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醫養生熱度持續升溫,人們跟著電視、書籍熱情地學習如何飲食、鍛煉、防病,可養生的要領到底是什麼,很少有人能說清楚。其實,中醫養生不是幾個方子、幾味中藥、幾個穴位那麼簡單,其博大精深的內涵可歸結為6個字:順、靜、修、調、補、固,真正領會並做到這幾點,長壽就離你不遠了。
「順」:養生跟著季節走。古人認為,人身體的變化與四季輪迴是一致的,因此飲食起居、衣食住行必須與季節相適宜。《黃帝內經》說:「順天時地利。」這裡的「時」,指的是四時陰陽,具體說就是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四季的養生要符合生、長、收、藏的特點。春天萬物生發,要養肝、養陽;夏天是生長時節、主養心,晚睡早起,少發怒,該出汗就得出汗;仲夏季節又熱又濕,要注意養脾、化濕;秋天是收穫的季節,要養肺、養陰,早臥早起,情緒須安寧,否則會傷肺;冬天講究養藏、養腎、養陰,要多曬太陽,早睡晚起。
「靜」:讓心安靜下來。現代人喜歡生活得熱熱鬧鬧,每天時間都安排得滿滿的,生怕孤獨和寂寞。其實,這種浮躁的生活對健康極為不利。《黃帝內經》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人安靜下來,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消耗,特別是「氣」的消耗,做到身體「節能」,這樣才能預防疾病、益壽延年。大家不妨把生活節奏放慢,採取靜坐、閉目養神的方式來靜養身、慢養心。
「修」:修身行善煩惱少。《易經》裡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其實就是平時積德行善、豁達大度的人,往往能和這個世界和諧相處,能減少很多煩惱,心情愉悅。可見,修身養性,寬以待人,淡泊名利,對別人好,自己收穫的將是健康、快樂和長壽。
「調」:多做深長呼吸。人難免會遭遇營養失衡、過度勞累、病邪襲來等諸多不良因素,這時候就要用到「調」字了。《黃帝內經》說,應該根據四季的變化調養精神意志,調養七情六慾。其中還強調了呼吸的調節,即「調息」,練習呼吸吐納。建議大家平時多做深長、緩慢、均勻的呼吸。可以練習「丹田息」,鼻子吸氣後,通過意念把氣送到下丹田氣海的位置,即在肚臍下1.5寸。然後再把氣慢慢呼出來。練習「丹田吸」的同時,吞咽唾沫,配合調津,保健效果更好。
「補」:有補有瀉最健康。古人推崇用滋補藥物調理陰陽、臟腑、氣血,原則有三,一是先辨證,二是食補為先,三是補、瀉結合。
中醫講藥食同源,所有食物都有調理身體的作用。從味道說,酸味補肝,苦味補心,甜味補脾,辛味補肺,鹹味補腎。從顏色論,紅色補心,黑色補腎,黃色補脾,綠色補肝,白色補肺。
滋補要因人而異,根據體質進行合適的食補。氣虛的人最要吃主食,還可喝雞湯、吃雞鴨魚肉。補血可用大棗、豬肝、各種紅肉。補陰氣,多吃水裡生的,如鴨肉、海參、甲魚等。養陽要吃牛羊肉、雞肉、驢肉、韭菜等。春天要養肝,多豆芽、豆苗、草莓、菠蘿等。但要少吃香椿、香菜,以防過敏。夏天吃點苦能去心火,要多吃夏天成熟的瓜和豆。秋天應多吃應季水果和栗子、松子等堅果,還要吃潤肺的百合、藕、杏仁、白果。冬天要養藏,多吃根莖類食物,如山藥、土豆、紅薯、蘿蔔、白菜。
養生不能一味地補,要補瀉結合。夏天要利濕,可多吃冬瓜、絲瓜、西瓜、薏仁,火氣重的可吃苦瓜、苦菜,吃綠豆排火毒。秋天燥氣盛,便秘、口乾的人多,應多吃潤燥的梨、蘿蔔等食物。冬天寒氣重,可多吃點姜、肉桂,以驅寒氣。
「固」:固精、固氣、固神。養生很重要的一點是「固」,包括固精、固氣、固神三個方面。
固精,就是要保護腎氣,最重要的是節慾。此外還可吃養腎精的食物,包括各種肉類,以牛肉最好,還可吃山藥、黃精、枸杞。
固氣,一要減少耗氣,少說話;二要多曬太陽,補充陽氣;三要多做有氧運動,增加氧氣;四要通過飲食帶來水谷之氣。另外,睡眠能養五臟之氣,絕對不能熬夜。
固神,就要調養七情,不過喜、過怒、過思、過悲、過恐,情緒控制好了,身體才會少受傷害。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H7N9病毒源自家雞?防禽流感該如何科學飲食
最新研究發現,H7N9禽流感病毒很可能是由不同病毒在家雞體內通過基因重組生成,同時產生「副產品」是此前未了解的H7N7病毒。
中國香港大學研究人員與英美同行收集了來自雞、鴨、鵝等家禽及野鳥的口咽、消化道等部位樣本,對從中分離的病毒進行全基因組測序。結果顯示,家鴨首先從野鳥那裡傳染類似病毒,病毒在家鴨體內初步重組後再傳染給家雞,與雞群中原有的H9N2病毒像「洗牌」一樣進行基因重組,最終在家雞體內產生H7N9病毒,主要存在於家雞的口咽和呼吸道。
研究還發現,在生成H7N9病毒的基因重組過程中產生了前所未知的H7N7病毒,也很可能具有感染人的能力,應警惕其威脅。
想必這研究一出來,又有很多人開始談禽色變錄入,更是比雞肉千般忌口了。那H7N9禽流感期間,不吃雞肉,吃啥好呢?應該如何飲食呢?
1、對於存在有免疫力下降情況的人群而言,專家提醒在日常生活中應該適當多吃些富含有維生素的食物,這類食物可以幫助我們快速有效的增強免疫力以及抵抗力。長時間免疫力低下很有可能會患有白癜風都能夠症狀,因此對於這部分患者而言除了要積極治療之外,還應該注意免疫力的提高。尤其是一些富含有維生素A的食物,更要注意多吃。
比如像奶製品、蛋類、豆類等,這些食物中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可幫助我們快速有效的提高人體免疫力。除此之外還有各種新鮮的蔬菜、水果,同樣富含維生素。
2、合理膳食:人體的免疫力大多取決於遺傳基因,但是環境的影響也很大,其中飲食就有很大的影響力。科學研究得出,人體免疫系統活力的保持主要靠食物。有些食物的成分能協助刺激免疫系統,增加免疫能力。缺乏這些營養素,會嚴重影響身體的免疫系統機能。
3、白切雞不吃或少吃
禽肉煮熟、煮透後,通常不會導致禽流感病毒傳播。但如果病禽未經煮熟、煮透食用,病毒很可能進入人體。白切雞的加工方法有可能沒有完全煮透,這樣如果此雞「生前」感染禽流感病毒,在烹飪過程中,病毒可能沒有完全被殺死,就有可能進入人體。但如果存活,會否通過消化道傳入人體各 組織中、病毒在人體是如何運作的,這些機理現在都還不清楚。在此情況下,應儘量食用一些煮熟、煮透的食物,少吃或不吃白切雞。
4、雞精雞粉可安全食用
禽流感病毒對外界的抵抗力並不強,56℃加熱30分鐘,60℃加熱10分鐘,70℃加熱數分鐘,陽光直射40-48小時以及常用消毒藥均可使該病毒滅活。雞粉、雞精等雞有關產品是以雞為原料製成的,加工時都通過特殊的流程,一般來講,高溫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食用正規生產廠家(有衛生許可證) 的雞粉、雞精等雞有關製品是安全的。
5、高危人群多攝維生素C
禽流感的高危人群包括飼養員、屠宰工人等經常與活禽密切接觸的人,以及抵抗力較差的老年人、兒童、慢性病患者,特別是12歲以下的兒童。飼養員、屠宰工人在工作場所應穿防護服、佩戴防護用具,工作前後徹底消毒;老年人、兒童、慢性病患者應避免去菜市場等活禽較多的場所,並注意多攝入一些富含維生素C等增強免疫力的食物和藥物,適當進行體育鍛煉,以增加機體對病毒的抵抗能力 。
預防傳染病最好的方法,除了防止病從口入之外,做好個人衛生更不可少:
1)做到勤洗手(用流動水,並用肥皂搓過然後沖洗足夠時間);
2)遠離家禽的分泌物,儘量避免觸摸活的雞、鴨等家禽及鳥類;
3)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應每天開窗換氣兩次,每次至少10分鐘,或使用抽氣扇保持空氣流通;
4)保持地面、天花板、家具及牆壁清潔,確保排水道去水順暢;
5)注意多攝入一些富含維生素C等增強免疫力的食物和藥物;
6)適當進行體育鍛煉,以增加機體對病毒的抵抗能力。
秋季吃蟹好季節 吃蟹謹記「三不宜」
隨著秋季的到來,市場上大閘蟹漸多,吃蟹市民也越來越多。大閘蟹味道鮮美,但若食用時不注意衛生會引起食物中毒。那麼如何吃蟹才科學呢?吃蟹有什麼注意事項呢?
一、不買死蟹
有些蟹販悄悄賣個頭較大的死蟹,開價要比活蟹便宜一大半,市民千萬不要貪便宜去買死蟹。因為死蟹體內的細菌迅速繁殖、擴散到蟹肉中,分解蟹肉中的胺基酸,產生大量有害物質組胺和類組胺物質。死蟹煮熟後,肉中的這類會引發過敏性食物中毒的有害物質仍然存在,食用死蟹者可能因此出現嘔吐、腹痛、腹瀉。垂死的蟹被上海人稱為「軟腳蟹」,這種蟹的背殼呈黃色,蟹腳軟,翻身困難,蟹肉中毒素已較多,也不宜購買。
二、不制醉蟹
不少上海人喜歡吃醉蟹,購買大公司製作的醉蟹比較安全,市民最好不要自制,因為醉蟹製作的衛生要求甚高。大閘蟹體表、鰓部和胃腸道均沾滿了細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特別是蟹體內的肺吸蟲幼蟲囊蚴感染率較高。這種肺吸蟲囊蚴的抵抗力很強,一般要在55攝氏度的水中泡30分鐘或20%鹽水中醃48小時才能殺死。據專家考證,大閘蟹若未煮透就吃,就可能感染肺吸蟲病。衛生未達標的醃蟹和醉蟹,也可能傳染肺吸蟲病。肺吸蟲會寄生在人體肺里,刺激或破壞肺組織,引起咳嗽,甚至咯血。吃蒸煮熟的蟹是安全的,不過蒸煮時得注意:在水開後至少還要再煮20分鐘。
三、不嚼腸胃
上海人差不多人人喜歡吃蟹,但大多數人不知道吃時必須除盡蟹鰓、蟹心、蟹胃、蟹腸「四小件」,因為這「四小件」含有細菌、病毒、污泥等特多。蟹胃俗稱蟹尿包,位置在背殼前緣中央,為三角形的骨質小包,內有污沙。蟹腸是從蟹胃通到蟹臍的一條黑線,蟹心俗稱「六角板」。兩排蟹腮長在蟹腹部,軟綿綿狀如眉毛,俗稱「蟹眉毛」。蟹黃中膽固醇含量較高,患有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硬化、高血脂的人應少吃或不吃蟹黃。
此外,患有慢性胃炎、十二指腸潰瘍、膽囊炎、膽結石症或處於肝炎活動期的病人,最好不吃蟹,以免使病情加重。傷風、發熱以及腹瀉的病人也不宜吃蟹。
秋蚊子威力不減盛夏 如何驅蚊才拒收「紅包」?
很多人認為夏天才有蚊子,立秋後它們就會滅跡。實際上,蚊子一般每年5月開始出動,至8月中下旬達到活動高峰。洛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消毒與媒介生物控制所副主任醫師趙進奎說:「夏秋交替,氣溫和降水都為蚊子生存繁殖提供了條件,這個季節的陰雨天氣蚊子更加活躍。」
睡前3—4小時運動為最佳 秋季運動需遵循三原則
夏秋換季之際,疾病來襲,大家尤要注重健康、預防疾病。運動有利於健康。但在運動之前,不防先聽聽醫生是怎樣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