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春養生別忘梳頭

梳頭是我們每天都在做的事兒,但有幾個人在梳頭時會聯想到養生呢?其實,春天梳好頭也是有利養生的。那麼春季如何梳頭養生呢?用哪種梳子效果才最好呢?現在就帶著這些疑問去了解梳頭養生吧。

晉代「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所著《養生論》中說:「春三月,每朝梳頭一二百下。」說的就是春季很適合梳頭養生。

入春養生別忘梳頭

通過梳頭,可疏通經絡氣血,起到滋養和堅固頭髮、健腦聰耳、散風明目、防治頭痛等作用。隋朝名醫巢元方指出,梳頭有通暢血脈、祛風散濕、使頭髮不白之作用。蘇東坡對梳頭促進睡眠更有深切體會,曾說:「梳頭百餘下,散發臥,熟寢至天明。」

中醫認為,經絡遍布人的全身,內外上下,臟腑器官的互相聯繫,氣血的調和,都要靠這些經絡傳導。人的氣血靠經絡而通達全身,發揮其生理效應,營養組織器官,抗禦外邪,保衛機體。而人的頭頂有「百會穴」,就是經絡直接匯集頭部或間接作用於頭部而得名。而春天梳頭非常符合春季養生之要求,因為梳頭能通達陽氣,宣行郁滯,疏利氣血,清利頭目,當然也就能強身壯體了。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5種靠梳頭按摩治能緩解的疾病

5種靠梳頭按摩治能緩解的疾病

頭暈頭痛

有頭暈、後頭痛的人,可著重梳梳頭後側枕部區域,促進腦供血,緩解不適。每天早晚建議多梳梳頭,節奏由慢到快,次數不宜超過100次,防止損害頭皮。最好選用牛角梳或木梳等天然材質製作的梳子,因為塑料梳子容易產生靜電,長期使用會使發質粗糙蓬鬆,不利於養生保健。

體質差

體質差、易感冒、容易失眠的人,要著重梳頭部正中的督脈和膀胱經區域,即從前額正中央沿頭部中線梳到頭後枕部,可以前後往復地梳。督脈有「陽脈之海」之稱,膀胱經是人體循行路線最長的一條陽經,多梳此部位可以通經絡、調氣血、振奮陽氣,使外邪不易入內,內邪得以祛除。

腸胃不好

脾胃不好的人,應多梳前髮際線。因為胃經經過此部位,在髮際線上下一寸左右的部位來回多次梳理,可以有效緩解胃腸不適。

腎虛、高血壓

有腎虛、高血壓、脫肛、頭頂痛的人,可以著重梳頭頂部(百會穴)區域。百會穴是全身陽經和督脈陽氣交匯處,常梳此處可以疏通經絡,提昇陽氣。

偏頭痛

有偏頭痛、肝膽不適,或氣悶、脅肋部脹痛的人,可著重梳頭部兩側。頭部兩側是膽經、三焦經循行的部位,經常梳一梳能夠疏通肝膽氣滯,緩解疼痛。

頸椎病梳頭療法

頸椎病採用藥物療效不明顯,手術治療風險較大,病人往往難以接受。中醫梳頭療法被實踐證明對治療頸椎病確實有效,治療後,患者症狀減輕、疼痛消失,治療3~5次後,85%以上的患者可基本治癒,如堅持每天梳刮頭頸部相關穴位則可不再復發。梳頭療法就是運用多功能牛角梳在頭頸部相應的全息穴區和經絡穴位上不停地刺激運動,感傳生物信息,使頭頸部毛孔開泄,「垃圾」外排,經絡暢達,氣血宣通,陰陽平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達到治癒的目的。

治療方法:取保健牛角梳和刮痧油(治療頸部時塗用),坐或站立,全身放鬆。

持梳呈45度角,梳齒深觸頂枕帶上1/3(百會至腦戶穴連線上1/3,左右各旁開0.5寸的條帶);頂後斜帶(絡卻穴至百會穴連線兩側各旁開0.25寸的條帶),自上而下,各梳刮1分鐘,每分鐘頻率80次,以發熱為宜。

持梳呈90度角,梳齒深觸風府(項後正中髮際上1寸)至大椎(第七頸椎棘突下);梳齒深觸雙側天柱(啞門穴旁開1.3寸)至大杼(第一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梳齒深觸雙側風池(後頭部枕骨下頸部肌肉隆起外緣凹陷處)至肩井(大椎穴與肩峰連線中點),自上而下各梳刮40次,以出痧為宜。

用保健牛角梳耳棒按揉神門穴(三角窩內,對耳輪上下腳分叉處稍上方)、腎(對耳輪上下腳分叉處下方)、頸椎(胸椎下1/3)、頸(頸椎前側耳甲緣)各60次,以發熱為宜。

梳頭頸時一般要加強按壓力,但對年老體弱者則宜用平梳法,即按壓力適中,頸部出痧5天左右消退後再繼續治療,其間每日可做頭頸部旋轉和上下肩部運動,平時注意勞逸結合,多保暖。

梳頭有講究 拿起你的發梳來養生

梳頭的時候,我們可以使用梳子在自己的頭皮上輕輕的去划過,這樣是可以可刺激自己的頭皮的地方的神經末梢,對於大腦皮層的刺激,調節頭部的神經功能,松馳頭部神經的緊張狀態,促進血液循環。

人體4個死角 勤梳頭可除蟎蟲

研究發現,每平方厘米的頭皮上約有100萬個微生物,其中最多的是毛囊脂蟎,他們喜歡把家安在頭皮的表皮層之內,三五成群地結合在一起,組成一個「大家庭」,齊心協力地靠吸吮皮脂腺分泌的脂質為生,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脫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