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按摩是人類在不同地區先後逐漸認識並發展的一種古老保健方法。在遠古時期,人類赤腳時,當他們高興時,就會有節奏地跳舞;或在寒冷時使勁跳躍。他們發現跳舞后感到足底發熱,身體舒適,能消除疲勞和振奮精神。
早在5000年前人們已把足底按摩稱為「觀趾法」。如《靈樞·逆順肥瘦》中說「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頭走腹」。並且12條經脈中有6條與足直接相連。近年來,這種療法已在全國廣泛推廣。目前火療足療以更新更完美的方式推出,不僅運用了足部按摩,更融入了火療。
因為在火療的過程中,近紅外輻射作用於反射區,具有高能的穿透能力,是一種有利於刺激穴位的信息照射在「產生受激共振」基礎上藉助於反饋調節機制,調控機體免疫力,能更好的行氣和血、緩解失眠、消除疲勞、增進睡眠,優勢勝於按摩,因為按摩只能調整局部氣血,不能收到穴效、藥效的雙重療效。
適用範圍:疲勞、失眠者。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晉唐宋代火療趨於成熟
從兩晉至唐宋,是我國針灸醫學史上灸法發展的最重要的時期。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火療專著是三國時期曹翕(曹操之子)所撰寫的《曹氏灸方》,共有七卷,惜已佚。晉隋時期醫學家陳延之,是提倡火療的先驅之一,所撰《小品方》是我國古代一本重要方書。
他指出「夫針術,須師乃行,其灸則凡人便施。為師解經者,針灸隨手而行;非師所解文者,但依圖說文則可矣;野間無圖不解文者,但遂病所在便灸之,皆良方。」表明火療簡便有效,易於推廣。唐代名醫孫思邈,在其著作《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之中,也載述了大量火療內容,在灸法上,又增加多種隔物灸法,如隔豆鼓餅灸、隔泥餅灸、隔附片灸及隔商陸餅灸等。在火療防治範圍上有較廣的擴展。
何謂膏砭火療有何注意事項?
膏砭火療屬於膏砭十六法的溫法範疇。是中醫理論「遇熱則生,遇涼則死」的具體體現。《內經》記載:「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膏砭火療可使局部皮膚充血、微汗,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溫經通絡,使局部炎性物質通過毛細血管吸收,消散,同時發揮砭露的祛風除濕,散寒止痛,舒筋活絡,活血化瘀,軟堅散節的功效。利用火療的熱效應砭露滲透機體深層組織直達病灶,在病變部位迅速達到高藥物濃度,促進血液循環,使血瘀濃粘、凝寒的程度減輕,更增加藥力。中醫學的理論體系是經過長期的臨床實踐,它來源於臨床實踐,反過來又指導著臨床實踐。例如:腎主骨,齒為骨之餘,腰為腎之府的理論,治療腰扭傷等急性腰痛,可以把中藥研成末,放在牙刷上反覆刷牙,從而達到治癒的目的。
具體操作:在患處使用砭露後,如背部或腹部放置好砭石,然後將潤濕的毛巾帖敷在砭石及患處,把適量砭露風痛消噴在潤濕的毛巾上,點燃毛巾噴藥部位。熄滅後,可繼續在患處施用砭露。火療時間可因人而異。
膏砭足底火療:在足底施用砭露後,使用火療,可引火歸元,寒熱均解。
膏砭手心火療:人的手心有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通過,在手心施用砭露,使砭露與心包經的勞宮穴、心經的少府穴接觸,砭露可以通過這兩個穴位和他們的經絡傳導,作用於心包和心,使之發生變化。《靈樞邪客篇》「故諸邪之在於心者,皆在於心之包絡,包絡者,心主之脈也」。因此勞宮穴、少府穴用藥後,可以引起心臟的功能變化,進而導致全身的變化。
痹證,為全身一些關節程度不等的疼痛,甚至功能障礙。張子和在《儒門事親 卷二汗下吐三法該盡治病詮》中說:「諸風寒之邪,結博皮膚之間,藏於經絡之內,留而不去,或發疼痛走注,麻痹不仁及四肢腫癢拘攣,可汗而出之」。膏砭火療亦如張仲景所言:「若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因爾能使藏於經絡之中、博於關節之內的病邪盡除,所以能有較滿意的療效。
禁忌:施用前要詢問對患者是否有心臟病,高血壓史。一定要控制砭露用量,頭髮等部位要事先作好安全措施。
中醫火療——手部祛寒
火療是利用酒精燃燒的熱力和空氣對流的物理原理,刺激體表穴位和病位,通過經絡傳導,激活人體臟腑經絡的功能,調整機體陰陽氣血運行(調氣)的作用。
中醫火療調節陰陽平衡
50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在烘烤食物或取暖等使用火的過程中、發生灼燒,結果使原有的病痛減輕或消除,於是主動用火燒灼以治療更多的病痛,這便是火療最早的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