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是人們健康的基礎,同時運動也是很簡單的,比如只要一雙合適的鞋子就可以「上路」,健康就這麼簡單。說道運動我們不得不說一下逐漸成為年輕一族的時尚鍛煉方式,經常步行是相當接地氣的,而且夜跑更是有助於養生。
經常步行接地氣
萬物從土地生長,常步行接地氣。袁燦興從中醫角度來闡釋步行的益處:「五行中,土對應人的脾,經常步行能夠健脾。脾是後天之本,脾健則人體吸收能力強,同時有助體內有害物質排出。 」
古人有云:「病家不接地氣,故陰陽不通。是之陽氣自行消長,而症候隨之消長。囑病家每日赤足走路,半時辰即可。」這其中有個生物電的充電與放電的過程。人的身體是一個導體,它常有機會吸收靜電。尤其是在氣候乾燥的地方,人體所積存的靜電可高達幾百到幾千伏特。當人體靜電積存過多,又沒有地方可「放電」時,靜電就會在人體內作怪,影響人體內分泌的平衡,從而干擾人的情緒,造成乏力、記憶力衰退、失眠、易激動、頭暈目眩等症狀。天氣暖和的時候,可以在草地上赤足行走,將靜電釋放到大地中去。
據悉,在美國平均每四個人中就有一人參與步行運動,他們每周至少做兩至三次步行運動。日本有些機關甚至獎勵職工步行鍛煉。有些歐洲人則喜歡在雨中散步,享受清新的空氣和有「空氣維生素」之稱的負氧離子。
步行方法多樣化
在袁燦興診治的病人中,有不少是偏頭痛患者,由於沒有好的藥物治療,他常建議病人步行鍛煉,日常保持心態平和。有些長期堅持鍛煉的病人反饋是:偏頭痛的程度減輕、頻率也減少了。對於一些肥胖的人士,他推薦了水中步行的方法。由於水中的浮力,能減輕肥胖人士的膝關節壓力,水的阻力則在單位時間裡提高了運動效率。同時水流的按摩作用也能起到很好的保健效果,十分適合老年人。
很多上班族利用上下班路上步行,袁燦興認為是個節省時間的好方法,但他同時提到了運動狀態。「如果你為了趕時間而步行,這與運動時腦部處於放鬆狀態是不同的。最好是每天有固定的時間、固定的運動量,步行時抬頭挺胸,步頻稍快,讓自己意識到是在進行步行鍛煉。 」
腳底有很多人體穴位的反射區,比如腳尖對應有心臟,腳外側對應脾等,但步行時刻意以某個部位著地恐怕難以堅持,所以走鵝孵石路來刺激腳底穴位是可行的。如果感覺腳底哪個點痛,可以多加以按摩。患有骨質疏鬆和骨關節退行性病變的人應謹慎走鵝卵石路。
倒走作為一種反向運動,不但能夠鍛煉到平常運動很難鍛煉到的腿部小肌肉群,還能鍛煉小腦,提高身體的靈活性和協調性。另外,經常練習倒走可讓腰肌保持有節律的收緊和鬆弛,改善腰部血液循環,增加膝關節的承受力。
「夜跑」是否有有助於養生,兩種不同的觀點
「夜跑」有個好聽的英文名——FunRun(快樂奔跑)。部分健康專家對夜跑的解讀是:堅持「夜跑」能延緩衰老、加強新陳代謝,預防老年性骨骼與關節病的發生,使人變得更年輕更有活力。
然而從中醫的角度來看,結果卻並不那麼樂觀。上海體科所體質研究與健康指導中心主任劉欣認為,人一天中最佳的鍛煉時間有兩段:一段是上午9時到10時,一段是下午3時到5時。「中醫講究順勢而為。也就是說,人要順著生理節奏生活,這樣對健康有益處。」就像傳統概念里,早睡早起身體好一樣。「人們工作了一天,晚上應該沉靜下來,準備休息,進入睡眠狀態。而此時,再把身體的各個器官調動起來,進入跑步的興奮狀態,長此以往,對身體來說,或許並非有百利而無一害。」所以,有時間的老人最好還是白天進行鍛煉。
建議「夜跑」需注意飲食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對於大多數生活在城市裡的年輕人來說,夜跑可能是工作日唯一能找到的「大塊空餘時間」。 劉欣主任提醒,如果要堅持夜跑,飲食最該注意,一定要避免不吃飯去鍛煉的情況發生。「從中午到下班時,要過6、7個小時,午飯攝取的能量已經基本消耗光,如果這時去跑步,很容易低血糖。」血糖低最直接的後果就是盜汗;暈倒在跑步途中。「如果回家太晚,又堅持要跑步,至少吃點巧克力之類的高熱量食品,有助於保證身體的供能。」不能不吃,也不能多吃,或者吃好後馬上就運動。對於夜跑者來說,掌控好時間是門學問。「一般飯後至少一小時後再去跑步,才能保證不影響身體健康。」劉欣主任說,飯後一小時內,血液都流入消化系統,此時運動對身體傷害不小。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時刻小心!八大習慣隨時損壞你的牙齒
當下越來越多人有牙齒疾病,「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可見牙病也是不容小覷的,現在就給大家介紹八個最有可能損壞你的牙齒的習慣,大家要時刻警惕咯!
1、咬唇習慣:分為咬上唇習慣,咬下唇習慣和覆蓋下唇。
(1)咬上唇可造成下頜前凸,上牙擁擠並向舌側傾斜;
(2)咬下唇可以使下頜後縮,下牙擁擠,上牙前凸呈「鳥嘴狀」;
(3)覆蓋下唇是指由於其他不良因素已造成的上牙前凸,下頜後縮,使下唇自然而然地位於上下牙之間,從而加重了病情發展。
2、偏側咀嚼:可使牙弓向咀嚼側旋轉,使下頜向咀嚼側偏斜,導致臉型左右不對稱。
3、咬物習慣:指習慣性地啃咬物品,如長久的使用一處牙齒,就會形成咬物處牙齒的小開合。
4、睡眠習慣:睡眠時經常用手、拳頭枕在一側臉下或用手托著,均可導致頜面發育異常及面部不對稱。
5、吮指習慣:發病較高,它在嬰幼兒時期居於一種正常的神經反射,在2-3歲以前均可視為正常生理活動,4-6歲應會逐漸消失,如繼續出現便可視為不良習慣。由於吮指時,拇指放在正在盟出的上下前牙處,會阻止前牙正常盟出,導致閉口時上下前牙間出現圓形的間隙,稱為開合,由於吸吮作用長久持續,口內氣壓降低,加上頰部肌肉的壓迫作用,會使牙弓變窄,上前牙前突,開唇露齒,拇指壓在硬齶上,還可使其凹陷,阻礙鼻腔向下發育。
6、吐舌頭或舌舔牙習慣:這個習慣多在兒童里出現,兒童在換牙期常愛用舌尖舔鬆動的乳牙、剛萌出的恆牙或殘根,這都會形成吐舌或舔牙習慣。由於舌尖向前頂前牙,長此以往,迫使牙齒向前向外突出而形成開唇露齒。有時上、下前牙之間可形成棱形間隙,即小開咬合。
7、亂剔牙習慣:孩子的牙齒排列非常緊密,平時吃東西是不容易嵌進牙縫裡的。如果形成了剔牙習慣,牙縫會慢慢變寬,食物容易嵌進牙縫裡,這些食物的殘渣發酵後會讓牙齦發炎。而成人也不可以隨便提亞,剔牙的牙籤如果不衛生,在剔牙時牙齦的黏膜被剔破後細菌進入直接造成牙齦愛出血的問題。
8、飲食壞習慣:
(1)大口啃蘋果。美國口腔正畸學醫師協會會長約翰·布扎托博士稱,儘量避免直接用牙啃蘋果和胡蘿蔔等硬脆果蔬,它們是引起牙隱裂最大的禍首。可以將這些食物切成小塊食用。類似的還有嚼冰塊,也會導致牙齒斷裂。
(2)啃玉米。布扎托博士表示,啃玉米容易導致牙齒鬆動或脫落,還會引起假牙移位。建議將玉米粒剝下後再吃。
(3)吃完面不漱口。麵包等精製麵食會使口腔酸性猛增,腐蝕牙釉質,還容易殘留在牙縫中。因此吃麵後要仔細漱口。
(4)用牙撕包裝。有人圖方便,用牙撕包裝、開瓶蓋等,很容易使牙齒斷裂或移位,包裝上的病菌還會悄無聲息地進入口腔,影響人體健康。
(5)總喝瓶裝水。美國喬治亞州牙科專家布雷特·西爾弗曼博士稱,瓶裝水在淨化過程中,酸性會增強,容易引起齲齒。一些純淨水中缺少牙齒必需的礦物質,常喝也有害牙齒健康。此外,蘇打水、運動飲料大多也含有酸性物質,會腐蝕牙釉質。建議喝燒開的自來水,或使用吸管,減少飲料與牙齒接觸的機會,也有一定預防作用。
(6)愛吃薯片和乾果。薯片、爆米花在咀嚼過程中先脆後黏,很容易塞在牙縫中,滋生細菌,導致齲齒;一些乾果,如葡萄乾、無花果和杏干營養豐富,但同時也含有大量的糖和纖維素,容易增加牙齒周圍糖分的殘留量。
(7)常喝紅茶、葡萄酒。牙釉質特別容易受到深色食物(如大醬、醬油、番茄醬、咖喱等)的影響,出現細微斑點。美國弗吉尼亞州牙科專家邁克爾·帕愛薩尼博士建議,吃這類食物時應多喝水,吃後多漱口。除此之外,一些飲料也容易引起牙齒變色。美國牙齒美容協會會長厄文·斯米蓋爾博士稱,白葡萄酒酸性強,會使牙齒更容易著色,酒精還會導致口腔乾燥,降低唾液對牙齒的保護作用;紅茶中的單寧酸也會增加牙齒著色危險,建議常喝這類飲品的人選用美白牙膏,或改喝綠茶及草藥茶。
(8)愛吃酸。柑橘類水果(如葡萄柚、橙子和橘子等)中含有大量酸性物質,不利牙齒健康,因此吃後要及時喝水或漱口。醋也容易誘發齲齒,研究發現,吃醋過多的兒童,牙釉質遭腐蝕的危險會增加30%—85%。多吃些萵苣可以減輕醋對牙齒的危害。
(9)整天嚼口香糖。美國牙科專家比爾·道夫曼博士稱,整天嚼口香糖等於讓牙齒泡在糖水中,建議選擇無糖口香糖或木糖醇口香糖。此外,美國馬薩諸塞州牙科專家貴龍姆·勒平博士稱,橡皮糖容易粘在牙齒上,形成牙菌斑;總含硬糖或潤喉糖,同樣也不利於牙齒健康。
編輯推薦:
牙膏不能隨便買 挑對牙膏保護牙齒
免受牙病煎熬 八大類牙齒需「砍草除根」
潔白的牙齒就是健康的牙齒嗎?
不要做工作狂 OL時刻警惕慢性疲勞
慢性疲勞症
如果你是上班一族,整日勞勞碌碌的,並且可能經常超時加班,那麼回家後,感到渾身疲勞,就蒙頭大睡。一覺醒來,又是一天的衝刺。那麼你可能被「慢性疲勞症」纏上也懵然不知,還是不斷地為生活拼搏,因為你認為自己還可以撐得下去。發現自己疲勞不堪的時候,以為睡覺就可以恢復精力,這種想法必須加以糾正。
小莉的感受
出現「慢性疲勞」的原因
賴床遲到的小莉雖然一進辦公室就這麼想,但卻開啟網頁登錄Facebook、微博,20分鐘後突然想起報表,卻轉而觀看網絡新聞;小莉明知還有事情沒做,手卻仿佛有千斤重般,總提不起勁來處理,等到收拾心情真要來工作時,卻又東想西想無法專注、頻頻打哈欠。。。,整個人就是好倦怠呀!想起以前可說是工作狂的日子,小莉揣測著自己究竟是太累需要休息還是該轉換跑道了?
1、慣性超時
每日的工時幾乎超過10小時以上,加班、熬夜也是常態,長時間處於高壓的工作狀態,容易使壓力反彈形成倦怠與過勞。
2、 追求完美
完美主義者,總希望在我手上的工作能做到盡善盡美,不辜負他人對我的期待,能對自己有期許固然是好事,但也很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而產生壓力,若沒有正面的態度迎接「不完美」,則會造成猶豫不決、不願意、害怕面對失敗的情緒問題。
3、高壓忙碌
工作常常需要一次解決多項事務,或者突發狀況不斷,與時間賽跑幾乎是常態,處理不完的業務易使人對自己的能力感到疑惑或者歸罪於他人,長時間累積下來的怨懟會沒有自信迎接其他挑戰。
4、長時呆坐
上班時習慣一屁股坐到下班,或者需要長時間都黏在椅子上,身體不動容易累積疲勞,血液循環不良的情況下,也比較容易使疾病上身。
飲食篇 食療改善「慢性疲勞」
沒有任何一種食物能全面包含人體所需的營養。西方營養學家提倡每人每天需要5種食品以上。既要吃山珍海味、牛奶雞蛋,也要吃粗糧、雜糧、蔬菜、水果,這樣才符合科學合理均衡營養觀念。飲食合理,疾病就不易侵入。
1、多吃新鮮蔬菜
為了增強免疫系統的功能和加快康復,你可以選擇含50%生菜及鮮果汁的均衡飲食。它們主要包括蔬菜、水果、全麥等穀類、種子及核果、去皮的火雞肉、深海魚。這些食物提供各種補充體力及強化免疫力所需的營養。勿食貝類。
2、多喝水
要喝大量的水(每天8大杯)及果汁。還需攝取纖維素,要確保腸子每天暢通。偶爾,用灌腸劑清腸洗毒。
3、少吃多餐
為了保持一個好的血糖平衡和更高能量水平,一整天吃4~6餐小量食物,避免任何一餐吃得過飽。有人發現在早晨醒來或晚上睡覺時立即進食一小部分低脂蛋白能夠幫助提高能量水平。建議選擇好的蛋白質包括:低脂奶酪、豆腐、小扁豆和其他豆製品。
保健篇 3招輕鬆緩解「慢性疲勞」
1、針灸調經絡
針灸的主要作用是通過刺激腧穴、經絡,調節人體臟腑的功能及氣血的運行,調理五臟氣機,同樣兼以補益氣血。具體方法可有針刺、艾灸、穴位貼敷、拔罐等多種方法。又由於腦神在此病的發病過程中有重要的影響,所以在應用針刺治療時亦應配合醒腦開竅的治法,調理腦神及五臟之神。
2、指壓治療
按壓列缺穴可以增強免疫力及肺功能。這一點局限在前臂橈側,腕部皺痕上兩橫指寬,緊緊壓住並持續1分鐘,然後在另一側胳膊上重複一次。按壓氣海可以增加機體能量儲備,這一點在臍下三橫指,恥骨中間。用你的食指逐漸深壓,直至有抵抗感。並持續1分鐘。為減輕肌肉疼痛,可以用右手的拇指按壓左手指合谷1分鐘。它局限於左手拇指和食指之間,然後在右手上重複。按壓足三里可以增強免疫力和增加全身活力。這一點可以在髕骨下4指寬骨外側發現,你可以通過屈足有一塊肌肉隆起來核實該點。用拇指按壓1分鐘。
運動篇
針對慢性疲勞的特點,運動量宜循序漸進,逐步增加。先採用小強度進行鍛煉,然後逐漸加大至中等強度,可在專科醫生指導下採用監測客觀指標(靶心率、心率儲備、主觀勞累記分表達等)的方法來調節運動量。如果心率在運動後數分鐘內恢復至安靜水平,次日晨醒時的安靜心率較恆定,運動後無持續疲勞感和其他不適,原有疾病症狀不加重,精神狀態好,精力充沛,食慾佳,睡眠好,說明運動量較合適,否則要調整運動強度。
把關生活小細節 趕走「慢性疲勞」
1、合理分配時間按時休息
學習在一定時間內分配定量的工作內容是相當重要的,但很多上班族也會感嘆事情就是這麼多,每天處理都做不完等等,所以應該把各項工作的輕重緩急區分清楚,以免什麼事都懸在心上,想快點完成卻不知從何下手。另外就算自己的能力再好,也一定是以完成自己的業務為優先,並謹慎評估是否有能力幫忙他人,以免影響自己的進度也延宕他人的時間。
2、吃飯時不工作
再者,別把工作當吃飯的配菜!多數公司的午休時間相當固定,對許多上班族而言應該要好好珍惜這段休息時間,倘若有邊吃飯邊上班的習慣,就會將上午緊繃的情緒延續到下班前,長時間下來除了消化不良的腸胃狀況外,也很容易因為沒有抒發壓力而感到疲乏,因此用餐時請專心吃飯,若還有多餘的時間也可以活絡筋骨、小睡片刻都是相當好的休息方式。
時刻警惕!什麼樣的人容易患癌症?
現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生活壓力越來越大,身體素質也越來越差,患癌症的人也在不斷增多,。但是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哪幾類人容易身患癌症嗎?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什麼樣的人容易得癌症。
糖尿病也會常手麻 常手麻警惕5種病
生活中,出現手麻腳麻都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很多人不會因此而引起重視。你可能不知道,出現手麻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徵兆,那麼,手麻是什麼原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