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駕車的人腿部力量通常比常人差,現代的交通工具使他們有了未老先衰的跡象。從大眾體質測試的結果可以看出,隨著汽車進入家庭,許多「有車族」都明顯表現出腿部肌肉較差。
對於「有車族」下肢衰老的現象,運動醫學專家建議,要避免未老先衰,「有車族」必須進行適量的運動。健身最好選擇全身性的、大肌肉群參與的運動,如跑步。年輕人還可以通過器械來鍛煉,進行負重練習,或者打球。年紀大的可以進行有氧跳操、快走、騎自行車和慢跑等。對於那些每天抱怨工作較忙難以抽出時間鍛煉的「有車族」,下面六種方法可有效防止「駕車腿」未老先衰:
乾洗腿 用雙手先抱緊一側大腿根,稍用力從大腿根向下按摩,一直到足踝。然後,再從足踝往回摩擦到大腿根。用同樣方法再摩擦另一條腿,重複數遍。此法可使關節靈活,腿肌與步行能力增強。可預防下肢靜脈曲張、下肢水腫和肌肉萎縮等。
甩腿 一隻手扶樹或扶牆,先向前甩動小腿,使腳尖向前向上翹起,然後向後甩動,將腳尖用力向後,腳面繃直,腿亦伸直。在甩腿時,上身正直,兩腿交換各甩數十次。此法可預防半身不遂、下肢萎縮軟弱無力或麻痛、小腿抽筋等。
揉腿肚 以兩手掌夾緊另一側小腿肚,旋轉揉動,每次揉20次,然後用同法揉另一隻腿。此法能疏通血脈,加強腿力。
扭膝 兩足平行靠攏,屈膝微向下蹲,雙手放在膝蓋上,膝部前後左右呈圓圈轉動。先向左轉,後向右轉,各20次。可治下肢乏力、膝關節疼痛。
扳足趾 端坐,兩腿伸直,低頭,身體向前彎,以兩手扳足趾20~30次。能鍛煉腰腿,增強腳力,防止足部軟弱乏力。
搓腳心 將雙手掌搓熱,然後搓腳心100次,具有滋腎水、降虛火、舒肝明目等功能,可防治高血壓、眩暈、耳鳴、失眠等病症。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哪些藥物不能用熱水稀釋
防疫接種用的疫苗,不要用熱水稀釋。按防治傳染病的要求,飲水免疫應該選用涼開水稀釋疫苗。因為疫苗微生物,喜冷怕熱。熱能破壞微生物活性,使疫苗失效。所以不論滴眼、飲水都應使用涼開水。開水涼到以手的感覺合適為宜,最好選用溫度比手溫低的開水。
維生素類,特別是水溶性維生素 C 、維生素 B 族,高溫會破壞維生素 C 族和 B 族的結構,影響效力。
益生素類,如桿菌肽鋅、 EM 液和多酶寶,在飼餵時不應該用熱水攪拌。因這類微生物是體內有益微生物酵母菌、乳酸菌、雙歧菌等,含有蛋白酶、蛋白分解酶、纖維素酶、澱粉酶等不耐高溫,有促進腸道蠕動和消化吸收營養的功能,用熱水和蒸煮方法會殺死這類有益菌,從而降低藥物的效果。
中藥類,有些中成藥註明需加熱蒸煮,而有些中成藥不需加熱,如神曲、麥芽、紅糖、冰片等,這類藥加熱會影響藥效,應特別注意。
抗生素類,如青黴素、慶大黴素等,用熱水稀釋會破壞它的結構,影響抗菌效果。
女人必學的五大「養血法」
女性因其生理有周期耗血多的特點,若不善於養血,就容易出現面色萎黃、唇甲蒼白、肢澀、發枯、頭暈、眼花、乏力、氣急等血虛症。
嚴重貧血者,還極易過早發生皺紋、白髮、脫牙、步履蹣跚等早衰症狀。血足,皮膚才能紅潤,面色才有光澤,女性若要追求面容靚麗,身材窈窕,必須重視養血,養血則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神養:心情愉快,性格開朗,不僅可以增進機體的免疫力,而且有利於身心健康,同時還能促進身體骨骼里的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起來,使得皮膚紅潤,面有光澤。所以,應該經常保持樂觀的情緒。
2、睡養:保證有充足睡眠及充沛的精力和體力,並做到起居有時、娛樂有度、勞逸結合。要學會科學生活,養成現代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不熬夜,不偏食,不吃零食,戒菸限酒,不在月經期或產褥期等特殊生理階段同房等。
3、動養:要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特別是生育過的女性,更要經常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和戶外活動,每天至少半小時。如健美操、跑步、散步、打球、游泳、跳舞等,可增強體力和造血功能。
4、食養:女性日常應適當多吃些富含「造血原料」的優質蛋白質、必需的微量元素(鐵、銅等)、葉酸和維生素B12等營養食物。如動物肝臟、腎臟、血、魚、蝦、蛋類、豆製品、黑木耳、黑芝麻、紅棗、花生以及新鮮的蔬菜、水果等。
5、藥養:貧血者應進補養血藥膳。可用黨參15克、紅棗15枚,煎湯代茶飲;也可用麥芽糖60克,紅棗20枚,加水適量煮熟食用;還可食用首烏20克,枸杞20克,粳米60克,紅棗15枚,紅糖適量煮成的仙人粥,有補血養血的功效;貧血嚴重者可加服硫酸亞鐵片等。
此外,還應該根治出血病症。女性患有月經過多、月經失調以及腸寄生蟲病、萎縮性胃炎、上消化道潰瘍、痔瘡或反覆鼻出血等疾病時,均要及早就醫,儘快根治。防止過多流產,可少消耗許多血液,也是婦女保證健美身體的一項重要條件。
看看你的體質「酸」還是「鹼」(圖)
健康人的血液是呈弱鹼性的,但由於受到體外環境污染、不正常生活及不良飲食習慣的影響,可使我們的體質逐漸轉為酸性。
世界最老女壽星過115歲生日
當今世界公認的在世最年長的人、居住在美國印第安納州的女壽星埃德娜·帕克 20 日迎來 115 歲生日。有關專家認為,帕克長壽是「長壽基因」與後天良好心態以及生活習慣的共同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