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都有哪些症狀?教你五個調理方法

胃病在生活中是最常見的,由於飲食習慣不好或者壓力大都容易導致胃部受到損傷。那麼胃壞了都有哪些症狀呢?一起來看看吧!

胃病都有哪些症狀

1、肝胃不和證症狀

納呆,胃脘痞滿,脹痛,噯氣頻頻,情志不遂可誘發、加重。舌苔薄白,脈弦,慢性胃炎伴腔胃排空障礙,膽汁反流多見於此證。治法:疏肝和胃;

2、肝胃濕熱證症狀

胃脘滿悶,胸悶不飢,噁心欲嘔,身重倦怠,口渴不飲,大便溏薄不暢,舌黃膩,脈滑,胃鏡檢查胃黏膜充血明顯,水腫甚至糜爛。治法:清化濕熱;

3、胃終端淤血證症狀

胃脘疼痛,持續不解,痛如針刺或如刀割,痛有定處,按時疼痛加劇。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澀。治法:活血化瘀;

4、脾胃虛弱證症狀

胃脘脹痛痞滿,飢時痛甚,喜暖,按時感到舒服,面色蒼白,神疲,頭暈,舌質淡,唇有齒痕,脈細。治法:健脾和腎;

5、胃陰不足證症狀

胃脘隱隱作痛或灼熱不適,嘈雜似飢,口乾食少,大便干硬,脈多細數。治法:益胃養陰。

胃病如何調理?

1、飲食宜溫軟

胃病患者的飲食應以溫、軟、淡、素、鮮為宜,做到定時定量,少食多餐,避免過飢或過飽。

注意細嚼慢咽,對食物充分咀嚼,可使食物儘可能變「細」,以減輕胃的工作負擔,而且咀嚼的次數愈多,隨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對胃黏膜有保護作用。

切忌三餐進食不規律及暴飲暴食。不吃過冷、過燙、過硬、過辣、過黏的食物,食物的溫度應以「不燙不涼」為度,過燙過冷的食物進入胃部之後,都會刺激胃黏膜引起胃病。

不吃宵夜,臨睡前進食會導致胃酸分泌,而且產生的熱量容易囤積,無論對胃、對人體都無益處。

2、不吃霉變物

不吃發霉變質的大米、花生仁、玉米以及變質的肉類、魚類、貝殼類。同時,要少吃鹹肉片、醃魚乾等,以避免食物中的致癌物。

注意口腔衛生,唾液經口腔細菌及其酶的作用後,唾液中的硝酸鹽還原成有致癌作用的亞硝酸鹽,因此,飯後應漱口。

3、飯後莫急走

俗話說,「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但「飯後」絕非是剛吃完飯,應在飯後20-30分鐘開始散步,這樣有利於胃的消化。

胃病患者服藥最好飯後服用,以防刺激胃黏膜而導致病情惡化。

最佳的飲水時間是早晨起床空腹時及每次進餐前一小時,餐後立即飲水會稀釋胃液,湯泡飯也會影響食物的消化。不要夜間空腹喝牛奶,儘量少喝碳酸飲料。

4、適度做運動

適度的運動鍛煉,可以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復發。除了散步、慢跑、太極拳等體能鍛煉外,每天進行腹部自我按摩也是防治胃腸病的有效方法。

兩手相疊於上腹部,以胸骨柄劍突下為中心,作順、逆時針方向揉摩各30-50次;然後同法在神厥穴(即肚臍)周圍揉摩各30-50次。

此外,追加揉摩兩腿足三里(左膝蓋骨外側下3寸,脛骨外側上凹陷處)50-100次。每天早晚兩次。

5、戒菸+忌酒

吸菸會使胃部血管收縮,影響胃壁細胞的血液供應,使胃黏膜抵抗力降低而誘發胃病。酒精則會刺激胃黏膜,加重症狀。

所以,要做到不吸菸、少飲酒、少吃辣椒、胡椒等。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C對胃有保護作用,胃液中保持正常的維生素C量,可有效地發揮胃的功能,保護胃部和增強胃的抗癌力。

男人腹部健美操的6個方法

為使腹部減少而採用無限制節食、裹腹的方法不僅達不到強健腹部肌肉的作用,反而會影響人的健康。應多參加體育鍛煉,如跑步、爬山、騎車、游泳、打球等,可使腹部脂肪減少。

正常人每天喝多少水才算適量?

近日,美國國家科學院一項報告卻打破了「男人每天8杯水」定論。這項向美國國會提交的報告稱,在全球氣溫變暖的情況下,經常補充水分,才能保持健康。另一項報告則認為, 19歲至30歲的女性每天平均要喝11杯水,男性要喝15杯水。這一說法攪起許多人心中的疑慮,水到底該怎么喝?喝多少才算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