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兩手叉腰,大拇指分別按於腰眼處,用力擠壓,並旋轉揉按,先順時針,後逆時針各36圈。
捏:兩腳前伸而坐,或彎曲膝蓋,或正坐姿勢均可。兩手分別捏拿、提放腰部肌肉15-20次。
按:取坐位,以左手或右手中指尖按揉人中穴1-2分鐘。
叩:雙手握拳,兩拳手心向外,輕叩腰部以不引起疼痛為宜,左右同時進行,各叩30次。
抓:雙手反叉腰,拇指在前,按壓於腰側不動,其餘四指從腰椎兩側處,用指腹向外抓擦皮膚,從腰眼抓到尾部,兩手同時進行,各抓36次。
腰疼的3大病因:
腰肌勞損
腰肌勞損是一種慢性病,也是常見的骨科疾病。腰肌勞損主要是以腰部隱痛反覆發作,勞累後加重,休息後緩解等為主要表現的疾病。疼痛可隨氣候變化或勞累程度而變化,時輕時重,纏綿不愈,所以專家提醒在日常生活過程中,對腰部有效的防護是很有必要的。
腰椎間盤突出
長期勞損、外傷、退行性病變等腰椎間盤突出時有發生,由於椎間盤髓核纖維環破裂導致髓核突出,壓迫神經引起患者出現腰部疼痛的症狀。尤其是患者在乾重活、長時間行走後腰部疼痛的症狀加重。
腰椎骨刺
長期勞損、外傷、不良的坐姿等都易導致腰椎骨刺的發生,患者開始出現腰背酸痛、僵硬、休息後明顯稍活動後反而好轉但活動過多則加重。
腰疼患者該如何保養呢?
1、應避免長時間看電視。在較小的居室內,不宜將電視機放得過高,而自己坐在矮的凳子上看電視,這時腰背部後凸,頭頸向後仰,對頸椎及腰部都是不利的。
看電視時最好坐在沙發上或者靠背椅上,腰部也儘量放一個墊枕,頂住腰部。每天看電視結束時,應當以腰部不至於疲勞酸痛為宜。
2、睡覺的床鋪應選擇硬板床或者在木板床上放較硬的席夢思等彈性臥具,睡覺時的姿勢以雙下肢稍屈曲位,側臥位為好。
3、注意工作時腰部的正確姿勢;注意休息,勞逸結合,防止過度疲勞;防止腰部受到外傷及寒冷等不良因素的刺激;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尤其是加強腰部肌肉鍛煉。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和減緩腰部肌肉和椎間盤的勞損。
4、已經有腰痛症狀者,應當減少工作量,適當休息;腰痛症狀較重、發作頻繁者,應當停止工作,絕對休息,而且,最好能臥床休息。
5、腰疼的時候首先要注意改變生活方式,不適宜穿帶跟的鞋,有條件的可以選擇負跟鞋。日常生活中應多睡硬板床,睡硬板床可以減少腰部承受的壓力,減輕疼痛。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中醫針灸拔罐治療蕁麻疹
蕁麻疹皮膚疹塊大小、疏密不一,顏色或白或紅、瘙癢異常,皮損因搔抓而擴大增多,一天中可發生數次。若風疹發於咽喉部者,可引起呼吸困難,甚至造成窒息。
經臨床驗證,針灸治療慢性蕁麻疹可調節機體免疫功能,增強免疫機制,使患者對致敏物質反應性降低,從而迅速緩解症狀,避免口服藥物帶來的副作用,且復發率低。臨床上採用針灸治療蕁麻疹時,一般採取背腧穴梅花針叩刺拔罐,針刺血海、合谷、曲池、膈腧、三陰交等穴。
急性發作時,在神闕穴拔罐可迅速止癢退疹。慢性患者重用梅花針叩刺膀胱經背腧穴拔罐,隔日治療。神闕穴、背腧穴與五臟六腑經絡氣血關係十分密切,是臟腑經絡之氣外露的重要門戶。因此神闕穴拔罐、背腧穴叩刺拔罐具有調整臟腑、疏風通絡、祛風止癢、溫經散寒、活血化瘀作用,體現了中醫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的治療原則。
蕁麻疹屬過敏性皮膚病,應尋找過敏原。大多患者為一種過敏原,少數患者為多種過敏原,多種過敏原者復發幾率較高,遠離過敏原可避免復發。易過敏者平素應避免風寒、忌食過敏食物或藥物,便秘者應保持大便通暢。
陰莖按摩保健10步驟
男人陰莖按摩可使陰莖的血液循環暢通,可以提高性交的質量和生殖器健康。和性交不同,因此注意中途不要射精,按摩完畢可以射精。(注意:每個動作做20到30次,要充份潤滑,潤滑劑可用按摩膏也可用嬰兒油)。
步驟一:左手握陰莖根部,右手拇指輕柔陰囊前部。
步驟二:使陰莖緊貼腹部,左手食指和中指張開輕壓在陰莖上,右手同樣動作輕壓在左手和陰莖上,向前輕推。
步驟三:右手握陰莖根部,左手成螺旋狀由下向上運動。
步驟四:兩手平伸,交錯輕搓陰莖根部。
步驟五:使陰莖緊貼腹部,右手食指輕壓龜頭冠根部拇指。
步驟六:右手三指固定陰莖,右手食指輕壓龜頭冠根部右手拇指輕壓龜頭冠前邊緣,並輕輕搓動。
步驟七:左手握陰莖根部向上輕提,右手食指輕輕肛門內進入,動作要輕慢,要充分潤滑。
步驟八:兩手食指輕壓龜頭冠邊緣下部,並輕輕搓動。
步驟九:左手握陰莖根部向上輕提,右手四指輕柔陰囊根部。
步驟十:左手握陰莖根部向上輕提,用右手掌根部輕柔大腿根部。兩側各20次。左手握陰莖根部向上輕提,右手四指曲狀,用右手四指中節輕壓陰囊根部和肛門中間部。
拔罐雖好也有禁忌
身材瘦小和皮膚薄嫩的人就不太合適。孕婦也不適合。傳統的拔罐是燃燒罐子裡空氣的方法造成負壓,通過熱度和負壓使罐子吸附於皮膚表面,從而起到疏通經絡、祛風散寒的作用。因此,身材瘦小和皮膚薄的人拔罐的話,會導致皮膚起水泡和破損。
豐胸按摩手法有哪些
直推乳房:先用右手掌面在左側乳房上部,即鎖骨下方著力,均勻柔和地向下直推至乳房根部,再向上沿原路線推回,做20~50次後,換左手按摩右乳房20~50次。側推乳房:用左手掌根和掌面自胸正中部著力,橫向推按右側乳房直至腋下,返回時用五指指面將乳房組織帶回,反覆20~50次後,換右手按摩左乳房20~50次。