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為睡覺流口水有什麼大不了,不就是擦擦嘴的事兒,再不濟也就洗個枕頭套的事兒。沒什麼值得注意的。其實,成年人睡覺流口水,可能是這種嚴重疾病的發病信號。
醫生建議,如果大家起床後發現自己有流口水的現象,那麼洗漱時不妨對鏡子笑一下,如果發現有口角歪斜兼伴有頭痛的症狀,那麼建議最好是到醫院就診,可能是中風的徵兆。
這八種前兆最好要記起來
眾所周知,中風會議中常見多發疾病,是導致人類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即便存活,也有近七成的患者遺留有嚴重殘疾。所以,能夠在中風發病之前及時發生及早就醫對生命安全以及病後生存質量來說都顯得尤為重要。而要做到及早就診,首要了解的就是關於中風的先兆表現。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徐安定教授曾在家庭醫生在線答疑平台上表示,腦中風的前兆症狀主要表現為一下八種。1)頭暈:反覆出現瞬間眩暈,視物旋轉,幾秒鐘後便恢復常態。2)肢體麻木。3)眼睛突然發黑,看不見東西,幾秒鐘或幾十秒鐘後便完全恢復正常。4)原因不明的跌跤。5)突然說話吐字不清,甚至不會說話,但持續時間短,最長不超過24小時。6)哈欠不斷。7)精神改變。如嗜睡,或性格一反常態,變得沉默寡言,或多語急躁,或出現短暫智力衰退。8)突然一側肢體麻木。
前兆發生後,症狀持續多久會發病?
很多患者會存在有這樣的疑問,腦中風前兆發生了以後,症狀持續多久才有可能發病呢?徐安定教授指出,首先要明確兩個概念,醫學上有一種是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另一種就是腦卒中,後者根據腦血管被堵住還是破了,分別稱為腦梗死和腦出血。如果是出現短暫的頭暈、說話不好、手腳不好等,幾分鐘或幾個小時內自己就恢復了,那可能只是短暫性腦缺血發作,這樣的病人還沒有發展到腦卒中。如果持續時間比較長,比如說幾個小時,甚至幾天以上,那很可能已經發展成腦卒中。有些中風是沒有前兆的。我們建議,一旦出現中風前兆,就要儘快去醫院就診,避免病情進一步惡化。
本文指導醫生:-
徐安定教授 主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
擅長疾病:神經內科危急重病人的搶救和綜合處理、特別...[詳細]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完全吃素並不科學 怎麼吃素最健康?
素食是對自己飲食和生活方式的一場改革,但是很多人僅僅簡單認為吃素就是不吃肉,而忽略了身體的營養攝取,明明是為了身體健康的目的而選擇的吃素,但是卻讓身體健康因為營養不良而受到危害。
完全吃素並不科學
食物中不加入肉類和魚類原料,不等於一定具備健康價值。只有儘量以天然食品形態攝入、加工食品比例很低的素食,才具有健康作用。另一方面,素食者必須通過各類植物性食物的良好搭配,才能保證各方面營養素都齊全而均衡。
素食並不必然成為健康飲食。吃素同樣有營養平衡問題,如果搭配不當,不僅不能得到足夠的營養,也不一定會降低疾病的發生率,或者帶來苗條的身體。
長期吃素會造成蛋白質、鈣、鐵、鋅、維生素B12等的缺乏,雖然豆類含有不少植物蛋白、鈣、鐵和鋅,深綠色蔬菜含有比較多的鈣和鐵,全谷製品中有比較多的鋅,但它們往往與植酸等其他分子糾纏在一起,被人體吸收的效率比較低。長此以往會造成人體免疫力下降,導致各種疾病發生,包括缺鐵性貧血、骨質疏鬆、老年抑鬱症、膽結石等,還會影響生育功能。
這麼吃素最健康
1、沙拉不要吃太多
很多人覺得植物生吃會更有營養,所以喜歡吃沙拉,但綠色植物中的維生素K和胡蘿蔔里的胡蘿蔔素,都需要過油加熱才更容易被人體吸收,而且沙拉醬里的脂肪含量很高,吃多了也不好!
2、不能只吃素食
肉蛋奶裡面都含有人體所需的維生素B12,素食可沒有,只吃素不僅吸收不到維生素B12,還可能缺鈣,容易貧血、消化黏膜發炎和骨質疏鬆呢!所以愛吃素的也要搭配其他食物,保證全面補充營養。
3、攝取天然蛋白質
蛋白質真不是只有吃肉才能獲取,很多天然的食物中都含有蛋白質,比如雞蛋、豆製品、腰果、花生等乾果類。不過要注意一定要澱粉類和蔬菜類混著吃,這樣能增加蛋白質的吸收率。
4、攝取維生素
維生素B12可以通過菌類食品和發酵豆製品來供應,包括各種蘑菇、香菇、木耳等,以及豆醬、醬豆腐、豆豉、醪糟等。
素食主義多吃5種顏色的食物
1、紅色:包括番茄、桑葚、大棗、山楂、紅蘋果、草莓等。紅色食品富含番茄紅素、胡蘿蔔素、鐵和部分胺基酸,此類食品含有大量抗氧化劑,能夠降低患上癌症等慢性疾病的危險。
2、黃色:主要指黃豆,包括豆類和豆製品,還有黃色的水果和蔬菜以及蛋類,如黃豆芽、金針菜、柿子、柑橘、南瓜、香蕉等。黃色果蔬的優勢在於富含兩種維生素A和D、纖維素、果膠,能消除體內細菌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質,很好地保護胃腸黏膜,對於防止食管癌、胃癌、腸癌等疾患發生有一定的作用。
3、白色:包括大米、白薯、山藥、白蘿蔔、白木耳、白醋、火龍果、百合、茭白等。此類食品含有豐富的澱粉、糖分、蛋白質等,很多就是主食,它們能夠為身體提供很多必要的營養物質,有助於提高機體的免疫力,防止腫瘤的發生。
4、綠色:主要指綠葉蔬菜和瓜果,主要包括芹菜、青瓜、菠菜、青椒、空心菜、綠豆、綠茶等。
5、黑色:指有保健功效的黑色食物,如香菇、黑木耳、紫米、黑豆、黑芝麻、紫菜等。
適量獻血真的能預防癌症?原因竟是這東西
國內的獻血通常都是無償獻血,無償獻血是指符合獻血條件的適齡公民自覺自愿獻出可以再生的少量血液或血液成分,去挽救危重病人的生命,而獻血者不索取任何報酬。無償獻血是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紅十字會、國際紅新月會、國際輸血協會推崇的獻血形式。血站作為獻血的主要機構對於獻血的好處宣傳力度比較大,最近很多人都提出質疑,獻血真的有益身體健康嗎?
從生理角度來分析,一個成年人的總血量約為4000-5000毫升 ,一次獻血200-400毫升,只占到全身總血量的5%,獻血後身體會自動調節,使血流量很快恢復正常,所以說按照正常要求獻血的話應該不會有損身體健康。
研究表明,適量的獻血可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刺激人體骨髓造血器官,使其始終保持青春時期一樣旺盛的造血狀態,並能防止動脈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有調查研究顯示曾獻血者存活率顯著高於未曾獻血者,獻血總量較多的人存活年齡還較長。大量科學研究也證明,獻血者在奉獻愛心的同時其實也是對自我健康進行了「投資」,獻血有益身體健康。
第一,獻血可預防、緩解血液粘稠度、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生概率。經常獻血會減少體內一部分粘稠的血液,再通過正常的飲水,填充血容量,使血液自然稀釋,血脂就會下降。堅持適量獻血者能夠降低血液粘稠度,使血液流速加快。供氧量加大,有效降低動脈硬化、血栓和腦血管意外及心肌梗塞等病症。
第二,經常獻血還可以提高造血功能。獻血後血細胞數量減少,對骨髓產生刺激作用,促使骨髓儲備的成熟血細胞釋放,並刺激骨髓造血組織,促使血細胞的生成,保持骨髓旺盛的活力。
第三,獻血可減少癌症的發病率。鐵質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但鐵過高超過正常含量的10%,患癌症的機會就會增加。所以定期獻血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低體內鐵含量,降低癌症發生風險。
第四,獻血者大公無私、樂於助人的精神能夠促進其身心健康,自我價值的實現在於對社會的奉獻,自己有價值感,成就感本身就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情緒和人生進步的動力,健康的情緒有益於人體免疫力的增強、抵抗力的提高,這也是很多獻血者長壽的原因之一。
45歲至59歲的人要做好這三防
45歲至59歲是人生的黃金年齡,但也是很多中年人生命中最難熬的「生命高危期」,因為這個年紀是,疾病的爆發時期,很多人都是因為在這個年紀沒有熬過這個生命的危險期。到了中年,這個是人的健康的一個低谷期,這個事屬於自然規律,每個人都很難夠避免的。要做到平安度過「生命高危期」,要做到「三防」「三戒」,三防三戒又是指什麼呢?
常年不穿襪子,20年後會得什麼大病?
穿襪子是人類從古到今都有的習慣,不管是短襪還是連褲襪,幾乎每個季節都有它們的身影。但最近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為了趕潮流,不喜歡穿襪子,天氣寒冷的時候還露著腳踝,這真的健康嗎?是不是像長輩們說的,不穿襪子的人,20年後都會得關節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