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30要補鈣 抓住一生九大養生「黃金點」

養生保養是女人一生的功課,但30歲後,女性要特別注意。平時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身體發育:15-20歲

早飯吃好處於青春期的女孩子,對熱量的需求較大,每天需要的熱量為10882~11300千焦,比成年人多,這些熱量的主要來源為糖、脂肪和蛋白質。而有些女孩子為了保持苗條的身材,往往不吃早飯或早飯不願吃飽,導致熱量的供應明顯不足,這勢必會影響機體的生長發育,所以早飯一定要吃好。

不可挑食處於青春期的女孩子對蛋白質、等營養素的需求量相當大,而且還要求營養全面。女性對蛋白質的需求量約為80~90克/天,而不同的食物中的蛋白質的組成(即胺基酸的種類)不盡相同,所以女孩子切不可挑食,吃的食物應該多種多樣,只有這樣才可以使機體內的胺基酸得到全面補充。

補鐵補血:20歲―30歲

這個時期的女性由於生理原因,往往造成缺鐵性貧血,大約有64%的女性會出現程度不同的貧血現象,紅細胞和血紅蛋白降低占50%,血小板減少占21%,所以補血補鐵就成為首要大事。

鐵是人體,尤其是女人健康必需的微量元素,是人體合成血紅蛋白的重要原料。缺鐵可使血紅蛋白含量和生理活性降低,以致血帶氧量減少而影響大腦中營養素和氧的供應。

女性如患缺鐵性貧血,不僅會頭昏眼花、心悸耳鳴、失眠夢多、記憶力減退,而且會紅顏失色、面色萎黃、唇甲蒼白、膚澀發枯,甚至皮膚過早出現皺紋、脫髮、色素沉著等。

動物的肝、腎、血,瘦肉,雞蛋,海產品如魚、蝦、紫菜、海帶、海蜇,黃豆製品、紅棗、黑木耳等,不僅含鐵量高,吸收率更是遠勝於植物性食品。此外多食海藻類食物也可有效補鐵。還應多吃些維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以促進鐵吸收的作用。

補鈣:30歲

補鈣是一生的功課,但30歲後,女性要特別注意。因為30歲時,人體儲存鈣量達到頂峰,之後便會緩慢下降。40歲後,應將補鈣常態化。

與不常補鈣的女性相比,每天補鈣1000毫克的女性,早亡危險降低22%。專家提醒,補鈣以飲食為主,多喝牛奶,多吃奶製品、豆製品,另外還要多曬太陽。

女性生育:25~30歲

從純生物學看,25歲左右是女性最佳生育年齡,此時子宮頸管彈性好,容易擴張,子宮肌肉收縮有力,更能做到分娩平安。如果結合社會、心理因素考慮,25~30歲則是女人最理想的生育年齡,心理、生理都已十分成熟。年齡再大,不僅受孕機會變小,流產或難產的風險也會加大。

預防高血壓:30-35歲

專家提倡:早期干預高血壓。預防和處置高血壓最有效的方法是把握干預血壓的時機。現在認為,只要血壓高於正常高限(收縮壓130~139mmHg,舒張壓為85~89mmHg)時就應採取對策。女人到了30-35歲左右就可以定期測量血壓了做到及早發現。

平時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例如低鈉飲食、適當體育鍛煉、良好的睡眠作息、禁菸忌酒等等都可以有效的預防高血壓的早期發生。

更年期保健:40歲

更年期之所以會出現不適,是因為卵巢出現萎縮衰退。及早開始更年期保健能防止卵巢的過早衰退,預防或消除更年期症狀,減少未來老年疾病的發生。如果任其發展,則更年期的不適症狀會加重,還會產生很多併發症,如代謝疾病、骨質疏鬆症等。

女人四十該如何保健,幫助緩解更年期不適呢?除了要保持精神愉快,生活有規律外,"民以食為天",善於吃會影響身體健康。這個時期的女人飲食宜以清淡為主,減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可以多用蒸、煮的烹飪方式,少烘、焙、烤、炸食物

女性預防心臟病:絕經前後。

研究發現,女性絕經期前受雌激素保護,患冠心病幾率約為男性的1/4,絕經後很快攀升至與男性持平。

有「三高」危險因素的女性,一定要注意血壓、血脂等指標的變化,同時關注嚴重的疲勞乏力、莫名出大汗、上氣不接下氣等不典型心臟病症狀。

預防中風:40~50歲。

引起中風的原因很多,其中,不良生活習慣,糖尿病、高血壓等因素是我們有可能規避的。40~50歲後,中風發病率開始明顯升高,到六七十歲時進入高發期。

抽菸、高血壓、高血糖、血脂異常、年齡大、直系親屬中有中風病史,這6項危險因素中如果滿足3項,表明發生中風的風險很大,生活中一定要更重視吃動平衡。

防痴呆:65歲後。

多項研究發現,65歲以後老年痴呆的發病率逐漸增加。

大腦越用越活,老年人一定要多做智力練習,多跟人聊天,上上老年大學,跟別人打打牌,多看書寫字等。老年痴呆很難發現,子女得多加留心,如果發現父母經提醒後還會忘記最近幾天發生的事,或者看電視劇老忘掉前面的劇情等,就應及時到神經科就診。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中國疾控中心專家 揭7種增強免疫力營養素

在和疾病鬥爭的過程中,人體的免疫力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合理營養可以改善人體免疫狀況。在保證食物多樣、飲食均衡的前提下,適量多補充以下7種營養素,可以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

1、蛋白質。蛋白質是機體免疫功能的物質基礎,如果攝入不足會影響組織修復,使皮膚和黏膜的局部免疫力下降,容易造成病原菌的繁殖和擴散,降低抗感染能力。許多食物中都含有蛋白質,除了我們熟悉的魚蝦肉蛋等動物性食品,大米、麵粉、大豆等植物性食物中也含有蛋白質。不過,動物性食物中的蛋白質(也包括大豆及其製品中所含的蛋白質)進入機體後,比植物性蛋白質更容易被人體充分利用。

2、維生素A。維生素A對免疫系統有重要作用,一旦缺乏可引起呼吸、消化、泌尿、生殖上皮細胞角化變性,容易受細菌侵入,增加呼吸道、腸道感染疾病的風險。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主要是動物肝臟,植物性食物只能提供類胡蘿蔔素(可在體內轉換為維生素A)。類胡蘿蔔素主要存在於深綠色或紅黃色的蔬菜和水果中,如胡蘿蔔、菠菜、芹菜、芒果、紅薯等。

3、維生素E。維生素E是體內的抗氧化劑,同時又是一種有效的免疫調節劑,可以提高抗感染能力。補充維生素E能讓老年人的免疫系統維持良好運轉。維生素E的主要來源包括植物油、堅果、豆類和穀類。

4、維生素C。維生素C有抗氧化作用,是人體免疫系統必需的維生素。新鮮的蔬菜、水果是豐富的維生素C來源,如鮮棗、青椒、獼猴桃、菠菜、山楂、柑橘、柚子、草莓等。

5、鐵。缺鐵是常見的營養病,會導致貧血,降低抗感染能力,嬰幼兒、孕婦及乳母更易發生。為了補鐵,要適當吃些紅肉、動物血、動物內臟等富含血紅素鐵的食物,同時,也要多吃一些綠葉菜、青椒等富含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的食物。

6、鋅。鋅是人體內100餘種酶的組成成分,尤其對免疫系統的發育和正常免疫功能的維持有不可忽視的作用。貝殼類海產品、紅色肉類、動物內臟等是鋅的良好來源。

7、硒。硒是人體的必需微量元素,具有強抗氧化作用。硒幾乎存在於所有免疫細胞中,補硒可明顯提高機體免疫力。動物性食物如肝、腎以及海產品是硒的良好食物來源。

杏仁抗衰老?美雜誌公布11種天然護膚食物

好皮膚也靠吃出來。美國《預防》雜誌最新載文,刊出了皮膚科專家們總結的11種有益皮膚健康的食物。

1、長葉萵苣。6片萵苣葉子就可以提供1天所需的維生素A,可促進細胞代謝。另外萵苣中的鉀能促進血液循環,讓皮膚獲得更多養分。

2、西紅柿。西紅柿中的番茄紅素可保護皮膚中的膠原,使之不易剝落。德國研究發現,番茄紅素有助展平皺紋,使皮膚細嫩光滑。常吃西紅柿還不易出現黑眼圈。

3、草莓。草莓中的維生素C可促進膠原纖維生成,使皮膚光滑有彈性。

4、蘋果。蘋果皮中的抗氧化劑槲皮素可保護皮膚免受短波紫外線的傷害。因此,大太陽天,出門前除了抹防曬霜,不妨再吃個蘋果。

5、大豆。研究發現,三四十歲的婦女常吃豆豉(富含大豆異黃酮「糖苷配基」),有助於改善皮膚鬆弛。

6、雞蛋。研究發現,雞蛋中富含葉黃素和玉米黃素,可使人體抵抗紫外線能力提高4倍。

7、杏仁。每天吃一把杏仁可提高維生素E水平,維生素E能抑制皮膚衰老,防止色素沉著。

8、核桃。核桃富含α亞麻酸,可滋潤皮膚,保持皮膚彈性。

9、黑巧克力。可可中的脂肪可促進血液循環。研究發現,連續12周每天喝半杯富含黃酮混合物的可可飲料(包括黑巧克力),可使皮膚更柔軟、光滑、滋潤。

10、優質初榨橄欖油。《柳葉刀——腫瘤學》雜誌刊登的一項研究發現,有益健康的初榨橄欖油所含的必需脂肪酸(EFAs)有助於防止紫外線傷害皮膚,並有助皮膚保濕。人體無法合成EFAs,因此最好每天攝入1湯匙橄欖油。

11、全穀食物。麵包等穀類食物中的抗氧化劑,對保護皮膚具有重要作用。人體中的自然抗氧化劑會隨著年齡增大而減少,因此必須通過飲食予以及時補充。

缺鈣會影響甲狀腺 缺鈣的症狀有哪些

《英國醫學雜誌》刊登美國一項最新研究稱,飲食中鈣含量過低容易導致甲狀腺紊亂,進而增加骨折和腎結石的危險。

瘦身消脂 日本「生薑族」瘦身食譜

在美食豐富的生活圈中,我們胃口大開,難以抵抗住各種肉、甜點,於是肥胖離我們越來越近,對於女孩子來說不就是痛苦了嗎,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下面我們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