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貝杏仁蒸梨 清熱止咳潤燥

  秋高氣爽時,地面的水分會迅速蒸發,從而使空氣中的濕度下降。同時人體,尤其是呼吸道表面的水分迅速蒸發出去,使水分丟失過多,造成抵抗力下降並誘發疾病。最多見的便是呼吸道疾病,那些原本就有呼吸系統慢性疾病的人,更易「老病復發」。而便秘患者也會覺得越來越不「暢通」。因此,入秋以後,養生防病的關鍵,就在於「防燥」。

  秋季防燥最簡便的一招,就是積極補充水分。一般情況下,人體皮膚每天蒸發的水分約在600毫升以上,從鼻腔呼出的水分約為300毫升。到了秋天,為了及時補足這些損失,每天至少要多喝500毫升以上的水,以保持肺臟與呼吸道的正常濕潤度。

  此外,人們也可以多吃一些「潤燥」的食物。其中,梨、杏仁是不錯的選擇,它們都是藥食同源的典範。據《本草綱目》記載,這些食物具有潤肺、清熱、化痰、止咳的作用,而且營養豐富。比如梨生吃可以清肺熱,熟吃可以養肺陰,而且潤的效果更強一些。而杏仁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還有一些微量元素,如磷、鈣、鐵等,它還能有效緩解便秘症狀。杏仁分為兩種,一種甜杏仁,也叫做南杏仁;另一種是中藥材苦杏仁,也叫做山杏仁或北杏仁。前者不入藥,卻是一種對人體健康有益的食品,富含維生素E、不飽和脂肪酸,超市裡賣的多數都是南杏仁。後者入藥,性溫,能止咳、化痰,同時也有潤腸、通便的作用,老百姓可以在藥店裡買到。

  在這裡,還要為大家推薦一款既能防秋燥咳嗽、又能防止大便秘結的食譜:川貝杏仁蒸梨。首先將梨從中橫著切開,去掉梨核,然後取川貝母3克和適量的北杏仁搗成粉,裝進掏空的梨中。將兩瓣梨合在一起,放進小碗內,再加入適量清水。最後,放入蒸鍋,用大火蒸30分鐘左右。這道清熱降火、潤燥止咳的川貝杏仁蒸梨就做好了。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秋冬養生重點:秋收冬藏

  秋冬養生重點?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既是古人用來提示農業生產的一般順序、比喻事物發展過程以外,也是中醫四季養生的重點。這很好理解,如果把我們的身體看作是一棵樹的話,那麼春天就應該萌芽伸展,夏天正是生長茂盛。到了秋天,養分開始回流往根部,末端的枝葉開始掉落以減少養分的丟失;而冬天則更甚,所有樹葉都掉光了,因為養分要全部收藏在根部。人也像樹一樣,為了抵禦冬天寒氣的侵襲,必須為內臟儲存好充足的養分,只有當內部養分足正氣旺時,外邪才不容易入侵,人才能安然度過冬天。

  怎樣做到「秋收冬藏」?

  首先要有充足的睡眠。睡眠能恢復人的陽氣,祛除寒涼,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說,就是可以提高免疫力。另外,尤其要注意睡眠的時間,比如子午覺就非常重要了。所謂子時是指晚上11時至凌晨1時,這時候陰氣最盛,而陽氣衰弱;午時是中午11時至下午1時,這時陽氣最盛,而陰氣衰弱。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子時和午時都是陰陽交替的時段,也是人體經氣「合陰」及「合陽」的時候,有利於養陰及養陽,如果在這兩個時間段熟睡對人身體有好處。除此以外,一年當中有兩個節氣,也應該保證充分的睡眠,從而達到養生的目的,這兩個節氣分別是:夏至、冬至。以冬至為例,冬至的時候陽氣剛剛初生,所以就需要通過睡覺把陽氣「藏」在體內了。

編輯推薦

女性體寒,驅寒從鍛煉雙腳做起

冬至不「凍」 畏寒者3大養生要點

冬季養生:腳底日光浴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你是真虛還是假虛?4大虛弱體質點評

  疲勞乏力——氣虛體質的保健法

  氣虛體質是指人的氣力不足,體力和精力都感到缺乏,稍微勞作便有疲勞之感。機體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都比較低下。常表現為少氣懶言,語聲低微,疲倦乏力,常自汗出,動則尤甚,舌淡苔白,脈虛弱等。常用養生保健方法如下:

  1.飲食保健

  常用的補氣的食物可選用小米、粳米、糯米、莜麥、扁豆、菜花、胡蘿蔔、香茹、豆腐、馬鈴薯、紅薯、牛肉、兔肉、豬肚、雞肉、雞蛋、鰱魚、鯊魚、黃魚、比目魚等。這些食物都有很好的健脾益氣作用。亦可選用補氣藥膳調養身體。

  例如人參大棗粥:

  配方:人參3克,大棗5枚,大米60克

  製作:大棗去核,與人參、大米同煮為粥,佐餐用,可經常食之。

  功效:補中益氣,適用於脾胃虛弱諸證。

  2.藥物保健

  常用的補氣藥物可選用人參、黃芪、西洋參、太子參、黨參、茯苓、白朮、山藥、炙甘草、靈芝、五味子、大棗等。平時也可適當服用一些有補氣功效的中成藥。高血壓者忌服人參、西洋參、五味子。

  3.運動、導引保健

  根據自己的體能,可選用一些傳統的健身功法,如太極拳、太極劍、保健功等,氣功可練「六這訣」中的「吹」字功,常練可以固腎氣,壯筋骨。

 

${FDPageBreak}

  面蒼色白——血虛體質的保健法

  血虛是指血液不足或血的濡養功能減退出現一些變化。若血虛不能充養機體,則出現面色無華,視物不明,四肢麻木,皮膚乾燥等病理變化。血虛不能完全等同於現代醫學所講的貧血。血虛體質之人,臨床常易表現為面色蒼白無華、口唇淡白、頭暈眼花、舌質淡白、脈細無力、婦女月經量少、延期,甚至閉經等症狀。

  1.飲食保健

  常用於補血的食物有黑米、芝麻、蓮子、龍眼肉、荔枝、桑椹、蜂蜜、菠菜、金針菜、黑木耳、蘆筍、番茄、牛奶、烏骨雞、羊肉、豬蹄、豬血、驢肉、鵪鶉蛋、甲魚、海參等。也可以選用適合自己的藥膳調養。

  例如當歸生薑羊肉湯:

  配方:當歸20克,生薑20克,羊肉500克,植物油、精鹽、黃酒、柑橘皮適量。

  製作:羊肉切成塊,洗淨,濾干。再用食油、黃酒、生薑加工,燜燒5分鐘後,盛入砂鍋內,加水,再加入當歸和其它作料,煮開,慢燉,直至羊肉酥爛。食時棄當歸,吃肉喝湯。

  功效:溫中補血,調經止痛。對於血虛身寒,腹痛連脅,月經後期,食之甚效。火盛者不宜。

  2.藥物保健

  有補血作用的中藥很多,常用的補血中藥可選用當歸、阿膠、何首烏、枸杞子、白芍、熟地黃、紫河車等。

  3.起居調攝

  平常生活要規律,適當參加運動鍛煉。中醫認為「久視傷血」。養成良好的看書學習和工作的習慣,不可勞心過度。血虛之人,常有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的狀態。因此,要做到勞逸結合,怡養情志,振奮精神。

 

${FDPageBreak}

  常有虛火——陰虛體質保健法

  陰虛體質,是指常有虛火的一類體質,由於精、血、津液等物質的虧耗,陰虛不能制陽,導致陽熱相對偏亢,機體處於虛性亢奮的一種狀態,使人適應能力減弱,機體容易衰老。臨床常表現為形體消瘦、面紅潮熱、五心煩熱、口乾咽燥、盜汗遺精、心煩眠少、舌紅少苔,脈細數,不耐春夏,多喜冷飲等。

  1.飲食保健

  陰虛體質的飲食調理的原則是滋陰替陽。常選擇的食物如糯米、綠豆、豆腐、甘蔗、桃子、銀耳、蔬菜、水果、烏賊、龜、鱉、海參、鮑魚、螃蟹、牛奶、牡蠣、蛤蜊、海蜇、鴨肉、豬皮等。這些食品性味多甘寒性涼,皆有滋補機體陰精的功效。

  2.藥物保健

  陰虛當補陰。常用補陰的藥物如麥門冬、天門冬、石斛、沙參、玉竹、黃精、枸杞子、山萸肉、女貞子、旱蓮草、玄參、桑椹、決明子、銀耳、蜂王漿等。可根據身體具體情況選用。

  長生保命丹即屬常用養陰方:

  配方:枸杞子、地骨皮、甘菊、牛膝、石菖蒲、遠志、生地各60丸。

  製作:把上藥研成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服60丸,溫酒送下,日服二次。

  功效:養陰安神,聰耳明目,烏髮養顏,延年益壽。用於肝腎陰虛,未老先衰,心虛健忘,肝血不足,頭暈耳鳴,鬚髮早白等。

  再如,將白木耳、蓮子、百合、麥冬各6克,適量水和冰糖,用火煨1小時左右,每日早晚服一次,連續服用2-3周。

  3.起居與鍛煉

  陰虛者,畏熱喜涼,冬寒易過,夏熱難受。尤其要注意「秋冬養陰」的原則調養,居住環境宜安靜,選擇坐南朝北的房子。其運動鍛煉應重點調養肝腎之功,如可經常打太極拳、八段錦、固精功、保健功、內練生津咽津的功法等。

 

${FDPageBreak}

  火力不足——陽虛體質保健法

  所謂陽虛,是指機體陽氣不足,即俗稱「火力不足」,機能減退或衰退,反應低下,代謝熱量不足的一種體能狀態。陽氣不足,一般以脾腎陽氣虛為主,其臨床表現常出現平素怕寒喜暖,手足不溫,口淡不渴,喜熱飲食,飲食生冷則易腹痛腹瀉,或胃脘冷痛,腰膝冷痛,小便清長,大便溏薄,舌體胖嫩,舌苔白滑,脈象沉溺等。

  1.飲食保健

  陽氣虛弱宜適當多吃一些溫腎壯陽的食物。常用補陽的食物可選用羊肉、豬肚、雞肉、帶魚、狗肉、麻雀肉、鹿肉、黃鱔、蝦(龍蝦、對蝦、青蝦、河蝦等)、刀豆、核桃、栗子、韭菜、茴香等,這些食物可補五臟,添髓,強壯體質。在飲食習慣上,即使在盛夏也不要過食寒涼之品。還可選用適合自己的藥膳調養。

  如

大齡女青年的保養術

剩女原來是用來形容那些已到適婚年齡卻遲遲未嫁的大齡女青。如今說起「剩女」、「大齡女青」,其實更多是指那些獨立自主的女性。被人稱讚有氣質、成熟時當然開心,但要怎樣保證皮膚沒有變「成熟」,永遠停留在25歲呢?看看下面2位大齡女明星的保養術,也許你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血虛體質該如何補血養生

血虛是指血液不足或血的濡養功能減退出現一些變化。若血虛不能充養機體,則出現面色無華,視物不明,四肢麻木,皮膚乾燥等病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