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無症狀肝癌 秋季多吃蔬果養肝護肝

平時吃得香、睡得好,無黃疸、無腹水,一檢查竟然是肝癌晚期!更有甚者,自家兄弟剛確診肝癌,自己陪同治療順帶檢查,結果發現也是肝癌!

「消瘦、臉色變黃、沒有食慾等現象出現,確實要警惕肝癌的可能,但沒有以上症狀並非就一定沒事。其實,包括肝癌在內的很多腫瘤早期症狀都很模糊,甚至沒有症狀,往往一旦發現已是晚期,此時難以採取根治性治療。」

專家提醒市民:肝癌尤為青睞「自家人」。如果血親患病,最好自己也提高警惕,定期進行排查。

提醒:易感人群最好每半年照一次B超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肝膽外科劉超教授提醒說,有B肝病史、肝癌家族史、喝酒、日常生活中愛吃醃製食品者,都是肝癌易感人群,此類人群最好能半年進行一次B超檢查,以便及時發現疾病。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有家族史的病人,因為肝癌似乎特別青睞『自家人』,這可能就是疾病本身的遺傳易感性在作祟。」劉超介紹說,他近來屢屢遇到前後患癌的同一家人,甚至遇到過兩兄弟同時上手術台進行肝癌手術的情況。

「腫瘤的發生都是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的,相同的基因,加上類似的生活習慣,使得包括肝癌在內的很多種腫瘤都喜歡青睞有血緣關係的同一家人。」

預防:秋季吃什麼養肝

1、特別要注意蛋白質攝入

在秋季給肝臟保駕護航,專家建議慢性肝病患者特別要注意蛋白質的攝入。

過去提倡肝病患者多攝入蛋白質以促進機體修復,但後來發現攝入蛋白質過多導致體內產氨等含氮毒素增多,可誘發肝性腦病而令患者精神錯亂或陷入昏迷。

正常人每日攝入的蛋白質宜在80克~100克,但慢性肝病患者要減少到50克~60克,而他們合成蛋白的能力下降,為了滿足身體需要就得儘量攝入優質蛋白,例如含支鏈胺基酸較多、代謝產氨較少的魚肉、雞肉、牛奶、黃豆等,而含芳香胺基酸較多、代謝產氨較多的豬牛羊肉則不宜多吃。

2、多吃蔬果,避免辛辣食品

燕窩、魚翅等「補品」含優質蛋白有限,吃了白占據蛋白質的「配額」,不宜納入食譜。

正常人沒有必要攝入蛋白粉,慢性肝病患者才需要補充,但應該聽醫生的具體指導,因為很多人的營養不良是由於熱量不足而非蛋白不足。患者還可多吃蔬果。肝臟門脈高壓造成食管靜脈曲張的患者應避免辛辣食品。

柚子皮的功效有哪些?

將柚子吃完後,留皮晾乾,放進鍋里幾塊加水一起煮(塊不要太小,否則藥效減小,但也不宜過大),水不要太多(和煎中藥一樣)連開幾次後,把煮的湯倒進碗裡給患兒喝下,連喝幾次就會好。

十全大補丸並非「虛」就能補

一聽到「十全大補丸」的名字,很多人就會覺得它是「大補」之藥,凡有虛證就可以服用。其實,這是取名引起的誤解。所謂「十全」,是因為它在「八珍湯」(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熟地、白芍、當歸、川芎)的基礎上,加入性微溫、可補氣的黃芪和性大熱、可溫中散寒的肉桂,由共十種中藥製成。所謂「大補」是指它不僅可以用於氣虛,也可用於血虛。然而,這並不代表它所有虛證都能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