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牛奶
味甘、性平,歸肺、胃經。作用:補肺胃,生津液,潤大腸。宜於陰虛胃痛,津虧便秘;用於治療消化性潰瘍病、習慣性便秘。腹瀉、脾虛證、濕證者忌食。
2。大棗
味甘,性溫平。有益氣養血,補脾健胃,生津止渴,強神壯力之功。適用於脾胃虛弱,納食不香,大便稀溏,氣血不足,貧血缺血,面黃肌瘦,睡眠不安者。小兒不宜生食,熟食每次不宜過多,食入過多則助濕生熱,胃脹中滿,損壞牙齒。
3。白扁豆
性平,昧甘,能補脾胃虛弱,「「白扁豆其性溫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止泄瀉,暖脾胃。「扁豆如何補脾蓋脾喜甘,扁豆得味之甘,故能於脾而有益也。
4。牛肚
性平,昧甘,也能補虛養脾胃。「亦稱牛肚「健脾胃」,它能」補中益氣,養脾胃。「羊肚也有與牛肚同等的功用,脾虛者食之亦宜」。
5。菠菜
味甘性涼,能潤燥養肝,益腸胃,通便秘。利五臟,通腸胃,解酒毒。菠菜可促進胃和胰腺分泌,增食慾,助消化;豐富的纖維素還能幫助腸道蠕動,有利排便。不過,菠菜草酸含量高,妨礙鈣質吸收,應避免與豆腐、紫菜等高鈣食物同吃,或在烹煮前輕汆,除去草酸。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健脾又滋腎的3款滋補湯
山藥豬肉湯
材料:肥瘦豬肉,生山藥,天麻,大蔥,姜,味精,鹽等各適量。
做法:1、將豬肉洗乾淨後,切成方塊,天麻洗乾淨發漲,切成薄片。
2、姜,蔥洗乾淨後切成條。
3、鍋放在旺火上,放上適量的清水和豬肉燒開,撇去血水,然後放上山藥,天麻片,姜,蔥,改成用小火燒,快熟的時候加上鹽,味精燜幾分鐘就可以出鍋了。
此湯能健脾,滋腎,益腦。適用於脾虛,身體弱而引起的面爭不華及腰膝酸軟,頭暈,頭痛等病症,另外此湯肉質肥軟,湯汁味鮮,常喝可以讓面色紅潤。
草果大麥湯
材料:草果5個,羊肉,大麥仁,鹽等各適量。
做法:1、將大麥仁用開水淘洗乾淨,放在鋁鍋中,加入適量的水,先用大火燒開,再用小火熬熟透。
3、將羊肉切成小塊,放在大麥湯內,加少許鹽調勻就可以出鍋了。
此湯能溫腎助陽,暖脾和胃,理氣寬中,適用於脾腎虛寒之腰膝冷痛,手腳冰涼等病症,還可以為虛弱,胃腸功能減退者補益保健用。
章魚花生湯
材料:章魚肉適量,花生米少許,大棗5顆。
做法:將材料中的三樣清洗乾淨後,放在一起煮湯食用。
此湯能補益心臟,養血調經。章魚是滋養品,也可用章魚加鹽,姜,醋調料炒,煮熟食用,為體虛氣血衰弱之人調養品。
脾胃受傷五臟也遭殃 按摩法幫助健脾胃
1、捏脊
捏脊療法通常用於小兒,但對成年人一樣有效,適用於消化不良、口臭、胃脹、胃痛、腹瀉、萎靡不振、乏力等。每日捏1~2遍,堅持1周即可見效。
先在背部輕輕按摩幾遍,使肌肉放鬆,然後用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同時提拿背部正中的皮膚,沿脊柱自下而上,雙手交替向前捻動。
每捏三下將皮膚提一下,這叫「捏三提一法」。捏起皮膚多少及提拿用力大小要適當,不可擰轉;且要直線前進,不可歪斜。
2、揉臍
一手掌心或掌根貼臍部,另一手按手背,順時針方向旋轉揉動,每次約5分鐘,每日1~2次。此法能溫陽散寒、補益氣血、健脾和胃、消食導滯,多用於消化不良、胃寒、腹脹、腹痛、腹瀉、便秘的患者。
3、擦小腹
兩手分別緊貼肚臍兩側,上下來回擦動,發熱為止。胃脹、腹痛的病人可選用,每日2~5次。肚臍兩側旁開2寸為天樞穴,這個方法能刺激此穴,治療急慢性胃腸炎及消化功能紊亂引起的積食、嘔吐、腹瀉、便秘等。
4、按揉足三里
足三里是人體的保健要穴,位於膝眼外下方。每日按揉50~100次,能健脾和胃、調中理氣、導滯通絡,適用於各種類型的脾胃病變。
吃黃色食物健脾調節荷爾蒙
南瓜中的胡蘿蔔素含量,是瓜類中最高的,它對治療冷虛、胃潰瘍、預防感冒等相當有效。
常吃這一物能健脾降血糖
薏米具有健脾補肺的功能,而且特別容易消化吸收,是一種很好的健脾食物,適用於脾胃虛弱的人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