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健康出行的保養秘方

凜冽的北風,枯黃的樹木,依然擋不住市民出行的腳步。在冬季旅遊黃金期到來之際,記者為您搜羅了一些冬季旅遊常識小錦囊,讓您有備無患,放心出行。

飛機上的保養小偏方

天上」飛」的你,如果可以利用在飛機上的時間做些美容保養不但可以讓自己稍作休息,且保養過後的肌膚會更有光彩。建議你在上機定位後可以先去洗把臉,然後把防曬霜和保濕霜調和塗在臉上。這時,你便可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好好的閉目養神了。等快要下飛機前,再用海綿輕拍緊膚水滋潤你的臉,然後擦上日霜,如果有必要化個淡妝更可煥發你全身的精神。

不能帶的妝品:坐飛機時,手提行李中不要攜帶有危險的化妝品,如有塞子的小瓶裝香水,指甲油的瓶子或者裝滿液體的瓶子,因為當機艙內氣壓改變時,這些東西很容易爆裂。

美上加美的小物件

如果你視美麗為第二生命,那麼還要帶上這2二件「美麗」品。

遮瑕膏:遮瑕膏或許是一般人較容易忽略的產品,但它對於旅途中常發生的小毛病「黑眼圈」和「膚色暗沉」卻有著化窘態為神氣的遮蓋效果,讓你隨時隨地看起來都神采奕奕、精力充沛。

香水:雖然你的行李箱中已經堆放了各式各樣必不可少的化妝保養品,但是卻總是猶豫該不該把易碎的香水裝箱。別苦惱了,其實許多受歡迎的香水都推出了可填充型香水,因此為了旅途中的好心情,你大可放心的帶著屬於你的好味道,讓你走到哪就香到哪。

護膚貫穿始終

快樂和放鬆的心情是調理肌膚最佳的方法,但因為旅行中的日子,不同於平常有規律的生活,難免會因睡眠不足、過度疲倦、氣候、溫度、濕度的差別,而對肌膚造成傷害。長途旅行會給肌膚帶來生理上的不良影響像皮膚失水、缺氧、血液循環不良、體力疲乏、陽光曬傷等,因此護膚工作要從始至終。旅行時要使用自己經常使用的產品;多喝開水;不喝含酒精的飲料,多補充維主素C和維生素E;加強防曬防護;不化濃妝。旅行後的肌膚會變得乾燥、缺水,需要做敷臉,調理鎮靜肌膚,同時要及時補充水分,養分,油分。通過按摩促進肌膚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使受損的肌膚儘快得到恢復。

別漠視冬天的太陽

陽光中的紫外線(UV)會損傷皮膚細胞的DNA,其中UVB可以使皮膚在短時間內曬傷、曬紅。UVA則是令皮膚曬黑的主要原因。在陽光中紫外線的能量分布中,UVA是UVB的15倍。因此,UVA是更可怕的肌膚殺手,它擁有較長的波長和很強的穿透能力。哪怕隔著厚厚的玻璃,也會破壞皮膚內部的微細結構,令皮膚鬆弛衰老。

由於紫外線在白天始終存在,即使冬天也不例外,它仍然可以毫無阻礙地穿破雲層,直達地面。儘管冬季太陽紫外線本身的強度不及夏季,但冬天大氣的離子層對於紫外線的遮擋作用降低,因此紫外線的穿透能力加強,照射到地面時依然具有「殺傷力」,因此冬季紫外線依然傷人。專家提醒,即使冬天陽光溫柔,也千萬別漠視,哪怕在冬天也要採取科學的措施對抗紫外線,防止色素沉著和預防光老化。

很多人以為只有在陽光強烈的室外才需要防曬,躲在室內就可以高枕無憂。其實並不是這樣。因為即便在室內,有著多層玻璃的庇護,UVA對皮膚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

由於紫外線看不見也摸不著,它便可以隔著玻璃、薄衫悄悄地導致皮膚老化。另外,室內的牆壁、玻璃也會反射紫外線,室內所用的鹵素燈、熒光燈也都含有紫外線。因此不論晴雨、不論室內室外,都要注意防曬。另外,在冬天長時間參加一些戶外活動時,更要當心。在雪地和冰場上,陽光照射到雪地和冰場上而反射回的紫外線,會被肌膚加倍吸收,因此肌膚所吸收的紫外線不比夏天少。防護可以是遮陽、用能抵擋UVB和UVA的廣譜遮光劑防曬、不透光服裝、大檐帽和太陽鏡等。

使用含果酸的化妝品時最好用物理防曬。如果你使用的化妝品中含有果酸成分,那就意味著更要當心陽光,即使在冬天也不能掉以輕心。因為果酸護膚品會使皮膚變得較薄、較脆弱,不耐受太陽光紫外線。因此,使用果酸保養品的人,平時不能忽略使用防曬係數較高的物理性防曬品,來加強皮膚保護,防止新生的皮膚受到傷害。皮膚較敏感的人,最好使用植物配方的防曬產品以避免因化學性成分而引起敏感反應。

防寒保暖

冬季出遊應該選擇防風性的外套,如呢絨、毛皮和皮革制的衣服。羽絨服可形成不對流的空氣層保暖性好,是冬季出遊的首選。內衣要柔軟、吸濕、透氣,以利保溫、乾燥。儘量減少皮膚裸露,對於容易生凍瘡的地方要經常摩擦和活動。風雪天出遊時,一定要戴手套和耳套。此外,「寒從腳下起」,從保暖的角度講,鞋是最重要的。一雙輕巧保暖鞋底厚實的鞋子,可以使你感到全身溫暖,又可以防止在冰雪路上滑倒。

防凍藥品不可少

準備一些必要的防凍傷的藥品,到達旅行地後,尤其是在冰天雪地里,臉部及耳鼻和手要搽防凍油膏,不要在雪地上久站不動,勤用手掌摩擦臉部和五官。此外,由於室內和室外溫差較大,所以千萬不要在出汗或衣物很少的情況下到室外,以免引起感冒。

酒精取暖不可行

喝口烈酒暖暖身,這種方法不可行。酒精能刺激體表的血管,使體表血液循環增加,人會感到「發熱」,實際上人體在丟失熱量。氣溫較低時,人體所需熱量會相應增加,應多食瘦肉類、蛋類、鮮魚、豆製品、動物肝臟以補充熱量。此外,還可隨身攜帶些巧克力,以補充熱量。旅行時,不妨帶上保溫瓶,以便隨時喝到熱水。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冬天燉雞湯的好搭檔 教你如何燉雞湯

  多項研究表明,古老的民間偏方「雞湯治感冒」具有一定的科學性。美國最新載文,總結出「冬季雞湯的幾種防病喝法」,不妨一試。

  1、人參雞湯。入冬時喝人參雞湯是中國民間流行的一種滋補方法。人參可增強人體免疫力,降低冬季患上感冒的幾率。

  2、檸檬雞湯。檸檬汁可使經典雞湯配方風味更加獨特,同時還可增加額外的維生素C攝入量。

  3、雞湯雜蔬面。雞湯燉好之後,可以加入麵條和菠菜燉煮,也可加入胡蘿蔔丁、芹菜丁和海帶等。

  4、辣味雞湯。雞湯中加入紅辣椒,不僅增加鮮香辣味,更有益健康。辣椒中的辣椒素具有抗菌功效,有助於緩解頭痛等疼痛及鼻塞症狀。

  5、簡易雞湯麵。如果時間來不及燉煮雞湯,可以用切碎的熟雞肉和低鈉鹽,做一碗簡單的雞湯麵。

  6、雞肉蛋湯。雞蛋可以給雞湯再增加蛋白質和B族維生素。如果再配上糙米飯,營養就更加全面。

  熬雞湯要注意以下幾點:

  宰活雞吃凍雞

  買活雞自然不用說了,主要是為了保證肉味的鮮美。但鮮雞買回來之後,應該先放冰箱冷凍室冰凍3個小時左右再拿出來解凍煮湯。這麼做,跟排酸肉的原理是相同的。動物驟然被殺時,體內會自然釋放出多種毒素,並且新殺的雞體溫比較適宜細菌繁殖,這時將其冷凍既能殺菌,又能讓雞肉從「僵直期」自然過渡到「成熟期」,這樣的雞肉肉質才是最好的,做出來的湯味道才會更鮮美。

  飛水是必需步驟

  營養學研究表明,任何肉類在燉湯之前,都應該將主料在開水裡面煮一下,這樣不僅可以去掉生腥味,也是一次徹底清潔肉類的過程,可以使燉出的湯清新而不渾濁,鮮香而無異味,這個過程叫做飛水。

  飛水也是有技巧的,如果是冷水煮肉,從冷水到煮沸,肉的營養就會嚴重流失,所以飛水最適宜在溫水時下鍋,然後煮7~8分鐘,在煮的過程中,適時地翻動肉塊。當然,開水下鍋也可以,煮3~5分鐘即可。

  燉湯適宜用冷水入鍋

  飛水完畢後,要立刻用冷水沖涼肉塊,再放入鍋燉湯。因為燉湯最適宜冷水下鍋,隨著水溫的慢慢升高,原料會充分釋放出營養,與水同溫的原料更能煮出好味道。我的健康飲食

  控制火候是燉湯關鍵

  燉湯主要是為了飲其湯,其次再食其肉,所以我們不提倡用高壓鍋燉湯,因為營養物質需小火長時間慢慢加熱才能出來,而用高壓鍋熬製的時間短,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因此熬製雞湯應該用砂鍋,先大火燒開10分鐘後再轉小火。

  在熬湯的過程中,儘量不要揭蓋,揭蓋容易「跑氣」,這樣湯就沒了原汁原味。

  放調味品有學問

  熬雞湯的時候,放調味品的順序也是有講究的,不然做出來的雞湯就會遜色很多。

  有人喜歡在煮雞湯開始時就把所有的調料放進去,這是不科學的,因為在做雞湯時,如果過早地放入鹽,就會使雞肉中的蛋白質凝固,湯的營養程度和鮮美程度就會大打折扣,容易出現湯味淡、肉不爛的結果。

  那麼,何時才可以放調味品呢?鹽和其他調味品應該在湯快要熬好的時候放進去,放鹽後不要攪拌,那樣會留下一股生鹽味。放鹽後,再轉大火10分鐘,中途不要揭蓋,這樣熬出來的雞湯味會更濃。

冬吃火鍋有講究 先素後葷更健康

  天氣越來越冷,親朋好友圍坐在火鍋旁吃上一頓,是冬日的一大享受。吃火鍋有5個特點:人數多、菜品多、進餐時間長、吃得多、酒水多。所以,我們吃火鍋也要有「講究」,應遵循16字進餐原則———「因人而異,選擇食材,先後順序,合理安排」,這樣才能達到健康吃火鍋的目的。

  食材要「精挑細選」

  精選食材,不是指要選價格貴的食物,而是要選擇適合你的。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的人選擇肉類時,應首選海產品、精瘦肉等;痛風患者最好不要選擇海產品,如果正處於痛風發作期,應禁食一切肉類,並儘量減少攝入菌類和豆製品。因為這些食物中的嘌呤含量較高,而痛風是嘌呤代謝紊亂致使血尿酸生成過多,或腎臟排泄尿酸減少而導致的代謝性疾病,嘌呤在一些酶的催化下轉變為尿酸,容易導致人體尿酸異常;膽固醇高的人在選擇食材時,一定要避開動物內臟,因為它們是富含膽固醇的「大戶」;患有腎臟病的人,不要選擇加工肉類食品,如雞肉丸、魚肉丸、蝦餃等,其中的食鹽(鈉)含量較高,而且為了保證口感,這些食物在製作過程中添加了很多輔料,如醬油、糖、十三香等,這會使人在不知不覺中攝取過多的「隱形鹽」,對身體造成傷害。

  那麼,身體各項指標都正常的人,就可以隨心所欲地吃火鍋嗎?不是,還要考慮自己的體型,體型偏胖、體質指數超過25的人,最好不要選擇高熱量食材,如肥牛、肥羊、五花肉等。這類肉的飽和脂肪含量高,食用過量容易造成熱量過剩,增加肥胖風險。

  吃火鍋,講順序

  很多人吃火鍋時都是先吃肉,再吃海鮮、青菜等。其實,這個順序並不是最佳選擇。從健康角度出發,吃火鍋應該先素後葷,這樣不僅有利於控制肉和熱量的攝入,還能避免攝入過多的嘌呤,以免加重痛風症狀。吃火鍋時,不妨按照下面的順序進食:

  1、綠葉蔬菜。其中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熱量較低。此外,蔬菜中含有多種有機酸、芳香物質及葉綠素,能幫助消化。

  2、菌類。如木耳、銀耳、平菇、香菇等,其中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含量高,無膽固醇,有潤肺、清腸、增強免疫力的功效。

  3、豆腐。它是普通大豆的「升華」食材,具有豐富的優質蛋白,且味甘性涼,有生津解毒的作用。

  4、澱粉類食品。土豆、紅薯等食物中含有大量澱粉,涮火鍋時吃些澱粉類食物,一方面能保護腸胃,另外一方面可增強飽腹感,減少吃肉和海鮮的量,同時澱粉類食品中含有大量膳食纖維,能減少身體對脂肪和膽固醇的吸收。

  5、肉類。建議大家在選擇牛羊肉時儘量選擇瘦一點的,那種有大理石花紋的牛羊肉脂肪特別多,進食量以小於250克(生重)為宜。注意肉一定要煮熟,半生不熟的肉容易潛藏寄生蟲。

  三種應該慎吃的火鍋

  魚頭火鍋:魚頭雖然營養豐富,味道鮮美,但魚頭中富積血管,極易超量含有各種殘留農藥和有毒的化學物質,食用過多後,其中的有毒物質會經消化道吸收而引起中毒,出現頭暈等症狀,嚴重的可引起昏迷。

  粉絲火鍋:粉絲製作過程中加入0.5%左右的明礬液,其中含有較多的鋁。大量食用粉絲,超量攝入過量的鋁就會在大腦、肝、脾、腎、甲狀腺等組織器官內蓄積,時間一長就會損害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引起行為異常、智能障礙、運動震顫和反應遲鈍等症狀,並有可能加快人體衰老和誘發老年痴呆症。

  麻辣火鍋:過於辛辣的火鍋會使脾胃消化功能失調,內生燥熱濕邪,由此而誘發痔瘡或使痔瘡患者病症加重,出現便秘、便血、疼痛、痔核脫出等症。此外,辛辣刺激還會造成胃腸道急性炎症以及紅斑、瘙癢、乾燥、脫屑接觸性皮炎症狀,誘發牙齦腫痛、口角糜爛、嘴唇燥裂腫痛等不適症狀。

民間雞蛋療法 治療三種疾病

中醫認為,雞蛋有除熱、消腫、止痛、催生的功效。

冬吃鯽魚夏吃鯉 冬季什麼魚最養人

關於吃魚,民間有這樣一句諺語「冬鯽夏鯉」,意思是說「冬季最宜吃鯽魚,夏季最宜吃鯉魚」。從中醫的角度分析,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不同季節氣候不同,在吃魚方面也應注意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