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一個飽飯,打個飽嗝,這是很愜意的事情。可是有的中老年人發現,在吃飽後,反而覺得心慌,要休息一下才能緩解。有些擔心得了心臟病的人,去醫院做檢查發現真得了高血壓。
高血壓:飽餐後為何感覺心慌
有的高血壓患者在吃飽後會覺得心慌,這是可以發生的。主要是因為高血壓患者餐後血液重新分布,多數血液都流經胃腸道,從而使循環血量相對不足,供應心臟和腦血管的血流量相對減少,而出現心慌、氣短、胸悶、頭暈等一系列高血壓進餐反應。
對於這一類的高血壓患者,最好的辦法是少食多餐,每餐只吃七八成飽,且要細嚼慢咽。另外,有喝湯和熱茶習慣者,宜在餐前飲用;餐後不宜馬上起身活動。
提醒:如果頭暈、心慌、乏力等症狀長時間不緩解,甚至出現嘔吐、胸痛,就不是進餐反應導致的,需及時就診。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盛夏如何祛「心火」?
炎炎夏日,酷熱難耐,怎麼安然度夏呢?大家都有這樣的生活體驗:酷熱時節,人往往煩躁不安。為什麼天氣熱人就會不安呢?因為「火氣通於心」,「暑易入心」,心神受到暑熱的侵擾,人自然煩躁難安。這種情況下,如果保養不當,人便會出現失眠、神疲乏力等問題,遷延日久甚至傷及脾胃等其他臟腑,導致食欲不振、便秘等其他問題。四季中夏天屬火,五行中心臟屬火,所以夏季養生,首先應該養心。
心靜自然涼。夏季養心,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擁有一顆平靜的心。情緒波動大,即使不是在夏季,也同樣會讓你上火。
夏季祛心火,還可以利用一下我們身上的天然「空調」——穴位。
預防和祛除心火,首選大陵、勞宮、外關、行間這幾個穴位。
大陵是心包經的原穴和輸穴,既與心包經的元氣密切相關,又是輸送心包經元氣的重要通道,有很強的清心瀉火的功效。
行間屬於足厥陰肝經,能夠祛肝經之火,所以有清熱瀉火的功效。
外關屬於手少陽三焦經。三焦是中醫對人體內臟器官部位的一種描述,祛除了三焦之火,人的焦慮、煩躁、緊張等便會隨之消失,身體就感到通暢了。
這裡要特別介紹一下勞宮。勞宮屬於手厥陰心包經。人只有心、肺、脾、肝、腎這五個臟器,簡稱五臟,心包並不是一個特定的內臟,但古人又把心臟外表包裹的一層薄膜看成一個臟器,稱為心包。古人把心看成人體裡的君主,心包包裹在心外,因此被看作是君主居住的宮城。如果把心包當成紫禁城的話,心就是居住在紫禁城裡的皇帝。心包保護著心,有「代心受邪」的作用,心經上的實邪和火熱,都交給心包經去疏泄。勞宮是心包經上的大穴,所以瀉心火,必選勞宮。
請大家一定要記住這幾個天然「空調」,只要是上火了,不管什麼原因引起的,不管是不是在夏季,首先想到利用這幾個穴位解決。心火偏重的人、容易上火的人,平日裡要多按摩這幾個穴位,不要拘泥於時間和形式。如果心火過重,可以請針灸大夫幫你扎針。
鏈接:
大陵:人體的腕掌橫紋的中點處,當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勞宮:屈指握掌,在掌心橫紋中,第三掌骨的橈側,屈指握拳時,中指指尖所點處。
外關:在手背腕橫紋上2寸,尺橈骨之間,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
行間:在足背側,當第1、2趾間,趾蹼緣的後方赤白肉際處。
晚春時節喝酸梅湯去心火
晚春時節,風多雨少,氣溫漸漸攀升,人體內的火氣也隨著天氣慢慢「升」了起來,表現為口舌生瘡、嗓子干癢等。這時,除了生活中注意補充水分、清淡飲食、忌食辛辣以外,還可以在家裡自製點能去火的飲食,酸梅湯就是易於製備、去火效果明顯的膳食之一。
製備酸梅湯的材料有:干烏梅100克、山楂150克、冰糖或者紅糖適量,其中干烏梅和山楂在乾貨市場或藥店都可以買到。製作方法是:首先將干烏梅和山楂用冷水泡一刻鐘,將水倒掉後沖洗乾淨放入鍋中,然後注水2升,用大火燒開。煮沸後,加入適量的冰糖或紅糖。再用小火熬煮1—2小時,酸梅湯就做成了。待酸梅湯冷卻後,可以倒入瓶中放入冰箱冷藏。如果嫌煮成的酸梅湯渣滓多影響口感,可將干烏梅和山楂用紗布包起來煮。口感過濃或過淡時,可以適當調整烏梅和山楂的量。
酸梅湯是我國的傳統飲料之一,具有行氣散淤、生津止渴、收斂肺氣、除煩安神之功效,在炎熱的季節還有清涼解暑的作用,是家中常備的保健飲品。
喝蓮子湯去心火
症狀: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低熱、盜汗、心煩、口乾等;實火表現為反覆口腔潰瘍、口乾、小便短赤、心煩易怒等。
有心火需要多食苦味食物
心火怎麼辦?心上火了,容易心煩意亂,做什麼事情都容易出錯,中醫指出,有心火需要多食苦味食物,比如蓮子,就能很好的清心去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