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與其他學科有何聯繫?

  化學——中草藥的醫療作用主要是由於其中所含的某些化學成分。要研究化學成分,就必須具有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等學科的知識。不但中草藥真偽優劣的鑑定常要用化學的定性定量方法,就是藥用植物的栽培、採收、炮製、貯藏等研究加工,也往往要採用化學的方法來測定在這些過程中有效成分的增減和變化。因此,無機化學、有權化學和分析化學也是中草藥學的基礎課程。 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中草藥化學——這是研究中草藥化學成分的提取、分離,結構測定以及探討化學成分的結構和藥效關係的一門課程。這門課程和中草藥學可以起到互相補充的作用。一方面它可以使我們對中草藥所含的化學成分具有比較深刻的認識,以利於進一步的研究,另一方面,中草藥學的學習有助於中草藥化學成分提取、分離等研究工作者對於中草藥具有比較廣泛而全面的知識,有利於提取、分離所用原藥材進行正確的選擇和鑑定,以免發生用錯原料而造成徒勞無功或事倍功半等情況。

  中醫學基礎——這門課程講授祖國醫藥學的基本理論,如中醫對人體生理、病理的認識和辨證論治的原則,以及藥物作用與方劑配伍等知識。通過中醫學基礎的學習,對於中藥的臨床應用可以有更好的了解,為分析中醫處方和中草藥製劑的組方設計打下基礎。

  藥劑學——這是研究各種原料藥物如何調製成為適於直接應用於病人的藥物劑型的一門學科。中草藥是調製藥劑的一類主要原料,中草藥學的學習有助於藥劑工作者在製備中草藥製劑時更好地選擇原料藥材及其粉碎方法、粉碎程度、浸出溶劑和浸出方法等等。

  藥理學——這是研究藥物作用原理的一門科學。通過藥理學的學習,對於中草藥及其有效成分的作用和用途可以有較深刻的理解。

  植物學——因為中草藥極大多數來源於植物,所以必須失通過植物學的學習,具有關於植物的外部形態、內部構造、分類系統等知識,才能深刻了解植物藥材的來源與宏觀的、微觀的鑑別特徵,在現行教學計劃中,把植物學的內容合併在中草藥學中,主要是為了精減課程門數,同時也可以說明二者關係的密切性。此外,為了學習動物藥和礦物藥,將在有關章節中扼要介紹一定的動物學和礦物學基本知識 。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天氣轉冷 面癱多發的主要原因

  隨著天氣逐漸變涼和人體防禦機能的下降, 面癱患者開始增多,而且其中以青壯年居多。

  例如一天早晨,唐女士一覺醒來,發現自己本來挺漂亮的臉蛋變了樣,而且左邊的臉不能動了。

  從中醫的理論講,面癱是由面部經絡氣血不通造成的,天氣轉冷和人體的自身防禦機能下降是面癱多發的主要原因。進入嚴冬之際,早晚溫差大,極易發生面癱。

  在發病前多有受涼或情緒異常等誘因,部分患者發病前有中耳炎、咽喉炎等病史。

  從發病過程看,多突然起病,在睡眠醒來時,常感覺一側面部呆滯、麻木、癱瘓,並伴有口角歪斜、漱口漏水等症狀。

  醫生提醒,面癱如果治療不及時,有可能造成永久的口眼聯動面部痙攣,嚴重的還會造成抑鬱症,所以應及時就診。秋冬季節,應多注意天氣變化,注意保暖。此外,合理飲食,多做運動,增強抵抗力,都可以有效地預防面癱。

你了解中藥的升、降、沉、浮嗎?

  升、降、沉、浮是藥物作用於人體的四種不同趨向。各種疾病在病機和證候面,常常都會表現出向上(如嘔吐、呃逆、喘息),向下(如腹瀉、脫肛、崩漏等),向外(如陽氣浮而發熱、自汗、盜汗等),向內(如表邪不解、疹毒內攻等)病勢趨向需要選用具有不同趨向的藥物來治療,改善以至消除這些病態。所以藥物的作用趨向同疾病的表現是密切相關的。

  升是指藥物具有上升、提升的作用;浮是指藥物具有上浮外散的作用。凡升浮的藥都主上行,向外、發散等作用,適用於病熱下陷,病位在上、在表的病證。

  降是指藥物具有下降、降逆的作用。沉是指藥物具有下沉泄利的作用,凡降沉的藥物都主下行而向內,有潛陽、收斂、清熱、降逆、滲濕、瀉下等作用,適用於病勢上逆、病位在下、在里的病症。升與降,沉與浮是作用趨向相反一對,而升與浮、沉與降則是作用趨向相似的一對。

  升浮藥或沉降藥的應用,應根據患者之病勢與病位來決定。正常人體的臟腑氣化功能有升亦有降、相互協調,以維持生理上的平衡。如果升降功能失常,就會產生上逆或下陷的病症。因此,必須運用相應趨向的藥物加以治療。

  運用藥物的升降沉浮治療疾病,應對症審慎用藥,不可盲目,如治療脫肛症屬中氣下陷、應選用升提、補氣藥,如升麻、黨參、白朮等才對,若選用沉降藥,如蘇子、枳實、大黃等治療不僅不能治癒疾病,而且還會加重病情。

按摩鼻子輕鬆預防感冒

秋天氣候乾燥,人們經常會感到鼻燥乾澀,鼻塞不通。

中醫灸臍到底有什麼保健作用?

中醫認為,臍為五臟六腑之根,神元歸藏之本。從經絡學來看,臍通過五臟六腑聯絡全身經脈,它在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轉歸上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灸臍能起到促進健康長壽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