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艾灸有何講究?關節艾灸需注意這些

關節艾灸的方法

點燃艾條,令其緩慢燃燒;

一手拇、食、中三指拿著艾條,同時小指放在皮膚上作為支撐;

將艾條懸於穴位之上,艾火距離皮膚2—3厘米進行燻烤,以使穴位局部溫熱紅暈,又不致燒傷皮膚為度。

還可以在穴位周圍移動艾條,擴大施灸面積。每穴應保證施灸20分鐘以上,依次施灸,每天1—2次。

然而在進行關節艾灸時需要注意的是什麼呢?

關節艾灸的注意事項

首先關節艾灸就要注意關節防風保暖。

肩周炎患者往往伴有肩關節活動受限,因此,在進行艾灸的同時,應加強功能鍛煉,如練習梳頭或摸後背等動作,以防止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發生粘連。

取「天應穴」時,要儘量在關節周圍全面尋找,比如肩周炎患者在後背肩胛骨處也常有壓痛點。

每穴施灸的時間一定要足夠,讓熱力充分滲透,寒濕較重的患者可適當延長施灸時間,並擴大施灸面積。

使用艾灸治療關節疼痛一定要做到持之以恆。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燈火灸治療牙痛

痛是口腔疾患(如牙周炎、牙髓炎、冠周炎、齲齒等)中的一個常見症狀。中醫認為,其發生主要與胃經鬱火及腎陰不足有關。根據其臨床表現之不同,有胃火、風火、虛火牙痛之分。牙痛甚劇,兼口臭、便秘,舌苔黃,脈洪數等,為胃火;伴有牙齦腫脹、形寒身熱,脈浮數等,為風火;牙痛綿綿,時痛時休,脈細等,屬虛火型。但不論何種類型的牙痛,在準確的穴位上,採用燈火灸治法,常可起到立竿見影之效。

選穴:合谷、頰車、下關、內庭。如屬胃火型加取二間、三間穴;風火型加取曲池、風池、外關穴;虛火型加取太溪、行間穴。

工具和材料:乾爽的燈蕊草或細苧麻繩、植物油(茶油、精煉油或花生油皆可)、酒精燈或打火機。

操作方法:患者取端坐位,醫者立其一側手持燈蕊草或苧麻繩一端沾取適量植物油,點燃,依次(先灸局部穴位後灸四肢遠端穴位)對準穴位快速點灼灸之,聽到「啪」的一聲響後,立即起手,動作要敏捷,星火停留在穴位上的時間控制在0.5秒鐘以內。如此,每天或隔日進行一次。近端取穴以取患側面部穴位為主,四肢遠端穴位可每次交替取用。

注意:施灸後局部有微灼燒損傷,宜保持局部清潔,可塗以龍膽紫藥水,以防感染。本方法對齲齒引起的牙痛可起止痛作用,對一般牙痛可起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總是便秘?用艾灸取穴治療吧!

治療便秘的艾灸治療取穴

1、天樞

【標準定位】取穴時,可採用仰臥的姿勢,天樞穴位於人體中腹部,肚臍兩側2寸處。

【主治疾病】便秘、腹脹、腹瀉、臍周圍痛、腹水、腸麻痹、消化不良、噁心想吐等症。

2、大橫

【標準定位】大橫穴位於人體的腹中部,距臍中4寸。

【主治疾病】泄瀉,便秘,腹痛

3、支溝

【標準定位】伸臂俯掌,於手背腕橫紋中點直上3寸,尺骨與橈骨之間,與間使穴相對取穴。

【主治疾病】消化系統疾病:習慣性便秘,嘔吐泄瀉。

4、大腸俞

【標準定位】在腰部,當第4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疾病】消化系統疾病:腸炎,痢疾,便秘,小兒消化不良。

5、承山

【標準定位】承山穴在小腿被測正中線上,伸小腿或上提足跟時,可以看到在小腿背側中間肌肉(排腸肌)收縮時會形成一個人字形的分叉,承山穴就在這個人字形溝的頂點處。

【主治疾病】痔瘡、便秘、脫肛、腰腿痛等

足跟痛試試艾灸

足跟痛主要表現為足跟一側或兩側疼痛,尤其是晨起時或休息一段時間後,雙腳觸地的頭一兩步,疼痛最劇烈,行走幾步後疼痛減輕,但隨著活動的增多,疼痛又會逐漸加重,因而往往有「重-輕-重」的疼痛特點。

艾灸治療滑膜炎穴位

滑膜炎是滑膜受到刺激產生炎症,造成分泌液失調形成積液的一種關節病變。膝關節是全身關節中滑膜最多的關節,故滑膜炎以膝為多見。多發於運動員或者爬山愛好者。艾灸治療滑膜炎見效快、安全無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