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內部氣血運行通暢,可以讓人容光泛發。有些上班族習慣久坐,容易發生肝氣鬱結、氣滯血瘀的情況。氣滯血瘀是由於氣機在體內瘀滯而造成血行瘀阻的情況。原因一般是心態不好,情志不通暢,或者是由於外部的濕氣邪氣侵入體內,引起肝氣鬱結導致。
氣血不足會導致皮膚粗糙、黃褐斑增加。因為肝氣鬱結、氣滯血瘀,會導致一些色素出現在皮膚表面,形成淤積。所以很多愛美的朋友,需要從根源上著手,治療氣滯血瘀,這樣才能讓自己容光泛發,沒有色斑。
當身體出現氣滯淤血、肝氣鬱結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食療的方法來活血化瘀。我們所知道的活血化瘀的食物很多,比如紅心蘿蔔、花生、山楂、黑木耳等食物。在食用這些食物的時候,我們可以採取煲粥、煲湯水等方法烹飪,能讓食材的營養價值不丟失。平時還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讓鬱結的心氣敞開,舒緩情緒很重要。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血淤讓你面色晦暗長色斑 五種食物活血化淤
1、黑木耳:
具有益氣強身、滋腎養胃、活血等功能。它能抗血栓、降血脂、抗脂質過氧化,從而降低血液黏稠度、軟化血管,使血液流動通暢,減少血淤的發生。
黑木耳還有較強的吸附作用,有利於將體內的代謝廢物及時排出體外。
2、山楂:
酸、甘、微溫,歸脾、胃、肝經。《食鑒本草》裡說,它能「化血塊,氣塊,活血」。
山楂有消食健胃、行氣活血散淤的功效,所含的黃酮類物質能舒張外周血管,具有緩慢而持久的降壓作用,並能擴張冠狀動脈、降脂、強心。
3、西紅柿:
西紅柿含有多種活血化淤的成分。
果膠,可降低膽固醇;黃酮素,有抗凝作用;籽粒周圍的黃色膠狀物質含番茄因子,能防止血小板聚集,維持血管壁的彈性,防止動脈粥樣硬化,改善血液循環。
4、生薑:
性溫,味辛。姜有促進血液循環、健脾和胃、殺菌解毒的作用。
研究表明,生薑能降低膽固醇、血糖、血液黏稠度,減少血小板凝集,加速血液循環。
5、黃酒:
甘、苦、辛,溫,入心、肝、肺、胃經,有通血脈、禦寒氣、行藥勢的功效。《醫林纂要》裡說它「散水,和血,行氣,助腎興陽,發汗」。《本草綱目》說:「老酒,和血養氣,暖胃辟寒;燒酒,消冷寒氣,燥濕痰,開鬱結」。
不過,陰虛、失血及濕熱重的人忌飲。
女性氣滯血瘀怎麼調理?
女性氣滯血瘀怎麼調理?
1、如果經期有脹痛感,表明氣滯。刺痛明顯,多為血瘀。感覺絞痛,可能是寒涼所致的血瘀。
2、對付氣滯血瘀痛經,中醫多採取活血化瘀之方,如桃仁、紅花、沒藥等。其中,沒藥由於兼有止痛作用,效果可能比前兩者更好。
3、無論是哪種情況導致的痛經,都應該先諮詢中醫生再對證用藥,不可自己隨便使用。如確認是因氣滯引起痛經,有些人可服用逍遙丸。
4、在補腎的基礎上通過活血化瘀來緩解不適,例如用山楂、玫瑰等中藥代茶飲。
5、痛經時,建議用生薑紅糖熬水喝,並注意多休息,避免著急、生氣、大怒等情緒,更不要貪涼。
6、中藥調理也應堅持一定周期,一般3個月以上才見效,不要隨意中斷調理。
7、柴胡、香附、鬱金、當歸、川芎、紅花、薤白、枳殼、桃仁、參三七、銀杏葉等行氣、活血藥,有助於改善氣滯血瘀體質。
8、著名的理氣、活血化瘀方劑如柴胡疏肝散、血府逐瘀湯、失笑散,應根據氣滯血瘀部位不同靈活選用。
9、中成藥麝香保心丸、複方丹參滴丸,可用於心血管瘀阻初起,出現胸悶、胸痛等症狀時服用。
血瘀月經不調小腹疼痛
對於月經不調,根據其發病原因又可以分為多樣,如:血瘀型月經不調等。血瘀型月經不調症狀主要表現為,經量或多或少,色紫紅,有塊,經行不暢。或伴小腹疼痛拒按,或有胸脅、乳房、少腹脹痛,脘悶不舒,舌質紫黯或有瘀點,苔薄白或薄黃,脈弦或澀。
血瘀體質調理之油菜食譜
油菜洗淨,干香菇、海米分別用涼水提前浸泡至柔軟。湯鍋中加入水燒開,放入鹽、一勺(15ml)食用油攪勻,然後放入油菜,大火將水再次燒開後將油菜立即撈出,放入涼水中浸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