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調養:宜安養神氣,寧神定志,忌抑鬱惱怒,保持愉快的心情,以使肺氣清肅,順應秋季容平的氣候特徵。
起居調養:宜早臥早起,早臥以順應陽氣的收斂,早起以使肺氣得以舒展,防止收斂太過。所謂「一場秋雨一場寒」,降水較多,天氣也會轉涼,此時要根據天氣的變化適當添加衣服,以防感冒。
運動調養:立秋過後可逐漸增大運動量,可選擇慢跑、散步、球類運動等,但仍應避免過度出汗,同時還可多做「鳴天鼓」等保健運動。
飲食調養:立秋節氣因降水較多,濕氣較重,飲食宜增咸減辛,助氣補筋,以養脾胃。可適當少吃薑、蔥、辣椒等辛味食物,多吃酸、鹹味食物,如大麥、黑豆、豇豆等,多吃健脾祛濕的食物,如小米、苡米、扁豆、砂仁等。
以下推薦幾道養生藥膳:
大麥芽湯:大麥芽50克,冬瓜300克,陳皮25克,生薑5片,豬瘦肉200克。大麥芽、陳皮洗淨,冬瓜去皮洗淨,切塊;豬瘦肉洗淨,切小塊,生薑5片,上述用料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熬煮1~2小時。有清熱消暑、理氣健脾的功效。
玉米須豬苓牛肉湯:玉米須30克,豬苓10克,生薏苡仁30克,陳皮5克,黑豆50克,牛肉100克,生薑10克,大棗10枚,精鹽適量。將牛肉洗淨,切成小塊。全部用料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水,小火煮2小時,加精鹽調味即成。有清暑利濕、健脾益氣的功效。
苓術荷葉粥:茯苓15克,淮山30克,白朮15克,砂仁5克,荷葉1張(或干品30克)剪碎,粳米200克。將茯苓、淮山、白朮、砂仁、荷葉洗淨,加適量水,先浸泡30分鐘,大火煮沸後小火熬煮30分鐘,去渣留汁,與淘洗乾淨的粳米一起放入砂鍋內,加適量清水,小火熬煮成粥,有健脾和胃、祛濕解暑的功效。
陳皮冬瓜二豆粥:冬瓜250克,陳皮5克,扁豆30克,黑豆30克。將冬瓜洗淨去皮切片,與洗淨的陳皮、扁豆、黑豆同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用小火煮至二豆熟爛,調入精鹽即成,有健脾祛濕消暑的功效。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立秋養生應養陰去濕 預防為主
簡要內容:據《素問·髒氣法時論》記載:「肺主秋,肺收斂,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酸味起到收斂肺氣的作用,而辛辣則起到發散瀉肺的不良作用。秋天是「收」的季節,不可發散,因此可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比如可常吃些小麥製品、李子、桃子、橄欖、菠蘿、芹菜等。
立秋了,也進三伏(末伏)了,氣象預報說本周「晴天很少露面,多雲和雷雨天氣將交替登場,周最高氣溫33度。」民諺有「早立秋涼颼颼(上午立秋),晚立秋熱死牛(下午立秋)」之說,今年立秋正好是在晚上,加之近日雨水偏多,溫度仍然較高,空氣悶熱潮濕,濕熱交蒸,因此,人們在養生方面應以養陰防暑去濕、預防秋季病為主。
從養陽到養陰
立秋後天氣依然悶熱,嚴格說在氣象學上還不能算真正的秋天。可以說,此時正是夏、秋交替時期,養生既要照顧到夏末的炎熱,又要力求平穩過渡。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記載:「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也就是說,人們在養生時,應順應四時,順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規律。立秋後,天氣從炎熱轉為寒涼,中醫理論認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立秋正是從養陽逐漸轉為養陰的時刻。
飲食 偏酸潤肺
據《素問·髒氣法時論》記載:「肺主秋,肺收斂,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酸味起到收斂肺氣的作用,而辛辣則起到發散瀉肺的不良作用。秋天是「收」的季節,不可發散,因此可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比如可常吃些小麥製品、李子、桃子、橄欖、菠蘿、芹菜等。
另外,《金匱要略》有「秋不食肺」之說。夏天對人體消耗極大,秋季雖然氣溫有所下降,但又有了燥氣,也就是常說的秋燥。「燥氣當令,易傷津液。」因此,飲食上還應注意多吃滋陰潤肺的食物。如:百合、木耳、扁豆、枸杞、兔肉、黃鱔、鯽魚等。《飲膳正要》說:「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禁寒飲」。秋季可以適當食用具有滋陰潤燥功效的生地粥。當然,也不能忘記去除體內濕邪。因為濕邪易困脾,使脾陽不暢,運化不利,損傷脾氣,生痰,傷肺。秋季時節,可適當食用枇杷、芝麻、糯米、粳米、蜂蜜、菠蘿、乳製品等柔潤食物,養脾生津。
進補 防燥不膩
很多人認為秋天應該進補,貼秋膘,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夏季出汗多,易「苦夏」,人體體能消耗很大,使人心煩意亂、疲倦乏力,尤其是體質偏弱或者有慢性病患者更甚,可在秋季適當進補,以補充一夏天的體能透支,提高體質,迎接冬天的來臨。
但由於剛剛立秋,此時進補與中秋、深秋還有所不同,最鮮明的特點就是循序漸進,以飲食營養的調理和水分的補充為佳,不提倡過早過多食物油膩食品和羊肉等過於溫熱的補品。否則極易使原本傷津的胃腸道負擔過重,誘發感染,引起急性胃腸炎、胰腺炎等。可以用蓮子、桂圓、黑芝麻等煮成湯粥食用。
運動 不在冷水中游泳
立秋之後,雖然初秋氣溫依然較高,但是隨著時間推移,氣溫溫差逐漸加大,應注意增減衣服,特別是老年人、體質虛弱者更應注意。
俗語有「立秋十八天,河裡無澡洗」的說法。立秋後再過十八天左右,雖然氣溫依然很高,但是河水和室外泳池,特別是深水處的水溫逐漸變低了,不適合像夏季一樣在河裡游泳了,否則容易受寒得病。
疾病 冬病夏治最後一伏
「冬病夏治」是依據自然界陰陽變化對人體的影響,推算出氣血運行在每個節氣的變化,並依此制定出的傳統治療方法。本市今年開展冬病夏治的單位如南開醫院、中醫一附院、中醫二附院、市公安醫院、中醫藥研院附屬醫院等,由於特色突出、療效確切,獲得了較多市民的肯定。
立秋的由來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每年8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35°時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立春)。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
「秋」就是指暑去涼來,意味著秋天的開始。到了立秋,梧桐樹必定開始落葉,因此才有「落一葉而知秋」的成語。「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是禾穀成熟的意思。立秋一般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立秋後雖然一時暑氣難消,還有「秋老虎」的餘威,但總的趨勢是天氣逐漸涼爽。古人把立秋當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一直很重視這個節氣。
我國古代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是說立秋過後,颳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此時的風已不同於暑天中的熱風;接著,大地上早晨會有霧氣產生;並且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
據記載,宋時立秋這天宮內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奏道:「秋來了。」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之意。其實,按氣候學劃分季節的標準,下半年日平均氣溫穩定降至22℃以下為秋季的開始,除長年皆冬和春秋相連無夏區外,我國很少有在「立秋」就進入秋季的地區。
立秋後要提防這幾種疾病
秋季是感染性疾病的高發期,孩子往往會出現發燒症狀,有時還會出現臉色蒼白、情緒不穩定、噁心嘔吐、腹瀉等其他異常表現。
立秋到來 養生須做好九防
白露過後,氣候逐漸變涼,一早一晚更添寒意,如果這時再赤膊露體,就容易受涼,輕則易患感冒,重則易染肺疾。因秋氣主燥,燥易傷肺。如因著涼而使免疫力下降,無力抵禦外邪,則會出現肺及呼吸道疾病,如發燒咳嗽、支氣管炎、肺炎等,若風邪侵犯經絡筋骨,使筋絡阻痹,可出現四肢痹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