜立即飲水,應稍作休息,不要一次喝得太多。

  乳酸菌飲料也適合夏秋喝

  在家喝什麼水可以自我調節,可是出門在外怎麼辦呢?市場上的飲料各種各樣,其中乳酸菌飲料和茶飲料比較適合夏天飲用。乳酸菌飲料的含奶量比較低,在總體營養價值上不如酸奶,但喝起來更解渴。其中的活性乳酸菌對人體非常有益,能促進營養的吸收、調節胃腸道功能。有些乳酸菌飲料還添加了人體所需的鈣和維生素,可以起到一定的補充營養作用。

  清新爽口的茶飲料則具有利尿、防暑降溫的功效,還有抗氧化、抗疲勞的作用,也適合夏天飲用。同時,茶飲料和茶水一樣,其中含有維生素A和維生素E,有助於保護皮膚,減少紫外線輻射的影響。

  生活小貼士:

  一次性大量地喝水,容易使心臟的負擔隨之加重。我們提倡要少量多次地喝水。

  水燒的時間過長,水裡的無機鹽等有害物質含量就會相對增加,產生的亞硝酸鹽,輕者傷及腸胃,重者會引起中毒。所以水沸騰之後,最好再燒5分鐘左右就可以了,不要太長。

  原則上,咖啡以一天2杯至3杯為宜,如喝到四五杯,大部分人即會感覺噁心。不管哪一種刺激性飲料,均以每天不超過3杯為佳。

  喝咖啡後,不管冷熱都應喝一些白開水。一是可以去除口腔異味;二是由於咖啡有利尿功能,多喝白開水,可提高排尿量,保護腎功能,同時也不用擔心喝咖啡會「上火」。

  有飲茶習慣的人,一日飲茶6克~10克,分兩三次沖泡較適宜。吃油膩食物較多、菸酒量大的人,也可適當增加茶葉用量。

夏末秋初 營養師告訴你怎樣健康喝湯

  多數人都覺得冰箱裡的飲料有更佳的口感,可是為何相對於冰涼爽口的飲料而言專家卻更加推崇喝湯呢?究竟喝湯能為我們的健康帶來什麼?我們又該如何正確煲湯、健康喝湯呢?今天,小編一一為你解答。

  詳解喝湯的重要性

  日常人們常喝的湯有葷、素兩大類,葷湯有雞湯、肉湯、骨頭湯、魚湯、蛋花湯等;素湯有海帶湯、豆腐湯、紫菜湯、番茄湯、冬瓜菜和米湯等。無論是葷湯還是素湯,都應根據各人的喜好與口味來選料烹製,加之「對症喝湯」就可達到抗衰治病,清熱解毒的「湯療」效果。

  多喝骨湯抗衰老。人到中老年,機體的種種衰老現象相繼發生,由於微循環障礙而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產生。另外,老年人容易發生「鈣遷徙」而導致骨質疏鬆、骨刺增生和股骨頸骨折等症。骨頭湯中特殊養分――膠原蛋白,可疏通微循環並補充鈣質,從而改善上述症狀,延緩人體的衰老。

  多喝雞湯防感冒。雞湯特別是母雞湯中的特殊養分,可加快咽喉及支氣管黏膜血液循環,增加粘液的分泌,及時清除呼吸道病毒,可緩解咳嗽、咽干、喉痛等症狀,對感昌、支氣管炎等防治效果尤佳。

  多喝魚湯治哮喘。魚湯中尤其是鯽魚、烏魚湯中含有大量的特殊脂肪酸、具有抗火作用,可防止呼吸道發炎,並防治哮喘的發作,對兒童哮喘病更為有益,魚湯中卵磷脂對病體的康復更為有利。

  多喝豆湯退風熱。服用甘草生薑黑豆湯,對小便澀黃、風熱入腎等症,有一定治療效果。

  多喝菜湯解體衰。各種新鮮蔬菜含有大量鹼性成分並溶於湯中,常喝蔬菜湯可使體內血液呈正常的弱鹼性狀態,防止血液酸化,並使沉積於細胞中的污染物或毒性物質重新溶解後隨尿排出體外。

  教你健康喝湯的小竅門:

  不同情況選擇不同湯類

  1、晨起最適合喝肉湯,因肉湯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在體內消化可維持3-5小時,避免人們一般在上午10-12點這個時段易產生飢餓和低血糖現象。

  2、不同季節喝不同的湯可以預防季節性疾病。如夏天宜喝綠豆湯,冬天宜喝羊肉湯等。

  3、體胖者適合在餐前喝一碗蔬菜湯,既可滿足食慾,又有利減肥。體型瘦弱者多喝含高糖、高蛋白的湯可增強體質。

  4、孕產婦、哺乳女性以及老人、小孩可在進食前喝半碗骨頭湯,補充身體所需的鈣。注意,骨折病人不宜喝骨頭湯。

  5、月經前適合喝性溫和的湯,不要喝大補的湯,以免補得過火而導致經血過多。

  6、感冒的時候不適合煲湯進補,就連品性溫和的西洋參也最好不服用,因為這些油膩的湯容易加重感冒症狀。

  注意喝湯的正確時間和量

  老話說「飯前先喝湯,勝過良藥方」,其實,這話是有道理的。吃飯的時候,食物是經過口腔、咽喉、食道最後到胃的,這就像一條通道。吃飯前先喝口湯,等於是將這條通道疏通了以便於干硬的食物通過,而不會刺激消化道黏膜。進湯時間以飯前20分鐘左右為好,吃飯時也可緩慢少量進湯。

  雖然飯前喝湯對健康有益,但並不是說喝得越多越好,一般情況,早餐可適當喝多些,因為早晨人們經過一夜睡眠,損失水分較多。中晚餐前喝湯以半碗為宜,尤其是晚上要少喝,否則頻頻夜尿影響睡眠。

  煲湯時間不要過長

  專家提醒說,長時間加熱能破壞煲類菜餚中的維生素;加熱1~1.5小時,即可獲得比較理想的營養峰值,此時的能耗和營養價值比例較佳。

吃雞肉有禁忌 公雞和母雞肉哪個更營養

雞肉是中國家庭餐桌上的常見菜,老百姓中也流傳著許多關於吃雞的疑惑,究竟真相如何呢?我們平時吃的多數是公雞還是母雞?到底哪種更營養呢?

中醫保健:吃飯前必做的三大養生大事

大家可能比較熟悉和熱衷的是飯後保健,其實很多保健養生的習慣在飯後進行並不科學。而把養生從飯後移到飯前,效果會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